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韓裔男模從小遭種族霸凌,拍攝紀錄片消除亞裔男人不性感的刻板印象

2021-02-17 下水道男孩

亞裔男人在歐美社會中總是受到刻板印象的侵略,導致年輕的亞洲男孩容易產生自我貶低的心態。

《The Ugly Model》是一部講述亞裔美籍鮮肉Kevin Kreider 對抗種族刻板印象過程的紀錄片。

紀錄片《The Ugly Model》的主演人Kevin Kreider,是一名韓裔美籍模特。他目前以費城作為發展基地,擔任世界各大知名品牌模特,如Abercrombie & Fitch、Gillette、男士雜誌《Men’s Health》、Reebok等。

他同時也是IG名人,擁有九萬的追蹤者。綜觀以上種種成就,Kevin 其實試圖回答一個問題:「亞洲男人也可以是性感的?」

Kevin是棄嬰,從小被美國白人家庭認養,而作為白人社區中唯一的亞裔男孩,他經常受到其他小孩們的欺負 。孩童時期的生活挑戰迫使他認為生為亞裔的他永遠是次等的。《The Ugly Model》記錄下他試圖逆轉這種想法,改變美國社會對於男性的審美標準。

該紀錄片探究了這名擁有英俊面孔的男性背後所隱藏的心酸和沮喪,皆因人們的眼神似乎已經宣告亞裔男性天生不具吸引力。《The Ugly Model》的摘要寫著:

「歷史上的亞裔男性經常被描繪成弱者、缺乏吸引力等形象。正如西方電影中的亞裔角色總是無法如願追求自己的心儀對象(無論男女),我們勢必打破這些潛在公式,終結刻板印象所帶來的傷害。」

「我們希望Kevin 的個人經歷能夠更好地闡明這個話題,並幫助那些有著同樣感受的人們,無論這些人來自哪個民族、性別或性向。」

Kevin 還採訪了籃球明星林書豪和超模Daniel Liu,以及其它來自娛樂、體育和學術界的亞裔美國人。

「我很惱怒,因為我感覺自己的聲音不被重視。亞洲男性被認為具備謙虛、安靜、聰明等特質,但卻不配擁有性吸引力或個性。我們被認為不是最好的,彷彿永遠不會是別人的首要選擇。每當談及此事,我往往只會被看作是一名憤怒的亞洲人,然後就會被告知說這種情況不是在針對你。」

「在與林書豪談到關於亞裔男性的魅力時,我發現我不是唯一擁有這種經歷的人。我決定幫助那些同樣面臨自信心與自尊心潰堤的人,而過程中也能幫助我重拾自信。」Kevin說!

為了政治正確!請各位西餐妹也偶爾光顧一下身邊的亞洲男孩,亞洲男孩其實也很美!

