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畝地每年租金930元,另外,在流轉土地裡幹活一天至少能掙80塊。」10月13日,江蘇省泗洪縣石集鄉新汴村農田裡,連片的水稻豐收在即,正在觀察水稻長勢情況的村民王家虎說,「大家以前從沒想過能在土裡刨到『金』」。
石集鄉土地在整治之前,多呈小面積零散狀,很難實施大型機械化種植,有技術、有設備的種糧大戶每次在看過土地情況後都會選擇搖頭走掉。土地完全流轉不出,即使租出去,租金也只是象徵性的200到300元。
而眼下這裡,萬頃良田連片、8.5萬畝土地全部流轉,土地租金倍增至900餘元。土地身價倍增,緣於泗洪縣在石集鄉實施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
「在沒有進行土地整治前,我們家只有10畝土地,零散分散,基礎設施不完善,不方便種植和管理,種植水稻每畝利潤不到1000元。」該鎮種糧大戶史蘇文告訴記者,現如今,他已經是1620畝土地的管家,土地整治讓零星小塊變成萬頃高標準農田,連片土地機械化種植,田間蟲害管理統防統治,管理成本瞬間減低100餘元每畝,土地產量也由以前的水稻1100斤每畝上升至1400斤每畝,增收500餘元每畝。現在土地每年給史蘇文帶來100來萬的收入,著實讓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地主」。
「提高土地產出只是土地整治最直接的收益。」泗洪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周挺說,土地綜合整治不僅有助於實現人口由分散向集聚的轉變,還能促進農業現代化,有效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泗洪縣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並探索出全域規劃實施、全方位綜合推進、全產業引導和全域生態覆蓋的土地整治「四全模式」。2007年以來,全縣共實施省市投資土地綜合整治項目24個,投資總額達8.02億元,共涉及96個行政村,建設總規模為30.96萬畝,新增耕地為6570.822畝。
數據顯示,該縣農村土地的流轉價格由未整治前的300至600元/畝,提高到了現在的700至1200元/畝。僅此一項,農戶年均收入就增加了3000至5000元。(李丹 盧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