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健身教練Kevin Kreider從小遭種族霸凌 拍紀錄片反對歧視

2021-02-14 帥哥在線平臺

來自美國費城的亞裔美籍模特Kevin Kreider,通過《The Ugly Model》記錄下他試圖逆轉種族歧視的想法,改變美國社會對於男性的審美標準。

亞裔男人在歐美社會中總是受到刻板印象的侵略,導致年輕的亞洲男孩容易產生自我貶低的心態。

《The Ugly Model》是一部講述亞裔美籍鮮肉Kevin Kreider 對抗種族刻板印象過程的紀錄片。

Kevin是棄嬰,從小被美國白人家庭認養,而作為白人社區中唯一的亞裔男孩,他經常受到其他小孩們的欺負,孩童時期的生活挑戰迫使他認為生為亞裔的他永遠是次於白人的。

該紀錄片探究了這名擁有英俊面孔的男性背後所隱藏的心酸和沮喪,皆因人們的眼神似乎已經宣告亞裔男性天生不具吸引力。

《The Ugly Model》的摘要寫著:「歷史上的亞裔男性經常被描繪成弱者、缺乏吸引力等形象。正如西方電影中的亞裔角色總是無法如願追求自己的心儀對象(無論男女),我們勢必打破這些潛在公式,終結刻板印象所帶來的傷害。」

Kevin目前以費城作為發展基地,擔任世界各大知名品牌模特,如Abercrombie & Fitch、Gillette、男士雜誌《Men’s Health》、Reebok等。

他同時也是IG名人,擁有九萬的追蹤者。綜觀以上種種成就,Kevin 其實試圖回答一個問題:「亞洲男人也可以是性感的!」

「我們希望Kevin 的個人經歷能夠更好地闡明這個話題,並幫助那些有著同樣感受的人們,無論這些人來自哪個民族、性別或性向。」

 

