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園智庫】特色小鎮創建靈感 「動漫+鄉村」式的創意營造案例

2021-02-28 科技園智庫
「生態為本,文化為魂,動漫為用,鄉村營造」。「動漫+鄉村」的創意營造是動漫與鄉村共融後,村民自治下探討的一場鄉村生活創意實驗。今天讓我們從國內外營造的一個個有趣創新的動漫新村中尋找一些靈感和啟示。

  目前在韓國已經有超過100個壁畫主題的胡同或村落,並仍在不斷增加中,許多已是外國遊客必訪的景點。韓國旅遊發展局希望人們在欣賞美麗的壁畫時,也能多花一點時間,了解該地的歷史背景,從中感受社區中「生活的氣息」

 


  韓國壁畫村的大量出現,源自於2006年起由政府與其他單位所倡導的大規模公共藝術計劃。當時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選擇了32個被認為較為落後的地區,希望能夠以公共藝術的方式,改善當地居民的文化生活,試圖動員住戶們一同作畫來創造能互相交流的途徑,並加入部分裝飾藝術,來達到市容美化。



  梨花壁畫村位於首爾市鍾路區梨花洞,起源於2006年的、由60多名藝術家所參與的駱山計劃,通過繪製壁畫以及設置公共裝飾藝術,希望給予社區民眾小小的幸福。梨花洞在1950年代是首爾知名的板子村(棚戶區),雖然部分村落被拆除,不過至今仍是首爾市中心區所剩無幾的老社區,聚集了數百棟沿山坡而建的舊房子,被認為是能追溯回憶的地方。後因綜藝節目《兩天一夜》中播出了翅膀壁畫、《屋塔房王世子》等韓國電視及電影中的場景宣傳而走紅,梨花洞的壁畫村已經成為遊客最愛的景點之一。

 



  弘濟洞螞蟻村在仁王山腳下,很難想像在首爾如此發達的城市,還有這樣一個貧窮的村莊。與其他的壁畫村一樣,因為戰爭無家可歸的人在這裡搭篷落戶,形成的難民聚落,一開始因簡陋搭建的村落有印地安部落的原始感,曾被稱為印地安村。後更名為螞蟻村,意為這裡居住的居民都像螞蟻一樣認真工作、忠於生活。現仍有約350位住戶,大部分為老人,大多是接受政府補助的低收入戶,是典型韓國俗稱的月亮村,意指位置較高,與月亮靠近的貧困社區。

 

 

  2009年在建築企業的大力贊助下,並動員首爾市內5所大學美術系的128位學生,分為五個主題 (歡迎、家族、電影人生、自然進化、結束與開始) 完成了50餘件的作品。

 

  中溪洞白沙村中溪洞白沙村位於首爾特別市蘆原區中溪洞104號的佛巖山,與弘濟洞螞蟻村一樣,深處發達的首爾市卻如此貧窮,是韓國最後一個月亮村。此地居住區的人們都是因戰後無家可歸,有的從龍山、南大門、清溪川等地搬遷而來的。

 


  此外,還有被稱為亞洲的「聖託裡尼」的釜山甘川洞文化村、韓國的普羅旺斯「小法蘭西」文化村、kangfull漫畫街區、充滿童趣的日山西區壁畫街。

 

微評

        一場官方推動的大規模的公共藝術計劃,讓若干原本偏遠貧窮的落後山村,逆襲成為旅遊產業發達、文化韻味濃厚的現代村落,讓全國乃至全球遊客流連忘返,可謂文化藝術進化成為惠民產業的典範。競爭戰略之父麥可·波特曾提到:"基於文化的優勢是最根本、最難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競爭優勢。"不得不說,韓國這場公共藝術計劃是頗具前瞻性和現代性的,這為我市特色小鎮建設提供了有益啟發,在大澤·葡萄古鎮、農谷小鎮、種業小鎮、耕韻小鎮等包含若干文化基礎尚好但位置偏狹村落的小鎮建設過程中,因地制宜給村落注入文化藝術給養,精心打造造吸引人駐足的文化景觀,讓古舊村落煥發生機和活力。

 

  妖怪村位於臺灣南投縣溪頭,是臺灣鄉村社區創意營造的成功範例。9.21大地震後,原有的蜜月度假產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以老人休養為主,年輕人鮮有知曉。為了重振地區經濟,以動漫創作與衍生品開發為手段,妖怪村藉助傳播範圍局限在村內的「妖怪傳說」文化,逐步營造了極具特色的文化創意鄉村社區。這裡原先只是「溪頭明山森林會館」規劃出來的一個小商圈,原本觀光開始逐漸沒落的溪頭。

