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盡劫波,鬥魚終於在納斯達克上市。它走過的是國內無數直播平臺的血腥創業路,而大多數直播平臺都沒有這樣峰迴路轉的機遇。
兩位80後創業者,在納斯達克迎來了高光時刻。
北京時間7月17日晚間,知名遊戲直播平臺鬥魚終於赴美上市。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聯合創始人張文明帶著PDD、女流、YYF、旭旭寶寶等多位當紅主播敲鐘。
這一刻來得不容易。有不知名的小主播與有榮焉,「我也是上市公司員工了」。雖然PDD、旭旭寶寶都算得上是頭部主播,但不少與鬥魚相識於微的用戶多少有些「意難平」,總覺得缺了幾個熟悉的面孔。
△ YYF、旭旭寶寶、陳少傑、張文明、PDD和女流(由左至右)
如果沒有後來的種種爭議與風波,此刻站在陳少傑身邊的,或許還有昔日的鬥魚「一哥」和「一姐」,盧本偉和陳一發兒。
此次赴美上市之前,鬥魚CEO陳少傑在直播間不無感慨,「本來說三幻神湊齊就能上市了,後來發現一直缺一個,不讓鬥魚胡,很不爽。」
「三幻神」指的是遊戲競技直播界的PDD、旭旭寶寶和盧本偉(五五開),最後也沒能圓滿。打開鬥魚官博評論區,還會發現不少粉絲重複叮嚀「鬥魚上市,有我開哥一份」。
大主播是鬥魚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在直播最紅火的時候,平臺間誰擁有了最具號召力的大主播,誰就擁有了觀眾和流量。
但鬥魚偏偏在這上面,栽了不少跟頭。其中傷害最深的就是盧本偉和陳一發兒兩位當家大主播相繼出事。
盧本偉從小和養父一起生活,16歲出來開始打拼,機緣巧合成為皇族中單選手、LOL主播,並獲封「鬥魚一哥」。2017年底,深陷「吃雞開掛」爭議的他,在直播間裡大喊「我盧本偉沒有開掛」,後因聚眾教唆粉絲公開辱罵他人被央視點名批評,接下來是全網封殺、草根夢碎。
如今,他的微博粉絲數666萬,評論區已關閉,但還是有大量粉絲前去互動,單條微博點讚量5萬左右。諷刺的是,在另一遊戲視頻社區B站的鬼畜區,時常能見到網友惡搞調侃「五五開」,他的熱度以一種扭曲的方式維繫著。
另外一邊,「鬥魚一姐」陳一發兒,去年8月因早年不當言論被封殺。她曾是建築設計師,2014年開始在鬥魚做網絡主播,擅長唱歌和打遊戲。2016年發布個人首支單曲《童話鎮》,獲網易雲音樂2016年度最熱新歌TOP100第5名。截至2018年7月,陳一發兒擁有500多萬微博粉絲,在鬥魚的67373直播間關注者有1100萬。
2017年陳一發兒曾經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採訪時表示,「有時候你對一個事情的評價一不小心走偏了,容易被查水錶或者給觀眾不好的印象,但是如果你談論的剛好是觀眾想要的內容以及和他的觀點不謀而合,他就非常喜歡你。」
她的遭遇,以及鬥魚在主播相繼出事後的艱難處境,在某種程度上印證了這段話。
2016年2月24日的一場直播中,鬥魚主播郭mini在直播期間突然脫掉衣服,該視頻被轉載到新浪微博,後來新浪微博被國家網信辦約談,鬥魚先後被罰款共計6萬元,沒收違法所得共計15.74萬元。
2016年11月,國家網信辦公布《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對直播平臺資質、主播實名、內容審核等方面都做了詳盡規定。
