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星空,是人類接近宇宙的窗戶

2021-01-08 騰訊網

作者 | 佐 伊

視覺 | 路耶克

澳洲的星空,是出了名的純淨。在南半球十字星的指引下,無論走在哪裡,只要抬頭仰望,就可以看到那片古老、深邃的星空。無論是在雪梨市區,還是隨意一處遠離民居的荒野,你都會與那片夢中的星空不期而遇。

但就是在這片,夜晚會如同魔法一般降臨的土地上,天文學卻是個遙遠的名詞。

澳洲天文學 是一個傳說

說起天文,我們最先想起的一定是NASA。大名鼎鼎的NASA幾乎佔據了所有天文相關新聞的頭條,而美國也順理成章地成了天文強國。至於澳洲……

直到去年,澳洲才建立起自己的第一個航天局。在此之前,長達十年的時間裡,澳洲都是世界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中,唯一一個沒有自己航天局的國家。

澳洲一直都游離在世界太空圈外

於是,直到現在,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澳洲都是一個在天文學方面沒什麼建樹的國家。而這也不禁讓人感慨,真是白瞎了澳洲這麼好的觀測條件。

不過,這些都只是澳洲在天文學方面不求上進的表現,在世界天文學界,一直有著澳洲的一席之地

是澳洲人的不浪漫 讓這個國家怠慢了星空

看起來勢頭一片大好,澳洲即將躋身天文學大佬的行列。但就在全世界都覺得澳洲會大力發展航天工業的時候,澳洲政府卻因為成本過高這種極其敷衍的理由,拒絕了當時提出的太空計劃。

澳洲政府的徵途 不是星辰大海

此後的幾十年裡,澳洲各政黨都對看起來沒什麼實際效用的航天產業毫無興趣。澳洲對太空無所謂的態度,卻為其他國家提供了一個控制澳洲航天航空產業的絕佳契機。

為了執行深空網絡通信計劃,NASA於1960年8月在位於南澳的伍默拉(Woomera)設立了第一個美國境外深空空間站。而這個空間站,也成了支持阿波羅登月的一個重要設施。

深空通信可以持續跟蹤軌道衛星和載人航天

1971年,英國再次選擇了伍默拉,在這裡的沙漠實驗場,將「普洛斯帕羅」號衛星送上了太空,此後英國更是將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作為了自己的太空基地。

澳洲政府對於太空的不重視,並沒有阻擋澳洲天文學發展的腳步。擁有得天獨厚航空航天條件的澳洲,讓世界無法忽略這片土地的存在。

澳洲成了研究天文學 無法繞開的國家

現在的澳洲,在天文學方面可謂臥虎藏龍。其中最有名的,當然是正擔任澳洲國立大學校長一職的布萊恩·施密特(Brian Schmidt)教授。

如今幾乎已經成為常識的宇宙加速膨脹論,就是施密特教授帶領澳洲國立大學高紅移超新星小組研究證明的。而施密特教授本人,也因此獲得了2011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宇宙不斷膨脹 並終將消散

在沒有官方航天局的澳洲,高校成了進行天文學研究的中堅力量。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天文學浪潮中,澳洲的宗主國英國,與澳洲一起建立起了澳洲天文臺(AAO)。這個機構直到2010年,仍由澳洲與英國共同運營。

如今的AAO被分割成了兩個運營點,一個位於新州邊境賽丁泉,由澳洲國立大學管轄;另一個則位於雪梨北萊德地區,由麥考瑞大學管轄。直到今天,這兩個運營點的天文觀測設備仍為世界範圍內的天文學研究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數據支持。

麥考瑞大學每年都會舉辦天文之夜

天文學成了一門人人都可以接近的奇幻科學

除了澳洲高校在天文學方面低調地牛逼著之外,澳洲各種不起眼的小鎮也有可能是個天文重鎮。

與很多發達國家不同,澳洲因為苛刻的自然條件,形成了地廣人稀的地理形勢。在內陸沙漠地區,很多地方並不適合人類居住,卻成了觀測太空的絕佳地點。

夜晚如同魔法 將我們與太空緊密相連

為了持續跟進太空飛行器,20世紀60年代NASA先後在澳洲設立了七個跟蹤站。除了位於南澳的伍默拉之外,還有珀斯附近的Muchea小鎮,位於西澳的Carnarvon小鎮,位於昆士蘭的Cooby Creek,位於首都地區的Honeysuckle Creek、Orroral河谷和Tidbinbilla。這些追蹤站都建立在一片荒蕪之中,卻為人類與太空的溝通提供了大量信息。

在荒蕪與孤獨中 享受宇宙的靜默

如果說,NASA安放在澳洲的跟蹤站,是人類接近太空的第一步,那麼由11個國家聯合建造的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將會重新定義天文學的未來。

