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區友誼路街道寶林五村通過社區通「線上線下」開展繽紛多彩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進一步培養居民「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環保理念。自分類推行以來,在黨總支的領導下,在社區「三駕馬車」、志願者和小區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合力形成「綠色共治」,成效顯著。
「兩網融合」——助推垃圾分類。居委旁邊有個存在多年的違章建築——小賣部。因其位於小區中心位置,對整個小區的環境有著不小的影響。無違創建以來,小賣部成了寶林五村的重點工作。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公司經過多次商議,在各部門的協助下,於2018年將多年違章拆除,「兩網融合」點在原址落成,寶林五村成為垃圾分類街道「兩網融合」首批小區。居委一直以豐富多樣的形式藉助「社區通」平臺開展線上線下宣傳、培訓以及綠色積分兌換活動,不斷提高綠色帳戶對源頭垃圾分類推進質量的支持力度,提升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及準確率。「兩網融合」點成了小區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陣地。志願者們輪流執勤,定期向居民們科普垃圾分類知識。通過邀請「兩網融合點」的工作人員對新上線的垃圾分類回收進行細緻講解,並在現場手把手指導居民如何通過支付寶下單。如今,更多的居民學會了如何使用。
社區共治——改造垃圾廂房。寶林五村是建於90年代初期的老舊小區,改造前小區共有7個磚混結構的垃圾房,垃圾廂房容納量較小,每個廂房最多只能擺放6隻垃圾桶,且均屬於兩分類的。考慮到不能滿足小區合併定點後居民垃圾投放的需求,也不符合垃圾分類管理考核的相關標準,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進過多次溝通協商,決定對原有垃圾廂房進行改造升級。2019年7月寶林五村居委會通過「社區通」——「議事廳」版塊發布「寶林五村垃圾廂房改造」項目:將原有7個垃圾廂房合併為3個定時定點的生活垃圾投放點位。議事廳裡一經發布,立刻引起大家的熱議,得到了居民們的大力支持,於2019年9月順利轉為議案形成項目。改造後,寶林五村小區內3個垃圾廂房點位均屬於開放式管理,整體框架為鋼結構材料,廂房內可以擺放乾濕垃圾桶共12隻,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居民日常生活垃圾的投放。廂房內配置監控攝像頭,安裝了LED電子顯示屏;設立居民洗手池及烘手設備。新建垃圾廂房和配套設施徹底滿足了居民垃圾分類投放,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廣大居民有一種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和自豪感。
居民自治——開展多彩活動。寶林五村黨總支從2019年至今以來,居委會組織社區居民通過開展垃圾分類講座、製作卡通垃圾桶、綠色兌換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對社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科普,對社區自治骨幹們:黨員志願者、巾幗志願者、樓組長、平安志願者、愛國衛生志願者以及青少年志願者等等,進行垃圾分類志願者培訓,同時通過「社區通」平臺招募垃圾分類志願者。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活動宣傳輻射到社區的各個樓道、每戶家庭,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垃圾分類實施初期,寶林五村黨總支、居委會安排垃圾分類志願者在垃圾廂房執勤,向居民們宣傳、科普垃圾分類知識,並指導居民正確投放幹、溼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
如今,寶林五村實現了「垃圾減量、資源增量、社區扮靚」,小區環境顯著改善,居民配合度明顯增強。
【來源:上海市綠化市容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