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液兩年換一次嗎?為啥有些人從來不換都沒事?看完就明白了!
首先明確一點問題中說的制動液,也就是說的是汽車的剎車油。按照4s店的要求來說呢,是每兩年或者是4萬公裡更換一次。
但是實際情況來說,這個周期99%的都是比較誇張的,也就是說實際的更換周期,可以進行延遲,主要是根據車況,也就是剎車的軟硬程度來進行判斷,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有專門檢測含水量的專業工具,根據含水量的多少進行更換。比如下圖這個工具。
要特別注意一點汽車的剎車油,和別的油液有一點區別,是什麼區別呢。就是剎車油,有很強的吸水性,為什麼時間長了之後,剎車油中的含水量就會增加,導致我們平時感覺到的剎車變軟,剎車比距離變長。
如果是更換剎車油的話,剎車油是分為三種標號的,也就是dot3,dot4,dot5三種,再加注剎車油的話,在汽車剎車油的蓋子上都有制動液的標號。比如下面在蓋子上都有dot4的標誌。
總之汽車的剎車油沒有必要按照每兩年或者是4萬公裡的要求進行更換,可能提前也可能延長,主要是看含水量的多少。
制動液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剎車油,一般來講,剎車油大都要求每兩年或者4萬公裡左右更換一次,這也是汽車保養裡面的項目之一。但是很多人發現,有些車主自從買了車就沒換過制動液,甚至很多人好幾年都不換,這樣不換制動液真的沒事嗎?
其實制動液需要更換的,否則也不會出現在維修保養項目中。至於不更換制動液會對車子造成不小的損害,只是沒有多麼明顯,沒引起注意罷了。之所以要去定期更換制動液,是因為制動液使用久了以後,制動泵裡的皮碗以及活塞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磨損,這樣會導致制動液變得渾濁,削弱制動效果。
還有就是因為制動液有很強的吸水性,時間長了,制動液會對制動活塞造成較深的腐蝕,嚴重時會讓制動力大大減弱,甚至失效,且制動液吸水後還會導致制動液沸點降低,導致制動器壓力不足,影響制動效果。
想想,萬一哪天剎車突然失靈了,嘖嘖,不敢想像!所以,通常情況下,行駛了4萬公裡左右,或者兩年,就需要檢查更換下制動液了,另外切記,不同品牌的制動液不要混合用。
當然也有一些車主覺得,有的人都沒換過,也沒見有問題,其實錯了,別說這一點制動液的錢,就算是整個制動系統的錢,你不換那就是拿生命在賭。而且剎車失靈原因很多,制動液影響範疇也不單純在與剎車,所以晚了安全起見,希望大家還是能夠按期更換制動液。因為你不更換,它永遠都是個隱患,只是沒有爆發而已,誰也不敢肯定它什麼時候會爆發。
好多人並不是不換,換剎車油很有機率把剎車總泵換壞,因為剎車油不是總換偶爾換一次會導致各剎車總泵頂銷有礦量會導致漏油,然後出現剎車不靈,就是發現手剎放到底啦,手剎燈還常亮,直接換剎車總泵,換剎車油,一次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