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夢婷
7月,青海迎來最美的季節,青海的生態之美、純淨之美讓全國人民嚮往。隨著旅遊人數的攀升,旅遊安全再次引起市民和網友的關注。
青海境內自駕遊火爆
交通安全不容忽視
從青海西寧到新疆喀什,315國道蜿蜒3063公裡,其中德令哈至茫崖段景色獨特,被網友稱為「中國版66號公路」。
7月29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交警公布一段行車記錄儀視頻:多名遊客不顧危險,站在這條路的中央拍照。一輛車在路過時突遇遊客衝出道路,司機緊急制動躲避並大喊「不要命了」,車外遊客卻哈哈大笑。
這樣的拍照模式,不僅發生在高速公路上,在青海湖、茶卡鹽湖等景區周邊也時時上演。在青海,類似的公路成為遊客心中的「大片取景地」,遊客險中取景,在景區周邊或公路上擺出各種姿勢拍照或錄製視頻,全然不顧交通安全和造成的道路擁堵。
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青海地域廣闊,很多地區山高路遠,是典型的「行長旅短」型旅遊省份。今年受疫情影響,跨省旅遊恢復後,以家庭為單位的自駕遊、包車遊增多,但駕駛員在路況不熟、旅遊行程長的情況下,容易發生交通事故。7月起,我省多地已發生多起旅遊交通安全事故。
遊客在追尋詩與遠方的同時,旅遊安全更不可忽視。記者翻閱相關報導了解到,近年來,頻頻有遊客和自駕遊團隊冒然闖入青海無人區或危險區域,還有部分戶外運動探險愛好者擅自組織進入保護區開展非法穿越活動,不但嚴重破壞了脆弱的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棲息地,而且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資料圖
巡邏的交警上前勸阻。資料圖
我省將重罰文旅行業違法違規行為
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文旅部門近日召開了旅遊安全專題會議,各地將嚴管重罰違法違規行為,規範市場環境,加大對「黑車」的聯合執法查處力度,嚴格要求旅行社企業租用正規旅遊資質車輛。加大安全提示力度,通過在危險路段設置安全提示牌等安全提示,提高遊客安全防範意識。
我省將大力整治旅遊市場亂象,緊盯「不合理低價」、虛假宣傳、欺騙強迫消費、違規經營、「黑車、黑導、黑社、黑店」等違法違規行為,推進旅遊市場秩序改善。文旅部門將重點整治旅遊景區周邊、旅遊重點市、縣區特色小吃,餐飲價格虛高,兩張菜單;旅遊購物點遍地開花、出售「三無」產品、誘導消費;餐飲點、購物點與導遊串通欺詐遊客、收取高額回扣;個別賓館不遵守線上預訂價格到店登記入住漲價;旅遊車輛旅遊旺季不守合同,隨意漲價等行為,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將嚴管重罰。
針對文旅企業存在的經營問題,我省將建立旅遊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及時更新受到行政處罰、投訴較多的旅行社名錄,曝光失信企業和個人。對旅遊投訴較多的地區和企業,設立「重點監管區」和「重點監管企業」,實施重點監管,發布旅遊消費警示。
文旅部門還將組成8個督導組,重點督查星級飯店、A級景區、星級鄉村旅遊接待點不達標行為,針對不同情況採取摘牌、降星、停業整頓等整改措施。
大美青海向遊客發出溫馨提示
目前,我省已進入旅遊旺季,旅遊接待服務質量、道路交通、旅遊安全等方面的投訴也有所增多。對此,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再次發出溫馨提示,提醒遊客「文明旅遊、關愛健康、安全出行、理性消費、依法維權」,參團旅遊請選擇正規旅行社和旅遊車輛,拒絕不合理低價遊,謹防購物陷阱。當權益受到侵害時,遊客可撥打投訴電話12301、12315。
其中,跟團旅遊時,遊客要對所選擇旅行社的資質、規模、業績、評價、實力等進行了解,切莫選擇無旅行社業務許可經營資質的「黑社」和有資質但投訴案件多、社會評價差的旅行社參團旅遊;對微信圈或俱樂部等組織的包含旅遊內容的外出活動要自覺抵制和拒絕,避免在出現人身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受侵害時難以有效維權。
遊客要警惕和拒絕低價旅遊產品。在選擇旅行社和旅遊線路產品時,應當優先考慮服務標準和旅遊品質,謹防「低價旅遊」「旅遊贈券」等消費陷阱帶來的「欺騙消費」「強制消費」,以免後期索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