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配置AED設備,目前配置與培訓...

2020-12-23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0月27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張浩森 李行健)上個月有媒體報導,北京地鐵13號線一名男子突然暈倒,民警和乘客聯合對其進行施救,但最終搶救無效不幸離世。當時有不少了解急救措施的網友提出,為何公共場所沒有配備被稱為「救命神器」的「自動體外除顫儀」(AED)?

目前,我國在推廣普及AED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存在總體配置率較低的情況。27日上午,北京市就啟動了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的工作。根據相關工作安排,到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那麼,此次AED設備的安裝工作將如何開展?能否能切實提高急救成功率?有了AED設備,我們該如何使用?

記者27日上午在北京地鐵4號線的西單站看到,在兩側候車站臺的中間,矗立著當天剛剛放置的一套自動體外除顫儀設備。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在現場介紹,自動體外除顫儀簡稱AED,是搶救心搏驟停的一個必要急救設備。

當人出現心臟驟停時,如果這時能提供一種電流,把所有發生紊亂電信號的病灶消除,心臟是有可能正常跳動起來的,而提供這種電流的機器就叫做除顫器。過去的除顫器往往在急救車上由醫生來使用,而這種自動體外除顫儀,則能為公眾提供最及時、最便捷的急救手段。陳志說:「只要你把電極片貼在病人身上,它就可以自己進行分析。如果遇到需要電擊的心率,它就會自己充電。充好電後,它會提示你按下放電鍵,這一次救命的電擊就完成了。這個機器放在大街小巷,就縮短了搶救時間。」

一號線西單站的AED (總臺央廣記者 張浩森 攝)

據北京地鐵相關人員介紹,此次北京地鐵的AED配置工作,將以每站1臺AED設備的配置標準,分三個階段有序實施,最終實現到2022年底前,全市軌道交通路網地鐵車站AED全覆蓋。如此大量地配置AED設備,是否能切實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呢?陳志介紹說,面對心臟驟停病人,早一分鐘使用,就能提高10%的搶救成功率。「根據我們學術上的推算,電擊每晚一分鐘,搶救成功率下降10%。理論上來說,10分鐘以後就基本沒希望了。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在4分鐘以內把這個機器拿到現場,就能夠整體提高心搏驟停的搶救成功率。」

那麼27日開展的北京地鐵AED配置工作進展如何?北京地鐵運營公司運營服務管理部負責人劉珊表示,當前一號線全線22個車站已經全部完成了AED設備的安裝。「在10月27日,一號線的22個車站已經完成了實際的安裝。預計在今年年底前,1號線、2號線、13號線將實現所有車站的AED設備布設全覆蓋。」劉珊說。

有了設備後,如何使用就成了關鍵。把AED放在地鐵裡,最需要掌握AED使用方法的就是地鐵工作人員了。陳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北京急救中心目前正針對AED設備的使用對北京地鐵員工進行培訓。陳志說:「地鐵員工的變化比較快,所以每年我們給他們進行培訓都在2000-3000人左右。今年,我們計劃給2000人進行AED使用的培訓。未來,我們將幫助他們達到人人過關,特別是站臺服務人員要人人過關。」

劉珊也對記者表示,目前北京地鐵所轄線路已完全取得了AED使用資質。後續的培訓工作也在進行當中。「目前,北京地鐵所轄線路共有852名員工完成了急救培訓,已經完全取得了AED使用資質。在今年年底前,還會有480名員工進行培訓工作。」

隨著北京地鐵AED設備的鋪設,陳志還表示,北京急救中心也會把地鐵中的AED設備逐一定位,與急救中心互聯,便於撥打120的市民第一時間獲悉周邊AED設備的位置及是否可用,提高AED的社會使用效率。「未來,我們會實現一個功能,就是當你撥打急救電話的時候,如果公共場所配置安裝了AED的話,會告知你附近就有這麼一臺AED,讓AED儘快被拿到現場來挽救生命。到今天為止,北京市地鐵公司已經有5臺AED可以在北京120指揮調度平臺上找到它的光標了。」陳志說。

四號線西單站的AED (總臺央廣記者 張浩森 攝)

