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關於美元要加息的討論一直沒有停,也一直吸引著投資者的目光。截止到3月22日凌晨,美聯儲終於宣布加息25個基點,屬於年內首次加息。
隨後,我國央行上調逆回購利率5個基點,逆回購中標利率由此前的2.50%上調至2.55%。據銀行業分析人士稱,美聯儲的加息對我國的房貸及理財市場屬於間接影響,短期內並不會造成較大衝擊。
那麼美元加息是什麼意思呢?美元加息加的是什麼息?
美聯儲加息,即調高基準利率。即商業銀行向美聯儲的借錢利率,是短期的銀行間的或金融系統間的拆借利率。借錢成本提高了,市場上的借貸成本都會跟著提高。整個市場的利率上升,貨幣緊縮,有效降低槓桿率,使得資金回籠。
那麼,美元加息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
第一,間接影響。對於我們投資來說,美元加息之後,由於美元上漲,也會造成資金外流,大家都把錢拿去美國投資。對我們本國的股市、貨幣等都是不利的。
第二,直接影響,如果你不需要花銷美元,對於美元的加息升值等問題,無需多慮,不會直接影響到你的生活水平,但是對於一些有美元必要消費的人群比如海外留學人群等剛性需求,則需要做一些準備來對衝潛在的風險;對於旅遊和購物而言,相比較影響則沒有那麼大,也無需多慮。
為什麼美聯儲加息後中國跟隨加息?
歷史上看,在美聯儲宣布加息後,中國央行跟進兩次,都是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調升逆回購和MLF操作利率。時間點在2017年3月和12月,與美聯儲加息的時機重合,而2017年6月美國加息時,中國則選擇了按兵不動。
央行直接通過貨幣市場上遊的政策利率上調,更多體現的是一種態度,避免市場形成一個「寬鬆預期」,使得機構行為繼續保持審慎,這普遍被外界解讀為「中國式加息」。
從上調結果來看,公開市場進行7、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全線上調至2.50%和2.80%;人民幣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上行至3.25%。如果從美國第一次加息起算,那麼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上調了25個基點。
儘管公開市場利率有所上調,但是考慮到全社會資金來源70%以上來自銀行,社會融資成本並沒有出現大幅攀升。因為在2015年底美國開啟加息進程之前,中國在2015年5次降準降息。當年10月起,存貸款基準利率,均創下歷史低點。儘管,美國持續加息,但是至今為止,國內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仍然維持在歷史低位。
美元加息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大不大?
加息是對現行某些利息率進行有目的的提高行為,通常是為了實現某個具體的目標而做出的舉措。美國近幾年加息頻繁,目的就不好說了。反正對於我們來說,由於人民幣目前處在國際化的進程中,因此,美元加息對人民幣還是有著一定的影響。
目前來說,海外持有人民幣的數量在增加,在此情況下,美元有升值壓力、人民幣就會有貶值壓力。預計美聯儲今明兩年還會有幾次加息,意味著美元資產在未來仍是受追捧的配置選擇,各國資本會有購買美元資產的傾向,因此也對我國資本流動帶來壓力。
因為在正常情況下,美元與人民幣匯率基本是成反比關係的,美國經濟形式向好已經會使得美元升值,若再實施加息,美元會大幅升值,那麼人民幣就會遭到美元打擊而出現貶值,同時國內國債資金也會流出,向基金、股市等投資中進行保值。
但是這些只是理論上的可能。
2014年底以來,美元加息雖遲遲未動但預期持續在市場上發酵,在此過程中,美元已升值很多,相比歐元、日元等貶值幅度較大,人民幣表現則相對堅挺。
一些國家短期美元債務已基本償還完畢,償還債務期間往往是本幣承受很大壓力的時候,但隨著短期債務基本還完、剩下其他債務慢慢歸還時,即使接下來美元加息。但對這些國家來說,貶值壓力已沒有以前那麼大,中國也是如此。
不過,中國是世界上最不希望美元加息的國家。畢竟,如同蝴蝶效應,看似最小幅度的美元加息,將對中國經濟帶來影響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