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導報訊(記者 楊文凱)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友人的見證和祝福下,在日本正式結婚,成就了20世紀一段偉大的婚姻,也成為中日民族之間存在著超越個人的偉大友誼的證明。百年之後的2015年10月25日,東京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紀念圖片展,緬懷先人,也關注中日關係的現在與未來。
10月25日,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東京中國文化中心共同主辦「孫中山、宋慶齡與日本圖片展」。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唐聞生率團訪日出席了揭幕儀式,中國駐日大使館臨時代辦劉少賓、日中協會會長野田毅,以及中日友好團體、各界友人和嘉賓上約200人出席了開幕式。當年孫中山在日從事革命活動時期的一些摯友的後代,包括宮崎滔天的孫女宮崎蕗苳、曾孫宮崎黃石,梅屋莊吉的曾孫女小坂文乃等,當天也趕來出席開幕儀式。與會者通過緬懷一段偉大的婚姻,再一次確認了「無論時光流逝、情勢變化,中日之間存在的友誼是無法被抹去的」。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唐聞生在開幕致辭中表示,通過此次圖片展,我們共同緬懷百年前在東京結為伉儷的偉大革命伴侶孫中山和宋慶齡,及其與日本友人誕生於風雨歲月,並綿延至今的友誼長河。她指出,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對中國、亞洲乃至世界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他畢生致力於革命事業,大半生流亡海外,幾乎走遍全世界宣傳革命,尋求支持。而日本是與之關係最密的國家,他曾16次進出日本,累計達9年之久,約佔其流亡生涯的一半,革命生涯的三分之一。他結識的日本人士包括政、商、財、學等各界,其中就包括宮崎滔天和梅屋莊吉這樣的摯友。在與之交往的日本友人中,有一批同情和支持中國民主革命事業者,為中國革命鼓吹吶喊,出謀劃策,奔走運作,有的甚至獻出生命。譜寫了兩國民間友好歷史中的不朽篇章。
唐聞生表示,日本友人對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民主革命的共鳴與支持,是中日友好交流歷史中的重要一頁;孫中山、宋慶齡與日本友人持續一生的友誼不僅屬於兩個人,也代表了兩個民族、兩國人民的友誼。因此,在孫中山、宋慶齡於東京結婚百年之際,在孫中山於東京創建中國同盟會110周年之際,舉辦這次展覽,就是希望這段佳話被銘記,讓友好延續。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臨時代辦劉少賓在致辭中指出,孫中山和宋慶齡之所以偉大,不僅在於其人格魅力和為中華民族作出的貢獻,也在於其洞悉世界的眼光。孫中山流亡日本期間,與許多日本的仁人志士探討如何實現亞洲的復興。雖然當時歷史的發展進程未如其所願,但這一思想至今依然鮮活。現在的亞洲已真的開始復興,國際形勢也在發生深刻變化,但中日關係的重要性不會變,中日在承擔亞洲與世界和平發展方面的責任會越來越大。希望兩國能在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的基礎上,堅持和平發展,共同為亞洲的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日中協會會長、國會議員野田毅表示,中日兩國確立了戰略互惠關係,中日兩國不應只關注共同利益,兩國更應做到互敬,只有互相尊重才能促進兩國加深理解和友好,作為日本政治家將全力以赴。日本女子大學久保田文次教授介紹了宋慶齡先生對日本和服的情結,回憶了她在80年代託付廖仲愷之女廖夢醒訪日購買和服的趣事,讓人感受到她樸素、勤儉的生活態度。
本次展覽將於10月30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