有不少市民存在疑慮,我身邊有AED設備,但是我沒有進行相關的急救培訓,是否能使用AED設備?陳志解釋道,AED的設計是服務於公眾的,沒有資質門檻,但經過培訓的人使用會效率更高。「我們推薦經過培訓的人使用,因為這樣使用效率會高一些。但是在理論上,所有人都可以拿出來進行使用,它的風險是非常低的,它的判斷也是非常準確的,所以我們希望每一個公共場所都要安裝自動除顫器。」陳志說。

還有不少市民擔心,遇到心臟驟停病人,如果自己施以援手,最終卻沒有搶救成功,那麼是否會陷入法律方面的困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介紹,《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四條被俗稱為「好人法」,其中所謂「好人」是指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人,即沒有法定義務也沒有約定義務,僅僅出於內心的道德要求無償對他人進行幫助的人。韓驍說:「這條的目的,在於鼓勵大家見義勇為,阻卻救助人緊急救助造成他人損害的違法性,進一步促進公眾道德素養的提升。」

陳志也建議,市民如果在有條件的急救現場,要大膽出手施救。「在急救裡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心臟停止以後,大腦皮層開始不可逆的死亡是4-6分鐘開始的,急救車在這麼短時間內可能到不了現場。那時,水平再高,設備再好,也可能沒有挽救的機會了。所以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在現場進行及時的、正確的搶救。」陳志呼籲,公眾應該提高對急救的認識以及對急救技能的掌握。「我們的頭腦裡要多一根弦兒,這根弦兒就是急救。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安全,我們才能找到生活幸福的狀態。」