  

個性文化定位

  

  居民從當地神怪傳說中獲得靈感,以「妖怪」一次突破了人們對於旅遊景點的通常認識,在第一時間抓住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注意力。然而,「妖怪村」沒有呈現妖怪的恐怖,而是進行了「KUSO搞怪萌」的個性定位。在年輕人看來,KUSO是無釐頭、搞怪、好笑的代名詞,妖怪村的妖怪對嚴肅的主題加以結構,構建出了諷刺效果的娛樂文化。


符號產業轉化

  在妖怪傳說文化符號化的基礎之上,妖怪文化與形象被不斷地挖掘與開發,基於搞怪KUSO的文化創意被運用在了各傳統行業之上。有倍受歡迎的當地特色小吃「眼珠麥麵」、「咬人貓麵包」、「妖心」、「妖怪冰淇淋」;有充滿創意玩味的伴手禮「妖怪雨傘」、「神木桶奶酥餅」;還有有妖怪形象構築的特色旅館「枯麻館」、「巴豆館」。

系統商圈經營


  妖怪村以一條主要的商業街貫穿,處處都是搞怪的妖怪雕塑和風格鮮明的紅燈籠木頭房,並對其這些設施進行系統的定位經營管理。有「妖怪映像館」、「妖怪郵政」、「妖怪診所」等營造濃厚文化生活環境的設施;還有「妖怪遊擊隊」、「妖怪逃生門」、「天狗擊鼓秀」、「枯麻巴豆見面會」等特色娛樂互動活動。在對商業街店鋪的管理中,管理團隊對於積極參與特色活動的商家返積分獎勵,對不配合特色活動的商家則「記警告」扣積分,積分多少將影響房租價格,這直接促使了社區內商圈的繁榮發展,更使作為社區主體的商家們積極參與到社區創意氛圍的營造中來。

 

  同時,妖怪村採取了很多配套的商業宣傳模式,譬如刊發每月一期的《妖怪抱報》,在其上留下原創的文字、原始的故事;設計妖怪村自身的APP,進行妖怪傳說介紹、活動快訊發布、店家信息宣傳、妖怪村貼圖與地圖展示;發行妖怪大樂透等等。這都對妖怪村社區的創意氛圍營造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

 

微評

        一個源於村落的」妖怪傳說「,經過創意延展和巧妙定位,輔之以有效的營銷手段,成長為頗具市場號召力的產業符號,面對傳統蜜月度假產業沒落的妖怪村,已然成為鄉村社區創意營造的典範。尋找一個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在不損害其文化性的前提下,進行創意解構和適度的商業化包裝,並藉助現代傳媒的力量圍繞其形成有效的輿論場,使之成為文化和產業的雙重引擎,這種源於傳統而不囿於傳統,出自傳統又超越傳統的發展思路是妖怪村帶給我們的生動啟示。平度具有良好的資源稟賦和文化積澱,找到類似」妖怪傳說「這樣的文化符號,並讓傳統元素在現代思維下大放異彩,成為特色小鎮創建的旗幟和動力,同樣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現實意義。

 

  桃米村位於臺灣的南投縣埔裡鎮境內行政轄區面積約18平方公裡,人口1264人,距離島內的暨南大學較近,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區內有6條清澈的大小溪流,有「埔裡泉水甲臺灣、桃米泉水甲埔裡」的美譽。在歷經1970年後的工業起飛,臺灣的山農漁村青壯人口被擠壓到工業生產體系,人口外移的農村,隨著農業的衰敗,農村的文化、景觀與生產也隨之蕭條,再加上地震的創傷,受災地區可以說是在雙重擠壓下,面臨艱巨的生存困境和挑戰。桃米社區還是往日月潭的必經之地,車程20分鐘,但觀光經濟亦從未輻射至桃米村。臺灣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一批批把桃米村的青壯年吸走,使它變成一個人口結構老化,農業經濟衰退的老舊社區。



成立基金會

  來桃米社區進行重建工作的是NGO—「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其宗旨是「實踐在地行動的公共價值」,致力社區營造工作。為了重建,它成立了「埔裡家園重建工作站」,和桃米村深入合作,共同進行重建工作。在「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看來,真正有意義的重建工作,應根植於對民眾的改變,社區整體的改變,從而達到農村轉型發展、產業有效提升,並「尋求家園永續的可能」。在剛開始重建的時候,「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創建了一種「以工代賑」的模式:參加社區重建的人,每個月拿一萬五千元左右的新臺幣,維持基本生活,白天為社區公共事務出力,晚上上課,由大學老師為相關民眾講授培養休閒產業等方面的課程,並帶領大家調查,研究分析桃米社區的特色和發展優勢。

