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深雨濛濛,熟悉吧?
不用看劇情,單獨一些句子甚至詞彙,就可以知道這是瓊瑤的作品。甚至名字本身!蘇軾《西江月》下闋: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從《六個夢》到後來的30多部影視劇,瓊瑤大量使用宋詞元素,你以為這是偶然嗎?不,證明她是悄悄從宋朝穿越而來!
宋詞,相當於現在的流行歌曲,詞人就好比方文山們,按照曲調填詞,填好了,給歌手拿來演唱;寫得好加上唱得好,不小心歌就紅了,紅到象青青河邊草雪花飄飄北風蕭蕭,路人甲乙丙丁隨口都可以哼幾句!
瓊瑤的劇本,一定要婉轉,一定要纏綿。纏綿二字都是絞絲旁的,過去做女紅,是要絲絹之類的東西,很多時候,絲線就容易纏繞個團,「剪不斷,理還亂!」太平盛世,人沒事幹就容易無聊,「綺窗人在東風裡,灑淚對春閒。」無聊是什麼感受?就是你五脊六獸,讓外賣送杯奶茶,沙發上來個葛優躺,不看電視,胡亂翻翻手機,慵懶地喝一下午!
你看宋詞和瓊瑤寫的文字,大概孤獨、落寞、惆悵、閒愁……這種字眼頻繁出現。遠離刀耕火種,沒有天下動亂,當社會經濟穩定,不必為生計奔忙時候,就容易對細膩情感無限迷戀,或者變得自戀!
比方說書法,提起唐楷,歐顏柳最為大家熟知,清雋險絕、氣象莊嚴、外拓雄偉,所以有唐人尚法一說,什麼是法?法就是法則、法度、規矩、準則。而到了宋,繞不過蘇黃米蔡,就說他們的字瀟灑風流,就說宋人尚意!意是什麼?意就是抽象、飄忽、天馬行空不可言傳!
宋時的詞拿給伶工來唱,伶工就相當於歌手,開始詞人是不必通工律的,就是方文山不必會五線譜也不必識簡譜,比如早期的李煜蘇軾們,他們就負責做做官、寫寫字、填填詞、陪大官小官芝麻官喝喝酒聊聊天;到了後來柳永周邦彥們,閒情太多,就從玩票發展成專業音樂人,譜曲、作詞甚至演唱!他們除了喝喝小酒搓搓小麻,也經常去歌廳K歌!
沒錯,瓊瑤就生活在當時,家庭優渥,自小就聽到很多流行歌曲,也不免目睹了一些個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歷經年年暮暮朝朝的風風雨雨後,從不識愁滋味到欲說還休,誰承想,她的恩怨情仇纏綿悱惻當世未了,望盡天涯路後,瞅準風調雨順的當口,默默穿越而來!
於是,不出意外的,她很快收穫了一眾粉絲!不要說劇情泛濫----啊,是覆蓋----到街頭巷尾,但看現在孩子的起名,你就知道瓊瑤多厲害了!哪個班級沒有幾個梓紫軒萱陌墨呢!?
當然,瓊瑤之所以是瓊瑤,她的風格和身份也是符合的。當年有人說:柳永的詞要紅衣小美女來唱,蘇軾的則須關西大漢手持銅板嘶吼大江東去!怎麼說呢?好比熱鍋涼油大家都懂,炒貨生米就需要冷鍋冷油才好。
雙截棍讓周杰倫唱的中國人不懂外國人不明白一樣流行的不要不要的,馬未都先生其實也會唱歌,腦補下:馬先生來一首《雙截棍》,會怎樣?
歡迎留言,留言精彩,加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