相關焦點

  • 北京軌道交通車站正式配備「救命神器」AED 2022年底將全覆蓋
    》,明確要求推動北京火車站、地鐵站、交通樞紐、公園、景區、大型商場、體育場館、社區等公共場所按標準配置AED等急救設施設備。 北京將進一步增強急救培訓力量 自2006年起,北京市紅十字會就開始組織北京地鐵運營企業一線站務人員參加急救員培訓。目前,北京軌道交通全網共1700餘人取得AED急救證書。
  • 北京軌道交通今起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年底前配齊104座車站
    (地鐵一號線西單站內,一臺AED設備已經布設完畢。本報記者 潘之望攝)今天起,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簡稱AED)工作。上午,記者在西單站看到,一號線、4號線均已完成AED配 置。2020年6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本市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明確要求推動本市火車站、地鐵站、交通樞紐、長途客運站、公園、景區、大型商場、體育場館、社區等公共場所按標準配置AED等急救設施設備。
  • 北京104座地鐵站年底率先配齊AED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2年底前實現北京軌道交通路網地鐵車站AED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  AED是一種能夠自動識別異常心律並給予電擊除顫的急救設備,搶救心跳驟停患者的成功率遠高於徒手心肺復甦。昨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工作。
  • 北京地鐵啟動配置AED 距「每10萬人200臺」目標還遠
    央廣網北京10月2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報導,今天(10月27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簡稱AED)工作。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
  • AED進入北京地鐵 北京急救中心:個人可參加救護員資格培訓
    北京地鐵一號線東單站配備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攝影: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劉思圓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見習記者 劉思圓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和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宣布,北京市已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北京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官方微博10月27日發布消息,地鐵1號線22座車站(除未開通蘋果園站外)已完成AED配置工作,4號線5座大客流車站已完成配置,且將於12月底前完成4號線及大興線共35座車站AED的配置工作。記者注意到,兩條地鐵線配置的AED設備顏色不同,1號線為橙紅色,4號線為白色。
  • 北京多條地鐵線路所有車站配齊AED
    原標題:多條地鐵線路所有車站配齊AED 10月27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簡稱AED)工作。昨天起,地鐵2號線、13號線和4號線及大興線60多座車站開始配置AED。此外,14號線、16號線將於明年底前完成所轄車站的AED配置工作。
  • 65座地鐵車站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儀 多條地鐵線路所有車站配齊AED
    原標題:65座地鐵車站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儀 多條地鐵線路所有車站配齊AED  10月27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簡稱AED)工作。10月27日起,地鐵2號線、13號線和4號線及大興線60多座車站開始配置AED。
  • 北京多條地鐵線即將實現AED全覆蓋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京地鐵公司和京港地鐵公司獲悉,地鐵2號線、4號線及大興線、13號線將於近期完成AED配置工作。京港地鐵公司還將於2021年底前完成14號線、16號線所轄車站的AED配置工作。此外,為配合1號線和八通線貫通運營工程暫時停運的八通線四惠站,將於今天起恢復正常運營。
  • 北京地鐵有AED了,你敢用它去救人嗎?
    根據規劃,年底前北京還將完成4號線全線,2號線、13號線、大興線、大興機場線、燕房線等線路全部車站的AED配置工作。到2021年底,北京地鐵5號線、6號線、7號線、8號線、9號線、10號線、首都機場線、八通線、14號線、16號線等10條線路229座車站,將完成AED配置,屆時設備覆蓋率將達到84%。
  • 北京地鐵開始配置「救命神器」AED,你敢施救嗎?
    從昨天起,北京的地鐵站開始配置AED(自動體外除顫儀),按照計劃,到2022年底,這種用於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急救設備,將在北京地鐵車站實現全覆蓋。除了AED設備的鋪設,北京急救中心也會把地鐵中的AED設備定位,與急救中心互聯。
  • 北京地鐵站開始配置AED:「救命神器」有了 你敢施救嗎?
    從昨天起,北京的地鐵站開始配置AED(自動體外除顫儀),按照計劃,到2022年底,這種用於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急救設備,將在北京地鐵車站實現全覆蓋。除了AED設備的鋪設,北京急救中心也會把地鐵中的AED設備定位,與急救中心互聯。如果身邊有人發生心臟驟停且危及生命,在救命的「黃金四分鐘」裡,你敢使用AED完成急救嗎?
  • 廣州地鐵首批AED來了!將覆蓋100座車站 員工完成相關培訓
    為進一步健全廣州地鐵應急救護機制,從昨天(12月18日)起,廣州地鐵集團在地鐵線網交通樞紐站、換乘站等100座車站,及所運營的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9座車站分兩批開展自動體外除顫器也就是AED的配置試點工作,昨天,首批試點的59臺自動體外除顫器已安裝完成。
  • 北京地鐵1、2、13號線車站配置AED
    北京地鐵1、2、13號線車站配置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北京地鐵已在1、2、13號線車站安裝AED設備58臺,目前正在集中對員工開展急救設備操作方面的培訓。
  • 軌道交通首臺車站冷水機組到場
    晚報訊 昨天上午,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全線首臺大型機電設備車站冷水機組在起重機的作用下,平穩地卸落在政務中心站站臺層,為機電安裝工程後續的設備到貨、安裝和調試打下良好基礎。
  • 燕塘地鐵站已配置AED!你會用嗎?
    12月18日起,在地鐵線網交通樞紐站、換乘站等100座車站,及所運營的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9座車站分兩批開展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試點工作。燕塘地鐵站內的AED裝置在緊鄰A出口的車站控制室附近,設備外表為「亮眼橙」色,箱體上張貼了簡潔的使用說明,方便市民正確使用。
  • 走進市級優秀青年文明號重慶軌道集團軌道交通3號線觀音橋車站
    青春,不僅代表著「一段風華」「朝氣」「拼搏」,它還可以是「一個車站」的代名詞。這個車站便是軌道交通3號線觀音橋車站。年輕、進取、蓬勃、責任心……這些與「青春」息息相關的詞,已經與觀音橋站融為一體。在這裡,始終散發著青春的味道,有乘客的,也有工作人員的……在「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走進重慶市優秀青年文明號——重慶軌道集團軌道交通3號線觀音橋車站,翻開這些青春的詩篇。
  • 佛山地鐵3號線有了首個完工車站,首通段力爭明年試運行
    14日記者從中鐵六局廣州公司獲悉,佛山地鐵3號線高村站、高北明挖區間及所有出入口順利竣工,該工程也是佛山地鐵3號線首個主體及附屬工程全部完工的施工標段,為佛山地鐵3號線首通段在2022年試運行奠定基礎。 佛山地鐵3號線首個完工車站,高村站內部圖。
  • 記住這幾個英文字母:AED,關鍵時刻可以救命!
    而AED是自動除顫儀,它可以由經過培訓的普通人使用,被廣泛應用於醫院以外的公共場所,比如地鐵站、機場、學校、商城、電影院、體育場館等。方便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幫助患者恢復心律,被稱為「救命神器」。最近全國兩會也即將召開,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建議,在公共場所科學、合理、有效地配置AED,讓AED像滅火器一樣得到重視和廣泛配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