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吉村裡話變遷

2021-01-18 澎湃新聞
卓吉村裡話變遷

2018-03-28 2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話劇《農奴淚》現場

觀眾被感動落淚

觀眾在用手機拍下精彩瞬間

卓吉村裡的升旗儀式

觀眾席上的小孩揮動著手裡的國旗

身著盛裝的農牧民群眾手拿國旗參加升旗儀式

上午10點,空氣中尚有一絲寒氣,「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當莊嚴的國歌奏響,五星紅旗在西藏桑日縣追塘壩卓吉村廣場上冉冉升起,當地農牧民群眾穿上節日的盛裝,手拿國旗,精神抖擻地在現場等待,肅穆注視,莊重挺立。

身著校服的小學生緩緩升起國旗,數百名觀眾紛紛起身,面向冉冉升起的國旗。人群中,來自卓吉村二組的扎西措姆難掩激動。「現在住的新樓房寬敞又暖和,水、路、電樣樣通,生活得又安心又舒心。」而之前她們家在扎巴村的老房子,建在山腳,交通很不方便,每逢雨季還要天天擔心被山上滾下來的石頭砸中。

扎西措姆的幸福,得益於2017年6月總投資5146萬元的追塘壩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正式竣工,當地的建檔立卡戶陸續搬遷進村。

剛剛結束跟扎西措姆的對話,記者就被陣陣掌聲吸引,講述克松莊園農奴赤來多吉一家祖孫三代命運的話劇《農奴淚》正式開演。

群眾迅速圍攏向廣場,深深地沉浸在跌宕的劇情中——

貧苦的農奴們被可惡的大管家一行人剝削、暴打時;大管家被起義的農奴推倒在地時;解放軍和平解放西藏了,農奴們歡快地跳著舞時……

或悲傷,或憤怒,或激動,或振奮,舞臺上的一舉一動緊緊關係著群眾的心緒,他們從來沒有離歷史近在咫尺,從沒有一刻覺得身邊的幸福這麼深厚綿長。

今年67歲的次旺老人是經歷過舊社會苦難的人。「舊社會的日子暗無天日,沒有盼頭;新社會的生活,真的是幸福萬年長。」老人眼中淚花閃爍,「今年是農奴解放的59年,也是枷鎖從我身上剝離了59年,我們大家都要時刻牢記『惠在何處、福從何來、恩向誰報』,要打心眼裡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攙扶著次旺老人的的村民洛桑土旦插嘴道:「今天的話劇《農奴淚》讓我們更加形象清楚地了解到舊西藏的腐敗和現在生活的美好,深刻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都得益於黨中央改革發展的好政策。」

