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盡億萬家產,只為看見地獄,10年侶行,我們得到了什麼?

2021-02-07 張昕宇

這個世界,哪裡算得上地獄,哪裡稱得上天堂?只有經歷過地獄和天堂的人,才能告訴你答案。

侶行—張昕宇、梁紅,這對聞名遐邇的神行俠侶,穿行在世界各地,用最真實的鏡頭,記錄著地獄與天堂。他們去的99%的地方,是你一輩子都去不了也不想去的地方。

侶行在阿富汗

他們曾在混亂無序的索馬利亞被勒索10萬美金,在零下52度的奧伊米亞康露營,在恐怖的車諾比近距離接觸致命輻射源4號反應堆,採訪過哥倫比亞暴力街區的毒梟,駕駛著32年機齡的運12環遊地球……

侶行運12

即便危機四伏,即便下一秒就可能死去,即便身上每一個毛孔都在戰慄,他們也從未停止。

侶行環球足跡

有人說,他們將作死精神發揮到了極致,上升到了難以企及的高度,反而令人心生敬仰。

侶行的視頻,與其他旅行紀實片最大的差別在於它不會讓人產生想走就走的衝動,反而會讓你更珍惜現在的生活。但若你以為侶行就只是單純的探險揭秘,那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侶行一直在嘗試告訴你,人生並不只一種活法。

2018年,是侶行十年的收官之年。即便到了最後一年,張昕宇和梁紅仍舊沒有「保守起見」,選一些相對安全的地點去探索。

他們把目光放在了哥倫比亞,一個於2017年才結束全面內戰的暴力國度。很多人只是聽過名字,卻從未了解過的地方。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曾在暴力橫行軍閥混戰的時代,創作的魔幻現實主義巨作《百年孤獨》,而這本書正是哥倫比亞內亂的真實寫照。

於我們而言,遠在萬裡的哥倫比亞與遙遠宇宙的星球,並無什麼分別,都是一樣的遙不可及。可同在一片星空下,同在一個星球上,卻無法得知他們的處境,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孤獨呢?

由於美劇《毒梟》和媒體的渲染,印象中哥倫比亞是個被毒品和貧民窟包圍的國家,槍枝泛濫,黑幫肆意橫行,不免讓人提心弔膽。

而現實往往比影視來的更真實,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每天都有兇殺和毒品案件上演,你絕不敢一個人出門,更不敢沒有人保護的情況去銀行取錢,這裡是全世界唯一將防彈衣當做日用單品售賣的國度。

槍販子將槍隨意的鋪在桌子上售賣,即便拿起槍對著天空開槍,也毫不擔心警察會找上門,如果你誠心要買,250美金還附送古柯鹼一袋。

看似荒誕的一幕幕,卻在真實的上演著,這就是哥倫比亞。

這個槍販子將槍隨意的鋪在桌子上售賣,在他看來賣槍是門很正經的生意,比販毒殺人要正經的多。

槍200-250美金,子彈5美金

侶行來此,是想探訪當地人聞風喪膽的肢解屋,了解這群人的真實生活狀況。肢解屋就是字面意思,是一個將人肢解、分割的地方,一個大活人消失的無影無蹤,就像沒來過這世間一樣。在當地居民認識的人當中,一定有某個人因此消失。

經過多方的牽線,侶行竟然聯繫上了某個貧民窟的黑幫老大,他也有這樣的肢解屋。出乎意料的是,黑幫老大很爽快的答應了採訪的要求。 

肢解屋是黑幫老大用來控制居民的手段,在這位黑幫的管轄範圍內,每個居民都需要定期交保護費,如果有誰不聽話,就會被殺掉,甚至還會把對方的屍體分割肢解,懸掛在眾人必經之處,以示威懾。

侶行團隊一行5人,開著一輛車,上了山上的貧民窟。這是一趟死亡率和意外率極高的冒險,對方是殺人不眨眼的毒販,進了貧民窟,就等於身家性命全捏在別人手裡。為了確保安全,他們留下了3個人在酒店看守,如果他們5個人一小時內沒有返回,立即報警。

