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年體檢,還是查出晚期癌?

2020-12-23 閃電新聞

原因值得深思!

為什麼很多人年年體檢,突然有一天告訴你自己查出了癌症,並且還是晚期?

比如著名的節目主持人李詠,從診斷出癌症到去世,僅僅17個月。於是有很多人疑惑,癌症的發生不是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嗎?有的人年年單位組織體檢,為什麼去年體檢沒有發現異常,如今卻查出癌症晚期?

年年體檢,

為什麼查出癌症已是晚期?

1

體檢的項目不對!

由於大部分的早期癌症,均沒有特異性的症狀,只能夠通過檢查來發現。但是,很多人參加的體檢,都是由單位統一安排的,這些體檢項目並不是專門針對癌症的防癌體檢,而是比較粗糙的健康體檢。例如,早期肺癌需要通過胸部CT才能夠發現,而絕大多數體檢,做的都是胸片檢查,胸片是不可能發現早期肺癌的。大腸癌只能夠通過腸鏡檢查來發現,而查大便常規,腫瘤指標CEA均有可能漏診。食管癌和胃癌,只能夠做胃鏡才能夠早期發現,做B超或者抽血檢查是很難發現的。

此前據媒體報導,李詠罹患的是喉癌,早期喉癌表現為咽喉異物感,咽喉瘙癢,吞咽不適。作為一名天天錄節目的主持人,出現咽喉不適的症狀太正常了,很可能以為是慢性咽喉炎,可能就麻痺大意了。而且,喉癌必須做喉鏡才能確診,常規的體檢項目裡面,不可能有喉鏡這項檢查,這就非常有可能導致漏診。等到出現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明顯的症狀,那就是癌症的中晚期了。

2 體檢醫生漏診、誤診!

確實有一些所謂的體檢機構,體檢人員的水平層次不齊,甚至有體檢機構僱傭沒有任何資質的人員來給人做體檢,結果可想而知了。舉個例子,我的一個親戚,已經在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確診為外耳道膽脂瘤,在等待床位做手術。過了幾天,他們單位組織體檢,去了是一個很有名的體檢連鎖機構,做耳鼻喉專科檢查的時候,體檢的醫生居然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我那位親戚感到很氣憤,還不斷的提醒那個體檢的醫生,但還是沒有檢查出來。所以,這麼來看有些體檢從業人員的水平,確實是相當的一般。

圖文無關 周曉明攝

3 體檢發現了蛛絲馬跡,但未重視!

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我碰到過一個患者,體檢的時候大便潛血檢查陽性。體檢報告建議專科就診,完善腸鏡檢查。但是,患者和家屬都不當回事,自認為是痔瘡出血。沒有及時的幹預,導致腫瘤不斷的生長,等到出現了腸梗阻或者腸穿孔,才來醫院看病,這時候已經晚了,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所以,如果體檢發現了異常,一定要去正規醫院的看病,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診斷。

生活中不少人體檢查出來結節、息肉、囊腫、增生...都沒有引起重視,認為是小問題。那麼結節、息肉、囊腫、增生,哪個才是癌症的先兆?

結節、息肉、囊腫、增生

哪個才是癌症的先兆?

大家每年去體檢的時候,都會做彩超檢查,經常聽到醫生說,甲狀腺結節,乳腺囊腫,前列腺增生等等。估計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而且哪個會癌變呀?這是大家最擔心的。其實,結節、息肉、囊腫和增生,都是常用的醫學名詞,到底哪個是腫瘤的先兆,我來一一解答一下。

健康中國攝影大賽 陳彬攝

1

結節——有可能會癌變!

結節是新生腫物的統稱,結節包括了良性的,也包括惡性的,所以結節並不能判定良惡性,即使是良性的結節,也有可能轉變為惡性的。常見的結節有甲狀腺結節、肺結節、肝臟結節、乳腺結節、皮下結節等等。

怎麼判斷結節的良惡性呢?

有很多種方法,如果是體表的結節,例如甲狀腺、乳腺和皮下結節,通過用手觸摸,就有可能診斷,惡性的結節表現為質地堅硬,活動度差,邊界不清,不伴有觸痛。

除了查體,輔助檢查是更可靠的手段,常用的手段有彩超、CT或者核磁共振檢查,彩超是診斷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皮下結節的首選檢查,肺部結節首選CT檢查,肝臟結節首選彩超或者CT。

如果彩超提示結節有可能是惡性的,那就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例如穿刺活檢,或者手術切除活檢。如果結節是良性的,那就需要定期複查。

2 息肉——有可能會癌變!

