稻穀村600畝水稻即將豐收。
蜿蜒的村道穿梭在綠樹青山間,煥然一新的民居一幢挨著一幢……近日,記者走進野鶴鎮稻穀村,一幕幕嶄新的面貌展現在眼前。
稻穀村位於野鶴鎮東北部,緊鄰萬州區郭村鎮,距野鶴鎮政府所在地12公裡,素有「一腳踏兩縣」之說。全村幅員面積3.94平方公裡,耕地面積2940畝,林地面積5000餘畝,下轄7個村民小組,共有531戶160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4戶248人。2019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為改變貧困村的落後面貌,扶貧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結合實際,制定精準脫貧工作方案,聚焦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讓全村逐漸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中藥材基地,村民在鋤草。
中藥材找到「婆家」,村民喜上眉梢。
大力發展養殖業,村民養殖激情高漲。
有了自來水,村民用水更方便。
村道硬化後,村民出行更加安全方便。
設施完善,助力全村速發展。去年,稻穀村爭取5萬元專項資金,修建水池2口,24戶70多人喝上放心水。今年,該村利用300萬元項目資金,修建了容量200立方米的水廠,並鋪設管網20公裡,徹底解決了全村及周邊村(社區)2600多人的飲水困難。投入200多萬元,硬化農村公路1.1公裡、新建泥結石公路3.2公裡、修建人行便道700米,安裝安全護欄3公裡。安裝太陽能路燈12盞,新建公共廁所1座,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產業興旺,增強群眾幸福感。稻穀村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建成柑橘果園120畝;新建油茶產業園50畝,預計兩年後投產,村民在產業基地務工每年可獲得上千元收入;發展中藥材白芷250畝、前胡200畝、紫蘇150畝,每年為村集體和村民增收20萬元以上;新增優質水稻300畝、優質高粱150畝兩個扶貧項目,村民可免費獲得種子並籤訂收購合同,有效保障其長效增收。扶貧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鼓勵村民發展蜜本南瓜、蜂蜜等到戶產業,並幫助他們尋找銷路。
扶貧駐村工作隊隊員了解貧困戶生活生產情況。
綠樹青山環抱中的羊馬寺居民點。
環境改善,重塑生活新面貌。稻穀村新建垃圾池5個,配置垃圾桶40個,安排16名公益性崗位人員負責全村道路養護、衛生保潔等工作,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每月定期開展一次「衛生文明戶」評比活動,引導村民養成講文明愛衛生的良好習慣。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14戶、易地搬遷11戶,74戶貧困戶全部改廚改廁。扶貧駐村工作隊積極協調縣供電公司解決供電質量問題,極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條件。
如今,稻穀村擺脫了落後凋敝的面貌,向著小康生活的方向,不斷砥礪奮進。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