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依銥。歡迎收聽本周的直播答疑,這次答疑我們分二期來展現,本期內容是上集,包括了從1--10位提問者的問題。
1、函冰油畫工作室:
老師好,請問債基現在買入合適嗎?謝謝?
憤怒的鼬鼠:
可轉債基金當前市場有配置意義嗎?市場上有哪些好的可轉債基金可以選擇
【回復】
債基本身波動比較小,買入時點上可以不用過於在意,因為它本身就是我們資產配置裡面比較重要的一環,如果沒有這一塊的話,現在就可以配置上了。
當然還是要講一下,在基本面走弱、經濟下行的時候,是利好債市的,因為這個階段一般國家就會出臺一些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利率下行債券價格上行,會有利於債券基金(尤其是純債基金)的表現,同時,一般經濟下行時股市也相對不好,這個時候債基降低組合波動性的作用就更突顯。如果是二級債基或者轉債基金,會受到股市波動的影響,更適合在股市行情比較好的時候買入。從中證綜合債指數的走勢可以看到,總體債市是一個穩步向上的趨勢,因此,大的進入時點上不需要太糾結。
來源:Wind;數據區間:2010.12.16-2020.12.16
另外可能大家還是因為之前的債券爆雷事件對債基有些擔憂,其實之前說過,這個事件一來並不是系統性風險,年內爆雷數量也是在正常範圍內的,另一方面監管也已經開始對債券爆雷事件進行監管了,所以沒有踩到雷的債券基金都不需要太擔心,可以選擇一些基金經理經驗豐富的債基。
轉債基金的風險收益是介於股和債之間的,最大特點是進可攻退可守,如上段所述,在股市行情好的時候轉債基金表現也會相對更好。當前時點往後看,中長期市場還是會繼續復甦態勢、震蕩向上,轉債依然可以配置。轉債基金可以關注興全可轉債、南方希元可轉債、鵬華可轉債、博時轉債增強等基金。從興全可轉債淨值走勢和上證指數走勢就能看出,轉債基金的漲跌與股市基本上是正相關的(最近興全可轉債的淨值下跌主要是因為分紅導致的,12月7日分紅後淨值從1.45元下降到1.18元)。
來源:Wind;數據區間:2009.12.15-2020.12.15
2、花茶:
海富通大中華混合會不會清盤啊,規模0.26億,我定投一直虧,現在放棄定投了,虧損12%
Hanwj:
老師,我想問下基金規模在哪裡看比較準?
憤怒的鼬鼠:
我買的基金有的倉位80%有的90%,是不是倉位低的基金在目前市場性價比低資金利用率低啊
李軍:
基金經理一般持倉多少為宜
【回復】
看了一下海富通大中華混合的歷史規模,2011年之後一直都很小,大部分時候都是不到1個億,2018年開始就一直是在5000萬以下的規模,暫時應該不會清盤,不過因為規模太小了,還是要多關注基金公告,這種可能性還是存在的。這隻基金投的主要是港股上的一些教育、地產和一些電子和醫藥,但是基金整體進攻性其實並不好,和國富大中華對比的話,國富的持倉科技成長性更強。
來源:好買基金網
基金規模在第三平臺看到的數據一般都是準確的,或者可以在基金季報裡看。
基金的倉位高低和資金利用率不能直接關聯,畢竟不同類型的基金本身倉位上就有不一樣的規定,即便是類型一樣,比如都是股票型基金,不同基金經理有不一樣的管理風格,倉位也會不一樣。一般來說倉位高的基金,在市場行情起來的時候進攻性確實會更強。當前市場震蕩還是比較明顯的,倉位低一些的基金進攻性雖然稍弱但可能防禦性會比較強,基金業績不一定比倉位高的基金差。關鍵還是看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
基金經理持倉首先在基金類型上會有一個限制,有些是上限、有些是下限。
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基金的股票持倉不能小於80%;
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持倉不能小於60%,平衡型在40%~60%之間、靈活配置型在0~95%之間,偏債混合型基金倉位上限是45%左右,另外還有可以投資股票的二級債基,股票倉位上限是20%。
在基金類型所規定的的持倉範圍內,都是比較合理的持倉比例,但是不同基金經理會有不同的投資策略,尤其是管理混合基金,雖然不強制保持很高倉位,但有些基金經理還是會常年將倉位保持在90%左右,這樣一來雖然風險有所增加,但同樣也會讓基金收益的進攻性變強,主要還是看基金經理在處理倉位和基金波動上的能力,比如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是一隻偏股混合型基金,但是常年都保持90%左右的倉位。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20.09.30
3、歡樂馬:
能看到基金持有的機構是誰嗎?這種信息公開嗎?
