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 | 賞析《牡丹亭之遊園驚夢》

2021-02-13 崑曲文化


有關崑曲的最早記載,大概要算《徑林續記》中的敘述:朱元璋有一次問崑山耆舊周壽宜,說:「聞崑山腔甚嘉,爾亦能謳否?」可知崑山腔在明初已為朱元璋所知,元末明初至今崑曲已流傳有六百年歷史。

朱元璋

崑山緊鄰蘇州,南宋以來這一地區就以福庶名滿全國。蘇州自古以來就是個人文薈萃、名勝古蹟多存的繁華所在。多少才子佳人、名人軼事出現在這個昌盛、富貴的風流之地。

明朝蘇州一帶戲曲的勃興與當時的經濟和商業活動有關,經濟和文化的繁榮,給戲曲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作為民間聲腔的崑山腔,是一種群眾性的集體創作,流傳於吳中一帶。後來漸漸得到一些社會上的著名歌唱家的重視。這些歌唱家們聲腔豐富,講究唱法,善於吸收和改革。海鹽腔、崑山腔、餘姚腔、弋陽腔是當時的「四大聲腔」。在眾多曲家之中,最後能存菁去蕪地集大成,並且把歌唱技法提升到理論的高度民主而加以分析的,就是被後世尊為「曲聖」的魏良輔。

魏良輔

魏良輔雖不能說是崑腔的創始人,但他苦心鑽研,改良南曲,因而提高了崑腔藝術,建立了獨特的歌唱體系,這個功勞是大大的。

比魏良輔稍晚,而與他齊名的梁伯龍,是創作第一部用崑腔演唱傳奇劇本《浣紗記》的作者,從此,崑腔由清曲進入到劇曲。《浣紗記》無疑是崑曲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在這其間,足以傳世的傳奇作品不少,最為膾炙人口的當屬湯顯祖的「臨川四夢」或稱「玉茗堂四夢」。而《牡丹亭》更是湯顯祖的抗鼎之作,數百年來一直被尊奉為傳奇的圭臬。

      「玉茗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是當年湯顯祖寫成《牡丹亭》後的心情寫照。他的「玉茗堂四夢」:《牡丹亭》、《紫釵記》、《邯鄲夢》、《南柯記》,各自貫穿的思想精髓分別是:情、俠、仙、佛。

紫釵記

當日《牡丹亭》一出,就「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這個被金聖歎贊為「第六才子書」的《西廂記》可以說是元劇的風月班首。而《牡丹亭》的評價甚至凌駕於《西廂記》之上!

《牡丹亭》共有戲五十五出,《驚夢》是第十齣。在舞臺上演出將其(指《驚夢》)分成《遊園》和《驚夢》兩折。

《遊園》折中有曲牌[繞池遊]、[步步嬌]、[醉扶歸]、[皂羅袍]、[好姐姐]、[隔尾]。
《驚夢》折中有曲牌[山坡羊]、[山桃紅]、[鮑老催]、[山桃紅]、[綿搭絮]。一次演出完大約需要四十分鐘,舞臺演出通稱《遊園驚夢》。

《遊園驚夢》之《遊園》

杜麗娘--女主角。她除了是一個絕色女子之外,還兼具蔡文姬的才學、衛茂漪端麗的書法;有崔鶯鶯的勇氣和浪漫,還有霍小玉的果決和明銳;更加重要的是在她的性格中,有一種獨特的「反抗」氣質。柳夢梅--男主角。是一個欲取功名的書生,他痴心、多情、風流倜倘。半月前,他做了個奇異的夢,夢見自己到一個花園裡,在一棵梅花樹下,有一個美人告訴他,他們二人將有姻緣之份,而他在遇到她後才會有發跡之期,因此他改名夢梅,字春卿。春香--杜麗娘的丫環。是個有靈氣又善解人意的活潑可愛女孩子。

