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投資者數量越來越多,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各行各業的精英齊聚一堂,在這樣的交易環境下,有些投資者想要學習基金的投資方法建倉,也想獲得超額收益的機會。投資者可以效仿基金的持倉股票去建倉嗎?
有些人就會去想:「既然基金經理的個人能力這麼強,手上的基金走勢這麼好,我模仿他進行操作不就可以了嗎?」這樣的想法只對了一半,學習基金經理的操作模式是可以的,但是想要跟著基金經理建倉的基金去操作,恐怕做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在買些什麼,更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賺錢。騎牛看熊發現投資者去看著基金的持倉,往往是上個季度的建倉數據,投資者盲目參與可能會有明顯地延遲性,也就是說最終可能買的都不是基金產品的最新持倉。
按照基金的持倉規律來看現在看到的是上個季度的持倉,也就是7月看到的是4月、5月、6月基金的建倉股票和持倉比例,8月份、9月份依然看到的是4月、5月、6月基金的建倉股票和持倉比例,本來以為可以買到基金經理建倉的股票,結果到了10月份4季度的時候,卻發現4月、5月、6月基金的建倉股票早已經賣出清倉了,或者是降低了投資比例。騎牛看熊認為投資者要弄清楚投資的比例,以及基金經理是否真的建倉了,否則最後是白歡喜一場。
基金經理手握上億元的資金,再進行建倉的時候,少則十隻股票,多則幾十隻股票,如果投資者按照基金經理的持倉來進行購買,手中資金少不說,還容易只買到一部分股票,最終基金產品的整體收益為正,自己股票帳戶確實「滿天綠」,這就得不償失了。騎牛看熊認為投資者不妨一部分資金用來買股票,另一部分資金用來買基金,這樣做就不會又想著基金賺錢自己錯過,股票行情來了卻沒有建倉,合理配置手中的資金進行操作,這也是比較不錯的交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