現在披露的基金換手率普遍高於以往,新生代基金經理尤甚,如何看待這個指標呢?
分析一下易方達新收益和他的經理張清華。一直持有想再追加倉位。他算是均衡類基金嗎?怎麼沒在34名單裡面?
用戶8778:
老師,能分析一下張清華的易方達新收益混合A這隻基金嗎?原來只知道他是專門做債券類的基金經理,但是他這個權益類基金這兩年的收益非常不錯,目前規模也不大,我看了好買的數據,夏普比率很高,回撤和波動都不錯,您覺得可以考慮配置嗎?
【回復】
目前基金持有機構名單暫時還看不到,只能看到機構佔比。
基金換手率並不是一定要非常低才好,每個基金經理都有自己的一套投資思路和方法,對於一些偏向長期持有的基金經理(比如張坤),換手率自然而然就比較低,對於一些會進行行業輪動、做均衡配置的基金經理來說,換手率就會相對高一些(比如袁芳)。
除了投資方法上的區別之外,新生代基金經理管理時間比較短,會經歷基金建倉期、自己的投資模式摸索期,進行一定的調整也是在所難免的,當然不排除有些基金經理為了短期排名而頻繁交易,總的來說稍微偏高一些還是可以容忍的,很多新生代、中生代基金經理的換手率也都有一個慢慢下降的過程。
張清華我們之前在《基金經理巡禮》寫過,從他之前的管理基金來看偏債一些,尤其是幾隻代表作都是二級債基,34位基金經理是權益類基金經理,所以沒有把他放在裡面,張清華資產配置做的非常好,在股債兩方面能力都比較強。
易方達新收益是他唯一一隻靈活配置型基金(其他基本都是偏債混合、二級債基),從2019年起大幅提升股票倉位,目前倉位已經高達90%。張清華股票上主要投一些行業龍頭,並且會根據市場情況調整行業,今年以來比較側重電氣、通信、電子等板塊,還配置了一些周期股、醫藥股,目前表現非常靠前,可以考慮配置,不過基金配置比較偏成長一些,再加上他管理高倉位偏股基金時間不長,可以稍微謹慎一些,控制佔比。
4、老貓:
老師,興全合宜老謝帶新徒弟了,近期收益也下滑,二者有聯繫嗎?持有的這個基金是不是應該贖回呢?
Secret:
兩位老師好,如何查詢除經理以外,基金投研團隊的人員的離職,在職等信息
沃爾夫:
基金經理的職業生涯和年齡有關係嗎?
用戶2051:
有些基金經理管理了7-8隻基金了,管理難度應該很大吧,對業績影響不小吧。
幾個評價機構對同一隻基金給出來的夏普比例數值差別很大,這是什麼原因呢
【回復】
新經理剛加入一周,應該還不至於對基金收益產生大影響。帶新人也不一定是基金經理就不管了,興全本身就是一個注重內部培養基金經理的公司,所以老帶新很常見,而且就目前來看興全自己老帶新培養出來的基金經理基本上都是可以延續師傅的比較好的管理表現的,所以至少目前還是不需要贖回的,可以關注後續基金持倉上是不是有變化,如果是和謝治宇之前的持倉風格發生了很大偏移,那可能就要考慮贖回了,不過現階段這種可能還不大。
基金投研團隊人員的信息是查不到的,只能通過基金公告看到有沒有增聘或更換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助理等信息。
職業生涯和年齡有一定關係,畢竟也不能期望一個30歲的基金經理擁有10年的基金管理經驗。
目前基金經理一人管理3隻以上的基金這種情況還蠻多的,管理7-8隻的也不少,大部分基金經理在管理多隻基金的時候會採用相似的持倉配置,重倉股會有一定的重合(有些重合度高的就直接類似於複製粘貼了),這樣就會降低一定的投資難度,也會增聘基金經理或者基金經理助理來協助管理。當然也有管理好幾隻基金然後風格還很不一樣的,比如前海開源的曲揚,7隻基金有4種大的風格,這個時候可能就要選擇一些他個人比較擅長的基金了,並不是各個風格他都會佔優勢。
夏普比率是收益風險比,如果選取同一隻基金不同時間段的收益和風險的話,確實會出現比較大的差異。可以看一下是不是你在不同平臺看到的夏普比率時間段不同,有些可能是近1年,有些可能展示近3年。
5,溪茜寶貝:
桂主編能詳細說一下景順劉彥春的幾個基金嗎?因為已經買了34位經理裡的好幾位(包括張坤、胡昕偉、袁芳以及興全的兩位),還有一點資金想再做做配置。謝謝老師!