改編自我的Best Friend @小黃基

相關焦點

  • 美籍健身達人 Kevin Kreider,拍攝紀錄片消除亞裔男人不性感的刻板印象 .
    通過拍紀錄片反對歧視 來自美國費城的亞裔美籍模特 Kevin Kreider,通過《The Ugly Model》記錄下他試圖逆轉種族歧視的想法,改變美國社會對於男性的審美標準。《The Ugly Model》是一部講述亞裔美籍鮮肉 Kevin Kreider 對抗種族刻板印象過程的紀錄片。
  • 亞裔健身教練Kevin Kreider從小遭種族霸凌 拍紀錄片反對歧視
    亞裔男人在歐美社會中總是受到刻板印象的侵略,導致年輕的亞洲男孩容易產生自我貶低的心態。《The Ugly Model》是一部講述亞裔美籍鮮肉Kevin Kreider 對抗種族刻板印象過程的紀錄片。Kevin是棄嬰,從小被美國白人家庭認養,而作為白人社區中唯一的亞裔男孩,他經常受到其他小孩們的欺負,孩童時期的生活挑戰迫使他認為生為亞裔的他永遠是次於白人的。
  • 美籍亞裔男星勇敢發聲:新冠提醒在美亞裔,我們的歸屬感是有條件的
    日前,美籍韓裔演員約翰·趙(John Cho)為亞裔美國人在疫情期間遭受的種族歧視勇敢地發了聲。這位現年47歲的男演員出生在韓國,但在美國長大成人。它引誘亞裔美國人,並招募我們代表它行事。它改變了我們的父母,於是父母反過來鼓勵我們接受它。這讓你覺得受到了保護,因為你是「模範少數族裔」中的一分子。因為當地人對亞裔的刻板印象可能是正面的(我們勤奮,擅長數學),它使人們——包括我們自己——認為美國的反亞裔情緒不怎麼嚴重,認為這裡只有輕度版本的種族歧視。
  • 搏鬥「刻板印象」的亞裔影后奧卡菲娜
    「我不想一直被稱為亞裔美國人,而是想被稱為奧卡菲娜;我不想因為自己搞砸了,讓別人對所有亞洲人產生不好的印象。年輕的亞裔女孩們,你可以做任何不被允許做的事情,可以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無所謂」的奧卡菲娜卻一直在和刻板印象「搏鬥」著——19歲那年,她在網上發布了一首原創說唱歌曲《My Vag》,抨擊西方對亞裔女孩的刻板印象。即便躋身好萊塢後,她還是必須要忍受某些事、刻意塑造出來的某種形象。
  • 「種族歧視」對上「刻板印象」,竟然負負得正了?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的報導,由於持續的疫情讓針對全世界亞裔的種族攻擊事件增多。SAT小組最近創作了很多亞裔種族歧視受害者的簡筆畫形象,並發布到小組裡。這樣的創作獲得了壓倒性的反響,收穫1.5萬多個贊和超過1500條評論。
  • 亞裔演員大翻身?你印象中的亞裔演員都有誰?
    約翰·趙(John Cho)約翰·趙是美籍韓裔,擁有一副標準的東亞男人面孔和並不高大威猛的身材。他演技卓越,憑藉紮實演藝功底在好萊塢亞裔演員中脫穎而出。約翰·趙曾在《美國派》、《醜女貝蒂》中出演,雖然都是滑稽搞笑的小角色,但卻非常搶戲。後來約翰·趙與凱倫·吉蘭主演了美劇《再造淑女》,它是為數不多的亞裔男演員與白人女演員搭配的美劇。
  • 搏鬥「刻板印象」的亞裔影后奧卡菲娜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但「無所謂」的奧卡菲娜卻一直在和刻板印象「搏鬥」著——19歲那年,她在網上發布了一首原創說唱歌曲《My Vag》,抨擊西方對亞裔女孩的刻板印象。即便躋身好萊塢後,她還是必須要忍受某些事、刻意塑造出來的某種形象。
  • 美國紀錄片講述「亞裔的抗爭」
    本報特約記者 董 銘5月是美國的「亞裔和太平洋諸島後裔傳統月」,一部聚焦在美國生活的亞裔族群的紀錄片《亞裔美國人》本月11日在美國公共廣播頻道(PBS)開播。這部全部由亞裔美國影視團隊製作,展現19世紀以來亞裔生存情況的5集紀錄片,其中既有中國勞工也有社會名流,還有歷史上迫害亞裔的醜聞。聯繫當下疫情期間亞裔受到的歧視,這部紀錄片讓美國人更關注亞裔在各個領域的現狀和困境,其中也包括最具代表性的影視產業及其從業人員。
  • PBS《亞裔美國人》系列紀錄片觀後感
