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江蘇人馬拍攝三代人的崑曲故事,《又見牡丹亭》今日首映

2020-08-09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隨著電影市場全面啟動,這兩天,在貓眼APP公布的新片上映名單中,《1917》、《極速車王》、《絕地戰警》、《刺蝟索尼克》、《喬喬的異想世界》等一批商業大片即將進入院線,其中,由江蘇出品的《又見牡丹亭》作為一部小成本故事片,也赫然名列其中。這部影片在南京、蘇州等地拍攝取景,主創團隊幾乎都是江蘇人。今天,這部講述三代崑曲演員對傳統文化堅守、傳承的故事登陸全國院線。據悉,該片獲得第50屆美國休斯敦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雷米大獎和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獎。

《又見牡丹亭》講述了出生於崑曲世家的兄妹舒俊和舒雅,自小跟隨父母和爺爺學習崑曲。長大後,舒俊迷上了搖滾音樂,且一發而不可收,雖遭到家庭反對,依然沉迷其中。但在成名途中因壓力過大而行差踏錯,最終在全國比賽中被除去參賽資格。而舒雅一直勤奮學藝,最終在全國青年戲劇大賽上一舉奪魁。最終,舒雅幫助舒俊走出陰霾,並力邀舒俊參加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舒俊在家人的感召下重回戲劇舞臺,在爺爺走進手術室前和舒雅共同演出了一場精彩的《牡丹亭》,讓人們看到了民族藝術的未來和希望。 談及為何要拍攝這樣一部電影,出品方江蘇俊牛影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該片編劇馮廣俊表示,「我自小就熱愛中國戲曲,京劇、崑劇、錫劇、揚劇看了很多。小學五年級時還曾登臺獻唱。正因為這份熱愛,我選擇了這樣一個題材來講述中國文化的故事。同時我也一直在思考,一個民族如何建立文化自信,如果對傳統文化一知半解,又談何建立自信呢?」他認為文藝工作者都有責任盡一己之力,去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更要開拓思路,尋覓年輕人可接受或喜愛的文藝形式。「這部電影就是想讓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再次感受崑曲的魅力,意識到傳統文化和潮流文化其實是不衝突的。」馮廣俊說。

電影由老、中、青三代崑曲演員共同出演,以專業的表演和唱功向觀眾全方位展現了崑曲藝術的魅力。馮廣俊告訴記者,這部電影的主創團隊幾乎都是江蘇人:崑曲表演者都是我們江蘇的優秀崑曲表演藝術家和演員,藝術指導是蘇州崑劇院蔡少華院長,音樂指導和作曲是江蘇省演藝集團著名作曲家、演藝集團副總經理杜小甦,男主角楊涵斌是連雲港人,三個女主角都是南京的,其中欒蕾英當時剛從南藝畢業,第一次出演院線電影的女主角。 馮廣俊透露,電影男主角範海泉這個角色原本是為我省著名崑曲藝術家柯軍量身定做的,但由於拍攝時間有衝突,所以才請了電影演員楊涵斌老師「救駕」,楊涵斌老師賦予了這個角色極強的個性色彩和表現力。

從開拍到殺青,影片只用了兩個半月時間。《又見牡丹亭》原先定檔6月12日上映,受疫情影響延遲了,這次能在疫情後與很多商業大片一起上線,馮廣俊很激動,「《又見牡丹亭》是一部小成本電影,江蘇俊牛影業公司是一家實力並不雄厚的民營公司,拍攝過程中江蘇省演藝集團和中國蘇州崑劇院都給予大力支持。影片沒有炫目的高科技技術和外景,我們只想努力講好一個中國文化的故事,用這樣的故事去感動觀眾,傳播中國文化。影片上映也是對大家的一次提問:當我們的年輕觀眾對海外文化推崇膜拜之時,又有多少人還熱愛像崑曲這樣的燦爛文化瑰寶?。