杜寶--杜麗娘的父親,太守老爺。他一心想將女兒培養成女流的典範,要女兒待價而沽,尋一位門當戶對的「神仙美眷」。

陳最良--杜麗娘的老師。一個活到六十來歲從不曉得傷個什麼春,也從不曾遊過什麼花園的老學究。

《遊園驚夢》是崑曲《牡丹亭》的一出經典折子戲,出自中國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其中最為引人入勝的當屬杜麗娘與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杜麗娘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一日,背著父母和塾師,和丫環春香到後花園遊春,花香鳥語,觸景傷情,「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遊倦之後,回房休息。在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在花園中相會,並有許多花神一起來為他們做媒。杜麗娘的母親來到床前將女兒喚醒,母親看見女兒神情恍惚;囑咐她以後少去後花園。杜麗娘雖然應允,但心裡仍在追戀夢境,不久竟憂鬱成疾  。

《牡丹亭》中,最為引人入勝的當屬杜麗娘與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

夢回鶯囀

亂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盡沉煙

拋殘繡線

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

你側著宜春髻子恰憑欄。

剪不斷,理還亂,悶無端。

已吩咐催花鶯燕借春看。

雲髻罷梳還對鏡

羅衣欲換更添香。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

豔晶晶花簪八寶鈿。

可知我一生兒愛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處無人見,

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

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畫廊金粉半零星。

池館蒼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繡襪

惜花疼煞小金鈴。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遍青山啼紅了杜鵑,

那荼蘼外菸絲醉軟,

那牡丹雖好,他春歸怎佔的先?

閒凝眄生生燕語明如剪,

聽嚦嚦鶯聲溜的圓。

觀之不足由他繾,

便賞遍了十二亭臺是枉然,

倒不如興盡回家閒過遣。

瓶插映山紫

爐添沉水香。

驀地遊春轉

小試宜春面。

春呵春! 得和你兩流連。

春去如何遣?

恁般天氣,好睏人也?

文章推薦(點擊下方文字):

崑曲丨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崑腔之美

建議大家將文章推薦給身邊每一個人,予人玫瑰手留餘香!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崑曲文化

