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跨江向海 再創高質量發展「滄桑巨變」

2021-01-17 金臺資訊

2020年11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蘇考察,第一站便來到南通,點讚南通」好通」、滄桑巨變、生活幸福,並提出殷切希望。新發展階段,南通正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勇當全省「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排頭兵。

江蘇臺記者張賀說:「這裡是位於南通大生集團的數位化紡紗車間。1895年,張謇先生創辦大生紗廠以來,126年間這裡的生產經營從未中斷。通過不斷的產業轉型升級,現在的紡紗車間已經實現了全流程數位化生產。 」

作為國內首條全流程國產設備數位化紡紗生產線,這條生產線把每萬錠用工人數降到15人,同時生產效率提升15%。而這段時間,數位化紡紗車間的升級版、投資5億元的紡紗智慧工廠正在加緊建設,項目計劃2021年底正式投產,將實現紡紗、物流、倉儲等全流程智慧化管理。

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沈健宏說:「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託,把實業幹好,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運用高科技5G技術,努力在雙循環背景下全面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優勢。」

作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一個多世紀以來,南通依託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步伐異常穩健。「十三五」時期,已經形成高端紡織、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新材料、風電等六大特色產業集群。地區生產總值連跨3個千億級臺階,預計2020年將突破萬億元。

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澍說:「不斷在一些基礎研發方面進一步提升,能夠使我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和國際上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研究所所長葉振華說:「加快製造業數位化和服務化推進,在5G特高壓還有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加大發力為區域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說:「南通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全力打造通州灣新出海口,高起點、大手筆建好江蘇開放門戶;深入推進滬蘇通跨江融合發展,融入蘇南、擁抱大海,實現更多的『天塹變通途』。」

「十四五」時期,省委賦予南通「融入蘇南、擁抱大海」的重要使命。跨江融合方面,南通和上海、蘇南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正在深度融合,在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已經形成了以汽車零部件為代表的精密製造和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兩大主導產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0億元,註冊企業達到2840家。向海發展方面,南通正舉全市之力推進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打造江海聯運智慧港口和綠色高端臨港產業基地。目前,已經有6個百億級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天綠色精品鋼、金光、桐昆PTA等項目將在今年正式投產。

南通市蘇錫通園區黨工委副書記 管委會副主任黃曉峰說:「我們在新的一輪發展當中,我們要把總量做大,打好產城融合這個牌能夠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在這個區域落戶。」

南通市通州灣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陸忠華說:「我們將堅持大通州灣核心港區的定位,全面加快海上工程的建設,力爭在『十四五』末我們能夠具備30萬個標箱以上的吞吐能力,我們的20萬噸級航道能夠全面建成。」