【回復】
劉彥春的基金投資風格屬於價值藍籌,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和景順長城鼎益代表基金,倉位和持股集中度都不低,倉位從17年3季度起就維持90%以上,持股集中度維持60%-70%,所以基金波動相對還是不算小的。
他的持倉比較偏愛白酒、大消費,所以其實有些偏向消費基金了,你已經有張坤和胡昕煒的消費基了,那麼可以重新選擇一個其他的持倉行業比較不同的價值藍籌基金,比如東方紅睿豐,持有的是價值龍頭,但基本沒有重倉白酒。
袁芳的基金屬於均衡類,興全不知道你持有的是哪兩位基金經理的基金,喬遷和謝治宇的基金都屬於均衡類基金,董承非的興全趨勢投資屬於價值類。不過均衡和價值這兩塊都是可以作為核心資產著重配置的,基金都沒問題。
6、唐宋圓:
桂主編,老人退休金,買什麼固收加產品好?謝謝
白曉慧?:
我婆母被銀行客戶經理蠱惑,一次性買了190萬的一支中高風險基金,7年才3億規模。可惡至極。
【回復】
為家裡長輩管理退休金的話,確實需要選擇一些比較穩健的產品,畢竟普遍來看年齡相對偏大的老人一般都是比較保守的,可能相比於獲得很高的收益,他們更希望自己的錢可以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有一些小的收入,所以偏股類的產品肯定是不合適的,再遇到其他人推薦理財產品時可以問問看這隻產品主要投的是什麼,股債各佔多少,心裡就能大概對產品風險有一定的了解。
偏穩健型的產品或者固收+產品,可以選擇偏債混合、二級債基,這兩類基金都是以債券為主,同時又有一小部分的股票作為業績補充,也就是固收+中「+」的一部分(偏債混合型基金股票上限是45%,二級債基的股票上限是20%)。
偏債混合基金近2年來看,年化收益都在10%以上,波動率在6%左右,二級債基因為股票佔比限制更嚴格,所以收益和風險比偏債混合稍小,年化收益大概在9%,年化波動在6%~7%。
當然一些表現優秀的基金總體來看年化回報還是要比平均水平更優秀一些,比如張清華的易方達安心回饋、易方達裕豐回報,不過相對來說也要承受一定的風險,另外還有像楊愛斌的鵬揚匯利債券,收益相對較低但是波動非常小只有3%左右,很適合非常保守的人來持有。
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止:2020.12.15
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止:2020.12.15
另外固收+產品裡還有一類絕對收益產品,主要是採用市場中性、對衝等策略來投資。這類產品相對來說是獨立於股票和債券市場的,受到市場影響較小,在11月末做債和固收基金復盤的時候也曾列出一些比較優秀的絕對收益產品,比如廣發趨勢優選、安信穩健增值等。
7、Crane:
老師,問下,我現在的基金建倉是在今年9月,有賺錢有目前還虧錢(廣大穩健,廣發雙擎,交銀新生活力)。如果明年行情不太好,那是有盈利的先出來部分?還是繼續定投?廣發穩健,跌起來好像也不弱,還要繼續定投嗎?謝啦
Momo:
桂煮編,我買了傅友興的新基金,廣發穩健回報混合,想賣掉換成廣發穩健增長混合,這時候適合這樣操作嗎?因為買新基金錯過了一波行情比較後悔,現在才明白。
【回復】
9月份到現在大盤處於橫盤震蕩,偏科技類的基金可能下跌會稍微大一些。你持有的這3隻基金廣發穩健屬於股債均衡的價值型基金,廣發雙擎屬於科技成長基金,交銀新生活力屬於均衡型基金,都是在我們34名單裡的,基金都沒有問題。
明年行情相對來說可能賺錢效應沒有這兩年好,但是並不是說完全沒有投資機會和投資價值,這幾隻基金都是值得長期持有的基金,所以不著急用錢的話就繼續定投,尤其是科技基金,處於一個積攢籌碼的階段。
廣發穩健主要投的是醫藥、消費以及一些偏周期的股票,從基金短期的漲跌幅來看,漲幅確實比較一般,跌幅還可以的,沒有非常大,比滬深300小一些,目前基金倉位是在50%,不過這是三季度的數據了,現在四季度已經快結束了,很可能四季度倉位有所提升。