在西澳默契森(Murchison)沙漠地區,保留著澳大利亞腹地最原始的樣貌,是全世界人煙最為稀少的地區之一。就在這裡,一個由11個國家共同合作,建立起了「地球之眼」

將橫跨澳洲與南非兩大陸的

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

這個項目於20世紀90年代形成初步構想,卻從2008年才開始進行概念設計,直到2018年才正式啟動。在接下來的十幾年時間裡,11個國家將共同合作,在一平方公裡的面積上,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

為了SKA項目的順利進行,澳大利亞默奇森射電天文臺(MRO)委託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 CSIRO)建設的射電望遠鏡,作為先導項目去探尋SKA的可能性。

位於紅色沙漠之中的地球之眼

也許會讓我們能夠真正望向宇宙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去窺探我們頭頂,那片靜默、神秘的宇宙。即使如今我們已經擁有了先進的技術,但我們對於看似永恆的太空,卻始終如同嬰孩一般。

直到現在,我們仍然無法解答那些關於宇宙,最基本的問題。 宇宙之初打破混沌的第一縷光芒,宇宙混沌之中的第一顆星星,宇宙之中的神秘力量,還有人類生存的孤獨,每一個話題,都讓人們想盡辦法去接近宇宙的真相。

我們只是宇宙中的塵埃

當我們回歸荒蕪,當我們以渺小的姿態去接近這個趨於無限的世界,我們才會發現,我們或許終將消散,但我們總有追逐的希望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令人嚮往的宇宙星空世界動人心神的星際類型小說流浪星際的獵人。
    而是在宇宙星球中狩獵的星際獵人。宸哥相信「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這句話遲早會在我們的生活中實現,所以宸哥最喜歡小說類型就是星際小說,沒有之一。神秘莫測的宇宙星空在作者的筆下是如此的有趣且生動,流浪星際的獵人,以及各種各樣的獵人團隊,對於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宸哥只能由衷的表示驚嘆。在如今的網文界當中,有穿越古代,有異界,也有平行空間,又或是無限流之類的,當然也包過星際類型的小說,總之小說種類繁多,然而宸哥發現這麼多小說種類當中,星際類型的小說可以說是最少的,出色的就更少了。為什麼會這樣?
  • 人類如何接近「宇宙無限」?
    在實無窮條件下,如果一個無限接近0的數被累計無窮次,結果可以等於任何數。 微積分,便是把複雜的問題分解為無窮個小問題(微分),再將它們組合在一起(積分)。組合多少次呢?無窮次。無窮也是我們的很多夢想、恐懼和未解之謎的核心:宇宙有多大?永遠是多久?上帝有多強大?幾千年來,在人類思想的每一個分支,從宗教、哲學、科學到數學,無窮一直困擾著世界上最優秀的大腦,始終被視為一個危險的概念。
  • 望遠鏡:打開通向宇宙的窗戶
    撰稿|蒲琳 自古以來,人類就對浩瀚的宇宙感到好奇。然而,人類肉眼所見有限,世界上存在著無數人的肉眼看不到的世界。 1609年,從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第一次把他的簡陋的5釐米望遠鏡轉向天空的那一刻起,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便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 仰望星空 | 裕華壹號石家莊首屆宇宙星空光影藝術展夢幻來襲
    ,時而宇宙旅行置身於萬丈星空的浩瀚在光影的隧道漫遊翱翔別擔心這是夢,現在這一切都將成為現實石家莊首屆宇宙星空光影藝術展在融創裕華壹號如約而至2018年4月5日—2018年5月18日,石家莊首屆宇宙星空光影藝術展在融創裕華壹號傾情綻放,被譽為「全球十大必看展覽」的夢幻花舞森林、身臨其境感受人類登月全程的炫酷VR星空體驗、匯聚世界各地罕見隕石的星空隕石展
  • 星空之下,我們都是宇宙的孩子,這裡原來藏著許多秘密……
    星辰大海,智慧人類都誕生於宇宙,在浩瀚的星空之下,我們都是宇宙的孩子,是塵與光最溫柔的排序。我們都仰望過星空,渴望了解宇宙的秘密,武漢科技館把它「裝」進了展廳,讓銀河星系觸手可及人們在這裡了解萬物運行的規律,在絢麗的裝置和童趣的遊戲中感受自然力量的神奇,感嘆人類智慧的無窮盡。
  • 科學家發現絕望事實,宇宙正慢慢「鎖死」人類活動空間
    從第一個人類仰望星空開始,那漆黑帷幔後的世界就讓人類滿懷期待,但由於科技水平的限制,遠古人類們只能「望天興嘆」。 然而,由於一個原因的存在,即便人類科技發展到現在不敢想像的III級文明程度,也註定沒有辦法讓足跡遍布整個宇宙,甚至就連銀河系都無法走出去,只能無奈地被「鎖」在當前狹小的宇宙區域。
  • 古巨蜥:死在人類手上的澳洲魔龍
    古巨蜥:死在人類手上的澳洲魔龍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 現場回顧|從科幻電影到科學知識,感受浩渺無垠的星空宇宙!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 人類的科技,是否已經接近極限?地球文明在宇宙中排第幾
