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末代帝王,溥儀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雖然他只當了三年皇帝,但是由於清皇室的優待政策,仍然能夠享受君王的生活條件,仍然是紫禁城後半生的主人,從照片上可以看出,他少年時還是個英俊的少年,有人說,和溥儀接觸時,能很明顯地感受到一種與常人不同的帝王氣質。
在1912年清朝退出歷史舞臺後,溥儀的身邊仍有一幹宮女太監和滿朝遺老,因此他一直是最尊貴的存在,這也許也是他身上帶有帝王氣度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這種氣度也並非普通人所能學會的。
大家都知道,清朝男人的髮式是一根長辮子,當初清朝入關時,要求漢族百姓改換髮式,以示對清朝的歸順性,甚至有「不留髮辮,不留頭髮」的說法,當時很多人因此而喪命,而到了晚清,長辮被視為封建的象徵,許多思想先進的人都用剪去髮辮來表達變革的決心。
清代與民國交替的時期,許多英俊都有剪長辮的習慣,但清朝遺老為了顯示自己對清廷的忠心,便仍留著辮子,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他們仍留著長辮時,身為遜帝的溥儀已經剪掉了辮子,而且還是自己剪的,遺老們面色憂鬱,後宮太妃們更是紛紛跑到溥儀面前哭訴。
年輕時,溥儀身邊有一後一妃,皇后是婉容,淑妃是文繡,溥儀不喜歡婉容,對文繡也沒有太深的感情。婉容出身貴族,容貌俊美,是位有學問的大家小姐,受過先進的西式教育,文繡也同樣出身貴族,但卻沒有接觸過西式文化,身份、見識都不如婉容。
婉容和文繡入宮的時間相差不大,剛開始他們三人的關係還算融洽,溥儀並沒有特別偏心,經常和婉容一起聊天,還會給文繡請外語老師,出宮時也會把他們倆帶在身邊。但是他們的太平日子也沒過幾年,因為1924年溥儀被逐出宮廷,他不得不帶著皇室家人去天津,從此婉容的衣著變得非常時尚,她經常與文繡爭風吃醋。
只要二人一爭吵,便會跑到溥儀面前,讓他評判,非讓他說誰對誰錯,一開始溥儀還是比較公正的,但次數多了之後也覺得煩不勝煩,為了杜絕這件事,他很少跟文繡呆在一起,一面愛吃醋,一面又煩。
一九三一年,文繡與溥儀徹底鬧開了,接著又特別大膽地宣布離婚,甚至還登報把這件事公之於眾,這讓溥儀覺得特別沒面子,但他並不覺得這是他的過錯,他氣得文繡很大,可也覺得是婉容愛吃醋排擠她,所以文繡才做出這樣的事,因而也冷淡了婉容。
之後溥儀在偽滿洲國登基稱帝,婉容也被移去過去和婉容重逢,但夫妻關係不睦,因此很少交往,後來婉容吸食鴉片成癮,甚至還和溥儀的兩個侍衛亂來,最後懷孕生下一個女兒,這讓溥儀氣憤不已,而她的女兒最終也被溥儀處死。失敗後,婉容被當作俘虜投入了監獄,1946年在獄中因病過世,生活悽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