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彭新
在科技公司的技術大會上看到競爭對手員工踴躍參會,通常顯得有些不可思議,但在亞馬遜雲服務(AWS)一年一度的旗艦技術會議亞馬遜re:Invent上,這種現象倒顯得有些常態化。「我們是來學習的。」在2019年,一位被問及所屬公司的中國雲計算廠商參會人士曾向界面新聞記者坦言。
每年一度的re:Invent大會是AWS的旗艦技術大會,直接決定了AWS雲技術的發力方向,體現了雲計算技術產品洞察和主流走勢,客觀上也給了國內廠商觀察AWS的窗口。因此,當AWS決定將今年re:Invent大會改為線上並持續近三周時間時,不難想像其影響範圍將再次擴大。
競爭對手的高度關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AWS的技術前瞻性。亞馬遜很早就涉足雲領域,早在10年多前就大規模投資了運行該公司核心業務所需的電腦和伺服器,並意識到可將其中部分計算能力租給其它公司,客戶只需花錢就能使用亞馬遜的計算能力,而無需大舉投資來購買和維護設備。本地計算需求的下降,導致企業向外界尋求技術支持。
疫情大贏家
在雲計算第一局比試中,亞馬遜和微軟已經確立了領先地位,目前兩家公司市值均已拉高至1.5萬億美元以上,顯示投資者對雲技術長期發展的信心。
在疫情催化下,兩家巨頭公司更是增長加速。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總結疫情的短期影響時表示,今年的危機「在兩個月內帶來了兩年時間才能實現的數位化轉型」。而市場調研公司IDC的調查數據顯示,有接近2/3的企業在疫情期間加速了他們數位化轉型的計劃。
AWS執行長Andy Jassy提到,今年前三個季度,疫情給很多企業造成了業務停頓等變化,也倒逼企業進行戰略反思,反思的結論則是讓企業加速「上雲」。
在他看來,要成為一家基業長青的企業很不容易。50年前的《財富》500強企業,如今只剩下17%、83家還在榜單上;20年前的《財富》500強企業,如今也只有50%還在榜單上,「企業必須重塑自己,才能生存」。
疫情促使企業業務不斷雲化,讓客戶將主機託管、數據中心、核心計算機系統和許多應用外包給幾個大型雲廠商,特別是AWS這一先行者上。從業務上來看,使用雲服務的公司用可變的服務費替代在老舊IT系統上的大筆資金支出,而且雲服務可以輕鬆按需擴展。
從增長端來看,雲計算增速驚人,頭部玩家尤其明顯。作為亞馬遜旗下的雲計算服務平臺,AWS產品及服務於2006年面市,2015年亞馬遜首次在財報中公開了AWS的業績。
Andy Jassy披露稱,AWS在2020年第三季度收入達到116億美元,同比增長29%;年化收入460億美元,相當於一年增長了100億美元。
AWS大中華區產品部總經理顧凡則用另一組數據展示了AWS增速之快:AWS從零開始實現第一個100億美元的收入花了接近10年的時間,第二個100億美元增長用了23個月,第三個100億美元增長花了13個月,而從300億美元到400億美元,僅花了12個月。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的數據,AWS在全球公有雲市場的份額達到45%,超過第二至第五名的份額總和。從最新的營收數據來看,AWS已經與微軟、戴爾、IBM、思科位居全球前五大IT企業行列,而將Oracle、SAP等老牌軟體企業甩在身後。
仍在拓荒期
巨頭扎堆之處通常狼煙四起,但由於雲計算市場實在太大,巨頭們的基因秉性又各有不同,目前市場上短兵相接的戲劇性場景還不多見。業界一個共識是,雲計算市場還在競爭早期。
Andy Jassy就在大會上稱,雲計算還處於初期階段:「我們看到,全球IT市場還有非常大的空間。按照Gartner的數據,全球雲計算支出目前僅佔IT總支出的4%。」他表示,大部分的計算正在向雲遷移,在未來十到二十年,雲計算行業面臨很大的增長潛力。
摩根史坦利分析師表示,在去年1.56萬億美元的信息技術(IT)支出中,雲技術已經佔到15%,遠高於2015年的7%。他預測,危機時期人們更加依賴雲技術,這只會進一步加速IT支出向雲技術傾斜。
AWS在會議第一天即一口氣發布了43項新產品及服務。其中,Andy Jassy特別談到一項能夠改變「遊戲」規則的服務——資料庫服務Aurora最新版本,能夠幫助開發者節省90%的成本。另外,基於英特爾Habana Gaudi人工智慧(AI)晶片提供的雲服務,AWS稱,對機器學習任務這類雲服務的性價比能比目前基於GPU的雲服務高40%。
除了跟英特爾密切合作之外,AWS跟Arm也有非常緊密地合作,通過將半導體設計與驗證遷移到AWS基於Graviton 2處理器,Arm降低了成本和調度新項目的風險,並將吞吐量提高10倍。這種做法使工程師可以專注於創新,Arm未來計劃將全球數據中心面積至少壓縮45%,將本地計算減少80%。「我們現在是唯一完整支持英特爾、AMD和Arm大型公有雲。」Andy Jassy稱。
顧凡則提到當下客戶對成本的敏感:「從客戶反饋上來看,主要集中在兩個部分,一個是價格、成本能否有更好地提升,第二點就是新產品的工作負載能力。」
「簡單的計算、存儲等等,客戶會說自己都會用,更關心用雲如何幫助業務發展。」顧凡稱,上雲已經無可爭議,現在更多客戶關心的是能夠助力業務創新的雲服務,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物聯網、5G、甚至現代化應用等等,是新的需求方向。
新冠疫情讓辦公方式革命提前到來,而為線上服務提供基礎設施的雲計算公司也因此成為大贏家。在雲計算支持下,視頻會議、在線購物和視頻遊戲保證了人們的工作和娛樂需求,也加速了AWS在雲基礎設施的擴張和下沉。
但新的需求仍然需要挖掘。以AWS提供Mac電腦接入服務為例,意味著Mac系統將首次出現在雲端,開發者可以通過AWS使用諸如Xcode和Swift等開發工具為iPhone、iPad、Mac、Apple Watch、Apple TV和Safari等蘋果平臺開發應用程式。而蘋果生態系統超過2300萬開發者將有機會上雲。
對此,《華爾街日報》給出分析稱,隨著軟體和服務策略成為越來越重要的銷售驅動力,開發人員處於該策略的核心。
「我們發現有開發者在做iOS開發的時候,他自己必須要去運維Mac系統的基礎架構,不得花時間管理他們那些小機器(Mac Mini)。「AWS大中華區機器學習產品總監代聞舉例稱,開發者疲於維護部署諸多線下Mac,而這些工作可以轉交給AWS完成。隨著蘋果已更新其作業系統授權協議,允許Mac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可在雲端託管,AWS在雲端託管Mac電腦的模式將有機會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