現場掌聲雷動,話劇演員們精彩的演出贏得了現場群眾的一致好評。

如今,搬遷進「卓吉新村」裡的104戶新村民,家家住進了樓房,配齊了家電家具。新村的居民們,無不感念黨的恩情如山高似海深,無不感念祖國大家庭好、社會主義建設好。

據悉,近期在西藏各地舉行的百萬農奴解放59周年紀念活動也讓廣大群眾充分了解貧窮落後的封建農奴制舊西藏和當今西藏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民主改革、民族團結、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號召群眾爭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來源:人民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慶陽市西峰區彭原鎮下莊村 文明村裡話幸福
    彭原鎮下莊村 文明村裡話幸福每日甘肅網1月6日訊 據隴東報報導(通訊員溫聰聰)冬日,走進西峰區彭原鎮下莊村,平坦的村組道路兩旁乾淨整潔,村部廣場上健身器材配備完善,便民大廳裡村幹部正在為村民辦理業務……這些幸福場景,在暖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和諧美好。
  • 貧困村裡話變遷丨石鼓區利民村:從「矮窮矬」到「白富美」
    走進利民村村部,一幅幅老照片訴說著該村的變遷。「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2017年我來的時候,村裡基本都是泥土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村莊髒亂差,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曾被列為省級貧困村。」石鼓區駐利民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劉幫福感慨,近年來,利民村面貌煥然一新,從無人問津的「矮窮矬」搖身變成遊客紛至沓來的「白富美」。
  • 賈樟柯:時代變遷中的藝術清流
    賈樟柯,這個與時代變遷糾葛的導演,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著藝術。 《小武》是賈樟柯獨立製片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他首次在國際上獲獎的作品,他將矛頭第一次指向了家鄉汾陽,用家鄉的基調來承載著小人物在時代變遷中的「變遷」。影片風格樸實無華,基本上保持著一種紀錄片式的拍攝和敘事風格:粗糙、質樸、真實感逼人。影片中沒有複雜的敘事技巧,導演儘可能的在敘事中隱蔽自己的存在。
  • 稻穀村裡話豐收
  • 道地藥材形成要素的沿革與變遷
    2. 1. 1  種質: 道地藥材的種質與眾多藥材種質一樣,有的品種代代相傳,有的則發生變遷,即「藥材品種延續論」和「藥材品種變遷論」。道地藥材的種質自古延續的如人參、當歸、黃芪、三七、木瓜、烏藥等。古代醫藥學家,為凸顯道地藥材,在藥材名前常加上產地名稱。
  • 以個體命運折射時代變遷
    分享會上播放的《雨夜花》《我愛我的臺灣》《港都夜雨》《綠島小夜曲》《美麗的稻穗》《美麗島》《少年中國》《鹿港小鎮》等不同時期的歌曲串聯起百年臺灣的歷史變遷,這與這本書中另闢蹊徑的歷史講述異曲同工。  如作者在《在臺灣發現歷史》「自序」中所言,這是一本「有溫度感的臺灣史」。
  • 以家族史寫社會變遷
    與此同時,小說通過「我」的創業歷程,兩位姐姐、一位妹妹的婚姻變動,泥鰍在大城市的打拼史,呈現出了一幅改革開放後橫跨幾十年的社會變遷畫卷。在這幅畫卷中,我們能夠看到,儘管短短的幾十年,社會變遷卻是巨大的,觀念的更新、物質的豐盈、生活的變化在作家筆下的細節中一一展開。我們置身巨大的漩渦,每天迎接的不僅僅是生活的挑戰,更是精神的挑戰,我們身處信息的迷宮,努力捕獲自身的位置。
  • 從仿銅陶禮器的變化,來看秦國的社會變遷
    在東周時期秦墓中也發現有大量隨葬陶禮器的現象,就從器物發展演變上看,它能反映出秦人生活方式的變遷;從墓葬所佔比例上分析,它能反映社會結構和社會文化變遷。仿銅陶禮器組合一、仿銅陶禮器反映秦人生活方式變遷從器物層面分析,仿銅陶禮器直觀反映出秦人生活方式變遷。
  • 影視學|陳若萱《臺灣無線電視媒介制度變遷研究》(1951-2017)
    二是「論」的維度,力求與史結合,對臺灣無線電視媒介制度變遷作批判性考察,關注臺灣無線電視媒介制度歷史發展中的變量之間的關係,包括外生性變量、內生性變量和行動者等因素,研究這三個變量對臺灣無線電視媒介制度的綜合影響;關注臺灣無線電視媒介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分析其變遷軌跡及變遷類型。
  • 「年度流行語」見證時代變遷
    語言是人類溝通交流的手段、表達思想感情的載體,也是時代發展的「晴雨表」、生活變遷的「風向標」。流行語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其包含的信息與符號、思想與內涵被公眾認可,產生了認知默契與思想共鳴。流行語是一個語言現象,更是一個社會現象,其中既有個人表達,也有宏大敘事。年度流行語裡,幾乎不會有人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入選感到驚訝。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 光澤:仁厚村裡話稻魚
  • 瀨瀨敬久拍《變遷的靈魂》 佐藤史朗柄本明主演
    瀨瀨敬久拍《變遷的靈魂》 佐藤史朗柄本明主演 時間:2016.07.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木月 分享到:
  • 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行政區劃這樣變遷
    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行政區劃這樣變遷 2019-09-24 13: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口罩與防護服的變遷
    如此重要的口罩,在人類的歷史變遷中,曾譜寫過不尋常的往事,而且,雲集了東西方元素。  元代時,宮廷中,便有傳菜宮人用絹巾來掩口鼻,確保食品不染的習慣,這便是一種「類口罩物」。而若研究一番,此種絹巾的「姻親」,卻是先秦時代就已出現的「面衣」。  《禮記》有載,女子出外時須遮面,既符合禮儀,也有擋風土之用,而女性遮擋之物,就名為「面衣」。它不僅遮面,全身也可包裹,頗實用。
  • 文化場館變遷記錄時代光影
    而像蘭昆一樣見證了文化場館變遷的還有南昌退休教師鄭大媽。場館變遷,則文化生活事業隨之提高變遷。2019年,我省推進景德鎮御窯博物館新館、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等重要博物館建設,力爭新設國有及非國有博物館共10個;推進景德鎮市陶瓷傳承創新示範區建設,推動景德鎮中國國際陶瓷藝術博物館、景德鎮國家古陶瓷修復研究中心項目建設;推動全省基層博物館建設。完善支持非國有博物館建設機制。積極支持全省博物館聯盟建設。
  • 藏族歌曲多元化曲風折射生活變遷
    中新社西寧9月21日電 題:藏族歌曲多元化曲風折射生活變遷中新社記者 羅雲鵬從上世紀60年代唱遍大江南北的《北京的金山上》,到如今流行於中國藏區的《Alalamo》《Fly》《幸福拉薩》,當前流行在世界「第三極」的藏族歌曲正呈現出多樣化的曲風、多元化地表達意象。
  • 兩岸大春運·變遷:從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
    中新網臺灣頻道推出策劃《兩岸大春運觀察》,聽聽跨海春運親歷者說,看看跨海春運歷史變遷,尋求跨海春運問題之解,分析兩岸大春運時代的他山之石與未來之路。  兩岸大春運觀察·親歷者:跨海歸途盼更多便利  兩岸大春運時代如何更順暢舒適?
  • 青島商圈格局變遷!
    說起老青島人眼中最繁華的商圈非中山路莫屬,城市的不斷變遷,讓最熱鬧的商圈又被臺東和香港中路等商圈所代替。如今,青島的商圈也由一枝獨秀的局面,走向百花齊放。面對新一批商業綜合體拉開的經濟「序幕」,青島也逐漸形成了現代化商圈的新格局。
  • 職業變遷 社會發展的縮影
    「職業的變遷映射著社會的發展。職業結構能夠較大程度地反映社會結構,通過對職業變遷的研究,可以看到社會資源是如何分配、交換與轉移的,這種分配、交換與轉移的結果使社會結構發生了哪些變化。可以觀察到社會由傳統向現代轉型時期產業化的社會影響。」華南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張國英說。
  • 鈴兒響叮噹的變遷唱響蓮花山
    此次「快閃」的主題曲《鈴兒響叮噹的變遷》是由八個變奏組成,集合了牧歌、華爾茲、狐步舞、爵士、「布吉-烏吉」、搖滾等不同表現風格,展現《鈴兒響叮噹》這首廣為流傳的歌曲從19世紀到20世紀獨特的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