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班主任周記|鼓勵幼兒玩角色遊戲,是為了讓孩子學到什麼)
角色遊戲是小朋友很喜歡的遊戲之一,也是在幼兒園中常見的一種遊戲活動。說到做遊戲,很多家長會有疑惑,為什麼幼兒園不多教知識,而是每天鼓勵孩子玩遊戲。對於幼兒來說,角色遊戲並不是單純的「玩」,而是在培養他們適應社會性角色、提高社交能力和表達能力等。下面我就結合課堂實例,來和大家分享幼兒玩角色遊戲到底會學到什麼。
課堂案例
每一次角色遊戲的內容,都是徵求孩子們的意見進行的。最近在小劇場的遊戲中,對於劇場的搭建,孩子們首先討論出了要安裝一個門,這樣才知道從哪裡進出。天天便從材料箱拿了4個紙盒搭成了門。可當「小客人們」陸續進場時,因為門太輕,總被大家不經意踢倒。天天沒辦法表演節目,一直在不停地修門。這時他又環顧教室,然後搬來了一臺「售票機」和小椅子,自己準備坐在椅子上賣票和看門。
小客人們並不知道這是售票機,直接就從旁邊進入劇場了。「四面八方」來的客人讓劇場有點亂,也讓天天手足無措,即使他一直在喊:「先買票再進來。」「要從這裡走,那裡不能走,那裡是小演員表演的地方。」小客人們繼續視若無睹,充耳未聞,於是天天求助地看向我。我指指剛才用過的紙盒,對他說:「要不要找個朋友商量一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之後,他找來了晨晨,兩人一起商量,將售票機旁邊的口用紙盒圍了起來,這樣客人都從售票機另外一邊走了。
細心的天天又發現,小劇場和餐廳中間也沒有隔斷,很多客人在餐廳買了吃的,就直接從「後門」進來看表演了,並沒有買票,他又去將「後門」堵住,小劇場終於只剩一個入口了,客人們變得比之前有秩序了。
探索遊戲,給幼兒留出質疑的時間和空間
大班幼兒對自主生成、自主探索的遊戲感興趣,願意調動全部的智慧去研究、探索和嘗試。因此,我就以幼兒為主體,以公平公正的投票的方式來確定遊戲內容,開展了小劇場。以幼兒的探究學習為遊戲方式,力求把遊戲的自主權還給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我更多地關注幼兒的興趣點,順應孩子內在的真正需求,根據幼兒的興趣點確定活動內容。在活動中,我提醒自己只是一個觀察者、引導者和鼓勵者,給幼兒留出充分探索、質疑的時間和空間,為幼兒創設一個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
通過區域間的互通性,讓幼兒適應社會角色
其實幼兒在進行角色遊戲時就是通過區域間的互通性,讓幼兒更好的適應社會性角色,從中了解這些社會性角色的工作狀態。在本次遊戲中,天天一共換了三次劇場的門,並且每一次的更換都是有原因的。第一次換是因為不夠堅固,而且少了售票機;第二次是顧客找不到入口,也不知道要買票;第三次是改完了前門還要將後門堵上。其實在第三次兩個幼兒商量之後進行修改,有入口,有售票機,我以為問題到這裡就解決了。沒想到天天如此心細,發現後門還有客人要進來,於是又進行了改善,說明他充分地融入在遊戲中,就是這個劇場的負責人,並且他關注了他的劇場中,小演員和小客人們的各種舉動——他知道提醒客人買票,從規定的入口進入;他還知道客人不能隨便上臺打擾演員表演。
適當引導,培養幼兒語言學習能力、提高社交能力
幼兒在進行角色遊戲之前的教師談話引入和角色遊戲結束後的分享交流也非常重要。幼兒通過談話總結角色遊戲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在每一次的角色遊戲中得到提升。其實,在幼兒充分表達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的發展,發展他們的認知個性,幫助他們提高社會交往的能力,使他們形成自信,並學會尊重別人的角色。
我在觀察邱天的同時,也將他的遊戲經過拍了下來,在分享交流的時候,以照片的形式分享給大家看,並讓邱天自己進行介紹。對於門的第四次改造,他是這樣解釋的:「現在是疫情期間,我們看表演不能帶吃的東西,小朋友們去餐廳買了吃的不買票直接進入小劇場,這樣不衛生也沒有遵守規則。所以我將後面也放了紙箱,希望大家都能從前門買票進入。」可見,孩子充分將自己當下的生活經驗融入在遊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