車開到一半,就堵住了,想倒車也不行,後方也有車堵著。隨後侶行5人被一群蒙著腦袋的毒販,帶到了黑幫老大的住所。

手持霰彈槍的毒販守在門口

在不到10平米的屋子裡,站滿了殺手,他們每個人都在兜裡揣著槍,槍口正對著侶行團隊。萬一有人擦槍走火,後果不堪設想。 

恐懼席捲了所有人,充當翻譯的隊員,因為過度緊張,幾乎說不出話。實際上雙方都處於神經緊繃的狀態,侶行團隊怕對方擦槍走火,毒販怕侶行是警方臥底。

黑幫老大和他的副手

好在,沉默很快被打破。張昕宇問了句「我能坐下嗎?」 老大伸手示意可以。 當真正坐下的時候,張昕宇瞬間被冷汗浸透,之前是背對著毒販的槍,坐下之後,七八雙毒販的眼睛和槍都正對著自己。如果不是多年直面死亡威脅的經歷,張昕宇很難鎮靜下來。

聊天時,槍從未離手

在交談中,一個少年被引入了話題。老大指著一個仍略帶幾分稚嫩的男孩說:「他現在15歲,現在殺得人還太少。」 

15歲的少年

一問才知道,他已經殺了6個人!6條人命,卻被黑幫老大評價殺得太少!對於這群殺人如麻的毒販來說,一條人命可能還抵不上一雙足球鞋的價值。

訪問只進行了10分鐘不到,但在裡面的每一秒都是心懸在箭上的感覺。實際上,一行5人已經做好了不能活著走出來的準備。只是,那種被死亡籠罩的感覺,真的難以言喻。在出門的時候,一行人幾乎是小跑著離開的。

「我們一直想展現人性方面的內容,人生並不只有一種活法」張昕宇說。即便是在哥倫比亞暴力橫流的國度,依舊存在著許多心向光明的人。 

哥倫比亞的第二大城市麥德林,這是一個犯罪率比波哥大還高的地方。

有一支「生命與和平的種子」足球隊,這裡的隊員都是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們,而這支足球隊的創始人兼教練卡諾創建這支足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遠離犯罪、遠離毒品、遠離暴力,讓孩子們放學之後,有事可幹。 

孩子在一起

在我們看來十分富有愛心和正能量的行為,卻引來了黑幫的極度不滿,因為黑幫正需要這些年輕人去充當殺手,在哥倫比亞大多數殺手都是在12-15歲之間殺的第一個人,因為在這個年紀殺人不會被判重罪,而且一旦開始殺人,最終的歸宿都是捆綁為黑幫的一員,直至被殺。 

教練卡諾

所以,整支足球隊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在堅持,而且,已有三名年輕的隊員因不願屈服犯罪組織而被殺害。

在這裡,做一個好人都要做好被殺的覺悟。教練卡諾曾是傑出的足球運動員,他為了讓這個國家和社會變得更好,用自己的努力和知識,培育著這一個個隊員,而這些隊員也正如生命與和平的種子一樣,茁壯成長。也許他們的力量並不足以改變社會的殘暴,但他們在為自己不成為施暴者而堅持。

教練卡諾和孩子在一起

一個叫聖地牙哥的12歲孩子說:「足球就是我全部的生命,我希望能參加聯賽成為傳奇。」

聖地牙哥

在南美。你避不開的兩個話題,一個毒品,一個就是足球。而侶行探訪的兩群人,一個是毒梟,一個是教練,他們身邊都圍繞著一群年輕人,卻有著各自不同的境遇。

侶行和孩子們的合影

我們很難說人性本善,也並不想說人性本惡。世界本來就很複雜,善或惡,也很難簡單區分。我們只是想說,有些人,能在惡中選擇善,能在困難中選擇堅持。

比如在巴基斯坦,會有一個老人,在大樹下義務給孩子上課,幾十年來,教出了上千名學生;比如盧安達,也會有一個孤兒院的院長,在整個國家陷入瘋狂的時候,勇敢站出來,如同辛德拉一般,救出了上百人;比如在俄羅斯,也有一群年輕人,認為歷史不該遺忘,所以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去打撈二戰犧牲士兵的遺骨…… 

