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青島市湛山街道首個AI智能垃圾分類廂房啟動儀式在海逸天成小區舉辦。
活動由市南區垃圾分類收集推進辦公室、湛山街道辦事處主辦,鹽城路社區、華仁物業海逸天成物業服務中心承辦,湛山街道紅色物業聯盟成員單位、市南區人大代表和海逸天成A、B座業主代表等60餘人參加活動。
啟動儀式上,湛山街道辦事處主任夏青、辦事處副主任闞立明、市南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推進辦公室主任孫英健分別給華潤悅府、海逸天成、天晟苑物業負責人授予2020年市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示範小區稱號牌匾。
現場垃圾分類指導員操作傳授了垃圾分類廂房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居民體驗投放過程。
據了解,海逸天成小區垃圾分類廂房是湛山轄區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一處AI智能廂房,該廂房的啟用標誌著湛山街道步入垃圾精準分類的新階段。
為有效啟用海逸天成小區垃圾分類廂房,前期街道、社區聯合物業多次召開研討會,因地制宜制定專屬方案。街道辦事處還製作並發放了《青島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居民家庭版)》,線下藉助物業管家、小區會客大堂、LED屏,線上藉助微信平臺、H5、朋友圈、公眾號同步宣傳。目前海逸天成小區垃圾分類工作重點已由指導員二次分揀轉向源頭髮力,從指導員兜底分類轉向居民自發分類。
同時,為確保垃圾分類廂房能夠切實發揮作用,湛山街道加大投入,在市、區相關部門的協助下,制定了獎懲明晰的廂房管理措施,如:引入綠色帳戶卡,一戶一卡,每月集滿28次即可兌換垃圾分類小禮品一份;安裝物聯網AI設備,實時監控垃圾的分類投放情況,如若業主未按規定隨意投放,一經發現,物業將及時上門勸導……一系列實用有趣的獎懲措施讓垃圾分類工作邁上了以質取量的新臺階。
湛山街道紅色物業聯盟成立以來,秉承著「黨建+物業」的「紅色」管理模式,以垃圾精準分類作為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充分發揮出物業企業社會治理和服務企業的「前哨」作用,通過輻射帶動「紅色」平臺,將垃圾分類輸血式宣傳轉為造血式指導,開展聯盟單位互聯互動,掀起「城市之窗」垃圾分類新時尚。
(大眾報業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薄克國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