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三觀的敦煌壁畫,嚴肅點,不要笑!

2021-02-19 中國新聞周刊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駱儀」(ID:luoyi_gz),經作者駱儀授權轉載,二次轉載須聯繫駱儀公眾號

這個姑娘,雙手捂裙面帶嬌羞,是唐朝夢露?

這位大神,一俯身「菊花」噴出三道火龍,這是什麼奇功?

那一家尼姑庵外,綠樹婆娑,樹枝上掛的女包款式新潮,是Ni·Gu'an新款包包發布會?

當你在敦煌壁畫絹畫裡看到這些內容,是不是一下子風中凌亂了?難道敦煌壁畫裡不都是美到醉人的天仙嗎?

有網友在豆瓣發布一批「敦煌無釐頭」圖片,相冊中的敦煌繪畫、書法作品呈現各種穿越、雷人狀,還有不少用筆粗疏,字體醜陋。與「杜甫很忙」不同,這些圖片不是惡搞、未經PS,是如假包換的文物

原來,傳世敦煌畫不光有體態綽約多姿、衣帶迎風舒捲的飛天,也有穿丁字褲的菩薩、蹲大坑的凡人;有恭敬禮佛,也有澎湃「基情」;有讓張大千拜服的稀世傑作,也有讓我等網友爭相吐槽的「小學生習作」。

一對拉拉?

刷牙洗臉?

挖據出敦煌無釐頭一面的網友「揚眉劍舞」是漢聲雜誌社編輯,對古代美術、服飾頗有研究。在豆瓣回帖吐槽的網友中也不乏高手,有人能準確指出紙畫殘卷的年代、所描繪的經變故事甚至是來自莫高窟哪一個窟的哪個角落,有人能解讀變體藏文,眾人引經據典之餘不忘嬉笑怒罵點評一番。

我將這批77張無釐頭圖片挑出穿越型、雷人型、深情型代表作,分類品鑑。

1穿越型


擦地拖鞋

在一幅繪於大唐貞元十三年的紙畫中,供養菩薩莊嚴寶相,頭頂光環,腳蹬布鞋。

且慢,菩薩腳上的鞋,可不是常見的僧侶款圓頭簡約風布鞋,你看那鞋底還鑲著一圈毛邊,貌似走的是皮草奢華路線。不對,我覺得這看起來更像擦地毛拖鞋,穿上鞋子走起,順便把地板都蹭乾淨了。原來,早在淘寶誕生一千年前,人類就已經發明了這種走路保暖擦地三不誤的鞋子……

有明眼人指出,其實畫師想畫的是蓮臺,只是畫功不過關,沒把握好蓮臺的比例,再擱在菩薩腳下,就使得蓮臺成了「鞋子毛邊」。

強勢圍觀

另一幅同為唐代作品的紙畫殘卷,畫中女子面如滿月,頭戴金釵,顴骨有兩抹「高原紅」。不過,最吸引眼球的不是這名女子,而是她身後的無數雙眼睛。這些眼睛大小、形狀類似,直直地瞪著前方,給女子和觀畫人帶來無形無聲的壓力。

有人猜測,畫中女子是千眼因陀羅,也即是佛教裡的護法主神帝釋天。據雜阿含經卷四十載,因陀羅具有聰明智慧,能觀千種之義,故稱千眼,在中國寺廟中多為少年帝王像,男身女相。

我們常見的千手千眼觀音,眼睛一般長在手上,而此畫中的眼睛漂浮於空中,仿佛是描繪大批群眾的虛筆,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圍觀」。也有人說,周圍的眼睛其實是練筆,畫師反覆塗畫後,終於找到感覺去畫女子的雙眼。

敦煌畫作中的「穿越」實在處處可見。「夢露掩裙」來自繪於唐代的莫高窟468窟壁畫,真實故事一點都不香豔,場景看起來像書舍,端坐著的老師舉起教鞭訓斥不用功的學生,學生側身躲避,回頭可憐兮兮地望著老師,兩條小腿上早已鞭痕累累。

又有一幅380窟的隋代壁畫,菩薩幾近全裸,僅著「丁字褲」。在其它繪畫中也常見「丁字褲」和「三角褲」,我們現在流行的,古人早在一千年前都玩過了。

你再看那433窟的宋代壁畫,掛在樹上的包包個個款式不一,有朱紅布包,有米色布包混搭咖啡色編織皮帶,最潮的是那個裝淨瓶的鏤空編織皮帶包,設計簡約大氣,直接秒殺LV GUCCI 愛馬仕。

