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親帶娃只要活著就好,爸爸平常比較粗心,帶孩子也不會像媽媽那樣細心。即便他們知道要好好帶娃,但總是能給人出其不意的驚喜。
孩子年紀小,需要父母多加關心。特別是帶孩子外出時,更需要注意孩子安全。
好奇心強烈是孩子們的通病,正所謂「好奇害死貓」也正是如此,很多孩子都是因為好奇,才將自己置身於危險當中。
但也有些可愛的寶寶,還因此鬧出笑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瑤瑤今年4歲,平常都由奶奶看著。好不容易爸爸休班,他想帶孩子去逛逛商場,到商場後瑤瑤非常開心,帶著爸爸跑到芭比娃娃櫃前。
這時瑤瑤爸接了一個電話,出於好奇孩子自己越走越遠,但爸爸絲毫沒有發現。後來瑤瑤回過神,發現爸爸不在身邊,她哇的一下哭出聲音。
一旁的保安叔叔發現了她,便走上前詢問,最後在叔叔的幫助下,瑤瑤可以用喇叭來喊爸爸,結果一張嘴,滿商場的人都羞紅了臉。
「死鬼爸爸你在哪,我是瑤瑤」,原來瑤瑤忘記爸爸叫什麼,她只記得媽媽經常這麼喊爸爸。沒過多久一位男子匆匆跑來,父女倆終於團聚,保安叔叔也非常開心。
有些父母平常說話口無遮攔,也不注意分寸。本以為孩子什麼都不知道,但實際上他們非常聰明,會模仿大人說話和動作。
所以家長平常一定要注意,在孩子面前有分寸,否則會給孩子帶來不好影響。
注意言行舉止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孩子也是父母的影子,家長一舉一動都被孩子看在眼裡,孩子也能反映出家教如何。
父母在平常一定要注意自己行為,不要在孩子面前粗言穢語,不要被孩子學舌,形成習慣之後很難再改正。
平常也要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父母也要起帶頭作用,給孩子起到積極作用,幫助他們變得更加完美。
父母要做好自己
總有些父母想要求孩子去做事情,但實際上自己卻做不到,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榜樣,只有自己做得好,才能讓孩子向你靠近。
父母也能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反思並改正自己,和孩子之間爭取達到最好模式,在交流過程中,不斷改正自己不足,還能找到最適合彼此的方式。
父母要做好言傳身教
孩子不光和父母長相有關,連性格品質都息息相關。家長的所作所為,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大多時候父母的行為,都會潛移默化地印在孩子心上,甚至影響以後的生活,在孩子心中,已經對父母產生尊敬,這種想法將會指引他們走得更遠。
父母要品行良好
生活中一些點滴小事,會影響孩子一生,有些品質是孩子無法學到的,只能通過父母影響,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作息規律、注意衛生,這些習慣都能在小時候慢慢培養,幫助孩子規範行為,是最好的言傳身教。培養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讓讀書代替電子產品。會對孩子更有益處。
良好的家庭氛圍,也能讓孩子更加開心,在一個有愛溫馨的環境中,孩子會更加開心幸福,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
在父母的庇護下,孩子會更加勇敢,無形之中形成規則意識,懂得約束自己,也會變得更加優秀,父母對孩子影響不能忽視,養成好習慣,孩子將一生都受益。
不光要關注孩子學習,還要關注孩子行為習慣,幫助孩子變得更加優秀,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文聲明:文字純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