來源:好買基金官網
廣發穩健回報8月末成立,目前還沒有披露過持倉,所以還無法判斷他主要投什麼、股票佔比多少,按道理同一位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操作上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應該還是會比較偏愛醫藥、消費,穩健回報成立的這段時間市場處於橫盤震蕩,醫藥和消費都有回調,本身倉位也不是一下子建的,會有個過程,如果沒有配置到比較大比例的順周期股票的話,基金回調也是難免的。
如果按傅友興固有的投資風格來看的話,基金問題不大的,可以先不賣,具體我們可以等到四季報出來通過持倉情況來做分析。另外如果想換基金,這是同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可以看看能不能做基金轉換,應該是要比賣掉再買入另一隻基金要省一些手續費。
8、雯:
二位老師好!目前35萬資金,買消費富國消費升級、易方達藍籌精選和匯添富消費行業混合。醫藥是葛蘭的。科技是鵬華新興產業、富國互聯科技和信達澳銀新能源共了。均衡有工銀瑞信文體和興全商業模式。指數有華安創業板50ETF和華夏中證5G共。還有二隻責是華夏鼎力和易方達裕豐回報我如何減?謝謝老師!
【回復】
消費有3隻(富國消費升級、易方達藍籌精選和匯添富消費行業)、醫藥1隻(葛蘭的)、科技有4隻(鵬華新興產業、富國互聯科技、信達澳銀新能源以及華夏中證5G)、均衡2隻(工銀瑞信文體和興全商業模式),同時還有一隻寬基(華安創業板50ETF)、2隻債基(華夏鼎力和易方達裕豐回報)
大的類型上除了價值型沒有之外,其餘都有了,大框架沒有大問題,那麼我們主要來看一下細分類型裡的精簡,均衡、寬基、債基問題都不大,主要是消費和科技,儘量可以把主動偏股基金控制在10隻以內。
首先消費有3隻,可以保留2隻,易方達藍籌和富國消費升級都可以投港股,易方達港股佔比更高(40%以上),富國只有14%,如果從港股比例上來選,希望多些港股配置的可以保留易方達這隻。另外富國這隻白酒佔比小一些,喜歡白酒少一些的可以選擇保留,然後精簡掉剩餘2隻中的一個。
來源:好買基金官網
科技也可以做一下精簡,鵬華新興產業持倉相對比較特別(梁浩選股角度很獨特,喜歡挖掘一些黑馬成長股),富國互聯科技和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持倉都偏電子板塊,富國互聯科技可投港股,並且持倉相對集中(50%+),進攻性會更強一些,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持倉分散,這個要看你自己喜歡進攻性強的還是分散一些的,可以保留鵬華新興產業然後再從富國和信達澳銀裡選擇其中一隻。
科技基金裡還有一隻指數基金,華夏中證5G其實也是相對偏電子的,如果很看好這個板塊的話,可以繼續保留,但是因為指數波動比較大,又比較細分,注意控制佔比,還是以前面幾隻主動基為主,這隻當做衛星部分(20%以下),如果覺得基金數量太多,這個指數基金可以選擇捨棄。
這樣消費+科技+均衡+醫藥,主動偏股基金大概是在7隻。
來源:好買基金官網
9、大肚龍:
桂煮編、依銥老師好:
最近一直在收聽好買的節目,尤其是每周一晚上的《每周投資機要》直播及後續音頻答疑必聽,獲益匪淺,謝謝二位老師!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上周第一次在直播中提問沒有被抽到回答,希望這周有幸可以被抽到。
1、目前已經持有了楊浩管理的一支基金「008507交銀內核驅動混合」,與好買推薦的「519772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對比了一下,發現持倉差不多,但收益不如519772,請問有必要轉換成519772嗎?