而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衝破現在的生活,去找到內心向上的那一點力量,給你的人生換一種活法。

索羅門群島

圖沃島,是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中,一個不起眼的小島,海拔只有70公分。在這些島嶼當中,大部分居民過著相當原始的生活,他們靠著海水和天空饋贈,維持著基本的生存。

圖沃島

最讓島民擔心的是,一直向上蔓延的海平面。每年圖沃島的海平面會上升7釐米,10年之後,島上的所有土地都會被淹沒沉入大海,島上的居民將會失去他們的家園。面對這一切,海島上的居民感到非常恐懼。

圖沃島

全球氣候變暖是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也是海島居民失去家園的「元兇」,而這一切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一次漫不經心的破壞,會讓萬裡之外的人無家可歸,很不可思議,但是又不得不面對。

 在經歷2天海上漂泊,與隊友失聯的驚險旅程後,侶行抵達了圖沃島。這一次,他們給圖沃島帶來了1件禮物。

一座來自全國網友捐贈的鐵器打造而成的鋼鐵屋。

這座屋子不是用來住人,而是用來沉沒的。沉沒的地點,正是幾十年前還是陸地,現在已經被海水淹沒的地方。以這種行為藝術的方式紀念被圖沃人被淹沒的家園,喚醒人們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

侶行和鋼鐵屋合影

想要將一件重達2噸的鋼鐵屋精確的沉沒,侶行團隊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為了調整鋼鐵房屋的位置,在未換潛水服的情況下,張昕宇背著氧氣瓶下水,折騰的筋疲力盡才上岸。

鋼鐵屋

當鋼鐵屋精確的沉放在指定位置時,他們感覺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那個鋼鐵屋將成為海底的一部分,若干年後,這棟金屬房子,也會變成美麗的珊瑚礁。這裡有來自上千位中國網友捐贈的鐵器,保留著人們對家的記憶。

圖沃島風景

生命需要儀式感,這樣才能體現生命的重要性。

張昕宇說:『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來守護他們的家園』

梁紅說:「那個島對於圖沃人來說是他們的家園,但其實往大了說,整個地球就是我們的家。我希望每個人,都好好保護我們的家園」

我們每個人的點滴破壞,世間都有無數人替我們承重。

 

如果沒有侶行,那些距離我們千裡之外的地方,與遠在宇宙中的星球一樣,遙不可及。

侶行承載了我們對世界的嚮往,雖然身體無法啟程,但是我們的眼睛一直在路上。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短小又富含深意。「人的一生是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過程。」

侶行到第十個年頭的時候,他們的關注層面和行動落腳點,已經到了最高的那個層面。

剛開始,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而出發,比如去索馬利亞探險,去最冷的村莊露營,想要挑戰一切。

侶行在車諾比

接著,2014年開帆船去南極,一路大風大浪,最高的時候,浪有六米,兩層樓高,上一秒還在浪頂,下一秒就被摔到浪底。真正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還有天地的遼闊,才發現什麼也挑戰不了,唯一能挑戰的,就是我們自己,他們開始正視自己。

後來,2015年開車中東,他們不再以旁觀者心態面對周遭的一切,他們在想,是否能為那些人做些什麼,所以有了巴米揚大佛光影還原,對世界第一座古城烏爾古城,進行了保護性掃描。

侶行巴米揚大佛光影還原

再後來,侶行變成了我們的侶行。張昕宇和梁紅的侶行不只是他們兩人的旅行,而是更多人的生活方式,也為了激勵更多人也能和在乎的人一起上路,一切見識世界。

人生在世,離不開天地,避不得眾生,最好是正視自我,好好生存,好好去熱愛這個世界。侶行節的轉變,也正暗合了這句話。

張昕宇、梁紅和《侶行》走到現在,成功之處在於,他們影響了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讓年輕人能看得更遠,見得更多,思考的更深和夢想的更大