    然後,我們可能會明白,應該選擇和誰同行,如何『不向左,不向右,而是向前』,向著更美好的未來前進。」「如果你了解歷史, 你會了解自己」,或者至少,如果我們多了解一些歷史,會更了解自己。PBS在亞裔月播出的《亞裔美國人》系列紀錄片,在這個特別時期,值得我們每一位在美華裔認真看一看。
  • 亞裔百年平權路,多少風雨血淚
    文|李媛《米納裡》是一部韓裔美籍導演李·以薩克·鄭執導,韓裔演員史蒂文·元,韓國女演員韓藝璃,國寶級演員尹汝貞共同出演的電影
  • 亞裔公主劉亦菲,卻因美籍身份惹爭議
    外籍華人不等於不愛國但仍然改變不了亞裔的尷尬地位美籍韓裔演員約翰·趙在《洛杉磯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他認為新冠病毒恰好提醒了亞裔美國人只要按照美國社會的普世標準行事做一個守規矩的人就可以被當做無種族者但事實上亞裔無論如何努力
  • 【有趣兒】在歐美發展的亞裔音樂人,亞裔之光們你認識幾個Awkwafina/Raveena/Deb Never/Yaeji..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那些你還不知道的亞裔之光吧。 她一直用自己的說唱來在當地給美籍亞裔的rapper佔取一份地位。2012年她因為自己的《My Vag》MV從而大火。她的作品還有《NYC Bitche$》和《Green Tea》。
  • 美國韓裔模特不滿亞裔聲援黑人:都忘了疫情時他們怎麼歧視我們嗎?
    沒有哪個種族更優越。只要彼此有愛。」Nicky指出,看到亞裔也在抗議者中,她不禁懷疑大家是不是已經忘記了在新冠疫情期間黑人是如何對待亞裔的,而當時這些歧視案件的激增也沒有導致亞裔出現像現在部分示威者暴力抗議的行為。
  • 馬伯騫曾面試好萊塢大片被拒,稱其不像亞洲人,刻板印象太可怕
    都知道馬伯騫作為參賽選手去參加了《演員請就位》,在參賽採訪中,他談了談自己曾經面試《移動迷宮》中亞裔角色唄刷掉的經歷。採訪中他說道,被PASS掉有兩個原因,第一當時他是未成年,在美國拍攝的話到晚上會非常麻煩。
  • 演過漫威英雄的亞裔女演員竟然公開懟好萊塢!敢種族歧視就不要怕人罵!
    當然也有網友質問她「你自己都把你原來的姓(Wang)改成看不出種族的(Bennet)了,你有什麼資格要求亞裔權益?」儘管明星一直以自己政治正確為傲,但對於電影製作人和投資商來說,表面上他們也是支持多元化,但是在選角的時候,還是好一片「白人中產男」的刻板印象。
  • 奧斯卡主持人種族玩笑惹眾怒你們對於奧斯卡"全白"提名憤怒,卻認為在舞臺上嘲笑亞裔兒童可以接受?
    「這就叫刻板印象,在奧斯卡討論多樣性的主題上出現這樣的事情,真是可怕。」 美國國會民主黨籍眾議員趙美心星期一發表聲明指責這種笑話是歧視亞裔,加深了亞裔擅長數學和使用童工的刻板印象。其實,這樣的刻板印象其實不只在奧斯卡上出現,在美國影視的鏡頭下也近乎被定型。
  • Crazy Rich Asians,怎麼重新定義了「亞裔」的標籤?
    這部電影劇情那麼老套,在美國卻引起了廣受討論,以及美國亞裔的強烈共鳴。其實就是因為這部電影2個超級難得的特點:■ 從陣容上:它是一部全亞裔陣容的好萊塢大片。■ 從劇情上:它打破了西方社會關於亞裔的刻板印象,講述了富裕亞裔的故事。得來不易的全亞裔陣容在好萊塢,全亞裔陣容超級罕見。
  • 摔角華裔女 中國味不足遭排擠
    世界摔角娛樂(WWE)公司的第一位美籍華裔女選手何奕萱(Julie Ho)不久前與公司解約,公司認為她的角色「不夠中國」是重要原因之一。西方人對中國元素的誤解,已根深蒂固成為一種刻板印象。在當今的美國娛樂業,希望成名的亞裔也不得不接受這些刻板印象,才能有機會出頭。代表中國出戰的美籍華裔選手何奕萱作為一名「ABC」,在WWE遭遇雙重身分的夾縫困境。
  • 貴圈|亞裔演員奮起反歧視 好萊塢硬剛川普
    即使不停工,像林路迪這樣的華裔演員,也並不忙碌。在歐美的電影電視產業中,亞裔演員始終處於邊緣位置。「洗掉仇恨」(#WashTheHate)是一場好萊塢亞裔演員率先發起的抗議活動,呼籲人們化解仇恨,消除針對亞洲的種族主義歧視和仇外心理。18日上線後,獲得了幾十位亞裔演員和18個亞裔行業工會和民間組織的支持。3月25日,陳冠希也在推特上聲援了這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