2、目前持有楊銳文管理的「006435景順長城創新成長混合」表現十分優秀,根據老師上周對五大類分類的講解,我將其歸入科技成長類不知對否?曾聽桂煮編曾提到過楊銳文,好象原本也是34位優秀基金經理的候選人,能否稍微介紹一下楊銳文並評價一下這支基金呢?有沒必要轉換為34位基金經理的科技成長類基金呢?
3、目前持有劉博管理的「005760富國周期優勢混合」表現也十分優秀,雖然劉博名氣好象不大,但某平臺的基金經理評分高達80分以上,應該算是匹黑馬,該基金最近幾個月回調幅度有點大,對其穩定性稍有擔優。我暫將其歸入均衡配置類,請問是否值得長期持有?還是要換成34位基金經理均衡配置類的其它基金呢?
4、目前還持有蔡濱管理的「010455博時產業精選混合A」 ,是今年11月份發行的新基金,聚焦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兩大方向,目前還處於建倉期,我將基歸入到價值藍籌類了,據說蔡濱也是一位價值投資老將,但名氣與34位基金經理還有差距,我對其也沒太大信心,請老師能否簡單介紹一下蔡濱,是否有必要擇機轉換成34位基金經理的價值藍籌基金呢?
懇請桂煮編和依銥老師能夠幫忙解疑,如果時間有限,能回答其中1-2個問題也行,萬分感謝!
【回復】
1、交銀內核驅動和交銀新生活力確實持倉非常相似,前十重倉基本一樣,只是排列組合有一些差別,內核驅動1月份成立,一、二季度基本完成建倉,三季度規模暴增(增長超過50%)。不過對比一下年內短期業績可以發現內核驅動的表現其實和新生活力差別不大,可以不換。如果你自己還是覺得不放心那就做基金轉換,其實兩個差不多。
來源:好買基金官網
景順長城創新成長持倉行業偏科技成長類,不過其實也是比較均衡的,可以把他當做一個均衡型基金,他本人並不希望自己管理的是一個純粹的科技成長基金,而是會挖掘和分散在各個行業中的成長股。景順長城創新成長和他的代表作景順長城環保優勢是比較像的,並且可以投港股。因為它比較均衡,所以可能還不能完全替代科技成長類基金,你可以再34位的科技成長裡補上一隻科技基。
來源:好買基金官網
3、劉博確實管理基金的年限比較短,18年才開始做基金經理,不過他之前研究員階段,在建築、建材、家電、金融、鋼鐵等偏周期的行業上有比較多的積累,富國周期優勢可以算作均衡類,整體行業配置比較分散,每季度會有側重配置的行業,也會有輪動,換手率也相對偏高。
4、劉博是我們120位基金經理中的一位,包括你後面提到的博時的蔡濱,也是120位中的一位,代表作是博時產業新動力,他比較喜歡投醫藥和一些偏周期的股票(比如機械、化工),也有一定的輪動。不過這兩位並沒有放進34位裡面,因為精選進34名單的話可能考慮的因素更多,比如長期趨勢、長期年化、回撤控制,綜合考量,當然富國周期優勢和博時產業精選都可以關注。兩位的基金近3年的波動大概在20%左右,控制的還可以,如果你自己覺得沒有信心,擔心因為波動會拿不住的話,那就還是直接從34位裡面去選。
10、安:
桂老師,我從9月份起,剛學習基金不久,對您的直播和好買的文章幾乎一次沒拉過,但因為一直覺得A股位置有點高,所以到現在只是完成了債基的底倉,股基的剛建倉將近2層,還沒有建成底倉,因此錯過了一些的機會。現在有兩個問題,煩請您幫忙指點一下,
第一,是幫我分析下我準備我的核心倉位:
消費:易方達藍籌、大成高新技術產業(因近期對白酒恐高,所以加了大成,未來白酒回調後,準備只持有易方達藍籌一隻做消費核心配置);
醫療:中歐醫療創新
科技:鵬華新興產業,嘉實新興產業,交銀施洛德創新領航混合,信達澳銀核心科技混合(四隻科技,未來只準備保留兩隻做核心配置,剩餘兩隻偶爾做衛星,我目前打算是留梁浩和歸凱,桂老師你覺得留哪兩隻好一點呢?)