    人類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但是距離極限可以說相當的遙不可及!根據前蘇聯的科學家卡爾達舍夫提出來的宇宙文明等級分類理論,宇宙中的文明可以分為三個等級:第一個文明等級為行星文明等級。在這個文明等級中,行星上的文明物種可以開發利用整個行星系的資源。
  • 宇宙最頂級的文明是什麼樣的?我們人類應該怎麼辦?
    其實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動物,人本身也是一個縮小的宇宙,先把我們的身體研究透也就了解宇宙了,大到無數層的世界,小亦有無數層的世界。也不要老用那些嚇人的專業術語去分析宇宙了,各個星系有各個星系的用途,謹此而已。總是用我們人類的標準去衡量宇宙中的文明發展程度,大家不覺的荒謬嗎?請問,螞蟻和蜜蜂能研究出人類的科技發展能力嗎?
  • 番外38 宇宙星空
    這一刻,他姿態隨意休閒,講述道:「其實距離我們很近,抬頭仰望天空,在每個夜晚,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真實宇宙,當初你們很多人乘坐飛行器,離開地球,卻突然受到了阻力,那就是真實宇宙,只不過這片星空被我封印了。」
  • 未來人類可以任意太空旅行,近距離欣賞宇宙星空嗎?
    人類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與生俱來。近年來,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的眼光早已從「地球村」望到了太陽系,雖然人類沒有翅膀,無法像鳥兒一樣翱翔藍天,但我們製造出了宇宙飛船,因此人類成為了第一批能夠移居外太空的地球生物。
  • 解密宇宙人類的未解之謎《海奧華預言》:人類的靈魂是永存宇宙的
    Thao同時講到,在這個宇宙中,宇宙文明分為9個等級,海奧華星球是第九等級,高度心靈淨化的文明,身體同時具備男人和女人的生理構造,可以自我懷孕生子,只不過一般沒有人這麼幹。因為在這個等級,只需要通過驅動意念,就可以使身體細胞不斷再生,保持在自己想要的一個狀態,譬如永遠年輕漂亮的狀態。
  • 寫作星空、讀作NASA,計算出由崎星空速度那一刻,我不淡定了
    而男主由崎星空也被稱之為史上最快男主,僅僅一集就做到了別的番一季甚至幾季的事情。關於男主的名字,我們經常會聽到動漫中這樣介紹。「我叫由崎星空,寫作星空,讀作NASA。」而男主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非常的快,他是一個非常追求效率的人。那麼,如果從NASA的角度來看待男主,他的速度究竟有多快呢?
  • 人類探索宇宙有何意義?背後的答案讓人絕望
    迄今為止,一共有12位太空人踏足月球,人類在宇宙中的活動範圍被鎖定在了38萬千米。不過,雖然人類的活動範圍只有38萬千米,但是人類的「視野」已經達到了465億光年。
  • 星空到底何時滅亡,人類可以看到嗎?
    星空總有一天也會有終結的,只不過人類並沒有機會看到星空結束,所以也有不少人都在幻想,在星空即將結束的時候到底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可能就會陷入到無盡的寒冷中,也可能會有無法忍受的炎熱,甚至還會有爆炸等情況。
  • 友情推廣丨進擊吧,宇宙——《吞噬星空》動畫正式官宣!
    熱火朝天的CCG已經接近尾聲~只見一大早搶購紀念幣的小夥伴就——連起來圍繞展區一圈排起了長龍
  • 迷你世界:善用發現美的眼睛,不去萌眼星也能看星空!收藏的拿走
    人類常常仰望星空,似乎總想在這無邊的宇宙搜尋到些什麼,但往往最後什麼也搜尋不到,無奈現有的科技並不能把人類帶出這片狹小的世界,去探索宇宙中的繁星點點,所以現在人類就只能在星球上觀看著神秘而精彩的宇宙星空。
  • 揭開宇宙的奧秘,這外太空中獨特的藍寶石星球,是人類永恆的家園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而我們的科學家正致力於在宇宙中尋找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雖然也發現了幾個與地球類似的宜居的星球,但僅僅只是猜測。所以,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地球是宇宙中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不僅如此,地球還是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的行星。
  • 開年大劇 | 第一部不設座位,孩子在劇場裡觸摸山川、森林、星辰、宇宙的5D兒童劇《星空魔毯》終於來鄭州了!
    鄭州首部不設坐席,在劇場裡觸摸山川、森林、星辰、宇宙的「全包裹四維5D」(情況是這麼個情況,名詞是瞎編的2018年這場說走就走的澳洲原生態親子之旅《魔毯·星空》終於要來鄭州了!所以,這條通往星空的「魔毯」就當然不容錯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