交匯點記者 傅秋源

相關焦點

  • 《又見牡丹亭》出品方:烏龍!烏龍
    雖然很多備受矚目的新片仍未發布上線時間而選擇了觀望,但仍有少量影片如《第一次的離別》《璀璨薪火3D》等選擇了在復工初期這一特殊檔口進行首映,使得觀眾也有了更多的選擇,而每日發布的新片定檔上映時間則成了影迷們時刻關注的「要務」。
  • 崑曲牡丹亭 | 靈魂的復歸
    「曲海詞山,於今為烈」,崑曲魅力所及,兩百年間,幾乎席捲整個社會。也因此,後世常常將崑曲視為南曲別稱,把崑曲當做是傳奇的默認演繹方式。 崑曲的輝煌與傳奇文本緊密相關,如果崑曲是戲劇王國裡的一尊王冠,那麼王冠上面最璀璨的明珠,一定是崑曲演繹的傳奇《牡丹亭》。《牡丹亭》究竟講了什麼? 南安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冶麗多情。
  • 崑曲青春版牡丹亭
    伴讀的使女春香,偶而發現了杜府後的花園,並引領麗娘偷偷遊了花園。久困閨房的麗娘,在大好春光的感召下,動了訪春之情。麗娘回屋後,忽作一夢。夢見一書生手拿柳枝要她題詩,後被那書生抱到牡丹亭畔,共成雲雨之歡。麗娘醒來後,懨懨思睡,第二天又去花園,尋找夢境。失望之下相思成病,形容日漸消瘦下去。一日照鏡子,見自己一下瘦成那個樣子,忙叫春香拿來丹青、素絹,自畫春容,並題詩一首於上。
  • 崑曲丨青春版《牡丹亭》觀後感
    《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與其《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並稱為「臨川四夢」。湯顯祖本人也十分得意此作品,曾說:「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明朝人沈德符稱「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此劇創作於1598年,全名《牡丹亭還魂記》,即《還魂記》,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
  • 舞臺「最美CP」單雯施夏明跨界主演,崑曲電影《牡丹亭》官宣即將開拍
    一個是扮相甜美,唱念清麗,曾被譽為「最美杜麗娘」;另一個是溫文儒雅、文質彬彬,無數人心中的男神;單雯和施夏明這對多年來舞臺上的老搭檔如今將攜手跨入影視圈,由他們主演的崑曲《牡丹亭》即將拍攝成為戲曲電影。昨天下午劇組成員在江蘇省崑劇院進行了試妝試鏡,崑曲電影《牡丹亭》,大家期待嗎?
  • 崑曲 | 賞析《牡丹亭之遊園驚夢》
    《浣紗記》無疑是崑曲史上的一座裡程碑。在這其間,足以傳世的傳奇作品不少,最為膾炙人口的當屬湯顯祖的「臨川四夢」或稱「玉茗堂四夢」。而《牡丹亭》更是湯顯祖的抗鼎之作,數百年來一直被尊奉為傳奇的圭臬。《遊園驚夢》是崑曲《牡丹亭》的一出經典折子戲,出自中國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其中最為引人入勝的當屬杜麗娘與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杜麗娘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一日,背著父母和塾師,和丫環春香到後花園遊春,花香鳥語,觸景傷情,「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遊倦之後,回房休息。在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在花園中相會,並有許多花神一起來為他們做媒。
  • 崑曲 牡丹亭 遊園 皂羅袍
    《遊園驚夢》是崑曲《牡丹亭》的一個曲目,皂羅袍是崑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唱段《遊園驚夢》就是用該曲牌演唱的。崑曲的劇本主要以傳奇的形式出現,如著名的《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這些傳奇由許多「折」組成,三、四十折到五、六十折不等,如《牡丹亭》有五十五折。由這些摺子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每折戲的劇情及音樂自成一個完整的片段,每折戲除念白外包括許多支曲子,每支曲子前面冠以一個曲牌名稱,這些曲牌就是崑曲的唱腔。
  • 全男班崑曲反串版《牡丹亭·遊園驚夢》,在當代劇場邂逅傳統戲曲!
    ——【牡丹亭】遊園驚夢·繞地遊全男班《牡丹亭》宣傳片全男班素顏《牡丹亭》,沒有了粉末濃妝的掩蓋,演員的每個動作和表情都一覽無餘,邊講邊演,虛實相生,傳統與時尚,過去與現代,在此融合。在當代劇場邂逅傳統戲曲,在燕晗高地,遇見新春第一份「未預見」。
  • 【崑曲課程】夢裡花開牡丹亭,不曾遺忘的中國符號
    【當江湖說唱邂逅崑曲牡丹亭】崑曲和說唱,傳統與現代,會碰撞出怎樣的靈感火花?近期新華社#聲在中國#8月30日起推出系列非遺音樂微紀錄「不曾遺忘的符號」第一集《夢回牡丹亭》。看崑曲表演藝術家劉煜和知名說唱歌手GAI周延 為你帶來不一樣的《滄海一聲笑》。
  • 崑曲《牡丹亭》點亮北美生活
