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如人生:夢境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2021-03-05 365讀書

 

佛學中有些經論,據說是得道高僧在夢中寫成。比如大乘佛教中的重要經論《瑜伽師地論》,由無著菩薩在夢境中寫成。

 

如果這種「據說」而來的事情有杜撰之嫌,那麼蘇東坡著寫的《東坡志林》足夠真實。在《東坡志林》這部史論雜說中,有一輯叫《夢寐》,詩人專門記載不同時期所做的夢。

 

讀《夢寐》,其中一則一則簡短小文,讓你不得不驚嘆於夢境的奇特——夢中境況,就像真的一樣,夢中情景,簡直是詩人與現實生活有所交集的另一種生活。

 

夢中,參廖法師和現實中一樣,帶著捲軸來拜訪蘇東坡。醒來,他還記得夢中「寒食清明都過了,石泉槐火一時新」這樣兩句詩;

 

生日前一天,蘇東坡在夢裡和弟弟子由一起去京城,途遇僧人,手託木塔,木塔裡面的舍利子燦然如花。後來僧人把舍利子分成三份,三人各自服下。醒來後,蘇東坡覺得夢中一切異常清晰,而且胸口憋悶,好像有什麼梗在那裡;

 

夢中,他看到很多人在討論《左傳》,討論的內容他都記得,而且覺得有道理,醒來後便記錄了下來:

這樣的夢境,我們是否可以說「夢如人生」呢?

 

昆德拉在小說《生活在別處》中,用象徵主義手法塑造了一個奇特的人物——克薩維爾。

他的生活,從頭到尾,都是在睡眠中進行。

 

「他從一個夢跳到另一個夢。仿佛他的睡眠就是一個盒子,在這盒子裡總是套進另一個盒子,另一個盒子再套進另一個盒子,一個接一個,如此繼續下去……克薩維爾的家就在他的腳步中,在他每一步的旅程中,在他的旅途中。他說,他只有不斷地從一個夢轉到另一個夢,從一片風景轉到另一片風景,他才能夠活下去。」

 

一旦全部都在夢境中,也就無所謂現實與夢境。無所謂現實與夢境,也就無所謂現實的真與夢境的假。可是,一直生活在夢中的克薩維爾,照樣會做夢,夢中夢,甚至是夢中夢中夢。

 

誰能證明,現實生活不是一個大夢?

 

真正的如夢初醒,會是怎樣一種體驗?

 

有沒有想過,你是在夢中做著各種事情,包括看這篇文章、讀這行字?

 

佛曰:不可說。

 

豈止不可說,在我看來,還不可想。身在廬山看廬山,怎麼看,都好似盲人摸象。

 

不管夢是真是假,也不管人生如夢幻泡影還是如露水電雷,都不必糾結,一旦糾結,較起真來,說不定真會成為精神病人。

 

一眼望到頭的人生才是真的恐懼。事實上,只要活著、夢著,一切皆有可能。人生如同一場旅行,夢亦如此——充滿各種未知與可能,有歡欣,也有恐懼,有甜蜜,也有憂愁。

 

我和上文提及的女病人一樣,記得很多大大小小的夢境(除了記性好之外,我有記錄夢境的習慣),認可夢境也是一種生活的說法。

 

不同的是,我渴望通過夢境,去體驗現實中被禁忌的很多事情,比如從很高的樓樓跳下、被人殺死、被外星人劫持到外星球、夢見去世的親人、回到母親子宮……

 

