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各地餐飲行業陸續開始恢復堂食,火鍋作為當下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飲食方式,被大眾廣泛選擇。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餐飲市場規模超過4萬億元,其中火鍋就貢獻了4800多億,在龐大的中國美食家族中連續5年佔比超過11%!有報告預測,2022年火鍋市場規模將近8000億元。可見中國人對火鍋的喜愛,冬天裡,親朋好友圍成一桌,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你就可以收穫滿滿的幸福。
到底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吃火鍋?有人喜歡吃火鍋,因為朋友一起時推心置腹的喧鬧,有人喜歡吃火鍋因為,大汗淋漓的痛快,也有人喜歡吃火鍋,是因為滾燙的菜蘸著調料一口吃進嘴裡的回味綿長。也許還有人喜歡吃火鍋是因為,食物在翻滾的鍋裡幾進幾出,仿佛人生浮沉中的起起落落。喜歡吃火鍋其實是一種對於火鍋的感覺,那升騰的熱氣和火辣的滋味最撩人情緒,一種食物能扎進人的心理,說明由除食物本身以外還有故事,不同的環境催生不同的記憶,鍾愛的故事產生鍾愛的記憶。
(Mihalyi Csikszentmihalyi)創造了心流理論的心理學家,他曾經通過對數千人的研究得到:人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吃」。在這個實驗裡,每個人一個傳呼機,傳呼機每天會響,每響一次,被測試者就必須把當時正在進行的活動記錄下來,並且寫下對此活動的喜歡程度。通過龐大的數據發現,平均而言,「吃」給人帶來的快樂指數最高。「吃」是人生的一種享受,尤其是一群人大吃大喝,最是讓人沉醉於感官的歡愉。「吃」也是會使人達到「心流」狀態的一種活動。尤其是火鍋:熱氣騰騰的氛圍,豐富多彩的菜品,有辣鍋的香味,有清湯的鮮香,剛剛出鍋還很燙口的肉配上滋味豐富的蘸醬,一入口仿佛就要到達滿足的巔峰。
一般而言,火鍋湯底有三大種類:清湯、辣以及鴛鴦。選擇合適的鍋底,是火鍋開始前的步驟。我們在成長中,不斷地學習完善,塑造了成年時的性格。三種鍋底對應著內心的感受。鮮美的清湯鍋底,包容的接納各種食材,最大程度地保留本性。淡然閒適的生活態度,不爭,不急,不躁。火熱的辣味鍋底,吸引著視線,也刺激著味蕾。它的濃烈滋味將會感染身處其中的任何食物,熱情陽光勇於挑戰,戰勝自我的路上即使困難重重也必將乘風破浪。而鴛鴦鍋底,想必是多數人的選擇。相互包容海納百川的胸襟與氣魄。
很多人吃火鍋的時候,都需要一碗精心調製的醬料。站起身來,拿起調料碗,去到康靈盾調料臺前細心挑選自己喜歡的味道:有香辣適口的各類辣醬,也有點綴味道的蔥花芝麻,更少不了如生活滋味的油鹽醬醋。醬料蘸出了不同人對於口味的終極加工,每個人對自己的醬料都由屬於自己的獨特喜好,1000個人眼中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這是屬於自己的味道。無論涮的什麼鍋,落到嘴中的味道都需要醬料的二次加工。人生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與失敗,許多的酸甜苦辣,往往都在你以為塵埃落定之前,重重的讓你品出生活的真正味道。
人生沒有絕對的味道,只有相對於現實的不同需要,人生就是一種酸甜苦辣未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