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是清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三歲被扶上皇位,當時他就是一個奶娃娃,傀儡皇帝,大權還在慈禧太后手裡捏著。慈禧太后只需要一個皇家血脈坐上那個位置而已,並不需要這個娃娃真的管什麼事。
所以溥儀一生不幸的源頭,就從這裡開始了。
說溥儀不幸,他確實算是一個不幸的人。作為皇帝沒有實權,從小生活在陌生而壓抑的皇宮中,身邊沒有一個真心待他的人,甚至不能人道,徹底失去生育能力。他的皇后婉容,還給他帶了一頂大綠帽子。自古亡國之君都是罵名,他在清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時候登上皇位,註定他會成為亡國之君。
國亡了,日本人卻沒放過他。又強扶他做偽滿洲的皇帝,據說他最愛的祥貴人譚玉玲也因為用了日本人的藥而死。
他一生有五個女人,婉容皇后,淑妃文秀,祥貴人譚玉玲,福貴人李玉琴,這些女人中,婉容皇后因為吸大煙而死,文秀登報聲明與他離婚,譚玉玲年紀輕輕去世,李玉琴與他離婚另嫁他人。最後是陪伴他後半生的妻子,唯一與他關係不錯,比較恩愛的李淑賢。
但是在那個混亂的時期,家破人亡的大有人在,說溥儀不幸,可他在清亡後還好好地活了那麼多年,六十一歲才因病去世,相比別的亡國之君,他已經很幸運了。
自古亡國之君總是殘暴、貪圖享樂、生活混亂、不理政事,其實溥儀也不例外。但一個孩子孤零零的生活在皇宮裡,顯得總是有幾分可憐。
婉容皇后和淑妃文秀是兩位老太妃為他選的,當時看照片的時候溥儀是選中了文秀的,但是因為屬意婉容的那位老太妃在後宮比較有實權,這才定下婉容。讓文秀做了淑妃。
你以為這才是婉容皇后不得聖心的主要原因?並不是,當溥儀見到這兩個姑娘的時候,婉容16歲,文秀13歲。婉容容貌清麗脫俗,文秀長相平平。兩人之間立見高下,溥儀當然知道自己該怎麼選。
所以一開始婉容皇后和溥儀還是和和美美的一對小夫妻,獨留文秀獨守空房9年。然後文秀逃出宮了,登報聲明要跟溥儀離婚。
當時文秀是這麼說的:
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孤枕獨抱,備受虐待,不堪忍受。今茲要求別居,溥應於每月定若干日前往一次,實行同居。否則唯有相見於法庭耳。
這意思就是,文秀進宮九年,都跟溥儀同房。而這個時候宮裡就只有兩個女人,婉容和文秀。這說明什麼?說明不是婉容專寵就是皇帝不行啊!
當時溥儀知道這個消息還氣衝衝的去找婉容,認為是婉容善妒氣走了文秀。但是他又不想讓天下人知道他不行,所以就同意了和文秀離婚,順便還得每個月給文秀撫養費。
這麼看來文秀真是幸運至極了!
要知道是溥儀沒能力不是婉容善妒啊,婉容九年了也沒跟皇帝同房過啊,所以這件事情之後,婉容和溥儀的關係降到冰點,兩個人幾乎不再見面。
但就是這種情況下,婉容皇后懷孕了。
溥儀心裡清楚自己不行,也清楚自己和婉容沒同房過,所以婉容這個時候懷孕說明了什麼?說明婉容出軌了,而且據可靠消息,婉容皇后出軌對象不是別人,還是他信賴的祁繼忠,他親自送到日本軍官學校培養的祁繼忠。
溥儀很生氣,鬧著要廢后,據說還把婉容皇后生出來的這個女兒親手扔進熔爐裡。但是日本人不讓他廢后,因為這邊婉容皇后剛懷孕,你又沒兒子,你要跟人家離婚,這不是赤裸裸的擺明了帝後失和,而且你不行嗎?這種事情自己知道可以,可不能讓天下人知道。
所以婉容皇后一直到生下來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孩子是被溥儀扔進熔爐了,她一直以為自己的孩子被送出去找了養父母。
這件事情發生後,兩人徹底相看兩厭,溥儀沒多久就娶了譚玉玲封為祥貴人。
溥儀沒有生育能力這件事,這個時候已經很多人都知道了,只是不說。後來在溥儀自己寫的《我的前半生》裡才找到答案,而且伺候他的太監孫耀庭親口揭開了這段糜亂不堪的歷史。他說溥儀:「水路不走,走旱路」,意思就是放著婉容皇后和淑妃文秀他不搭理,宮裡還有那麼多小宮女,他偏偏喜歡太監。
在太監孫耀庭的回憶中,溥儀是知道自己身體有問題的,還私下裡問他有沒有治療的藥。孫耀庭答應給他找藥但是根本沒有療效。
當時十多歲的溥儀在宮裡是唯一的男性,大清飄搖,宮女太監過著這種死氣沉沉的日子自然也壓抑,不會盡心伺候。宮裡的主子們晚上要起夜、喝茶,他們為了偷懶,就每天晚上選一名宮女送到溥儀床上。那些宮女都比溥儀年紀大,想盡辦法纏著溥儀,不讓溥儀有機會叫人進來伺候。
溥儀說那段時間,他常常頭暈眼花,第二天起來看太陽都是綠色的。
所以就在這樣糜亂的環境下,溥儀早早地就失去了生育能力。後來導致他看到宮女就厭煩,壓抑久了自然要找出口發洩,太監就成了他的選擇。
當時他有一個御前太監,賜名王鳳池,長得唇紅齒白,身材苗條,比女子還好看,經常陪伴在他身邊,漸漸形影不離。這些都是由太監孫耀庭有選擇地說出來的。因為即便大清亡了,他曾在宮內做事,對於皇室的事情也不願多言。
溥儀這個人,建國之前他末代皇帝,做過的事情都可以說是受到宮女太監的教唆,建國之後他與妻子李淑賢也攜手走過餘生。但是他對婉容皇后、文秀等人的傷害是已經做下的,曾經那段糜亂的歷史,他是受害人,卻也是施暴者。
以史為鑑,所以才更加慶幸,我們現在擁有這樣和平穩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