 



開發生態旅遊 


  "青蛙共和國",桃米村蘊藏著豐富的生態資源,臺灣原生29種青蛙,桃米擁有23種。在當地政府幫助下,桃米村民挖掘資源潛力,不斷宣傳各種各樣的青蛙和色彩斑斕的蜻蜓,把青蛙設計出各種可愛的卡通形象,遍布鄉村醒目位置。鼓勵村民動手,用紙、用布、用石頭等鄉村材料,製作手工藝品,很快使桃米村從一個地震廢墟變成一個昆蟲生態文化體驗休閒區。


  桃米生態村提煉的新文化符號是「青蛙共和國」。在桃米,處處可以看到青蛙雕塑和圖案,還有溼地公園,以及一家家民宿院落裡的生態池——為青蛙營造生態家園,你甚至可以看到,男女衛生間也命名為「公蛙」和「母蛙」。

  博學生態村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地處「海口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內。該村已有數百年建村歷史,是一個有300餘人口的典型火山口古村落,較完整的保存了羊山傳統聚落的形態特徵。


動漫的種子「蜜蜂王國」

  在博學村,有兩種生物具有代表性。一是從火山石縫裡長出的荔枝樹,二是飛舞在萬花叢中的蜜蜂,村裡養蜂的專業戶越來越多。於是,陳統奎想到在村裡創造和推介一個神話—— 「蜜蜂王國」。他常常對村民們說:「我們要保護環境,不要亂用農藥,盲施化肥,更不能把大樹砍了。否則,村裡就沒有好的蜜源植物蜜蜂就養不好了。蜜蜂養不好,瓜果就種不好,產的蜂蜜更不好。」這樣,通過對蜜蜂的保護,陳統奎在村民心中播下「綠色生態文明」的種子。2011 年,陳統奎申請了「火山村家蜂」商標,開始探索蜂蜜的「統購統銷」,以高出市場價一倍以上的價格收購蜂農的蜂蜜,通過淘寶網、團購網站、上海農好農夫市集等渠道銷售。

 

 

藝術家創造「蜜蜂神話」

 

  2012 年,一個韓國藝術家團體聽說海南一個偏僻鄉村在打造「蜜蜂王國」,於是託人找到陳統奎,說希望到博學生態村駐村創作。陳統奎用花梨之家民宿免費招待了他們,而駐村的10 多名韓國藝術家也用藝術創造回饋了博學村的熱情。他們帶領全村村民,包括5 歲的孩童和102 歲的老阿婆,用廢鐵、木棒、椰子殼、鋼絲、吸管等材料,創造出形態各異的蜜蜂造型這些蜜蜂造型遍布在村舍牆頭、路邊,成為博學村新的生態符號,讓博學生態村瞬間從一個抽象的「蜜蜂王國」,變成一個擁有具象藝術形式的「蜜蜂神話」。

 



 

微評

        與妖怪村選擇」妖怪文化「這一抽象概念不同,桃米村和博學村分別選擇了」青蛙「和」蜜蜂「兩個非常具象的符號作為創意發展的主體,經過文化創意人士匠心獨運地構思和潤色,給人以可觸可感的現實感受。而更加不可忽視的是,二者在發展過程中,對於生態環境保護這一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堅持以及運用,而在農業文化厚重、農業資源豐富的平度,生態關注與環境保護更是特色小鎮創建過程中不容輕視的命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開發註定沒有生命力。將NGO、藝術家、高校等公益性較強社會力量納入到農村社區創意營造的進程中,也是二者共同帶給我們的有效經驗,無論是微觀的農村社區創意營造,還是宏觀的特色小鎮建設,單靠政府注力都不現實,而該是一項全民行動,充分挖掘有效的民間力量,匯溪流成江海,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小編想說,找準思路和方法,別人家的蜂蜜、青蛙可以,我們的葡萄、櫻桃、芹菜未嘗不可。