據公開報導,整頓期間,有53萬個直播間被關停,80萬個帳號被封,部分平臺和主播被點名批評。鬥魚首當其中,2017年十大巔峰主播中,沒有被點名或封殺的只剩4位。陳一發兒、馮提莫、五五開等人或被點名或被封殺。僅五五開一人,鬥魚的損失可能就超過1億人民幣。
△ 馮提莫被央視點名
血腥廝殺之路
2010年,陳少傑買入二次元彈幕網站ACFUN,在孵化A站「生放送」直播的基礎上,創立了遊戲直播平臺鬥魚。2014年1月1日,「生放送」正式更名為鬥魚TV。成立伊始,鬥魚拿到了奧飛娛樂董事長蔡冬青2000萬天使投資。當年4月,鬥魚直播正式上線。
關於命名,「鬥魚」是泰國的一種觀賞性魚類,兇狠好鬥,或許也顯現了鬥魚的企業底色——在廝殺中生存,血腥氣很足。
△ 暹羅鬥魚
2014年8月,亞馬遜以9.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的網路遊戲直播平臺Twitch,直接刺激了中國創業者摩拳擦掌去遊戲直播爭奪份額,如,YY直播將直播業務分離出來,成立虎牙TV。
據獵豹全球智庫統計,2016年,國內共生長著200多家直播創業公司。遊戲直播平臺之間的競爭,核心是對主播的爭奪。非最早入局選手的鬥魚卻從大戰中存活下來,成為純直播APP的「優等生」,同年代出道的APP,一大半都已經隕落了,沒法像鬥魚一樣快樂地唱跳Rap。
鬥魚能贏,靠的是不遺餘力搶奪主播資源,背後的資金則來自紅杉資本、騰訊、鳳凰投資、南商資本、招銀國際等。
成立以來,鬥魚一共融資6次,金額高達73億。蔡冬青投資的2000萬在第一個月就花去了1500萬,多數都用在了帶寬和籤約主播上。剩下的錢只夠發工資和維持公司的基本運作。
在爭搶頭部主播資源方面,鬥魚很「捨得」。除了大筆投資用在籤約主播、冠名戰隊、廣告投放,鬥魚還給部分主播發固定工資。
平臺間的爭奪亦見怪不怪,2014-2015年,虎牙不少知名主播被鬥魚挖走,比如TH000、若風、周寶龍、盧本偉(五五開)等;YY的洞主、誓約等LOL主播也跳槽到了鬥魚。截至2019年3月,鬥魚平臺的註冊主播數達650萬,頭部主播6500位,並與國內TOP100遊戲主播中的51位籤訂了獨家直播合同,包括8位TOP10主播。
寬帶成本更是大支出。2016年,知乎上有人計算了直播App的帶寬成本,鬥魚一年需要3億人民幣。
如此龐大的費用,也給鬥魚日後的發展埋下了不小的隱患。
陳少傑在2017年的採訪,似乎預言了鬥魚之後上市的進程會一拖再拖。而上市這條路上,布滿了鬥魚和它最大的對手虎牙廝殺後留下的血跡。
早在2017年7月、2018年1月,這兩大遊戲直播平臺都分別傳出要上市的消息。但2017年底,鬥魚就傳出融資不順、資金鍊吃緊的風聲。
還好2018年3月,騰訊6.3億美元的E輪融資及時解了鬥魚的燃眉之急。之後,鬥魚上線海外版、大量籤主播、招聘東南亞當地員工。
但鬥魚還是被對手搶了先。2018年5月,虎牙登陸紐交所,成為遊戲直播第一股,同時鬥魚被傳「最遲在年內赴港IPO」,然而並未成行。
延期、變換交易場所,上市時間從5月16日被推遲到7月中旬,地點從紐交所換到了納斯達克,鬥魚還是於7月17日上岸了。
只是回過頭來看數據,在不少地方鬥魚都被虎牙比了下去。
這就是公司(ID:vistabusiness)整理了兩家平臺在近兩年的關鍵數據,發現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亦或是活躍用戶的付費意願,虎牙的表現都要強於鬥魚。