所以,每天入睡前,我會一遍遍地提醒自己:別害怕,別逃避,勇敢去嘗試,因為明天會醒來。

相關焦點

  • 《每當變幻時》——夢如人生的時代曲
    夢如人生,快樂永記取,悲苦深刻藏骨髓。韶華去,四季暗中追隨,逝去了的都已逝去。常見明月掛天邊,每當變幻時,便知時光去懷緬過去常陶醉,想到舊事,歡笑面常流淚。夢如人生,試問誰能料,石頭他朝成翡翠。如情侶,你我有心追隨,遇到半點風雨便思退。常見紅日照東方,每當見夕陽,便知時光去從淺顯處入眼,看似是追憶似水戀情的懷舊金曲。
  •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夢醒時分,物是人非,早已不是夢中人
    撰文/鄒萍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夢醒時分,物似人非,早已不是夢中人!初入人世,咿咿呀呀,喃喃囈語,沒人能讀懂我,那是夢開始的地方,迷迷瞪瞪。人生短短幾十載,猶如白駒過隙。天大的困難,放到短暫而又寶貴的人生前面,又算的了什麼呢?又何必苦苦計較什麼呢?這就是人生該有的姿態——豁達。
  • 《火星生活》比夢境更長的夢境是現實
    現實是一場不能被叫醒的夢遊,可能我死於某個平常的冬天,可能我從未脫離過夢境。我們在閉眼後沉入夢境,將夢境作為意識的延伸,意圖抓住片刻的放鬆與歡愉。每個人對生活都有不同的解讀,也持有不同的態度,對我來說現實不是唯一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終點,聽起來好像很任性,但是嗯...啊...呃...就是很任性。
  • 影 評丨胡美霞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電影《新喜劇之王》觀後感
    對於他主演的電影:《大話西遊》、《大內密探零零發》、《唐伯虎點秋香》、《少林足球》、《喜劇之王》⋯⋯我都是比較喜歡看的,除了他的無釐頭表演讓人捧腹開懷之外,更多的是他所演繹的小人物在社會最底層的生活艱辛、不斷尋找自我、敢於挑戰並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的歷程讓人感同身受。因此,大過年的,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電影《新喜劇之王》。可能很多人看了這部電影之後都有這樣的感受:看著看著笑了,笑著笑著又忍不住流淚了。
  • 《盜夢空間》:分不清的夢境與現實
    ,在第四層夢境中,他們打造了屬於自己兩人的幸福世界,在夢境中生活了50年後,他們雙雙老死跌落到迷失層。梅爾的行為,表面上看似腦中被植入想法而產生的後遺症,但也可以有另外一種解讀——她其實是明白自己身處現實世界的,只不過是夢境的世界太過美好和真實,所以她才會留戀夢境中世界,不願意生活在現實世界中,想要逃離現實。
  • 夢境婚禮|最美麗的劇情,就是與你一起的生活
    如果你不相信愛情有童話,那是你還尚未體驗如何真正地做自己。我們是彼此最難得的特別像我們喜歡的電影藝術一樣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講述我們的故事遇見你之後我開始相信所有動人的電影情節都是生活最真實的寫照從前、現在、未來,我們一起聽過的歌,走過的城市,度過的每一個春夏秋冬,都是我們人生電影上緊密相連的每一幀每一幅。
  • 我們該怎麼控制自己的夢境?
    不過實際上,我們塑造自己夢境的能力要比隨機機率好得多。在票房火爆的好萊塢電影《盜夢空間》裡,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飾演的道姆·柯布和他的夥伴用藥物和心理側寫來引發人們腦海裡特定的夢境,雖然大劑量鎮靜和層次細節暗示這些手法有些牽強附會,但是操控夢境並不僅僅只存在於好萊塢的故事中。
  • 夢境裡夢到的東西,我們可能誤解了,背後有另一層含義!
    夢境裡夢到的東西,我們可能誤解了,背後有另一層含義!夢境是最神奇的東西了,人人都會做夢,夢中產生的畫面是截然不同的。很多人不以為然,也有人想對夢境一探究竟,它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生活中有很多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現象,就拿託夢來說,託夢是指已經逝去的人通過夢境向活著的人傳輸自己未完成的夙願,很多人感到捉摸不透,這些死去的人為什麼對現實世界還有了解呢?莫非他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死去,意識還留在世界上?再次給夢境冠上神秘的面紗。夢境裡夢到的東西,我們可能誤解了,背後有另一層含義!
  • 詩意在夢境中照進現實,電影《路邊野餐》關於人生的回味與思考
    導語: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盡相同,有人大富大貴、有人默默無聞。不管是怎樣的人生模式,總有不如意的地方,在某個時間節點驀然回首,你會發出如果人生重新來過,會不會少了很多缺憾這樣的設想。關於過去和未來,人們不會過多地停留在對過去的回憶中,而是滿懷希望地對未來充滿憧憬。夢境裡一事一物,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一絲蹤影,現實與夢境的界限就在於看待人生的心境不一樣。
