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夥伴跟我反應,父母對自己非常好,細一問他們的說話方式都是這樣的:
「你這事就該乾脆點,別妞妞捏捏的,像個男子漢一樣不行嗎」;「如果你能搞定,用得著我操心嗎,還不是自己沒用」;「你咋那麼笨」......
這種談話屢見不鮮,家長跟子女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妥,誠然這是父母在替自己操心,如果不是為自己好的話,他們幹嘛要操這個閒心呢,而且他們說的都是對的。作為旁觀者,我能感受到父母說那些話時的焦急,和子女被戳中痛點後垂頭喪氣的心情,以及複雜的傷害——藏在「他們都是為我好」裡面的受傷。
上篇文章已經剖析了「為我好」到底使我受了怎樣的傷,這篇講如何應對。
心理建設
「為我好」給人最大的傷是「看不見受傷」,因為看不見所以無從下手治癒,而且我們出於對父母的敬仰和愛護,使我們不願承認從父母處受傷。顯而易見問題的關鍵在於明確自己是否受傷,秉持的原則是,一碼歸一碼。具體的:
一、重視內心的每一種感受
父母看見我辦不成事,所以數落我,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讓我生活的更好,我很感激父母為我好的初衷——這是一種感受。
但我感覺有些不舒服,「你怎麼這麼笨」、「你就是沒用」,這些恐怕不是具體建議,這些貶損不會對我有幫助,反而讓我更加自卑,被最親的人貶低人格,這讓我在感情上受到了傷害——這也是一種感受。
一碼歸一碼,不要因感恩而抹殺受傷害感,感恩是存在的,受傷也是存在的,尊重你的每一種感受,內心同時住著感恩和受傷。承認父母傷害了我們,跟父母對我們好,二者不衝突,不要對立的看這兩種事。否則我們會糾纏在泥漿裡,拎不清。
耐心的仔細聽內心的聲音,這些聲音遠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我們會出現不適,是因為不夠尊重內心的感受,也就是說身為自己的boss,我們沒有照顧好自己。
二、識別對人格的貶損vs真正的幫助
我們最不會好好說話的時刻,就是面對親人的時刻,這很傷感情,會把一切的好都搞的變味。
明明是為了子女好,說出口卻成了人身攻擊。仔細想想,以「為我好」的名義貶損人格,難道不是PUA的方式嗎?「你怎麼這麼笨?」「你就不能像個男子漢?」這種無關解決具體事件,批評人格的都是刻骨的人身攻擊。人身攻擊不會幫你解決任何事,只會讓你更加低自尊、低自信。
也許有些朋友會說,他們說的確實是事實啊,指出這點總是希望我能改正的,也不存在故意攻擊我。
這樣想,你會對你愛的人,說「你怎麼這麼笨」?你會攻擊他們的自尊,讓他們感到自己不配嗎?你遲早會有自己的孩子,你希望父母也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你怎麼這麼沒用」?
你會嗎?
怎麼識別是攻擊是幫助?想想看,對你真愛的人,你會這樣說嗎?
三、狡猾的人性
人生沒有黑白分明,父母也不是時刻都全心為子女好,我們要承認自己也不是時刻都是大善人。
誰也不能否認自己會有在別處受氣,轉而在無辜的人或動物身上撒氣的經歷。我們寬恕生而為人的弱點,也寬恕身為父母會有的行為,但不能因人性的弱點而沉淪——時常拿孩子當出氣筒,還美其名曰「教育子女都是為了他們好」。
這不是為了子女好,這只是為了自己好。這時的「為你好」僅僅是為了遮蓋「犯罪事實」的太平詞而已。
一個詞,狡猾。
多數的父母其實都是內心有傷痛的孩子,頂著大人的皮囊而已,撥開表象,內心都是孩子做的。子女都是天然愛父母的,我們可以理解你們的無能為力,只能在弱勢的我們面前撒野,但請別說這是「為我好」,不然這是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傷害。
行動準則
一、構建心理邊界
不管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慾,還是真的為了我們好,「為我好」是一種過界的幹預。我們不得不聽這種幹預時候,幹預就變成了控制。
自己的人生,應該由誰掌控?我當然知道父母們會有遠超過自己的人生智慧,能幫我們走少走彎路。可是醒醒吧,我寧願走彎路也不要被控制,再說哪有什麼彎路直路,只有該走的路。
我有個朋友,從小到大父母都管教的很嚴,不能跟學習差但是性格好的孩子玩耍,因為父母說了我這是為你好。自己的日記要被父母偷看,以防有什麼不該有的心事,這都是他們為自己好。因為不想去走親戚,激怒了父母脆弱的自尊心,沒遵從他們的意願所以大吵了一架。因為沒考到父母希望的分數,把卷子撕了讓孩子無從跟老師交代。都是為孩子好,太多這樣的事了,後來呢?後來畢業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離開家,當然每年都會回家看看,但次數很少。她說畢業後離開家的那幾年因為人太老實單純,老被騙老被排擠,過的並不好,但不會因為這個後悔離開家,相反她認為做的最對的事就是離開父母,自己獨立。沒有人可以再控制她,哪怕吃苦也要自己扛。
控制不會讓關係更緊密,只會讓關係更疏遠。為什麼孩子不愛回家,父母有想過嗎?
二、話術
我們如何在不傷害別人的同時,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權利和想法?
我們要明確,我們表達拒絕,不是為了拒絕本身,而是出於自由的考慮,為了對自己負責。我們需要在表達接納別人意見的同時,清楚的告訴對方:這是我的人生。
「多謝你的建議,也許我的選擇在你看來不正確,我很遺憾,但這是我出於內心認真考慮後的決定,我會為此負責,因為這是我的人生。」
如果對方不罷休繼續以「為我好」之名控制我們,乾脆的告訴他:「這是我的人生,我不允許別人插手,誰都不行。」
米長空的樹洞歡迎傾訴,徵集投稿——給內在小孩寫封信。
分享傾訴你的故事,我幫你用對話的方式,給內心住著的小孩寫封回信,希望能傳達出溫暖治癒的作用。(長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