價值:嘉實價值精選股票(因為想控制基金數量,所以價值的只準備留一隻做核心倉位,一直沒有選到特別滿意的,劉彥春的覺得白酒持倉過高,朱少醒的覺得近幾年表現不如原來,所以暫定了譚麗的這隻。桂老師,按照我的情況,如果只選一直價值類基金做核心的話,選誰合適呢?);
均衡:工銀文體產業,交銀新生活力,興全合宜,興全商業模式
債基:003547、001289、000171、230005,001182
第二,桂老師,我因為覺得現在A股位置較高。股票倉位,只建了2層左右倉位,還有一部分是追熱點建的衛星配置,核心配置建倉很低。請問,我現在到底是逢低分批建倉好,還是先一次買入4層倉位。再慢慢低吸好呢?
另外,根據現有的市場行情,我準備股債按照7:3配置,其中股票配置是:消費10%,醫療5%,科技10%,價值15%,均衡40%,衛星20%。請問桂老師,近期這種配置隔離嗎?還有,我能接受最大25-30%的回撤,長期的話,我該按照什麼比例進行配置呢?麻煩桂老師儘量給我一個準確的比例可以嗎?謝謝桂老師啦,問題有點多,辛苦您了!
【回復】
問題一:
消費這塊沒有什麼問題,可以按你這個思路來操作。
科技這塊歸凱和梁浩的這兩隻都是我們34位裡推薦的科技成長基金,可以保留這兩者,而且他們持倉也有一定差別,正好錯開一些,兩位基金經理管理經驗也比較豐富。交銀創新領航和信達澳銀核心科技雖然沒上榜,但是郭斐和馮明遠其實也是榜單內的,這兩隻基金和他們的上榜基金持倉也是比較類似的,但是相對來說上榜的基金更有代表性一些,所以可以優先考慮梁浩和歸凱的上榜代表基金。
價值類基金上,譚麗其實是在我們120位基金名單裡的,也是很優秀的,嘉實價值精選可以配置港股,從三季報前十持倉來看,整體持倉偏向順周期,不過各行業配置上譚麗是有意做分散的,並且她的換手率非常低,倉位變動也很小,是非常經典的價值投資,管理以來的業績短期長期都在同類前列,可以選擇它作為價值基金配置。
來源:好買基金官網
來源:好買基金官網
均衡類基金,基金沒有問題,也是數量有點偏多,如果自己看得過來、資金足夠的話可以都選擇,如果資金有限可以選擇其中2-3隻。
幾隻債基都沒有問題(230005沒有查到),不過數量可能有些多,可以留下3-4隻左右。幾隻都是主投信用債的,003547(鵬華豐祿)不投轉債也不投股票;001289(銀華匯利)其實是一隻靈活配置基金,不過一直以來股票佔比非常小(基本不超過15%),類似於一隻二級債基了;000171(易方達裕豐回報)二級債基,大多數時候股票佔比在15%以上;
001182(易方達安心回饋)偏債混合,股票倉位從2017年開始就基本維持在近40%了,債券持倉中主要是企業債,轉債比較少,成立以來不管股市好或壞年年跑贏滬深300。主要可以在001289和000171之間做個選擇,可以考慮易方達裕豐回報,張清華的偏債類基金還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問題二:
逢低分批建倉和底倉+低吸本質上是差不多的,目前整體市場估值確實不算低,不過如果你長期投資的話,這類核心基金(比如均衡類、價值類基金)還是越早買越好,你目前底倉只有2層,其中還有一些追熱點的,那麼倉位其實還是很低,可以建個3-4成的底倉然後再低吸。
能接受25~30%的回撤的話,債基回撤大概在5~10%,股基回撤在30%左右,股債7:3的話波動大概在25%,基本上可以滿足你的風險承受能力。股票各大類配置上均衡佔大頭,在目前震蕩調整時段是合理的,如果風險偏好高一些,可以在科技和消費(尤其是科技)板塊上做好調整後的籌碼儲備。
邊學邊賺,我是好買商學院的依銥老師,大家覺得內容有用,也希望關注下我們哦。如果你有類似基金投資的問題,也可以留言我。感謝大家~~
本文系好買商學院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於「好買商學院」。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為基於公開資料研究完成,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
邊學邊賺,就在好買商學院!更多內容,關注我們@好買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