相關焦點

  • 美籍健身達人 Kevin Kreider,拍攝紀錄片消除亞裔男人不性感的刻板印象 .
    身高 182cm 的 Kevin 全名 Kevin Taejin Kreider,出生於美國費城,Kevin從小被美國白人家庭認養,而作為白人社區中唯一的亞裔男孩,不時受盡欺凌。通過拍紀錄片反對歧視 來自美國費城的亞裔美籍模特 Kevin Kreider,通過《The Ugly Model》記錄下他試圖逆轉種族歧視的想法,改變美國社會對於男性的審美標準。
  • 黑人真的反對種族歧視?實際上他們只是反對自己被歧視
    我反對種族歧視並不是支持這種垃圾人,而是我認為種族歧視本身是不應該被提倡的行為。而通過這個視頻中的黑人,我們甚至可以看出為什麼黑人在全球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屢戰屢敗甚至逐漸妖魔化? 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黑人本身的價值觀就是割裂的。
  • 美籍韓裔男模從小遭種族霸凌,拍攝紀錄片消除亞裔男人不性感的刻板印象
    《The Ugly Model》是一部講述亞裔美籍鮮肉Kevin Kreider 對抗種族刻板印象過程的紀錄片。紀錄片《The Ugly Model》的主演人Kevin Kreider,是一名韓裔美籍模特。
  • 美國亞裔名人挺身而出,反對疫情期間的種族歧視現象
    圖中從左至右的亞裔明星分別是:馬志、鄭啟蕙、李威尹、麥珍妮和朱浩偉。(圖片來源:美聯社)據美聯社報導,這一幕激怒了鄭,也是她認為亞裔名人應該挺身而出為亞裔發聲、反對針對亞裔的攻擊的原因之一。有關當局表示,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反亞裔的攻擊越來越多。出演過CBS電視劇《末日逼近》(The Stand)的鄭說:「我認為我們不能假裝這一切好像沒發生一樣。」
  • 美媒:美國亞裔組織紐約曼哈頓華埠貼海報 反對種族歧視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由美國亞裔公民關懷組織(簡稱CAACNYC)發起的「不要殘酷」(Don't Be Cruel)活動,5月31日在紐約曼哈頓華埠啟動,超過30名志願者拿著由14歲華裔學生葉雪恩(Kyra Yip)繪製的反歧視漫畫海報,在各個店家門口張貼
  • 美媒:洛杉磯託倫斯一亞裔遭種族歧視語言辱罵 警方介入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美國《僑報》報導,當地時間6月10日上午,一位亞裔女子在美國洛杉磯託倫斯的公園晨練時,遭到一位白人女性以種族歧視語言攻擊。亞裔女子將其經歷用手機拍攝了下來,並發到了社交媒體上,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據了解,這一事件發生後,這位中年女子又用種族歧視語言攻擊了一位亞裔男子。當地時間6月10日上午,該亞裔女子在託倫斯市查理斯·威爾遜公園的臺階上壓腿時,一名白人女子開始向她高聲叫罵,並大喊「滾回去,無論你來自哪個亞洲國家。」
  • 教授「口出狂言」:如果黑人像亞裔一樣,就不會有所謂的種族歧視
    眾所周知,美國現在的騷亂仍然非常有嚴重,雖然美國除了川普外,幾乎從上到下全部下跪,也沒能平息黑人的怒火,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些黑人這次的所圖非常大,事實也確實如此,他們反對種族歧視的方式非常極端,除了打砸商鋪,搶劫商品外,還對一些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的確黑人的命也是命,但其他種族的命就不是命了嗎
  • CNN:研究顯示,近三成亞裔美國人因疫情遭歧視
    CNN:研究顯示,近三成亞裔美國人因疫情遭歧視 2020年07月04日 09:39:00來源:環球網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7月1日報導稱,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最新調查報告顯示,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公眾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歧視現象變得越來越普遍。  據報導,調查發現,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大約40%的亞裔和非裔美國人稱,由於自己種族的緣故,周圍人的行為讓他們感到「不舒服」。
  • 《亞裔美國人》系列紀錄片開播 展現亞裔150年「美國夢」奮鬥史
    亞裔生活在美國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但長久以來,他們的聲音總是被人們忽略。幾十年來,亞裔對美國的貢獻在教科書中輕描淡寫,他們的生活經歷也不被主流媒體所重視。5月是美國的「亞裔和太平洋諸島後裔傳統月」,《亞裔美國人》系列紀錄片由PBS(美國公共電視網)和覆蓋華盛頓、維吉尼亞州和馬裡蘭州的WETA廣播臺共同製作,聚焦了亞裔在塑造美國歷史、形成美國形象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 亞裔狀告哈佛歧視,歷時五年的官司還是輸了
    亞裔群體的敗訴近來鬧得沸沸揚揚的哈佛歧視亞裔案最終宣判,美國時間10月1日哈佛歧視亞裔案(也稱哈佛平權運動案)最終宣判,聯邦法官艾莉森(Allison D. Burroughs)宣判哈佛大學沒有蓄意歧視美籍亞裔。她認為:學校可以為美籍亞裔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教育,但取消平權法案並非是一個好的方式。
  • PBS視頻《亞裔中國人》,回顧亞裔在美國150的歷史,海外華人必看
    撰稿 Taola | 排版 Ziyan | 校對 AcPBS新上映的紀錄片
  • 義大利總理出席黑人青年葬禮,譴責暴力和種族歧視
    孔特呼籲社會共同譴責一切暴力和霸菱行為,反對任何形式的種族歧視。義大利總理孔特出席黑人青年葬禮。據報導,為了紀念義大利21歲黑人青年威利·蒙泰羅(Willy Monteiro)因街頭暴力導致死亡事件。義大利總理孔特依照黑人青年家鄉習俗身穿白襯衣,出席了這位1999年羅馬出生的義大利黑人公民葬禮,以表示政府和主流社會對少數族裔的尊重。
  • 聯合國人權高專和多國代表譴責針對非洲人後裔的種族歧視和警察...
    俄羅斯指出美國存在系統性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問題,國際社會和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人權高專辦)應重點關注美國種族主義問題;伊朗譴責美國警察殘忍殺害喬治·弗洛伊德,指出美國種族主義根植於白人至上和擴張主義,美國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嚴重侵犯受制裁國家人民基本人權;埃及關切德國、英國、荷蘭等國歧視穆斯林、燒毀清真寺、散播仇恨言論、襲擊難民營等侵犯人權行徑;委內瑞拉指出目前非洲人後裔在美國等發達國家面臨各種形式歧視
  • 卡妹Camila早年帳號取笑Rihanna被家暴,種族歧視黑人亞裔
    曾經在紅遍全球的Fifth Harmony的女子組合中單人主唱的女星卡妹Camila早年帳號取笑Rihanna被家暴,種族歧視黑人亞裔。近日才發行了最新專輯的她原本一直在為專輯宣傳,誰知道被網友扒出了早年的某平臺帳號,根據上面的內容可以看到,卡妹Camila在當時Rihanna被Chrisbrown家暴的時候公開取笑她,而在之後的還發布了種族歧視黑人和亞裔的內容,用詞比較激烈。
  • 第二波疫情或使亞裔歧視劇增,北美華人不再對種族主義沉默!
    確實,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在川普的煽動下,美國全國範圍內針對華裔的種族歧視急劇增加,許多華裔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騷擾與侵犯,甚至在加拿大,這樣的事件也不能避免。在加拿大多倫多、美國舊金山等地,掀起了一陣反亞裔歧視的運動浪潮,勇敢地與歧視華裔、亞裔的行為作鬥爭。比如,近日在多倫多市舉行的「One Step Among Many」反亞裔歧視遊行,在紐約、舊金山舉行的「他們不能燒死我們所有人」遊行。北美華人,不再對種族主義沉默。他們開始發聲、抗議,甚或坐而起行。
  • 李小龍最新紀錄片播出,女兒李香凝:父親也曾受種族歧視之苦
    《若水》播出 呈現很多李小龍生前影像廣州《信息時報》報導,《若水》是ESPN電視臺紀錄片系列「30 for 30」的其中一集,7日播出。紀錄片內容涵蓋了李小龍在香港度過的童年時光、打進好萊塢的過程,以及他為作為亞裔在好萊塢取得一席之地的過程中付出的各種努力。片中還介紹了他的電影作品,以及1973年李小龍逝世。
  • 原住民酋長反歧視被反轉?合理執法掛鈎種族歧視?特權還是平等?亞裔華裔配不配?
    現在種族歧視問題甚囂塵上,黑人兄弟和原住民兄弟也曾一度喊話支持彼此。當我們認真審視這些歧視問題的時候,至少情報員認同的一點是,這兩個種族面對的歧視比亞裔在一定程度上更具威脅性。所以現在反歧視風波能成為這種狀態,情報員也一定程度上能夠理解:這是此類暴力執法,涉及歧視的案件積壓所導致的反彈效應。但打砸搶是不對的,顛倒是非黑白也是不道德的。
  • 歧視亞裔搞雙標,愛拿種族說事的黑人該反思了
    韋德的推特其實就是這個思路,當他提到"我們(黑人)的社區和文化"以及"這就是美國",就已經把這個事件上升到種族歧視的高度,或者說是政治正確的角度。但凡了解點美國的人都知道,種族歧視在美國是超級禁忌,敢於挑釁者,基本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