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指彈吉他音樂(本身也分很多風格流派)本質上是屬於民間音樂。它不同於置音樂性為首位的學院化的古典吉他,音樂性對它來說是次要的。它講究的是技術性、講究的是一把吉他彈出2把甚至3、4把吉他的音響效果、講究的是速度、講究的是即興。
我所說的美式指彈吉他所涉及的音樂風格是白人的Country、Folk以及黑人的箱琴Blues、Ragtime、Boogie。這裡所說的Country是指除了英國民謠變體的最傳統的美國鄉村音樂Traditional Country,還包括Country-Rock、Country-Blues、Country-Pop、 Country-Boogie、Country-Swing。簡單地說,就是以Merle Travis、Chet Atkins、John Fahey、Leo Kottke等人為代表的、獨奏形式(其實也是主要形式)的指彈吉他。這也是中國吉他愛好者(普遍受John Stropes影響的大陸吉他愛好者)們最喜歡的一種美國指彈吉他風格。這種風格的美國指彈吉他其實也是Finger-Style吉他的源頭。我所認識的不少一般民謠吉他er普遍反應「指彈太難」,因此要先把基本的技術問題解決掉。以下對玩轉美國指彈吉他所要求的的技術能力展開討論。
左手能力的要求
練習古典吉他是一個打好基本功(尤其是左手)的公認的不錯注意。一般的民謠吉他er普遍反應「指彈太難」的瓶頸也正是左手能力不過關。以下5首樂曲不但是針對性的練習曲目,而且還非常悅耳、著名、通俗、感性、又雅俗共賞,相信沒有人能低檔住它們的魅力而拒絕練習。一定要按照順序地去練習,循序漸進,方可事半功倍。至於這5首樂曲的音樂性可以不用去管它,因為我們的目的只是通過練習這些動聽的樂曲來增強一般的民謠吉他er左手相對薄弱的按弦換把能力,因此只需要在規定速度以上流暢地彈出來即可。
*《Romance》轉E大調部分-目的是達到用吉他彈獨奏曲在按弦換把上的基本要求。
*《索爾b小調練習曲》-鞏固
*《祈禱-回憶組曲》-提高一個檔次
*《超級瑪利之陸地篇》-Arr.by 盧家宏-鞏固,由於此曲的獨特,相信沒有人能低檔住它的吸引力,除了沒玩過fc的:)
*《Cavatina》-Arr.by John Willams-再提高一個檔次
右手能力的要求
美國指彈吉他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p指所彈奏的連續的、快速的、工整的低音節奏所形成的一個mini貝司和mini鼓(在加入啞音後所形成-Atkins奏法)以及其餘指所彈奏(左手的獨奏下面會講到)的主副旋律、和弦音所形成的mini主音吉他和mini和弦伴奏吉他這樣一個手上的「樂手」們在明確分工下的、「重奏」所產生的mini樂隊似的豐滿音響效果。
基礎速撥練習:使用p+im、p+ia、p+ma撥弦法彈奏《阿瓜多a小調分解和弦練習曲》。前兩種撥弦要至少以120(16分音符)的速度彈出,第三種撥弦法要至少以100的速度彈出來。
Rotating Bass:要至少以200以上的速度流暢彈出《歡樂頌》(C調-8分音符),此練習的目的是達到指彈吉他最常用的Travis Picking的基本要求。Rotating Bass這是最基礎的,兩個低音以每拍一個、輪流地出現的低音節奏形式,這也是早期美國鄉村音樂的吉他彈奏中的常用手法。
Travis Picking:美國的民謠、鄉村歌手(比如大家所熟悉的Bob Dylan、John Denver、Paul Simon)以及老臺灣民謠歌手(比如劉文正)的大量歌曲中使用了Travis Picking。如果覺得歡樂頌太土氣不想去練,可以直接搞他們歌曲的吉他彈唱,一定要原版的伴奏或根據原版編曲精神改編來的一把吉他上彈奏的像王鷹馬鴻那樣的伴奏。
以下著名的曲目供參考練習:
《Blowing in the Wind》(該曲練習選擇彈奏travis picking節奏型的吉他2伴奏)、《Don't think twice it『s alright》、《This Old Guitar》、《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Leaving On a Jet Plane》、《Kathy's Song》、《外婆的澎湖灣》、《鄉間的小路》。這幾首歌基本包含了Travis Picking的所有變化型。