侶行用3000盞燈點亮非洲之心

「我希望侶行從我們開始,會越來越多的侶行」張昕宇說,他們還想要複製更多的「270」,幫助更多年輕人去探索世界。這也是他在2017年把《侶行》節目的名字改成了《我們的侶行》的原因,他希望,侶行這種精神,能夠一直傳承下去。

2018年,侶行花了近億元購置了一條破冰船。因為在2019年,侶行將召集100多位網友,搭乘他買下的破冰船,帶上中國的科學家,前往南北極,幫助完成一些國家的極地科考任務。

侶行花上億元買的破冰船

從旁觀者,到行動者;從小願望,到大願望;從兩個人的心願,到更多人的夢想……這就是侶行身份、心態和目標的轉變。 

侶行在非洲

下一個十年,是「侶行」新的開始。他們希望先要個孩子,名字都起好了。男的叫張梁洪宇,女的叫張梁紅宇。

至於未來。張昕宇說,他想要開一個茶館,給孩子們做做飯,專門跟小朋友們講他們在路上的故事。

多快樂啊,這我能聊一輩子。

侶行阿拉斯加拍回的美景

 那些未完的話 

   現場說給你聽  


侶行將出席

第三屆中國戶外俱樂部TOP500大會

2019年1月12日

與你相約杭州!