相關焦點

  • 特色小鎮 藝術添彩(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建設一批特色小鎮,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抓手。在特色小鎮建設進程中,藝術發揮著獨特作用,不僅可以將現代生活美學引入傳統村落,提升鄉村生活品質;更能夠以設計激活創意引擎,培育鄉村文創產業,帶動傳統經濟轉型升級。
  • 臺灣農村發展案例-嘉義縣大林鎮 (米蘭小鎮的區域形象)
    由於傳統農民多為單一個體,無法有效率的統籌資源,也沒有資金購買完善的設備,更容易受到市場與外來工廠及糧商的影響,而導致產銷上的困難,無法對外競爭,因此地方人士期待能有更好的翻身機會,擺脫初級農產所造成的限制;因此當時的鎮長結合農業營銷專家團隊,決定進行創意營銷的推動、深化產業轉型開發附加產值,來翻轉大林鎮的農村小鎮的印象。
  • 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二、 特色小鎮的模式 三、 特色小鎮的特點 四、 與相關概念對比 五、 推動鄉村振興 第二節 2018-2020年中國特色小鎮建設現狀 一、 特色小鎮建設類型 二、 特色小鎮項目分布
  • 這21個小鎮幾乎代表了特色小鎮的所有打造模式!
    :實操專家講解+案例分析+模塊總結+實地考察峰會主題第一板塊:特色小鎮產業政策、產業趨勢、申報審批及規劃解讀(特色小鎮創建申報解析)第二板塊:特色小鎮標杆項目運營模式創新及實踐(特色小鎮三融模式+特色小鎮發展中五大注意問題)第三版塊:歡迎晚宴+文旅創新IP項目資源連結會
  • 離石區召開「千年信義文化旅遊美食節」平型關智庫團隊合作專題...
    梁美麗 攝 平型關智庫是全省鄉村旅遊、有機農業、農文旅綜合體策劃運營的最優秀團隊,成功打造了車河為例的「山西省靈丘縣村級有機農業扶貧模式」,策劃運營效益享譽全國,受到省委的認可。 座談會就離石區情概況,大農特、大健康、大文旅、大數據產業發展構想,城鄉融合發展構想,呂梁市旅遊集散地中心建設,美食節吃住行相關籌備工作;農文旅短中長期產業化發展方向和趨勢,困難和問題,解決方案,戶——合作社——農企一網通連接;信義鎮康養小鎮、民宿旅遊產業化思路,全省青少年實踐基地示範創建;政策背景及政策機遇進行了深入詳細的交流探討。
  • 我省加速打造特色小鎮2.0,省級特色小鎮擴容至42個
    日前,省政府發布《關於命名第四批省級特色小鎮的通知》,濱江物聯網小鎮、餘杭夢棲小鎮、東陽木雕小鎮等20個特色小鎮被命名為第四批省級特色小鎮,省級特色小鎮擴容至42個。  經過多年培育,今年我省特色小鎮建設收穫碩果,擴容數量堪比前三批總和,形成「42個命名小鎮、101個創建小鎮和51個培育小鎮」的建設發展格局。
  • 天津北辰區雙街鎮積極創建市級特色小鎮
    天津北方網訊:列入本市首批市級特色小鎮培育名單的雙街鎮,聚焦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方向,建成後將與區域經濟、產業、文化、旅遊發展規劃等高度融合,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雙街鎮面積42.11平方公裡。
  • 楊家鎮:打造創意文旅一體「國際蠶桑小鎮」
    原標題:楊家鎮:打造創意文旅一體「國際蠶桑小鎮」   從綿陽到中江,必經涪城區楊家鎮。每到逢雙趕集日,楊家街上便人流熙熙攘攘。
  • 排頭兵報告|從化:用好特色小鎮「特」字訣,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作為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的平臺,特色小鎮已成了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方式,同時是農村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作為廣州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從化2015年提出建設特色小鎮發展戰略,至今在全區謀劃布局了20個特色小鎮,10個已對外運營。歷經發展建設,從化已闖出一條以建設特色小鎮為重要抓手的鄉村振興之路。
  • 特色小鎮:臺灣的貓、妖怪與摸乳巷
    日式建築風格的松林町妖怪村,位在溪頭森林區出口,為紀念明山會館的創辦人『松林勝一』而設置;實則為一現代化的日式特色商圈,來到了這個小鎮就彷佛到了日本的童話裡一樣!妖怪村,其實裡面並沒有妖怪,卻有故事性十足的創意,目的還是在吸引遊客體驗該地的商圈特色。事實上,街區的範圍不大,卻很有『日本味道』。日式的屋簷,高掛整排的紅燈籠,不免令人聯想起宮奇駿卡通『神隱少女』的故事聯想。