🌲茶道丨茶德丨昆精神丨昆承 
 🌲茶藝丨茶具丨昆故事丨昆學  
🌲崑曲丨崑劇丨昆人生丨昆創

相關焦點

  • 驚豔 · 崑曲《牡丹亭·皂羅袍》節選!
    出品:自得琴社【微博@自得琴社@古琴診所】古琴:白無瑕 崑曲:錢瑜婷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的崑曲,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底蘊深厚遺產豐富,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 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曲文秉承了唐詩、宋詞、元曲的文學傳統,曲牌則有許多與宋詞元曲相同,這賦予崑曲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可以說在戲曲表演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最高境界。
  • 崑曲丨《牡丹亭・遊園》曲詞賞析
    《牡丹亭.遊園》!《牡丹亭》(《還魂記》)是湯顯祖的代表作,是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也是湯顯祖的得意之作,湯顯祖曾經說過:「一生四夢,得意處唯在牡丹。」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熱情歌頌了反封建禮教、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和強烈要求個性解放的精神。杜麗娘的形象是繼《西廂記》崔鶯鶯之後出現的最動人的婦女形象,而《遊園》是劇中最美的一折,延續400年久演不衰。
  • 崑曲牡丹亭 | 靈魂的復歸
    眾多聲腔之中,崑曲「婉麗嫵媚,一唱三嘆,於是美善兼至,極聲調之致」,其產生的影響、取得的成就最為矚目。 崑曲的源頭是崑山腔,經過歷代曲家、詞客、藝人改良完善,文學與音樂在崑曲中互為表裡,唱、念、做、打等程式化表演於崑曲中融為一爐,形成了完備規整的綜合性演劇體系。
  • 崑曲青春版牡丹亭
    杜寶為了使女兒成為識書達理的女中楷模,為她請了位年已六十的老秀才陳最良。因陳上《詩經•關雎》惹動了麗娘的情思。伴讀的使女春香,偶而發現了杜府後的花園,並引領麗娘偷偷遊了花園。久困閨房的麗娘,在大好春光的感召下,動了訪春之情。麗娘回屋後,忽作一夢。夢見一書生手拿柳枝要她題詩,後被那書生抱到牡丹亭畔,共成雲雨之歡。麗娘醒來後,懨懨思睡,第二天又去花園,尋找夢境。失望之下相思成病,形容日漸消瘦下去。
  • 崑曲《牡丹亭》點亮北美生活
    2015年11月14日晚7:30,加拿大國家電視臺(CNTV)演播廳,四百多座位無一虛席,生活在加拿大的海外華人定睛品嘗著來自遠方祖國的一大名曲,崑曲《牡丹亭》。適逢中加文化交流年,應加拿大蘇州總商會邀請,江蘇省蘇州崑劇院於2015年11月14日在加拿大國家電視臺演播廳上演百年好戲《牡丹亭》。
  • 崑曲丨青春版《牡丹亭》觀後感
    收穫真是不小,如:《穆桂英掛帥》、《竇娥冤》、《霸王別姬》…………《西廂記》、《牡丹亭》等,我本來想看《西廂記》的,但後來我選了《牡丹亭》,因朋友跟我說這是崑曲青春版《牡丹亭》。我雖然沒看過中國傳統戲曲,但還是知道一些鳳毛麟角的,不至於孤弱寡聞。《牡丹亭》我是知道的,但青春版就沒聽說過了,這讓我有了很大興趣,所以就決定看它了。
  • 崑曲 牡丹亭 遊園 皂羅袍
    《牡丹亭》的一個曲目,皂羅袍是崑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唱段《遊園驚夢》就是用該曲牌演唱的。崑曲的劇本主要以傳奇的形式出現,如著名的《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這些傳奇由許多「折」組成,三、四十折到五、六十折不等,如《牡丹亭》有五十五折。由這些摺子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每折戲的劇情及音樂自成一個完整的片段,每折戲除念白外包括許多支曲子,每支曲子前面冠以一個曲牌名稱,這些曲牌就是崑曲的唱腔。
  • 杜麗娘因愛情還魂,重獲新生;《牡丹亭》則因崑曲還魂,延續經典
    我不是個懂崑曲的人,甚至在看《青春牡丹亭》之前我都不是一個喜歡喜劇的人,總覺得戲劇中的人物不僅不真實而且有點假。學生時代,在家看電視也是看到戲劇頻道便直接跳過去。第一次接觸《青春牡丹亭》是在大一下學期,古代文學作品課上,老師給我們放了《閨塾》和《遊園》兩段。感覺整個喜劇布景簡單但是卻帶給觀眾一種震驚。其中最深刻的是《青春牡丹亭》帶給觀眾的視覺衝擊和審美感受。