息肉指的是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一般來說,生長在人體黏膜表面上的贅生物統稱為息肉。常見的息肉包括腸息肉、胃息肉、鼻息肉、宮頸息肉、聲帶息肉等等。

息肉也有很多類型,例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等。

息肉也有可能癌變,例如胃息肉和腸息肉,可以發展為惡性腫瘤。如果發現了胃腸道息肉,應該儘早切掉,防止惡變。

3 囊腫——是不會癌變的!

囊腫是良性的,囊腫裡面其實就是液體,外面有一個完整的包膜,常見的囊腫有肝囊腫,腎囊腫,乳腺囊腫,甲狀腺囊腫。囊腫的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因素,外傷都有關係。

囊腫並不會惡變,也不會轉變為腫瘤,絕大部分囊腫均不需要手術治療,定期複查就可以。

如果囊腫不斷變大,出現肚子疼,壓迫其他器官等症狀,囊腫也是需要治療的。常見的治療手段包括囊腫穿刺抽液,或者囊腫切除術。

4 增生——有可能會癌變!

增生一般也是屬於良性的,指的是細胞有絲分裂活躍,導致組織或器官內細胞數目增多的現象。增生就是組織裡的細胞增多,體積增大,常見的增生有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骨質增生,疤痕增生等等。絕大部分增生,並不會轉變為癌症,以乳腺增生為例,大部分年輕女孩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只有少部分人會出現不典型增生,轉變為癌症。

總而言之,囊腫是不會癌變的,結節、息肉或者增生,都有可能轉變為癌症,需要定期複查或者處理。

另外,如果想要早期發現癌症,最好是選擇公立醫院的體檢機構,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體檢套餐,最好是防癌體檢套餐。對於某些高危人群,可以加做一些特殊的檢查項目;

例如長期抽菸的人群,可以加做胸部CT檢查;

有胃腸家族史,慢性腸炎的患者,加做結腸鏡檢查。

長期抽菸喝酒的男性,如果有咽喉不適感,應該考慮做喉鏡檢查。

參考文獻:

①2018-10-31曾哥每日科普(zenggemeirikepu)《像李詠這樣每年體檢的人,為什麼沒有早期發現癌症?原因值得深思》

②2018-08-28曾哥每日科普(zenggemeirikepu)《增生、囊腫、息肉、結節和肥大,有什麼區別,哪些與癌症有關係?》

本文來源:胃腸病

本文作者:曾維根,北京朝陽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學博士

責任編輯:Amelia

相關焦點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社】;年年都體檢,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難道是做了「假體檢」?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而常規劑量的胸部平掃CT,由於射線量較高,每年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因此不適用於普通體檢。現在,體檢通常讓受檢者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以篩查肺癌,其射線量低、解析度較高,能夠發現早期肺癌,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義。
  • 年年體檢未發現異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問題究竟出在哪?
    我年年都體檢怎麼可能被查出肺癌晚期?醫生你再查一遍,肯定是出問題了!」醫院裡時而會出現這種質疑聲。有些患者被查出癌症後,產生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質疑醫生的檢查結果為誤診,全民體檢的普及讓人們幾乎每年都會進行體檢,但是為什麼年年體檢都沒有發現異常,卻突然被查出癌症晚期?是誤診嗎?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 年年體檢卻被查出肺癌 普通體檢能查出癌症嗎
    ­  年年體檢卻還是被查出肺癌­  「這個春節我們一家人都過得不舒坦。為什麼我每年體檢都正常,而這次一發現就是肺癌呢?」渝北64歲的張先生在重慶市腫瘤醫院健康體檢與腫瘤風險篩查中心查出患有肺癌。本來在春節前,他已經拿到體檢報告,醫生也對報告進行了解讀,但他還是不能接受這個結果。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年年都體檢,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難道是做了「假體檢」?其實體檢不在於查的有多勤關鍵在於查的對不對!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而常規劑量的胸部平掃CT,由於射線量較高,每年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因此不適用於普通體檢。現在,體檢通常讓受檢者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以篩查肺癌,其射線量低、解析度較高,能夠發現早期肺癌,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義。
  • 為什麼有錢、年年體檢也逃不了?
    為什麼這麼有錢的人,為什麼年年體檢還是逃不過?為什麼癌症發現就是晚期?我們普通人該怎麼辦?冷靜下來,我們要一一弄清楚!別讓這樣的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是,李詠,包括很多人,都年年體檢!可是為什麼還會得癌症?查出來還是晚期?讓專家告訴你答案!
  • 女子年年體檢「正常」卻癌症晚期,那還要不要體檢?
    今年50多歲湖北武昌的吳女士,平時很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每年都會去醫院進行常規體檢。一個月前她突然出現持續便血的情況,趕緊到醫院就診。醫生通過檢查,發現吳女士為結腸腺癌,並已出現肝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備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已是晚期了呢?原來,「癌胚抗原」這個指標不完全是結直腸癌的預警信號,有些人可能患癌後這個指標會有明顯升高,但有些人即使是癌症晚期,這個指標還在正常範圍內,因此用癌胚抗原來判斷是否患有腫瘤是不準確的。
  • 年年都去體檢,到最後還是出大病了,那麼體檢真的有用嗎?
    回到家問媳婦,媳婦說王大爺去年就查出肺部有結節,非常小。醫生建議多做觀察,但是王大爺也沒當太大回事。回到家還是抽菸,沒事還整兩口。這不七月份胸疼,去醫院一查,癌晚期,沒得救了。從發病到沒了就幾個月,挺為大爺惋惜的。六十多歲年紀,剛剛退休,本該想想清福的。因此,有人發問:這體檢到底能有什麼用?為什麼有些病還是查不出來?
  • 年年體檢正常,為何突然查出癌?可能你根本沒查對!
    距離2020年結束僅剩兩個月,兜兒姐忍不住發出靈魂拷問:今年的體檢,「打工人」做了嗎?體檢是了解個人身體情況,對疾病早期發現,排除健康隱患的重要手段。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加強,體檢人群在逐步擴大。但是,年年體檢,卻沒能查出癌症的事例非常多。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卻已晚期?四種檢查很多人漏了做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慨,醫生,我每年都在體檢,為何還是沒有及時發現癌症,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難不成每年做的都是假體檢? 55歲的老鄭在兩天前確診為胃癌,他怎麼都不願意相信,還把自己最近五年做的體檢報告都拿出來,給醫生看,每一年的體檢都沒什麼大問題。 可是醫生看了這些報告,搖了搖頭,這些體檢項目,都是肝腎功能,血脂血糖,心電圖,胸片,腹部B超,醫生告訴老鄭,這些都是最常規的體檢,它們能發現一些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但是並不能發現胃癌。