    2015年11月14日晚7:30,加拿大國家電視臺(CNTV)演播廳,四百多座位無一虛席,生活在加拿大的海外華人定睛品嘗著來自遠方祖國的一大名曲,崑曲《牡丹亭》。適逢中加文化交流年,應加拿大蘇州總商會邀請,江蘇省蘇州崑劇院於2015年11月14日在加拿大國家電視臺演播廳上演百年好戲《牡丹亭》。
  • 早鳥8折最後一天 | 當年輕人遇見青春版《牡丹亭》:崑曲,真香!
    「《滄海一聲笑》三分逍遙三分豪邁,兩分不羈兩分俠氣;《牡丹亭》三分婉約三分孤情,兩分柔美兩分豔麗。」(圖源:新浪微博@崑曲劉煜)十幾分鐘的短片不足以窺見崑曲魅力的全貌,但如果你因為那句「原來奼紫嫣紅開遍」產生了好奇和興趣,那不妨再往前走一步。相信我,愛上崑曲,只需要一部青春版《牡丹亭》的時間!
  • 最新開票 | 遊詩入畫賞崑曲 山水清音《牡丹亭》
    崑山千墩的石橋小河邊, 百戲之祖的崑曲,如春花吐蕊。從那時起,湯顯祖吟風弄月寄三生一夢……於是便有了閨閣深處,春愁婉轉,一唱三嘆的小磨調,一往情深的《牡丹亭》。世遺崑曲,究竟美在何處,值得古往今來的人們牽牽念念?崑曲之美,在於情真意切,在於詞之綺麗,在於曲之婉轉,在於妝之華美,在於舞之嬌柔,美得好似一場夢。
  • 驚豔 · 崑曲《牡丹亭·皂羅袍》節選!
    出品:自得琴社【微博@自得琴社@古琴診所】古琴:白無瑕 崑曲:錢瑜婷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的崑曲,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底蘊深厚遺產豐富,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 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曲文秉承了唐詩、宋詞、元曲的文學傳統,曲牌則有許多與宋詞元曲相同,這賦予崑曲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可以說在戲曲表演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最高境界。
  • 名家名劇,崑曲精華版《牡丹亭》3月廣州上演!
    南昆經典,口碑之作豆瓣9.2高分好評,此生不可錯過的崑曲演出《牡丹亭》誕生至今,已逾四百多年。自問世以來,《牡丹亭》以其至情至性和至誠至美,風靡世界。曾有這樣的傳說:《牡丹亭》試演時,當時有玉蘭樹久不開花,絲竹管弦起時,滿樹齊開花。
  • 《驚·夢》崑曲創意影像展開幕
    交匯點訊 園林+崑曲,牡丹亭+現代攝影,會產生怎樣的美學效應?10月19日下午,《驚夢》崑曲創意影像展在江蘇大劇院美術館開幕,展覽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和江蘇文投集團聯合主辦,拍攝歷時2年,疊加江蘇兩大世界級遺產資源——崑曲和園林,改寫了文化遺產的傳統表達方式,凸顯經典東方美學。
  • 古琴和崑曲《牡丹亭·皂羅袍》
    ↑↑↑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作詞:湯顯祖古琴演奏:白無瑕【微博@古琴白無瑕】崑曲:錢瑜婷
  • 《又見牡丹亭》全國院線定檔8月7日
    呈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藝術的電影《又見牡丹亭》全國院線定檔8月7日。《又見牡丹亭》海報《又見牡丹亭》導演閉業俊、主演楊涵斌、欒蕾英等,講述了出生於崑曲世家的兄妹舒俊和舒雅,自小跟隨父母和爺爺學習崑曲藝術。不想長大後,舒俊迷上了搖滾音樂,而且一發不可收拾,雖遭到家庭的激烈反對,依然沉迷其中。
  • 趙曉紅| 從崑曲身段譜說到明清時期《牡丹亭·遊園》的演出
    [1] 戴雲《碧蕖館舊藏名伶手錄重訂崑曲曲譜身段譜述》,《戲曲藝術》2012年第4期。[2] 參見傅雪漪《繪情繪聲 為後世法——談崑曲身宮譜》,《戲曲藝術》1997年第1期。[3] 方問溪《崑曲身段譜》(說明),《東方文化月刊》第1卷第5期,新民書局1938年版。
  • 它終於來貴陽啦,白先勇青春版崑曲《牡丹亭》28日上演!
    曾榮獲第27屆戲劇梅花獎,中國首屆崑劇藝術節表演獎,全國崑曲優秀青年演員展演 「十佳演員」稱號,「江蘇省優秀青年戲劇人才」,首屆「長江流域十二省市青年演員大賽—長江之星」稱號,第四屆「中國戲曲紅梅薈萃」活動——「紅梅金獎」,浙江省第11屆戲劇節優秀表演獎,江蘇省戲劇節紅梅獎大賽金獎,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宣傳文化系統青年文化人才,江蘇省第二批鄉土人才「三帶」
  • 崑曲丨《牡丹亭・遊園》曲詞賞析
    《牡丹亭》(《還魂記》)是湯顯祖的代表作,是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也是湯顯祖的得意之作,湯顯祖曾經說過:「一生四夢,得意處唯在牡丹。」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熱情歌頌了反封建禮教、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和強烈要求個性解放的精神。杜麗娘的形象是繼《西廂記》崔鶯鶯之後出現的最動人的婦女形象,而《遊園》是劇中最美的一折,延續400年久演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