2雷人型

「哎,那位蹲著的兄弟,你是在拉便便嗎?畫師大哥,我知道你走的是工筆寫實路線,可也用不著把便便畫得那麼清楚吧?還是老長的一條……」

「這你就不懂了吧,這是佛祖降生的神跡!」

悉達太子降生後,出現的三十二種祥瑞,其中之一為「臭處更香」,這個佛經故事被北周畫師描繪在莫高窟290窟頂上。這幅蹲坑畫不僅具有宗教和藝術價值,還真實記錄了當時的廁所形式,具有考古價值:廁所是一座四阿頂式建築,人蹲在有方洞的木板上方便,木板下是糞坑。這種廁所在當今敦煌乃至中國各地農村仍然普遍存在。

「哎,那位大神,你,你,你噴火的地方是菊花麼……」

「你又沒文化了,這又是一個著名佛傳故事。」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即將得道成佛時,魔王波旬擔心自己將失去地盤和權威,帶領魔軍眷屬來阻撓釋迦牟尼。魔王先以美女誘惑,後以武力威脅,均遭失敗,最後伏地皈依。莫高窟從北魏到五代共有七幅壁畫描繪這一情節,也有類似絹畫傳世。「噴火圖」出自藏經洞發現的設色絹本畫《降魔成道》,現藏法國吉美博物館。

彼時釋迦牟尼已然成道,結跏趺坐於佛壇,泰然自若。圍繞在他周圍的是魔軍眾妖,牛頭馬面、虎口羊角、象頭人身,奇形怪異,猙獰兇惡,殺氣騰騰,或張弓搭箭,或操戈持劍,或放蛇耍猴。噴火妖怪位於釋迦牟尼的佛壇正下方,彎腰撅臀,兩手扶著屁股,大吼一聲,發功噴出三道熊熊火焰。只是你瞧他雙目圓睜,面露驚恐,就知他的火力不能傷佛祖毫髮。

山東棗莊「狼狗不分」一度鬧得沸沸揚揚,有位印度高僧聽說了,就把他養的寵物牽出來溜溜。是老虎!你們養狗養狼看家、牽猴子和豬取經什麼的都弱爆了有木有!

這位高僧名為達摩波羅尊者,高鼻深目,頭戴寬沿帽,身穿雙色斑點行腳裝,手執麈尾,背負經笈,上空有一化佛。這類圖畫被稱為「虎伴背笈行腳僧」圖式,在現存敦煌畫中至少有20幅,其中8幅為莫高窟壁畫,其餘被法國伯希、英國斯坦因、日本大谷探險隊等劫去。

罰抄書?

雞?

這麼花枝招展的菩薩,你沉醉了沒?

妖怪以物易物?

車頂樂隊好嗨皮

3深情型

敦煌畫裡可不只有搞笑雷人,感人肺腑的故事也不少。

一人躺倒地上,一牛在其上方,不要聯想到什麼重口味兒童不宜事,這是一幅報恩經變畫《惡友品》,善友太子赴龍宮取得摩尼寶珠,歸途中被弟弟惡友刺瞎雙眼,昏倒路旁,適逢群牛紛沓而至,牛王以舌舔善友目中毒刺,解其痛苦。再看那對眼對眼臉貼臉的好「基友」,不知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不過,最動情的還是一道伯希和搜集的唐代《放妻書》,也就是離婚協議書。

「理貴恩義深極,貪愛因性。生前相守抱白頭,死後要同於黃土。何期二情稱怨,互角憎多,無秦晉之同歡,有參辰之別恨。」夫妻情深抵不過口角摩擦、柴米油鹽,「家活漸漸存活不得」,在姻親族長見證下,你我好聚好散罷!

《喻世明言》裡蔣德休妻,在休書中點明「妻王氏多有過失,正合七出之條」。相比之下,敦煌放妻書通篇兩百餘字,遣詞造句寬懷文雅,不僅沒有將夫妻失和的責任推給對方,反而眷念夫妻恩義。雖然有網友指出,幾道放妻書所言略同,興許是模板,但總歸比絕情的休書或乾巴巴的法律條文要有愛。

4哪裡看

2014年9月起,參觀莫高窟的遊客必須提前預約,景區每天最多接待6000人。預約網站:www.mgk.org.cn

莫高窟僅幾個窟對外開放,嚴格限定參觀時間,只有一個窟實現了網上3D模擬參觀,且清晰度較低,畫面稍放大即模糊。

大英博物館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敦煌文物,達1.37萬件,但向來將其深藏密室不對外展出,連媒體記者也不得申請入內參觀,除非你運氣極好遇上特展。

法國吉美博物館一直有展出敦煌絹畫,且時有換展。

如果你沒法去現場參觀,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各國收藏機構及國內出版的畫冊了。

(本文圖片來自揚眉劍舞收藏的各國博物館出版畫冊、資料庫掃描圖、歷年出版的敦煌全集以及他在博物館現場翻拍的照片)