  本文轉自公眾號「行裝」 

相關焦點

  • 為救智殘兒子散盡家產,轉身逼女兒還債10年,王姬不為人知的一面
    救智殘兒子散盡家產當時在準備拍攝《北京人在紐約》的時候,王姬就常常能感到小腹痛。當時為了拍攝這部戲,就沒在意,後來還是肚子痛的太狠,才選擇去醫院做檢查。將自己的所有精力放在兒子身上,跟丈夫不惜散盡家產也要將兒子治好。兩人帶著孩子訪遍了國內外的所有名醫,不惜一切代價,給兒子治病。
  • 從《侶行》到《我們的侶行》,我一直想知道關於死亡和愛情
    關於生死、家國、信仰和世界,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從死亡開始的遠行張昕宇以前是個有錢人不少看過「侶行」的觀眾都對這點印象深刻。沒錢根本開始不了這樣的旅程,但有錢也不一定開始。「哪兒我都去了,福也都享了。那時候我們經常在泰國住的一個酒店,如果我去了,服務生叫不出我的名字,我會不高興。
  • 從億萬富翁到被懸賞通緝,十年後的侶行,將如何繼續?
    張、梁夫婦完成一個又一個中國人的「第一次」,越走越遠的同時,也漸漸從「實現兩個人的願望」,完成了向「為這個地球做點什麼」的蛻變。如今,「十年之約」期滿。回望十年,邁向下一步文/張昕宇2018年8月9號晚八點,我和梁紅坐在咱們的侶行小院裡,相視一笑。如同十年前我們倆坐在雙井家裡的沙發上一樣,那一次,我們訂下了「十年之約」。今天,我們約滿。整十年,夢圓滿。「完成了,結束了。」我笑著看著梁紅。
  • 《我們的侶行2》精彩收官!侶行夫婦2019年乘破冰船進發北極
    在上周播出的《我們的侶行2》第十一期中,侶行夫婦為索羅門群島準備的禮物終於抵達圖沃。在海島淺灘上,上百島民與侶行夫婦一起搬運智能貨櫃,現場猶如一場狂歡盛會;在遠海上,張昕宇親自潛水安置鋼鐵房屋,將其準確下沉到珊瑚礁基床上;在智能貨櫃內,侶行夫婦向老七示範智能電器,引得圍觀島民讚嘆連連。
  • 何莉莉:忍辱負重43年,最後華麗轉身,坐擁億萬家產
    何莉莉是一個聰明人,她不同於別的女星一樣,嫁了豪門就將自己的丈夫管得嚴嚴實實,丈夫多次出軌,她硬是不出聲,忍辱負重43年,後來丈夫離世後,就坐擁億萬家產。如今的她成為了億萬富婆,金錢用之不盡。何莉莉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很生氣,她很想和自己的丈夫撕破臉,但是聰明的她很快就冷靜下來,如果自己和丈夫鬧離婚,豈不是便宜了那位姑娘,自己辛辛苦苦生下孩子到底得到了什麼?於是何莉莉硬是忍了下來,為了自己4個孩子,原配的位置不能讓!
  • 從《侶行》到《我們的侶行》,廣告商不會再問:「真死了怎麼辦?」
    作者:羅立璇作為一部沒有明星參與的素人自製網絡綜藝,《侶行》也在網綜的井噴中進入第四季。11月4日,騰訊視頻V視界大會發布了2017年的內容計劃。在未來的一年裡,騰訊頻道將會有30多檔綜藝節目上線。其中,更名為《我們的侶行》的《侶行》第四季,也告別優酷登上騰訊視頻。
  • 黃子韜父親留下的何止億萬家產
    ——「高難度的那些動作別讓他做,要注意安全」——「你說我在部隊,不做高難度的動作,我還能做什麼」——「哎呦哎呦哎呦,哈哈哈」沒錯,這就是《真正男子漢》裡,黃子韜跟父親打電話的片段!父子倆說話的語氣甚至是笑聲,連一旁的楊冪都調侃說你倆簡直一模一樣!黃子韜的父親病逝,大家悲痛之餘,他留下的億萬家產也備受關注。
  • 放棄億萬家財的夫妻去「侶行」,用十年時間造就無數神話
    曾幾何時 我們都有想過賺到了錢,就去環遊世界,去吃遍好吃的食物,瀏覽世界美好的風景。 但是,有多少人能真的做到了?願意放棄自己的億萬身家,把房子和公司都換成旅行的資本,用行動告訴我們,如何追隨自己的本心,如何用行動來鋪墊自己年少時的夢想。
  • 不懂足球的,可以跟著《我們的侶行》看世界!
    2013年6月日,由張昕宇、梁紅擔綱主角的網際網路首檔戶外真人秀節目《侶行》上線。二人穿梭於硝煙籠罩的索馬利亞、伊拉克、阿富汗,探索神秘的瑪雅文化、鬼城車諾比。從世界寒極奧伊米亞康,到地獄之眼馬魯姆火山,沒有他倆到不了的地方。
  • 專家眾議《我們的侶行》
    《我們的侶行》一定是會進入到很多人未來的集體記憶。7月11日,《我們的侶行》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本次研討會主題為「用『中國製造』打造中國視角的口碑綜藝」,節目主創、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藝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各方專家出席會議。
  • 《地球之極·侶行》(全12集)
    在《地球之極 · 侶行》系列視頻之後,環球 探險家 張昕宇、梁紅再次出發,去到世界上的「極地」一探究竟。
