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的垃圾分類月之星出爐了!

2020-12-23 美麗瑤溪

生活垃圾分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是能否轉變群眾長年累月形成的生活習慣。瑤溪街道浹底村作為垃圾分類試點村,5月上旬共招募15名志願者家庭報名參與垃圾分類家庭實踐計劃,參與計劃的15戶家庭籤訂承諾書,通過小組議事的方式制定出垃圾分類打分標準,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和社工走訪打分,最終產生3名分類月之星。

為提升廣大居民垃圾分類的參與率,樹立先進典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6月24日下午,瑤溪街道城建中心在浹底村文化禮堂開展5月份垃圾分類月之星獎品發放活動。

活動現場,社工拿出的照片和大家一起探討五次入戶隨訪時所發現的問題並提出整改的方案。同時,公布5月垃圾分類之星的名單,分別是姜美鳳家庭、方國香家庭、邵崇香家庭。此次評選,主要依照居民投放垃圾準確率、垃圾分類的小知識掌握、家門口的環境是否整潔、是否參與垃圾分類宣傳等幾個打分項目評選出來。每戶均獲得了一袋大米作為獎勵,以此鼓勵他們在自家做好垃圾分類的同時,帶動更多的居民做好垃圾分類。

月之星邵崇香阿姨表示,「垃圾分類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也是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做貢獻,做著對自己好的事兒還有獎勵,這份獎勵也告訴我們,今後對垃圾分類更更加認真,還要做好宣傳員,告訴身邊的親戚、鄰居朋友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8月榜單新鮮出爐!你家排第幾?
    垃圾分類8月榜單新鮮出爐!你家排第幾?》正式實施三個月以來園區小夥伴們的「垃圾分類」生活已經漸入佳境為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壓實責任,表揚先進,鞭策後進,根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督查考核細則,園區組織對8月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考評。
  • 家家設置「黎明桶站」,這個村垃圾分類正確率高達95%
    通過打造黎明「圾」分黨員先鋒隊和黎明「圾」分小隊,探索「桶前值守+上門回收」相結合的村域垃圾源頭分類模式。實行以來,村民垃圾分類正確率高達95%。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黎明桶站」整齊的綠色制服、印有「垃圾分類志願者」字樣的紅袖標,黎明「圾」分小隊已成為金盞鄉黎各莊村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年報」出爐 分類效果正在顯現
    作為我國首個進行垃圾分類的城市——上海,從去年7月開始實施至今,已有10個月了。近日,上海市公布了2019年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年報」,數據顯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溼垃圾分出量同比有明顯增長,而幹垃圾處置量同比減少了17.5%。生活垃圾分類效果正在顯現。
  • 餘杭區星橋街道垃圾分類督導員耐心宣教指導 小區居民垃圾分類準確...
    浙江在線9月18日訊(通訊員 王鑫)日復一日,寒來暑往,跟最髒最臭的垃圾打交道,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勞作,默默奉獻,他們是我們身邊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家住星橋街道周楊社區桐鶴名苑二區的張鳳琴就是其中一員。
  • 廚餘垃圾就地漚肥,這個村做到了!
    信息時報訊(記者 崔小遠)2019年,花都區赤坭鎮竹洞村創建市級農村垃圾分類試點村,100%的村民參與到垃圾分類,分類投放準確率已達70%以上,做到以點帶面,逐步擴大推廣。或在種植樹底下埋入漚肥大缸,漚肥前大概約1個月左右,廚餘垃圾完全降解,可繼續再將廚餘垃圾漚肥再利用,形成循環漚肥的狀態。據介紹,經漚肥處理效果明顯,廚餘垃圾基本實現不出村。目前,該村利用村內漚肥點2個(100多個坑或漚肥缸)實施廚餘就地漚肥,每天處理廚餘垃圾量約0.2噸。建設垃圾分類指導(推廣)中心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
  • 寶山區友誼路街道寶林五村綠色共治助力垃圾分類
    「兩網融合」——助推垃圾分類。居委旁邊有個存在多年的違章建築——小賣部。因其位於小區中心位置,對整個小區的環境有著不小的影響。無違創建以來,小賣部成了寶林五村的重點工作。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公司經過多次商議,在各部門的協助下,於2018年將多年違章拆除,「兩網融合」點在原址落成,寶林五村成為垃圾分類街道「兩網融合」首批小區。
  • 星橋街道垃圾分類宣傳達人——何雲華
    浙江在線1月13日訊(通訊員 彭延傑)餘杭區星橋街道金橡臻園倡導「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圍繞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實施全小區撤桶並點,實行小區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模式,紮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 懷柔這個小村施行「三級分類」,垃圾分類準確率接近滿分
    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懷柔區懷柔鎮東四村摸索出了「三級分類」處理法,實現了垃圾分類無差錯。走進村民彭興蘭家中,幾個垃圾分類桶乾淨整齊地擺在一起,各種垃圾分門別類投放在相應的桶中。「以前垃圾不分類,全都堆在一起,到處都是灰土。現在大家都分類,廢品可以回收再利用,環境也乾淨多了。」彭興蘭說。
  • 垃圾分類也有時尚榜?這個街道很「走心」