推薦閱讀|請別再把和你「不一樣」的人視為妖怪


點擊圖片瀏覽|人不能卑微到把自己的好全部毀掉


點擊圖片瀏覽|同窗一夢二十年


相關焦點

  • 敦煌壁畫告訴你,女朋友回答的「哦」到底是什麼意思?
    敦煌壁畫有著一個「愛情太難了」的故事。古印度,出家的小沙彌被一位居士家的少女愛上,他內心堅如磐石,面對這段從天而降的愛情,竟然選擇了自殺。莫高窟第257窟南壁的一幅壁畫,用圖像講述了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北朝壁畫的愛情故事,多充滿悲劇,而晚唐時期莫高窟第85窟裡的《樹下彈箏圖》,則展示了愛情的完美和幸福。
  • 敦煌壁畫中的秘密
    敦煌壁畫,是中國巖彩畫的集大成者。莫蘭迪會發現,敦煌莫高窟的巖彩來自天然礦石、進口寶石、人工製造化合物的綜合運用,一張張壁畫背後的材料價值就造價不菲,遠勝於他畫的靜物小品。
  • 敦煌壁畫樂器「復活記」
    2019年,在維也納中國新年音樂會上,琵琶、箜篌、篳篥、胡琴、鼓、琴、瑟等來自敦煌的聲音迴響在市政大廳禮堂。身著彩裳、手持古樂器的演奏者們仿佛穿越時空,將敦煌壁畫中描繪的音樂盛宴帶到了絲綢之路的另一端。這些樂器正是莫高窟壁畫中所描繪的樂器。
  • 反了,錯啦,是馮鞏「撞臉」敦煌壁畫!笑點比我想死你們啦還強
    近日,《今日頭條》有個熱點話題:「敦煌壁畫&39;馮鞏」。不是敦煌壁畫「撞臉」馮鞏,而是馮鞏「撞臉」敦煌壁畫。這麼糾正的道理很簡單:若以樹木的年輪為喻,敦煌壁畫是參天古樹,馮鞏不過是新綠幼樹;若以家族輩分作比,敦煌壁畫乃高輩祖先,馮鞏則是XX代孫。當我們修訂本家族譜時,驚異地發現XX代孫酷似其曾祖的曾祖的曾祖的……曾祖的音容笑貌時,總不能說這老老老祖宗「撞臉」這重重重孫子吧?
  • 張大千:敦煌壁畫對於中國畫壇的影響
    張大千 敦煌菩薩圖 畫心 設色絹本 第二是線條的被重視。 書畫同源」這句話,在我國藝壇裡極普遍地流傳著。當然,繪畫的方法,和寫字也有相當的差別,如皴、擦點、染這些方法,在書法是絕對不能相通的,能相通的,恐怕只有山水的畫法和人物畫的線條畫法。
  • 古代敦煌壁畫中的牛
    白牛 莫高窟第360窟 中唐 二牛抬槓 榆林窟第25窟 中唐 除了農耕生活中的勤勤懇懇的耕牛,敦煌壁畫中還描繪了形形色色的「牛」之角色,使得牛在敦煌的動物世界中佔得了一席之地。
  • 論敦煌莫高窟壁畫對油畫的影響,敦煌飛天美女欣賞,美得令人窒息 !
    敦煌莫高窟壁畫基本都是講述佛教和佛教有關內容的,是佛教經典的再現,反映了世俗生活的艱辛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唯物主義角度看,這些佛教經典在敦煌壁畫上再現出來,其創作是一個想像的過程。在這樣一個想像空間內,創作者放飛思想,結合佛家經典盡情想像,創造出與佛家題材相關的畫作。
  • 「冠服之豐美華麗」,敦煌壁畫中唐朝服飾文化的演變
    他們的服飾也很有意思,都是參照社會的時尚風情,這些敦煌壁畫應該有的東西,全部都有,社會上各種人的穿搭應有盡有,將包羅萬象這個詞發揮到淋漓盡致。這些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特色的敦煌壁畫為我們再現了唐朝千奇百怪的服裝樣式以及各種人物形象。
  • 敦煌莫高窟經典壁畫公開 揭秘唐代美女真容
    敦煌莫高窟經典壁畫公開 揭秘唐代美女真容 2016年03月09日08: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敦煌莫高窟壁畫揭秘唐代女子「群像
  • 《登場了敦煌》汪涵領銜探索壁畫樂器,錢正昊野孩子合作敦煌彌音
    在近期的綜藝節目中《登場了敦煌》算是其中最特別的一個,在這檔節目中汪涵率領謝可寅,錢正昊,李浩源組成敦煌探索團,他們攜手每一期的飛行嘉賓從多個方面探索敦煌的魅力和文化。並且以這種方式傳遞給觀眾精神上的薰陶。
  • 蘭州各界人士參觀敦煌莫高窟壁畫復原唐卡長卷項目
    12月12日,蘭州各界代表人士受邀前往天祝藏族自治縣甘肅扎西多傑唐卡藝術研究院,參觀敦煌莫高窟壁畫巨幅唐卡長卷復原項目。受前輩們復原並臨摹莫高窟壁畫的啟發,扎西多傑決定組成專業團隊,完成與莫高窟數相等的735米敦煌莫高窟壁畫巨幅唐卡長卷。
