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崑曲《牡丹亭》舞臺大小全本版本總匯

2021-12-30 中國崑曲社

Sayings

戲保人,人保戲,本子和角兒同樣重要。湯翁妙筆至情,《牡丹亭》折桂明清傳奇,案頭場上互彰,一向是各昆團的看家戲。


然而受演出時長所限,無論折子戲還是大小全本,酌情刪改是必須的。這真是個費力難討好的活兒,敢冒大不韙具名斧削者,可謂頗有文膽,自然也重文品文名,誰也不會胡編亂改褻瀆經典。只是不同院團、不同年代,改多少、怎麼改各有側重罷了。


比如上昆「華嶽版」《驚夢》【山桃紅】中的一些歡會曲詞就成了潔版,至今上昆堆花,還唱著許多當年改過的詞。北昆「時牡丹」為了情節發展更順、情感表達更濃烈,《冥判》、《幽媾》唱詞大量改寫,其鏗鏘高亢頗具時代特色。


近十幾年,人們更懂得尊重經典,審美力也大幅回升,《牡丹亭》再出新版本,都是儘量對湯翁原著「只刪不改」,然而場次過度、情節連綴、情感邏輯之釐清,適當改動一些字句乃至個別曲詞很正常,無須膠柱鼓瑟見改就煩。省昆「精華版」、蘇崑「青春版」文本方面是公認成功而盛演不衰的。北昆「大都版」新鮮出爐,尚待自我完善和時間考驗,看過首演而稍感不遂己心的朋友,大可不必情緒過激。


事實上,《牡丹亭》的改本自湯翁大作一經流傳就遍地開花了,以沈璟、馮夢龍為首的曲界達人,基於對《牡丹亭》「鍾愛而欲使其完美」,並考慮到觀眾的看戲需求,出臺了各自的改本。


時至而今,無論南派北派所演之經典折子戲《拾畫叫畫》,均是將湯本中隔著一出「憶女」的「拾畫」「玩真」兩齣合併;而「小春香,一種在人奴上」這支【一江風】是原著「肅苑」中的曲子,早不知何時就與「閨塾」揉在一起,增添科渾,成了經典折子戲《春香鬧學》。


同是崑曲,古人寫得今人自然也寫得,同是《牡丹亭》,古人想改今人當也能改,至於寫得好不好,改得巧不巧,歡迎大家進群熱議!


PS:前天推送的羅周《春江花月夜》崑曲劇本,已確定由張軍今年6月份於上海大劇院首演!在傳承的基礎上鼓勵創作,多一些敢於並擅於制曲、打譜、捏戲的崑曲人,方是「為往聖繼絕學」之正途啊。


1957年「俞言版」《牡丹亭》(3個半小時,劇本整理:蘇雪安,主演:俞振飛、言慧珠)


1982年上昆「華嶽版」《牡丹亭》(劇本整理:陸兼之、劉明今,主演:華文漪、嶽美緹)

1982年省昆張繼青版《牡丹亭》(劇本整理:胡忌,主演:張繼青、王亨愷。此版本惠澤後輩甚廣,為眾多年輕演員傳承演出)


1983年上昆梁谷音交響樂版《牡丹亭》(劇本整理:唐葆祥,主演:梁谷音、蔡正仁)


1983年北昆「時牡丹」(劇本整理:時弢,主演:蔡瑤銑、叢兆桓,北昆三代傳承看家戲之一,近年主演:魏春榮、邵崢;邵天帥、邵崢)


1986年省昆《還魂記》(劇本整理:丁建修,主演:石小梅、徐雲秀)


1995年省昆「精華版」《牡丹亭》(上下本,劇本整理:張弘,導演:周世琮,主演:石小梅、孔愛萍,年輕演員已全面傳承,A組主演:單雯、施夏明)

1996年上昆張洵澎電視劇版《牡丹亭》(劇本整理:方家驥,主演:張洵澎、蔡正仁)


1999年紐約林肯中心全55出《牡丹亭》(20個小時,導演:陳士爭,主演:溫宇航、錢熠)視頻下載:http://pan.baidu.com/s/1i3zNh1F


1999年上昆三本《牡丹亭》(三本共7個小時,劇本整理:王仁傑,導演:郭小男,主演:沈昳麗、張軍//嶽美緹、李雪梅//蔡正仁、張靜嫻)