  • 看了上千份體檢報告,終於明白為什麼癌症一查出來就是晚期!
    讓法律更懂醫療 讓醫療更懂法律 為什麼每年體檢一切正常,卻突然確診為癌症晚期?在知乎論壇上,一位長期從事體檢行業的醫生分享了其中的原因。
  •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人都在「假查癌」?醫生著急
    大夫,你肯定檢查錯了,我年年都體檢,一點問題也沒有,怎麼就癌症晚期了呢?這是腫瘤科醫生,經常聽到來自於癌症患者的疑問!隨著國民健康意識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定期體檢。不過,即便如此,有部分每年體檢的人,仍然被查出了癌症晚期!之所以會如此,主要和患者錯誤認為普通體檢=防癌篩查有關!我們自費參加的體檢、或企業組織的員工體檢,其實都是普通的體格檢查,它們的確有利於部分疾病篩查,比如慢性肝腎疾病、普通婦科疾病、三高疾病等,都可能通過普通體檢發現。
  • 李詠每年參加體檢,為什麼確診時卻是癌症晚期?
    據了解,李詠於去年5月份發現癌症,確診的時候已經是晚期,立即去全球著名的梅奧診所接受治療。不過依舊非常遺憾,從確診癌症晚期到死亡,僅僅17個月。大家不禁要問,像李詠這樣的名人,一定是十分注重自己的健康,每年參加定期體檢,為什麼沒有早期發現癌症?這與李詠罹患的癌症有很大的關係,據報導,李詠患的是喉癌,早期喉癌並沒有任何特異性的症狀,常常表現為咽喉瘙癢,異物感,吞咽不適感。
  • 「揭秘」為什麼有的人查出癌症後很快死亡,而上一次體檢「正常...
    大家會發現,大部分患者查出癌症後可以長期存活,甚至治癒;但也有一些朋友,剛剛被診斷為癌症,沒過幾個月,甚至是沒幾天就死亡了。為啥有人從發現癌症到死亡時間很短?以胰腺癌為例,大部分胰腺癌患者在半年內死亡,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而肝癌的患者只有10%左右可以存活超過5年。02發現晚無論是何種癌症,到了晚期才被診斷,大部分是沒有治癒機會的。大部分腫瘤終末期,廣泛轉移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只有半年左右。
  • 李詠患癌去世,普通體檢到底能不能查出癌症?9成人都想錯了
    什麼情況下容易得癌?➤ 癌症病因是啥?有點心塞,目前導致人類患上癌症的原因還沒有被完全發現。但是,大多數導致癌症的原因,幾乎都可以確定是跟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高危生活/工作環境有關。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常見的腫瘤標誌物:腫瘤標誌物相關腫瘤腫瘤標誌物相關腫瘤腫瘤標誌物相關腫瘤AFP(甲胎蛋白)肝細胞癌 CEA  (癌胚抗原)常見的癌症CA125(癌抗原
  • 查出癌變,就必死無疑?得癌後,需注意什麼?重視一個,或能保命
    對於癌症的恐慌,害怕查出癌變,是目前很多人面臨的情況,尤其是在人們的心中,會把癌症當作死神的召喚,認為查出癌症,就必死無疑。確實,在身邊有些人查出癌症後,不到兩個月就死了,更是讓人增加了對癌症的恐懼。久而久之,會有這樣的想法,查出癌症,就必死無疑,這是真的嗎?有科學依據嗎?
  • 這種癌早期不疼不癢,查出就是「中晚期」,腰背這個信號,要注意
    基於此,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中老年人群會定期前往醫院做全身體檢。很多人也通過積極地篩查防治,儘可能早地發現了身體中的腫瘤,提高了治癒率,降低了死亡率。但是,有一種癌症起病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簡單的體檢根本發現不了,且缺乏有效的篩查手段,一旦發現,即是晚期——它就是胰腺癌!「癌中之王」有多可怕?
  • 腫瘤指標都正常卻是肺癌晚期?項目錯了就是「假體檢」
    圖/都市現場得到這個結果一方面是深受打擊另一方面吳女士家人也深感迷惑每年體檢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為什麼一查竟是癌症晚期?湖北省腫瘤醫院腹部內科主任徐慧婷表示,儘管有一部分人每年都做去醫院進行體檢,且雖然大部分體檢中包括癌胚抗原指標,但該指標不完全是結直腸癌的預警信號,有些人可能患癌後這個指標會有明顯升高,但有些人即使患結直腸癌,甚至直到晚期,該指標也還處於正常範圍值。因此,根據此標準來判斷是否患有腫瘤,並不能獲得準備結果。
  • 年年體檢正常卻被診斷為癌症晚期
    每年都體檢,但還是沒有發現癌症,發現時已是晚期?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少見,也因此很多朋友對所謂的「體檢」形成了偏見。新聞中的病例確診的癌症是結腸癌,這種癌症往往隱蔽性較強,通過常規的體檢方式也不容易發現,常規體檢中的癌胚抗原數值,雖然能夠指徵相關癌症發生的可能性,但其在癌症診斷方面,並沒有特別高的特異性,這個指標不升高,也有可能罹患癌症,而這個指標升高,也並非一定是患上了癌症,因此,僅僅是一種輔助診斷指標,而不能作為有沒有癌症發生的特異性指標
  • 趙忠祥78歲生日這天因癌去世!警示我們10大體檢項目+10大臨床症狀...
    1月16日7時30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因患癌症晚期搶救無效,在北京世紀壇醫院溘然長逝,享年78歲。他逝世這一天,正好是他的78歲生日。趙忠祥之子趙方在趙忠祥個人社交媒體上發布噩耗。
  • 治癌27年,卻突然查出自己癌症晚期!這位醫生決定…
    他在工作崗位上為病人與癌症「搏鬥」了27年,卻最終被診斷為胰腺癌晚期……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患者的生存期很短,是唯一一種發病人數與死亡人數接近1∶1的疾病!生命進入「倒計時」,他選擇與時間賽跑2018年3月底,持續大半年經常感到腰疼、感冒長期不愈的王磊在醫院員工體檢中發現腫瘤標誌物CEA異常升高,這位長期從事消化道腫瘤研究的專家立刻有了不好的預感,進一步全身檢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