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說:「南通作為總書記視察江蘇的第一站,將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帶著無上光榮,帶著強烈的使命,帶著真摯的情懷,把總書記寄予的期望與省委賦予的定位使命貫通起來,把多重國家戰略機遇與資源稟賦優勢疊加起來,把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與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匯聚起來。再來一次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以『強富美高』新南通建設的過硬成果回報總書記的關懷厚愛。」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張賀 陳志斌 王從 李棟 姜晨光 龔丹 南通中心站 供片臺/南通臺 編輯/劉琳)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南通崇川政協:感悟滄桑巨變,踐行責任擔當
    中國江蘇網12月12日南通訊 12月11日上午,南通市崇川區狼山鎮街道政協工委組織政協委員開展專題學習調研活動,探尋張謇精神,踐行生態文明,感受南通滄桑巨變,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活動當天,政協委員們實地走訪了濱江規劃館、任港灣及五龍匯片區項目指揮部,詳細了解南通城市副中心、濱江地區國際街區、生態綠廊的建設情況。政協委員們還走訪了濱江棧道、梵音廣場、綠蔭廣場、軍山綠野等五山及沿江生態保護重點項目,深刻感受當前南通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紮實開展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的生動寫照。
  • 見證大江巨變: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江」
    採訪團圍繞「最美岸線行、保護濱江行、最美江灣行、綠色園區行」四條主題線,踏訪南京、南通、常州和張家港四地,切身感受大江巨變。本報記者一路隨同,採訪江蘇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江」的故事。  最美岸線行——揚子江畔,渚清沙白鳥飛回  駐足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濱江廣場,一江春水靜靜東流,不遠處,新濟洲國家溼地公園宛如一顆「綠寶石」熠熠生輝。
  • 江蘇南通:政府搭臺跨江融合,百餘通企與蘇南高校產學研對接,南通網...
    江蘇南通:政府搭臺跨江融合,百餘通企與蘇南高校產學研對接 2020-12-23 14:18:54 來源: 南通日報 北固山下、西津渡旁,校企相融,科創風景正好
  • 立足「十四五」 沿江地區擘畫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趙亞玲 魏林娜攝  從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到前不久總書記視察我省南通、揚州等地,不到5年時光,江蘇八百裡揚子江,迎來脫胎換骨的巨變。  沿江地區一直是我省發展的「主引擎」。立足「十四五」,沿江地區還需緊扣國家戰略、緊扣開啟現代化、緊扣全省發展優化布局,擘畫高質量發展「新圖景」、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 南通開發區 迅速發展 改革開放再出發
    堅定扛起南通經濟發展主陣地、主力軍大旗 南通開發區:激情燃燒,改革開放再出發 頭雁引領,群雁高飛。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羌強表示,南通開發區正以「捨我其誰」的精氣神「再出發」,激情燃燒,堅定扛起全市經濟發展主陣地、主力軍大旗。
  • 觀察|南通這一個月:崛起江海,以大格局謀劃強支點
    但之前,由於缺乏便捷高效的過江方式,南通不僅無法與上海實現同城化發展,還一度成為「交通末梢」,成為江南「最熟悉的陌生人」。蘇通大橋、滬蘇通鐵路等過江通道的開通,改變了這一切。習近平總書記形象地說,南通當年不好「通」,現在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南通就好通了」。南通「好通」,一通百通。
  • 南通改革開放40年發展述評 通達天下
    近日,寧啟鐵路南通至啟東段(寧啟鐵路二期)已進入試車階段,南通鐵路「東進」的序幕即將拉開,這對於我市實施沿海開發戰略,打造「長三角」北翼交通樞紐具有重大意義。  一橋飛架,天塹終變通途  縱觀改革開放40年來南通交通巨變,蘇通長江大橋的建成通車,是最具劃時代意義的大事。
  • 南通這趟「考察之旅」非同尋常
    有專家評價,此次考察合作之旅,凸顯南通加快融入蘇南、跨江發展、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一路向南,南通,不再低調!  問道蘇南,透露出什麼信號?  南通向南,信號愈發強烈。  今年1月,南通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報告,共有十餘次提及「蘇南」。今年2月以來,學習蘇州「三大法寶」,正以一股前所未有的熱度席捲南通。
  • 江蘇南通:產業協同,勾勒優江拓海黃金線
    11月28日,南通舉辦江海聯動與產業協同發展專題研討會,國家省市有關領導、沿江沿海城市代表、專家學者、重點企業客商等450多人開展深入交流,分析長三角一體化新趨勢,為南通發揮江海資源稟賦優勢,大力實施優江拓海、江海聯動戰略,以大通州灣思維推動新出海口建設,促進產業協同創新、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決戰決勝時 「蘇」影小康路丨幸福南通的小康密碼,藏在奮鬥創造中
    實施「兩區一市」行政區劃變更,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區域協調發展重要指示要求,搶抓國家戰略機遇,優化市域空間布局的重大舉措,有利於南通深入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有利於積極打造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有利於加快提升南通城市發展能級,對於南通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 海門區委書記陳勇: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0年是海門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8月8日,海門區正式掛牌成立,標誌著海門成為南通主城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啟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站在撤市設區新起點,海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遵循新發展理念,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歷史機遇,準確把握南通市委賦予海門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以「換道搶身位,開局勇爭先」的昂揚鬥志,應對變局、開拓新局,奮力譜寫海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一、立足新起點,在新賽道中找準高質量發展坐標系。
  • 江蘇立足新起點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_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1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全省各界引起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立意深遠、內涵豐富,深刻闡明事關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江蘇在新的起點上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 滄桑巨變 雲嶺夢圓
    點擊這裡查看發布會直播內容點擊查看《滄桑巨變 雲嶺夢圓》千年追尋,圓夢今朝!易地扶貧搬遷「挪窮窩」  雲南實現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百萬人大搬遷,實現了一步跨千年的壯舉。全省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9.6萬人、隨遷人口50萬人,建成集中安置區2832個,現已全部搬遷入住。
  • 江蘇南通:樁樁件件,民生實事交出暖心答卷,南通網-中國南通主流...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到地方視察就來到江蘇,第一站就來到南通,點讚南通「好通」、滄桑巨變、生活幸福。穩定就業託起幸福生活就業有術、增收有路,百姓的幸福生活才有保障。去年,面對疫情的不利影響,南通全面貫徹「穩就業保就業」工作要求,聚焦重點群體,更大力度推動就業創業富民。
  • 直播|廣西發展向海經濟和推進「藍色海灣」保護行動新聞發布會
    首先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廣西向海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關注和支持,也非常歡迎和感謝大家來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下面由我來發布廣西發展向海經濟和推進「藍色海灣」保護行動有關情況。 我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視察廣西時提出的要「打造好向海經濟」重要指示精神,出臺全國首個省級發展向海經濟政策文件——《關於加快發展向海經濟推動海洋強區建設的意見》《廣西加快發展向海經濟推動海洋強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及6個配套文件,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學謀劃、統籌推進我區向海發展。
  • 南通崇川目標建設長三角高質量發展首位區
    南通崇川目標建設長三角高質量發展首位區 2020-01-09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三角北翼「大城」之夢:區劃調整後再出發,南通挑戰何在
    但隨著未來幾年,過江通道實現「八龍過江」、沿海高鐵通車以及新機場的開建,還有通州灣新出海口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和重大功能布局的「落子」,這座位於上海北翼的城市,正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王者時刻」,成為長三角城市群向北發展最引人矚目的「橋頭堡」、最具爆發力的「驅動核」之一。
  • 「蘇」影小康路丨水潤南通·福澤江海
    平園池村的蝶變,是南通生態富民、綠富同興的生動寫照,也是全市新農村跨越發展的精彩縮影。近年來,南通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民富村美風氣好」的藍圖從理想照進現實。站在全面小康與現代化新徵程的交匯點,愛江愛海愛南通的南通人選擇向海而生,以「大通州灣」的思維和理念,統籌推進通州灣示範區、洋口港、海門港和呂四港等四大片區建設,著力構建全市域的沿海開發大格局。
  • 66張照片,10個休閒好去處,給你①個愛上南通的理由!
    這篇《愛上南通的10個理由》請一定收藏好!如再有人問,請直接甩給他!回答一定是「大生·眾創街區」!大生眾創街區 圖源:南通易特大生眾創街區 圖源:南通易特大生眾創街區 圖源:南通易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