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稱過了,您這袋垃圾有兩斤,可以積2分。來,我掃您的碼,給您把分加上,以後您憑積分就能來咱們『圾分綠色銀行』兌換獎品了。」今天,「黎明圾分綠色銀行」在金盞鄉黎各莊村正式揭牌成立。
每天一早,金盞鄉黎明「圾」分小隊準時出動,隊員們準備好垃圾分類「三件套」——垃圾夾、電子秤、手機,為每戶稱重掃碼積分。分類正確的垃圾直接計入「圾」分,並存入線下「綠色銀行」。同時,黎明「圾」分黨員先鋒隊的隊員們也已就位,開始新一天的桶前值守。
這是朝陽區金盞鄉以黎各莊村為試點,開展的「美麗鄉村優+計劃——黎明圾分」行動。通過打造黎明「圾」分黨員先鋒隊和黎明「圾」分小隊,探索「桶前值守+上門回收」相結合的村域垃圾源頭分類模式。實行以來,村民垃圾分類正確率高達95%。
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黎明桶站」
整齊的綠色制服、印有「垃圾分類志願者」字樣的紅袖標,黎明「圾」分小隊已成為金盞鄉黎各莊村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為規範垃圾分類與收集、運輸流程,黎各莊在村域內統一設置了10個固定桶站,每天早、晚高峰期間,黎明「圾」分黨員先鋒隊都會準時守桶,監督指導村民正確分類投放。
據悉,黎各莊村創新打造了走進各家各戶的「黎明桶站」。基於村內清晰的網格化分片布局,村黨組織以戶為單位,配發分類垃圾桶和垃圾袋等物資,提倡村民在家自覺分類。黎明「圾」分小隊則定時定點上門回收,記錄各村戶分類情況,建立「黎明桶站」動態信息臺帳。
清晨,黎明「圾」分小隊伴著朝霞出發,一對一指導村民正確分類。每天早7點到8:30、晚7點到9:30,黎明「圾」分小隊都會帶著「三件套」上門收垃圾。形成網格長宣傳—黨建指導員引導—物業保潔員回收—垃圾分揀員督查,一整套閉環,打通「家庭分類、隊伍上門收、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的全流程規範化體系。
一戶一碼每戶日平均回收量過百斤
全流程規範分類回收並不是終點,通過「智匯黎各莊」智慧化鄉村治理平臺,金盞鄉黎各莊村網格區內設置「黎明桶站」的家庭,每戶都對應一個專屬二維碼,形成「一戶一碼」。
黎明「圾」分小隊上門收垃圾時,先對村民分類的垃圾稱重,之後打開手機掃描村戶專屬二維碼,即可自動為其累積與垃圾重量1:1的「圾」分。
打開「智匯黎各莊」,村民們可以隨時查看自家的積分數據。據統計,一戶一碼制度實行20餘天來,黎各莊村試點「一戶一碼」的29戶1000餘名村民已經分類回收垃圾2393.22斤,其他垃圾1590.98斤,日平均回收量113.96斤,垃圾分類正確率高達95%。
上門回收稱重的積分存進線下「綠色銀行」
「現在我們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黎明桶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督導員,每天只需要自己分類,有人上門來收,特別省事兒。分正確了還有積分,積分又能換獎品,我現在覺得垃圾分類這事兒特有意思!」村民王阿姨說。
此外,為鼓勵村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黎各莊村在建立線上「圾」分臺帳的基礎上,還建起了線下「綠色銀行」。每次上門回收稱重的積分,都會計入村戶「圾」分臺帳,村民可以使用這些積分到「綠色銀行」兌換相應獎品。
僅一個月的時間,金盞鄉黎各莊村試點片區桶前值守黨員參與率達100%,「黎明桶站」部署率達100%,村民參與率達85%,分類意識顯著提升。
下一步,金盞鄉將在黎各莊村全村推廣一戶一碼、線上積分等機制,結合環保酵素製作、垃圾分類文創產品發放等活動,倡導廢物利用、變廢為寶的綠色生活理念,探索可複製的自主式源頭分類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