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八卦。讀過《周易·繫辭》的可能會記得這樣一句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是說聖人是根據河圖和洛書作卦的,所以我們先提一提河圖與洛書。
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易經八卦和陰陽五行術數之源。相傳伏羲看見龍馬負圖出於黃河,創先天八卦;大禹治水時,在洛河中浮出了神龜,大禹依此作九疇,後來,文王又依據洛書作了後天八卦,六十四卦。
當然,這些只是傳說,至於究竟是怎樣的,不得而知,留給專家學者們去考究,我們會用就可以了。
河圖
河圖是用黑白圓點來表示陰陽與五行的,其圖為方形。
圖中有10個數,1,3,5,7,9是單數,為陽數,為天數;2,4,6,8,10是偶數,為陰數,為地數。單數為白點為陽,偶數為黑點為陰。
小數在內為生數,大數在外為成數。陰陽之數相加和為55,為天地之數。
此外,圖中一六同宗為水居北方,表玄武星象;二七同道為火居南方,表朱雀星象;三八為朋為木居東方,表青龍星象;四九為友為金居西方,表白虎星象;五十同途為土居中央。
大家熟知的「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便來源於此。而且,四星象中的每一星象統領七個星宿,共二十八星宿。
洛書
至於洛書,它同樣用黑白圓點表示陰陽,有1,2,3,4,5,6,7,8,9九個數,和為45,為天地萬物生死存亡之數。
洛書九個數形成九宮,有個口訣,「戴九履一,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五居中央」,如下圖所示。因古人的書寫習慣是從右往左書寫,所以,二六在右,四八在左。
如果是在易學中,洛書九數的方位嚴格如此;若是在數學中,可以隨意變化,只要橫豎斜相加均為15,便不違背洛書數理。
八卦
接下來說八卦。所謂「卦」,掛也,代表體,是萬物萬象之源。八卦就是把說八種現象掛出來,也就是說宇宙間有八種東西可以代表天地萬物。八卦的常用象徵意義見下表。
這八種現象由「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卦來表示,每個卦由三個爻組成,也稱為經卦、單卦。
八卦的符號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為了便於記憶,後人編了一則口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此外,八卦是由太極分三次而成,如上圖,我給上圖起了個名字——太極生生圖。六十四卦則是由八個單卦兩兩組合產生的,每卦用六個爻表示,例如乾卦()、坤卦()。
先天八卦
八卦有先天後天之分。先天八卦是伏羲所創,所以又稱為伏羲八卦。先天八卦反映的是宇宙初期萬物萬象的大現象,也就是形。
先天八卦如下圖,其中乾坤相對,稱為天地定位;坎離相對,稱為水火不相射;震巽相對,稱為雷風相薄;艮兌相對,稱為山澤通氣。
成語天南地北便來源於此,因為乾南坤北,乾為天坤為地。很多人會對本文中的方位產生疑惑,我會在下期《五行與方位》一文中說明。
此外,先天八卦中卦與數的對應關係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後天八卦
再說後天八卦。因為後天八卦是周文王所創,所以又稱為文王八卦。後天八卦反映的是自然與人類社會的狀況,表明的是人如何順應自然的變化。
後天八卦的方位與先天八卦不同,具體方位關係見下圖。後天八卦的排列順序是震、巽、離、坤、兌、乾、坎、艮,見於《周易·易傳·說卦傳》:「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此外,後天八卦中卦與數的對應關係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我們很容易會發現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數與方位都不相同,我們該怎麼運用呢?記住一個原則——先天數後天方位,就是說數用先天卦中的,方位用後天卦中的。
下次,我們來說一說五行與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