Alternating Bass:在Rotating Bass的基礎上把第三拍換成了與第一拍呈常以五度音關係的低音,而不再是和原來的第一拍一樣的低音了。第一拍和第三拍形成了其和聲上的、簡單的低音進行。Alternating Bass有一種和Jazz風格指彈吉他常用的Walking Bass類似的情況,那就是第四拍的低音也不再和第二拍的相同了,四個都不一樣了。這是為了起到更加與旋律協和或者刻意去裝飾旋律的作用。在《Kathy's Song》裡有這種情況,但聽覺上還是沒有Walking Bass那樣有本身的旋律線條。另外,它還包含了Walking Bass,是一首很有價值的練習曲。
加強型的Travis Picking:在《Bean Time》、《Blue Dot》裡出現了樂句之間的低音節奏的旋律小語句,這對P指和I指獨立性的要求很高;在《Blue Dot》裡還出現了大量的雙音式的低音節奏,這對P指的獨立性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必須有雜實的經典吉他的琶音彈奏或帶分解和弦的顫音彈奏功底-後天的大量練習來提升a指的獨立性。Travis的的「二指奏法」、Atknis的「三指奏法」都是無法彈奏出《Blue Dot》的。該曲完全應驗了明確分工下的、「重奏」所產生的mini樂隊似的豐滿音響效果。
Travis Picking是學習鄉村、民謠、布魯斯指彈吉他的必修課,以及掌握指彈吉他中其他彈奏法的基礎。
Doc Watson Picking Style:比Travis Picking複雜多變,其低音節奏隨意靈活,形成了一定旋律線條。而且,其不像Travis Picking一樣很少出現的和弦音是為了在低音節奏與旋律恰好形成共同的空隙時起到豐滿音響的填充音的效果。相反其和弦音較多,增加了旋律的厚度,相當於mini鋼琴的效果。這種彈奏法的作品與古典吉他中的Bach的對比復調手法作品的改編作品類似,需要相當紮實的左手基本功才能勝任。比如《Yestarday-Arr.By Dadi Marcel 》,但是這種撥奏法的作品多用於Shuffle節奏(比如Ragtime或和Country混合的某種風格音樂以及像Blind Blake風格的箱琴bules )、慢速或中速,在總體音響效果的豐滿性上會比Travis Picking遜色。它弱於Travis Picking的是速度,右手技術性。由於只需3個低音(Alternating Bass)或有時候只要2個低音(Rotating Bass)的情況很多,而且也會更多地利用到空弦音,Travis Picking速度可以很塊。若再結合開放調弦則更加減輕了左手負擔,很多時候的3個低音或2個低音全部就是空弦上或者其中一個在一條弦上的非空弦品上,這樣的速度會更快,加上12弦吉他豐滿音響的「如虎添翼」,這樣彈奏出來或加上滑棒滑弦、刻意弄大金屬弦的悅耳雜音出來的作品絕對會讓人覺得:打死我也不相信是一把吉他彈出來的。比如《Vaseline Machine Gun》這首偉大的作品,堪稱美國指彈吉他中的壓卷之作。
Walking Bass(兼左手能力要求部分):在Boogie風格的指彈吉他裡面大量出現的交錯對位的bass旋律樂句伴隨著旋律(複雜些的還有副旋律或者說雙音旋律)與和弦音同時進行,這要求左手各指有很好的伸展性否則難以勝任。比如說《Brett's Boogie》的c段的bass旋律就要從6把位下行到第2把位,而且在下行的同時又要彈奏半音上行的雙音旋律,而這是基本的要求。(困難的比如Steve King的作品,出現大量的柱式waling bass)。加強左手伸展性的練習方法是:從i、m、a、ch指中兩兩組合,在指板練習靜態的伸展極限。然後再練習三三組合、四四組合的。這個練習可以自己設計。
p指和i、m、a指的獨立性1:練習含有大量各種形態琶音的樂曲, 曲目自選,推薦《裸體舞蹈》、《聖母與聖子》(這首曲子可以和《Cavatina》相互替換,兩者在左手能力上難度相當)。這是兩首極其動聽的樂曲,除了沒有最簡單形態的拇指琶音(一般民謠吉他er伴奏中經常用到的琶音)以外,基本上包含了所有形態的琶音。各種形態的琶音是指除了最簡單的p指琶音和常見的6+321 、5+321、6+432和諸如6+421、6+431、5+421、5+431.這樣把ima三指分開形態的琶音(數字表示弦序)。練習各種形態的琶音是增強各手指獨立性的必修課。而且美國指彈吉他並不是總是熱烈歡愉的,它也有溫柔浪漫的一面-比如《Crow River Waltz》、《Quiet Man》、《Easter and Sargasso Sea》。因此,琶音的練習是很重要的一個項目。
