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東漢末年以來,就一直處於一個混亂的局面。在歷經短短幾十年的三國分立之後,又馬上進入了兩晉時期,公元420年,兩晉時期結束,我國又開啟了南北朝時代,整整分裂出十幾個政權,可見局勢有多嚴峻,直到公元581年楊堅繼位,將全國統一成大隋朝,然而好不容易得來的大一統,有喪失在了隋煬帝的手中。
楊廣弒兄繼位,強娶他人遺孀,還殘暴統治,讓大家深深記住了這位「暴君」,但他也並不是一無是處,他在位期間,就做了這麼四件事,讓往後的一千多年,百姓都享受福澤。
第一件事,他建造了洛陽城,隋朝的大都原先是在大興城的,但是那裡地處偏遠,無法很好的掌握全國,於是隋煬帝就修建了洛陽城,位於天下的中心。楊廣是出了名的奢侈,儘管在獨孤皇后還在世時表現的十分節儉,但是繼位後就完全暴露出來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他的奢侈,整個洛陽城顯得豪華無比。「香車傾一顧,驚動洛陽塵」這句詩詞是描繪洛陽牡丹花開時人山人海的場景的,而牡丹現在也成了我國的國花,可想而知,當時隋煬帝所在的洛陽城,是有多麼的繁華。
第二件是修建京杭大運河。其實這條大運河並不是在隋朝開始修的,早在公元前486年就開始了,春秋時期全國局勢動蕩,各國之間都在進行戰爭,而吳王早就想攻打北方的齊國了,只是那時候交通不便,沒有那麼多的馬匹給士兵騎,要是全靠腳力,可能還沒到上戰場士兵們就累死了。
於是為了運送軍隊過去,夫差開始修建的這條大運河。只不過是在隋朝的時候,楊廣下令將這條運河全部挖通,並且重新翻修了一下,撿了一個大便宜。但是他可不是為了徵戰各地,他修建運河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己能更好的遊山玩水,只不過陰差陽錯,便利了南北方的貿易,反而促進了我國的經濟發展。
第三件事是創立了科舉制度,我們都知道唐朝實行科舉制,但其實始創這一制度的是楊廣,只不過因為隋朝歷時太短,來不及很好的實施這項政策,而唐朝沿襲了科舉制,並且將它完善了起來。
在此之前,我們都說「寒門無貴子」,再沒有科舉制之前,官員都是世襲和推薦的,底層人士沒有錢財,沒有權利,根本無法接觸到政治核心,而就是這項制度,給了這些人一個機會,甚至我們現在的中考高考,很大程度上也是科舉制的延續。
第四件事是開拓西域,在隋朝之前,出來張騫,幫我們打開了對西域的了解,此後再沒有哪一個朝代,涉及西域,似乎忘記了這塊原本可以很好利用的地域,但是楊廣想到了,在成為殘暴的君主之前,楊廣也是有過自己的志向的,他一直想成為像漢武帝那樣的賢主。
於是在拍大臣前去查看完西域的處境後,發現西域正在遭受吐谷渾的欺壓,雨水他馬上派兵清繳了西域的威脅,收服了西域的人心,其實隋朝能實現大一統,楊廣佔得比例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