  • 看到《哈利波特》票房超10億,敦煌壁畫裡的神獸們坐不住了……
    都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神獸們走出神話、古籍後的獨特風採但除了電影、動畫、書本你一定想不到連敦煌壁畫裡也有神獸!在敦煌壁畫中,鳳鳥也會光臨祥瑞、喜慶或是神聖的場合中,或者是和樂隊、其他禽鳥作伴,或者是獨自展翅翱翔。迦陵頻伽鳥是印度神話中半人半鳥的樂神或歌舞之神,迦陵頻迦是梵文的音譯,意思就是妙聲、好聲,這種鳥居住在雪山之上,在佛經中也被列為了護法的「天龍八部」之一,敦煌壁畫中的它們,都是上半身為人,下半身為鳥,還有一雙大翅膀。
  • 腦洞問答——敦煌有沒有可能拍一部《我在敦煌修壁畫》?
    那敦煌有沒有可能拍一部《我在敦煌修壁畫》?敦煌文保部招新嗎?有什麼要求?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攝影/何晞宇 敦煌博物院院長趙聲良答:紀錄片, 這個是有可能的。 可以考慮需要我們的專家跟設置的人員共同來努力。(招新)我們要招, 文物保護方面的專業都可以,還有的牽涉到 比如說有的化學,還有 計算機數位化這些專業我們都非常需要。 不僅是今年招,以後可能每年都會增加人員, 因為我們 事業在擴大,我們會不斷的招。
  • 敦煌壁畫上飛天的「老媽」竟然是……
    飛天是敦煌石窟中最具體代表性的壁畫題材。 散花飛天 第203窟 (圖片來源 | 大道知行) 所以,可以說 敦煌壁畫上仙姿玉色的飛天
  • 敦煌元素MAX|壁畫上的九色鹿,變成絲巾上跳躍的精靈!
    自漢朝張騫出使西域起,西域的商旅和使團帶著駿馬、玉石、香料,經由敦煌進入河西走廊,從長安返回時他們又滿載絲綢、茶葉和陶瓷,自敦煌步入大漠。繁盛不息的貿易往來,讓敦煌聲名遠播。在所有輸往西域的商品中,絲綢是最熱門的搶手貨。
  • 山楂啊梨火遍全網,如何打造敦煌造型,看完直呼壁畫活了!
    同時很多網紅也爭相模仿,也獲得了許多點讚,但總覺得沒內味呢~真的菜菜小姐姐繼那之後,又陸續出了很多以敦煌壁畫為主題的作品,每一組都是美輪美奐。那麼如何打造敦煌主題的造型呢?那就一起來看看吧~敦煌壁畫的簡介想要打造以敦煌為主題的造型,那麼首先就要對它有一些了解,才能更好的貼合主題,達到效果。敦煌壁畫指的是敦煌石窟內的壁畫,屬於世界文化遺產。
  • 麥客藝術|中國佛教藝術家鄧敬民-敦煌壁畫現代觀世音菩薩像欣賞
    鄧敬民 敦煌壁畫現代觀世音菩薩像欣賞中國佛教藝術家鄧敬民敦煌壁畫現代觀世音菩薩像欣賞文 字 /鄧敬民鄧敬民 敦煌壁畫現代觀世音菩薩像欣賞鄧敬民 敦煌壁畫現代觀世音菩薩像欣賞鄧敬民 敦煌壁畫現代觀世音菩薩像欣賞
  • 敦煌動畫劇首映,以動漫之力再現千年壁畫
    4月13日,以莫高窟經典壁畫為原型,敦煌研究院攜手騰訊旗下騰訊影業和騰訊動漫聯合出品「敦煌動畫劇」,在微信和QQ小程序「雲遊敦煌」上同步首映。
  • 《山海經》的神獸,很多都出現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藏得很深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的莫高窟,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這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正好莫高窟最開始是建立於16國時期,並且經過多個朝代的擴建,這才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藝術群體,它之所以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是因為莫高窟記錄了很多古代的事情,他們都被記錄在莫高窟的壁畫上,這些壁畫就包括了山海經。
  • 為千年壁畫尋數字講解好聲音,全民K歌與敦煌打造「有聲有色」新文創
    今年2月,騰訊與敦煌研究院聯合打造了「雲遊敦煌」小程序,作為敦煌官方唯一的線上「數字博物館」,通過現代化的數字手段和生動有趣的互動全方位推廣敦煌文化。近日,「雲遊敦煌」迎來2.0升級,首次以有聲動畫的新形式展現經典的敦煌壁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