  • 民生智庫 | 98家2020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出爐!
    798藝術區郎園Vintage文化創意產業園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清華科技園中關村軟體園星光影視園二、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提名)航星文化科技產業園西什庫31號吉裡(北京)國際藝術區北京萬荷文化藝術矽谷創意產業園中國動漫科技產業園一期北京化工集團華騰易心堂文化創意產業園中關村數位電視產業園中關村東升科技園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百旺弘祥文化創意產業園
  • 新奇 | 旅遊新玩法——沉浸式體驗
    長沙一諾旅遊規劃設計有限責任公司是旅遊規劃與休閒農業規劃設計引領者,農旅產業生態圈智創(平臺)企業,農旅產業IP智造方,國內實戰型和創新型一站式規劃設計專業提供商,專注於農旅策劃、旅遊規劃、休閒農業規劃、農業產業規劃、鄉村旅遊規劃、特色小鎮規劃、鄉村振興規劃、田園綜合體規劃、建築設計、景觀設計、文創主題遊樂設施建設、農旅項目開發、溫泉設計建造及運營服務等
  • IP加持,小鎮騰飛
    今天藍裕文化主題開發設計院就來聊聊小鎮與影視IP的那些經典案例。 影視IP主題型文旅小鎮依託影視拍攝地、影視人物、影視場景、動漫等IP元素,結合旅遊產業發展,形成特定效應的主題小鎮。
  • 2019小鎮中國(湘潭)大會|對話:特色小鎮運營之道與商業模式
    我們是希望通過以往20多年來的經驗以及我們身邊所有的服務鏈,通過我們的主要產業、農業、康養作為主導核心,提供一個全周期、全產業鏈的一站式的綜合服務商。我們目前已經涉足的項目有300多個,其中特色小鎮項目有超過80個。我們旗下為小鎮所服務的基礎產業鏈由我們以前的地產板塊,更主要是農業、醫療、健康、小鎮、教育等等與之相應配套的專業的團隊,這是我們自己的核心產業鏈。
  • 【創新案例】臺灣6大創新型特色小鎮案例
    來源:特色小鎮大百科
  • 《中國企業報》集團牽手翠屏打造特色玫瑰小鎮
    經過雙方前期的考察與多次溝通、交流,翠屏區人民政府與中國企業報集團和平玫瑰科技產業(北京)有限公司達成參與「一帶一路」和平玫瑰園區建設計劃暨美麗中國「雙百」玫瑰園區(小鎮)工程,《中國企業報》集團副總裁、副社長溫義堤,中共宜賓市翠屏區委副書記、翠屏區人民政府區長李強在峰會上共同籤署了《特色小鎮開發建設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也是四川建設的第一個和平玫瑰特色小鎮。
  • 臺灣妖怪村:這可能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文化創意鄉村
    為了重振地區經濟,以動漫創作與衍生品開發為手段,妖怪村藉助傳播範圍局限在村內的「妖怪傳說」文化,逐步營造起了極具特色的文化創意鄉村。「妖怪」村入口這裡原先只是「溪頭明山森林會館」規劃出來的一個小商圈,為了復興觀光開始逐漸沒落的溪頭,居民從當地神怪傳說中獲得靈感,以「妖怪」一詞突破了人們對於旅遊景點的通常認識,在第一時間抓住了遊客尤其是年輕人的注意力。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讓創意為鄉村旅遊注入活力
    近日,記者採訪了部分參加此次學習的業界代表,聽他們分享了此次臺灣之行的感受和臺灣鄉村遊的發展經驗。  臺灣鄉村遊凸顯個性化  臺灣鄉村遊究竟有何特點?亞龍灣國際玫瑰谷副總經理李永才在一個星期的交流中,認為臺灣的鄉村遊在文化創意、基礎設施建設、服務體系建設、渠道建設和個性化這五個方面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 臺灣的生活,處處充滿文化創意!
    如今,在中國很多爆品商業項目裡,都能看到臺灣美食、臺灣咖啡館、臺灣動漫、臺灣文創零售。他們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人氣的保證。我們應該學習什麼?——臺灣文創產業的代表作品解讀以華山文創園和松山文創園為代表的特色園區,集合了臺灣多種文創業態為一體,成為臺灣目前最重要的文創產業孵化器。
  • 購物中心特色街區 創意市集 IP打造 新商業場景營銷
    無論是新開業的購物中心,還是存量商業進行新一輪的升級改造,做一個有明確主題、鮮明特色的強體驗式空間,基本已成為「標配」。   購物中心幾乎「人手一個」主題街區,其中以手作、生活方式店為主的文創類主題街區的數量最多,特別是處於城市核心商圈或者商圈核心位置、面向城市級廣客群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