    街道考核榜是用於體現街道管理層面上,對各社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考評結果。社區評議榜體現在社區層面上,針對各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考評結果。其中,村社以自然院落為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考評結果。
  • 通州這個村發放帶樓棟編號的垃圾袋,垃圾分得咋樣一目了然
    在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上,通州區潞城鎮後北營村自創了分類垃圾袋,每一個都帶有樓棟編號,所有垃圾都可以溯源。自今年5月1日垃圾分類工作實施以來,後北營村一直致力於做實做細垃圾分類工作。村裡從源頭上下工夫,向村民發放帶有樓棟編號的垃圾袋,讓垃圾可追溯源頭,引導大家在源頭上做好垃圾分類,引導全員參與垃圾分類。
  • 「銀髮」互助,推動垃圾分類
    推動垃圾分類 揚子晚報網12月20日訊 (記者 郭一鵬 通訊員 魏宏偉 )12月16日,南京高淳區古柏街道三保村開展了一場特別的「垃圾分類大講談」活動,來自中保自然村100多位60歲以上的老年人相聚在中保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以「銀髮互助,推動垃圾分類
  • 竹巖村:垃圾分類「紅黑榜」
    如今,全村『垃圾不落地』,家家戶戶按要求將垃圾分類投放,由鄉裡保潔員上門集中收運,再進行回收利用。人居環境變得優美、潔淨,我們山區人的生活更加舒適、健康,滿滿的幸福感。」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東陽鄉竹巖村村民楊祥炎邊打理庭院花園邊感慨。兩年前,東陽鄉12個村實現「垃圾不落地」,每年有3600餘噸生活垃圾全部被集中運往垃圾填埋場處理,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觀。
  • 廣州這個社區因為垃圾分類變網紅?原因是……
    近日,廣州市垃圾分類網紅小區評選活動」最終結果出爐,夏港街青年社區評審結果名列前五,獲得「全市垃圾分類網紅小區」榮譽稱號。自人臉識別智能分類推行以來,青年社區轄內共計700餘戶家庭生活垃圾總量日均下降0.8噸,加大增強居民垃圾分類積極性。此外,夏港街採用「上下聯動」模式,高標準開展督導服務。成立線上微信工作群,每日不定時要求督導員發送垃圾分類工作情況照片,線下垃圾分類檢查小組不定期對督導員在崗情況、引導居民投放情況、垃圾分類準確情況進行突擊檢查。
  • 濱州垃圾分類標準出爐!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
    2020年,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培訓,全市公共機構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市城區建設有害垃圾存儲點和大件垃圾分揀中心;各縣(市、區)制定垃圾分類具體實施方案和進度計劃,濱城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其他縣(市、區)至少1個鄉鎮辦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2021年,濱城區至少有50%以上鄉鎮辦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其他縣(市、區)至少有30%以上鄉鎮辦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 到處宣傳垃圾分類,房山這個小區卻連個垃圾桶都沒有!
    去年開始,北京市正式開啟「垃圾分類時代」。在全民垃圾分類的大環境下,咱們房山卻有這樣一個小區,這個小區連個垃圾桶都沒有!小編覺得……早上7點半,我們就來到了拱辰街道南廣陽城村,正巧看到村民老王拎著一灰一綠兩個垃圾袋,來到停放在社區一號樓至三號樓西側主路上的移動垃圾車旁,經過環衛工人確認無誤後,將垃圾投放進了車上相應的垃圾桶內。「小區裡沒有戶外垃圾桶,大家都是先把垃圾分好類,然後定時定點扔。
  • 北京評出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石景山有這5個社區!
    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  組織召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實施7個月新聞發布會  會上,記者了解到  北京市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  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  相關典型經驗將進一步推廣
  • 垃圾分類,我們應該怎麼做
    5月28日,一場主題為「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垃圾分類進社區宣講活動,走進長沙市望城區月亮島街道楊豐社區尚公館小區。就垃圾分類應該如何推廣開來、堅持下去的問題,來自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省住建廳、省生態環境廳等相關專家與社區、居民進行了精彩互動。
  • 餘杭:垃圾分類準確率大幅提升 星橋萬樂社區有妙招
    星橋萬樂社區有妙招 社區垃圾分類信息公示欄每天早上6點整,裴海根騎上三輪車開始挨家挨戶收運垃圾。作為餘杭區星橋街道萬樂社區的易腐垃圾清運員,他承擔著168戶居民的易腐垃圾清運工作。
  • 聊不完的垃圾|鄉村垃圾分類,可能比城市更好做
    2010年4月,我去調研的受垃圾焚燒影響的家庭在江蘇南通海安縣。有一家的孩子腦癱,因為媽媽懷孕時住在離垃圾焚燒場200米的地方。老百姓不知道焚燒廠的廢氣可能會給孕婦帶來威脅。這個孩子2008年5月12號出生,後來發現他重度腦癱。再後來,他的父親發現,孩子的一些生長特徵就是垃圾焚燒排放的有害物質的中毒表現。比如無色無味的一級致癌物——二噁英。
  • 垃圾分類之歌 ~
    最新發現就是,我們一直在聊的流行音樂,和垃圾分類早有關聯。再準確一點說,流行音樂早已為垃圾分類的這一天做好了理論和實踐準備。聊到垃圾分類,聽歌的人怕過誰?不信我們來看。最近《樂隊的夏天》很火。裡面有一支老牌樂隊叫面孔。尤其是貝斯手歐洋,江湖人稱「三哥」,當年是跟著「魔巖三傑」上紅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