p指和i、m、a指的獨立性2:美國指彈吉他中的一種特有音型,在《Last Steam Engine Train》(Fahey版或Kottke版)、《My Town》、《Stealing》、《Busted Bicycle》等曲目裡有大量的低音節奏音與和弦音以同弦的、同樣的、連續的形式出現,這對拇指和食指的獨立性要求較高,一開始會發現很不習慣這種獨特的指法,這沒有辦法只有慢慢地練。等這種指法練習嫻熟後,速度加快到260(8分音符)會出現有兩把吉他的音響效果。接著,可以分別試著用m指、a指與p指來練習彈奏。這樣使得p指和其他三個指頭的獨立性都得到了很好的鍛鍊。當這個簡單的練習完成後,可以去嘗試上面所提到的加強型Travis Picking的曲目《Bean Time》、《Blue Dot》。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最好p指戴上指套,這樣有利於增強聲部的層次感。
快速雙音:練習含有大量雙音的樂曲,比如《綠袖子》或《小奏鳴曲-帕格尼尼》(這首曲子還可以作為Rotating Bass的練習,如果覺得歡樂頌太土就練習彈奏此曲),能彈多快就彈多快。這樣練習的目的是達到常用的以開放調定弦下的、雙音旋律和空弦低音節奏以及和弦音交織形成的指彈吉他曲的基本要求。比如《Jack Fig》、《Coolidge Rising》。務必使用的右手指法:為雙音旋律伴奏的低音均使用P指來彈。
不要養成一種撥弦習慣:對於像Traivs和Atkins的「二指奏法」和「三指奏法」的大量曲目。不要養成使用p+im或p+ia的的撥弦習慣,而要經常變換使用這兩種指法撥弦,最好一首樂曲分別用這兩種指法去彈奏。因為長期(如果你不想彈像《Blue Dot》這樣的高級曲目上,只是淺嘗輒止的話的話)使用一種不但會使得a指或m指機能衰弱,至少不利於彈其他風格吉他(至少不利於彈奏古典吉他中的輪指曲目),而且還會幾乎失去這樣兩種有益的餘地:第一,當a指的指甲損壞了,就用p+im撥弦指法;當m指的指甲損壞了,就用p+ia撥弦指法。第二,對於某些速度很快的曲子需要較強的指頭耐力時,可以在樂曲中出現4分音節奏時候由原來的ia或者im撥弦改成im或ia撥弦,這樣使得其中一個指頭得到了休息。之後覺得m指或a指疲倦了,又在適當的時機換回去,輪流下去。i指始終都在這樣變換的撥弦指法中撥弦,這要求i指有較其他指頭較強的始終撥弦的耐力。幸運的是,i指天生最敏感,很好控制。它在不太長時間內的快速撥弦不會感到疲倦。另,可能有人會問「你怎麼解釋像kottke版的《Last Steam Engine Ride》68小節、《Jack Fig》的69小節、《Stealing》的12小節這樣你所說的美國指彈吉他曲目有大量的p+ima撥弦的情況?我回答:ma指併攏做為了一個整體去撥弦,與單獨的a指或m指的獨立撥弦(比如《Blue Dot》和《Brett's Boogie》第一節)是兩回事。實際上,這是p+im的加強型,即P+I (ma),(ma)相當於原來p+im的m,現在是一個「粗的m指」。因此,無論是習慣用p+im還是p+ia都可以勝任這些情況。
安排出適合自己的撥弦指法:對於激烈的美式指彈吉他樂曲,除了一般的安排左手指法以外,還要安排出右手的撥弦指法,這對於能否以原速以上彈奏作品是否至關重要的。在安排撥弦指法時,ima指儘量交替撥弦,儘量減少出現一指連續彈兩個非連音的半拍音的情況。
左手和右手協同能力的要求:
兩手的獨立性(練腦):簡單左手獨奏,在保持低音節奏與和弦彈奏的情況下,還需要彈奏主副旋律。對於同弦的兩個連續的音符若再以右手去彈奏則增加了右手的負擔,這個時候左手的圓滑音參與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左手不參與彈奏,則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難度、影響了速度。比如,《Fisherman》裡在右手保持低音節奏與和弦音彈奏情況下的、連續幾個通過左手完成的圓滑音旋律。
其他能力的要求:
其他的諸如推弦、啞音、挑弦等技巧已經有了很多書籍的介,這些則自行找相關資料學習。
Shuffle節奏的掌握(要和符點節奏區分開來)
im輪指彈音階的速度至少在135(16分音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