  • 讓潛意識裡夢境的秘密,助你直面人生成長
    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平常人,並不能達到心理學家對於心理學理解深度,也不會做深刻的內觀。但有一點我們都一樣,我們都會做夢。我們可以在夢裡,或各種夢片段裡尋找我們潛意識的秘密。夢到底講述了什麼?這樣的講述又代表著什麼?如何整合這些訊息解析人生,又怎麼通過潛意識的覺醒成長。《夢知道答案》是由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著,通過夢境中所蘊含的心理學知識,和眾多的案例分析。
  • 夢境就是預言,像夢一般神秘又深刻的電影!
    其實,這就是我們的人生,看上去,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可以做出各種各樣隨心的選擇,但其實,我們所有的選擇,都主動或者被迫的被環境、社會以及身邊人影響的,別人真正無法影響的,其實只有我們的內心。又或者某天醒來,卻能夠讓自己久久沉浸在夢境中的感覺,即使已經醒來,但夢境裡的感覺卻如此的真實,甚至還有一個史詩級無法解決的腦洞:「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正處於現實生活中,還是這一些都是我們離世之前,頭腦裡對一生的閃回
  • 夢境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說出3種可能,或和前世記憶有關!
    夢境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說出3點緣由!每到晚會被突如其來的困意襲來,促使我們進入睡眠,在睡眠中我們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夢境,幾乎每一個人放鬆下來都會做夢,不過這個過程是大家不能控制的,沒有一個人知道夢境中下一步即將發生什麼,也沒有一個人知道夢究竟是如何產生,或許是因為自己白天的潛意識行為。
  • 《在劫難逃》張海峰四重夢境的意義,你確定看懂了?
    如何重拾人生意義?《在劫難逃》張海峰給了我們答案迷霧劇場懸疑探案劇《在劫難逃》,於昨日已經全部更新完畢,劇中張海峰(王千源飾)在經歷了3次夢境之後,終於弄清楚了趙彬彬的作案動機和真相,結局時他又毅然地選擇進入了第四重夢境,去重塑關係、救贖所有人。
  • 《在劫難逃》張海峰四重夢境的意義,你確定看懂了?
    如何重拾人生意義?《在劫難逃》張海峰給了我們答案迷霧劇場懸疑探案劇《在劫難逃》,於昨日已經全部更新完畢,劇中張海峰(王千源飾)在經歷了3次夢境之後,終於弄清楚了趙彬彬的作案動機和真相,結局時他又毅然地選擇進入了第四重夢境,去重塑關係、救贖所有人。
  • 《聖殤》夢境一樣的人生
    那我們就可以笑談人生什麼事情都無所謂很多事情就是模稜兩可的韓國人雖然很注重外表但是他們的內心是非常深沉的在理想和現實中有個女人肯對他好但是又離開當擁抱他和兩人躺在一起的時候理想和現實越發衝突在這個世界人真的已經無原則了嗎人的生命很脆弱就像一隻兔子隨時可能致死弱者食強?一個人真實的心態在這個片子裡濃縮了在時間隧道中我們消逝了自己在拗也拗不過時間和生命在這個越發資本主義的世界中堅持夢想的困難?
  • 夢境佔星工作坊丨兩天破譯夢境密碼(有福利!)
    (負責人微信二維碼在文末)我們的人生很大程度是由我們的潛意識所決定,潛意識告訴我們人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案,但潛意識又是我們無法直接了解的。而夢是少有的,讓人直接接觸到的潛意識內容。夢境展現我們心智療愈靈魂的方式;夢境讓我們保持理智;夢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識別真實感受;夢中也隱含潛意識提供的實用解決方案。但可惜的是,夢是離奇的,是我們無法理解的聲音和畫面。
  • 路邊野餐,我們生活在夢境裡
    畢贛用好幾次的長鏡頭指向了這場關於愛的夢境的道路。不寬的水泥路,乾淨沒有行人,也極少有車子,蔓延碧綠。一切就在這碧綠之中綻開。「為了尋找你我搬進鳥的眼睛經常盯著路過的風」陳昇開始了他的夢境之旅。遇上一個年輕人,載他尋找吹蘆笙的苗人。苗人不在,於是坐上了要去演唱流行歌曲的青年們的車。
  • 電影《愛樂之城》:用愛情澆灌夢想,夢如人生,人生似夢
    因此,都市電影承擔著描述還原或者想像都市文化空間的責任,引導觀眾解讀當下的生活,或是為觀眾描繪一種理想生活狀態。這裡要補充的是,《愛樂之城》的英文原版名為La La Land ,是洛杉磯的別稱,也是一種極樂的、在夢境中一般的、脫離殘酷現實的精神狀態。所以片名又有夢幻之城的寓意。男女主人公相識於洛杉磯,卻只能在最後的夢幻幻想中走完一生,所以La La Land 這個片名是極妙的,暗示了這會是一部包含著悲劇內核的浪漫喜劇。
  • 戲夢人生--安仁首部紀錄電影《夢境•灰塑》
    ——王不在這是紀錄電影《夢境·灰塑》的導演王不在為本片所寫的導言,由此引開了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的人與事都發生在一個叫做安仁的老鎮上。對於安仁我們已說了太多,這裡我們聊聊這部片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