  • 她是世界級主持人,在國外掙下億萬家產,春晚前排一坐20年
    靳羽西當年僅帶著150美元奔赴國外打拼,通過自己的努力她在國外搏下億萬家產,成為了一名世界級著名主持人靳羽西作為家裡的老大自小被父母寄予厚望,不僅在文化方面得到了精英式的培養,父母還為她報考了各式各樣的藝術培訓班
  • 女魔尊奪舍重生,帶空間和天眼去賭石,攢下億萬家產,空間爽文
    大家早上好啊,今天小編為大家送上的小說推薦是4本空間爽文,女魔尊奪舍重生,帶空間和天眼去賭石,攢下億萬家產!還在為書荒煩惱嗎?那就來看小編的每日推書,讓你天天看好文,快點擊下方書籤進行閱讀吧!《重生空間:邪瞳商女》——北向暖精彩內容:女魔尊奪舍重生,帶空間和天眼去賭石,攢下億萬家產!爽文,身為魔尊的蘇梓奪舍重生了,有一個隨身空間,一雙天眼能看見鬼魂,看斷活人死亡時間,隨著進化,她的雙眼還能掌控他人生死。身懷金手指,輕鬆去賭石。錢譁譁地裝向她的口袋,攢下億萬家產,成為商界傳奇。「不然你以為只是白凍結的?」
  • 幼童政府養 郭臺銘:散盡家產在所不惜(全文)
    就算是散盡家產,也在所不惜。他有決心,有方法,也將提出「新十大建設」。   郭臺銘演說全文如下:    主席各位優秀的候選人各位觀眾,大家好!  我是郭臺銘,今天是最後一場政見發表會。我們這個「國家」現在最需要的是一位最懂經濟、最懂產業的人來帶領,而這個人就是我,因為在座的只有我,過去四十年都在真正的拼經濟。我們不拼口號,只拼務實。有錢賺了,許多社會及民生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而這位領導人必須要有大格局,也要有魄力及執行力,才可以將「國家」重新帶領到新的產業,新的科技重造臺灣的競爭力。
  • 《侶行十年》籤售·分享會--侶行夫婦「張昕宇」X「梁紅」
    活動時間/地點:2020年10月25日(周日)14:302012極限之旅、2013環球婚禮、2015穿越中東、2017環球飛行、2018送給地球一份禮物……他們自駕帆船航行18000多海裡、自駕越野車一路西行20000公裡,穿越全世界80%的戰爭國家、自駕國產飛機環球飛行60000公裡……完成一個又一個中國人的「第一次」,越走越遠的同時,也漸漸從「實現兩個人的願望」,完成了向「為這個地球做點什麼」的蛻變。
  • 《侶行·衛星直播探世界》張昕宇梁紅赴十年之約
    2017-08-17 10:47:39 來源: 網易娛樂 舉報
  • 《地球之極·侶行》中國首檔海洋極地探索真人秀
    因為張昕宇體重有270斤,因此,人們親切地稱他們為270夫婦。  兩人白手起家,創造財富,隨後許下諾言:用10年的時間,走遍世界。如今,270夫婦的足跡遍布近200個國家,全網核心粉絲超千萬,全球媒體報導超2千家,侶行系列視頻播放量超30億,收穫了無數中國年輕人的喜愛與追隨。  張昕宇和梁紅與南極的緣分,要從2014年說起。
  • 《侶行》第三季重裝啟程 穿越中東16國一起見識未知的世界
    2015年4月9日,由優酷土豆集團打造的中國網際網路首檔自製戶外真人秀《侶行》第三季的啟程儀式,在古有「西關」之稱的北京居庸關長城腳下舉行。《侶行》第3季要做的就是還原一個真實的中東,重新認識這片被戰火籠罩的土地,以及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啟程儀式現場,張昕宇說道:「中東,我們每天都會聽到它,在新聞裡,在美劇裡,在恐怖襲擊後老百姓的議論裡。可是我們了解它嗎?我們知道穆斯林究竟是什麼樣的嗎?我們知道伊拉克除了戰爭和石油之外,還有比咱中國還悠久的文明嗎?我們知道古代做生意的中國人,最遠曾走到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嗎?
  • 她是世界著名主持人,在國外搏下億萬家產,春晚前排一坐20年
    靳羽西當年僅帶著150美元奔赴國外打拼,通過自己的努力她在國外搏下億萬家產,成為了一名世界級著名主持人靳羽西作為家裡的老大自小被父母寄予厚望,不僅在文化方面得到了精英式的培養,父母還為她報考了各式各樣的藝術培訓班
  • 民國軍閥馮德麟的長子馮庸,散盡家財只為創辦馮庸大學,令人欽佩
    興辦學校必須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資金其實充足,畢竟父親在擔任軍閥時期曾得到過許多錢財,比如債券、地契等,但是馮庸沒有用這些錢財來創辦學校,他將欠債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把債券全部燒掉,並歸還所有人地契,最後他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就是將偌大的家產310萬銀元全盤捐出,作為創辦馮庸大學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