  • 名家名劇,崑曲精華版《牡丹亭》3月廣州上演!
    南昆經典,口碑之作豆瓣9.2高分好評,此生不可錯過的崑曲演出《牡丹亭》誕生至今,已逾四百多年。自問世以來,《牡丹亭》以其至情至性和至誠至美,風靡世界。曾有這樣的傳說:《牡丹亭》試演時,當時有玉蘭樹久不開花,絲竹管弦起時,滿樹齊開花。
  • 遇見崑曲,孤芳不自賞
    《牡丹亭》則訴說了「情之至」也許你從未了解過崑曲也並不知道《牡丹亭》但你一定知道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   皆非情之至也」聽說你想更加了解崑曲可紙上得來終覺淺若你想聽懂絲竹管弦間暗藏的文字可故事玄妙如煙
  • 圖集 崑曲《牡丹亭》舞臺大小全本版本總匯
    北昆「時牡丹」為了情節發展更順、情感表達更濃烈,《冥判》、《幽媾》唱詞大量改寫,其鏗鏘高亢頗具時代特色。事實上,《牡丹亭》的改本自湯翁大作一經流傳就遍地開花了,以沈璟、馮夢龍為首的曲界達人,基於對《牡丹亭》「鍾愛而欲使其完美」,並考慮到觀眾的看戲需求,出臺了各自的改本。
  • 古琴和崑曲《牡丹亭·皂羅袍》
    ↑↑↑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作詞:湯顯祖古琴演奏:白無瑕【微博@古琴白無瑕】崑曲:錢瑜婷
  • 最新開票 | 遊詩入畫賞崑曲 山水清音《牡丹亭》
    崑山千墩的石橋小河邊, 百戲之祖的崑曲,如春花吐蕊。從那時起,湯顯祖吟風弄月寄三生一夢……於是便有了閨閣深處,春愁婉轉,一唱三嘆的小磨調,一往情深的《牡丹亭》。世遺崑曲,究竟美在何處,值得古往今來的人們牽牽念念?崑曲之美,在於情真意切,在於詞之綺麗,在於曲之婉轉,在於妝之華美,在於舞之嬌柔,美得好似一場夢。
  • 全江蘇人馬拍攝三代人的崑曲故事,《又見牡丹亭》今日首映
    《又見牡丹亭》講述了出生於崑曲世家的兄妹舒俊和舒雅,自小跟隨父母和爺爺學習崑曲。長大後,舒俊迷上了搖滾音樂,且一發而不可收,雖遭到家庭反對,依然沉迷其中。但在成名途中因壓力過大而行差踏錯,最終在全國比賽中被除去參賽資格。
  • 【崑曲課程】夢裡花開牡丹亭,不曾遺忘的中國符號
    【當江湖說唱邂逅崑曲牡丹亭】崑曲和說唱,傳統與現代,會碰撞出怎樣的靈感火花?近期新華社#聲在中國#8月30日起推出系列非遺音樂微紀錄「不曾遺忘的符號」第一集《夢回牡丹亭》。看崑曲表演藝術家劉煜和知名說唱歌手GAI周延 為你帶來不一樣的《滄海一聲笑》。
  • 早鳥8折最後一天 | 當年輕人遇見青春版《牡丹亭》:崑曲,真香!
    前幾天,由新華社「聲在中國」和網易雲音樂共同推出的非遺音樂微紀錄片《不曾遺忘的符號》正式上線,第一集節目把鏡頭瞄準了崑曲重鎮蘇州,從文化藝術底蘊深厚的「百戲之祖」汲取靈感和養分,帶領觀眾「夢回牡丹亭」。90後閨門旦劉煜和說唱歌手Gai跨界合作表演,當江湖說唱遇上絕美崑曲,不少人驚呼「次元壁破了」。
  • 趙曉紅| 從崑曲身段譜說到明清時期《牡丹亭·遊園》的演出
    [1] 戴雲《碧蕖館舊藏名伶手錄重訂崑曲曲譜身段譜述》,《戲曲藝術》2012年第4期。[2] 參見傅雪漪《繪情繪聲 為後世法——談崑曲身宮譜》,《戲曲藝術》1997年第1期。[3] 方問溪《崑曲身段譜》(說明),《東方文化月刊》第1卷第5期,新民書局1938年版。
  • 古琴崑曲《牡丹亭 · 皂羅袍》良辰美景,賞心樂事
    古琴:白無瑕 崑曲:錢瑜婷後期:唐彬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七弦古琴網 陳老師 微信皂羅袍是崑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遊園驚夢》就是用該曲牌演唱的,皂羅袍是本折的高潮,刻畫了杜麗娘千迴百轉的心態變化。
  • 舞臺「最美CP」單雯施夏明跨界主演,崑曲電影《牡丹亭》官宣即將開拍
    一個是扮相甜美,唱念清麗,曾被譽為「最美杜麗娘」;另一個是溫文儒雅、文質彬彬,無數人心中的男神;單雯和施夏明這對多年來舞臺上的老搭檔如今將攜手跨入影視圈,由他們主演的崑曲《牡丹亭》即將拍攝成為戲曲電影。昨天下午劇組成員在江蘇省崑劇院進行了試妝試鏡,崑曲電影《牡丹亭》,大家期待嗎?
  • 《牡丹亭》的入門之道
    崑曲精華版(石小梅、孔愛萍)越劇舞臺版(廖琪瑛、謝莉莉)視頻來源網絡,僅供學習交流越劇電視劇《牡丹亭還魂記》王君安 金靜不知道湯老爺子的筆下怎會有如此美到傳神的人物,美到幾乎所有的男性都為之傾倒,美到顧影自憐般愛上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