△ 鬥魚、虎牙營收數據對比 制表:這就是公司
就連上市這最後一哆嗦,鬥魚都被虎牙「咬」出血。
據《華爾街日報》,此次鬥魚IPO是今年中資企業最大規模的赴美上市交易,超過了瑞幸咖啡6.45億美元的籌資額。
以11.5美元的發行價計算,鬥魚市值超過250億。但上市首日,鬥魚遭遇破發,開盤價報11.02美元,較發行價跌4.2%。
而去年上市的虎牙,以15.5美元(高於發行價29%)開盤,收盤報16.06美元,這種比較無異於一記耳光,「落後」挨打。
如此龐大的費用,也給鬥魚日後的發展埋下了不小的隱患。
陳少傑在IPO前說,「今天是鬥魚『高光』時刻,但絕不是『巔峰』時刻。」的確,上市一時爽,如何做大做強才是關鍵。
如今的鬥魚並不輕鬆。一方面,平臺運營成本居高不下,銷售和市場費用佔比超過50%,研發支出、行政費用等也不容小覷;另一方面,鬥魚對直播業務依賴程度愈深,盈利渠道單一。
據鬥魚公開數據,2016年至2018年期間,鬥魚TV營收分別約為7.9億、18.9億、36.5億人民幣,同時直播收入的佔比從77.7%上升到86.1%,但鬥魚TV已連續三年都處於虧損狀態,共計虧損金額為22.72億人民幣(2016年虧損7.83億人民幣,2017年虧損6.17億人民幣,8.76億人民幣)。
陳少傑曾用網名 「飛機舒克233」和水友吐槽,「都只看不送禮物,白看,拿頭上市呀」。不冤枉,鬥魚付費用戶少、單用戶付費也不高,大家都愛「白嫖」。
2018年,鬥魚平均季度付費用戶為380萬人,僅佔月活用戶的2.8%,而虎牙的數據是480萬和3.9%。在2018年第4季度,鬥魚單用戶消費242元,遠低於國內遊戲直播365元的平均數據。
此外,鬥魚對大主播仍然很是依賴。2018年,鬥魚具有職業電競背景的48位頭部主播吸引了超過1.2億用戶觀看。頭部主播產出的高品質內容促進了用戶增速、黏性及付費意願的提升,
招股書顯示,去年鬥魚主播分成費用及內容費用為 27.9 億元,今年一季度為10.67 億元。一季度「收益分享費」和「內容費」佔營業成本的比例達 83.00%。
壓力之下的系統,很容易出岔子。
近日,鬥魚內部屢屢曝出管理混亂的問題。據《新京報》,7月5日,鬥魚以內容事業部為首的部門進行了小規模組織構架調整。前陣子也有鬥魚內部項目解散、深圳辦公室裁員的傳聞。
其次,鬥魚的數據真實性也遭到了懷疑。2018年4月,有自媒體指出Alexa榜單中,鬥魚網頁訪問量排第28名,網易只排到57位,暗指鬥魚惡意刷流量。
除了鬥魚內部矛盾和自身盈利模式的弊病,直播行業大環境亦動蕩不安。
近兩三年,在朝生暮死的直播行業中,只要一條視頻,你就可以被種草,也只需要一條視頻,你就能被把自己擊倒。
據艾媒諮詢研究報告,國內直播平臺競爭日趨白熱化。再加上短視頻近兩年的興起,直播行業的對手或許不僅是同行。隨著直播用戶規模增長變緩,高額的寬帶成本和運維成本成為直播平臺面臨的普遍困境,遊戲直播平臺必須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 6成用戶表示願意嘗試新的直播平臺 圖源:艾媒諮詢
在上市時間點晚於對手超過一年後,能否利用自己更為龐大的用戶基礎,更好地進行商業變現,或許將決定鬥魚在後續股價上的表現。
文章版權為這就是公司所有
公眾號後臺回復【轉載】獲取聯繫方式
你可能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