2001年浙昆「經典版」《牡丹亭》(上下本,劇本整理:古兆申,主演:汪世瑜、王奉梅,後傳承給李公律、張志紅/楊崑)


2004年蘇崑「青春版」《牡丹亭》(三本共9個小時,策劃:白先勇,劇本整理:白先勇、華瑋、張淑香、辛意雲,主演:沈豐英、俞玖林)


2007年北京皇家糧倉「廳堂版」《牡丹亭》(駐演7年,主演:胡哲行、曾傑/呂志傑)


2009年中日版《牡丹亭》(主演:坂東玉三郎、俞玖林)


2010年上海張軍實景園林版《牡丹亭》(常年駐演,A組主演:張軍、張冉)


2010年臺灣「蘭庭版」《牡丹亭》(文本顧問:李惠綿,主演:溫宇航、孔愛萍)


2011年「青松版」《牡丹亭》(導演:顧篤璜,主演:馬瑤瑤、肖向平)


2012年「2012牡丹亭」(劇本整理:王安祈,導演:李小平,主演:史依弘、張軍)


2013年「文武昆亂史依弘」版《牡丹亭》(傳承自「俞言版」,主演:史依弘、蔡正仁)


2013年北昆周好璐納書楹版《牡丹亭》(主演:周好璐、肖向平)


2014年浙昆御樂堂體驗版《牡丹亭》(導演:林為林,主演:毛文霞、胡娉//曾傑、楊崑)


2014年北昆正乙祠駐演版《牡丹亭》(主演:於雪嬌、王琛)

2014年「大師版」《牡丹亭》(導演:蔡正仁,主演:沈世華/華文漪/梁谷音/王奉梅/張繼青/張洵澎/楊春霞、嶽美緹/石小梅/汪世瑜/蔡正仁)


2014年省昆「南昆版」《牡丹亭》(即張繼青版,主演:徐思佳/徐雲秀/龔隱雷/單雯/孔愛萍)


2014年湘昆「天香版」《牡丹亭》(傳承自「俞言版」,主演:雷玲/羅豔、王福文)

2014年永昆「永昆版」《牡丹亭》(主演:由騰騰、杜曉偉)

2014年上昆「典藏版」《牡丹亭》(主演:餘彬/張洵澎/沈昳麗/張莉/梁谷音/羅晨雪、嶽美緹/胡維露/蔡正仁/黎安)


2014年北昆「大都版」《牡丹亭》(3個半小時,劇本整理:王仁傑,導演:曹其敬、徐春蘭,主演:翁佳慧、朱冰貞)

點擊末尾【閱讀原文】,看更完整的《牡丹亭》演出版本總。注意樓下戲迷的補充回復。

☆ == 中國崑曲社 == ☆

圖片 / 新影網戲曲臺/正乙祠戲樓/網絡

編輯 / 飲水思源、小蝶

菜單指引(在首頁最下面)

賞心

▷戲院:每周分享精彩視頻

▷電臺:聆聽中國崑曲社電臺

▷資料:下載視頻、音頻、劇本等

樂事

▷戲訊:不斷更新的全國崑曲戲訊

▷微課:中國崑曲社獨家雅文化微課堂

服務

▷集市:票、文創產品、物物交換、二手市場

▷意見箱:請真誠在這裡吐槽,我們很重視您

▷成為義工:在線申請,加入我們200多人的大家庭

投稿郵箱:zgkunqushe@126.com

相關焦點

  • 崑曲牡丹亭 | 靈魂的復歸
    《牡丹亭》擁有超越時代直抵人性本真的能量,而崑曲則為《牡丹亭》經歷了「譜曲之精進」的跨越。可以說,從內核到形式,從文學到音樂,都為這個作品的光華綻放做好準備了。然而崑曲與《牡丹亭》的結合,從「至情至性」走向「至美」的道路,經歷了許多坎坷,甚至失落。在通俗化的歷史大潮之下,崑曲整體走向衰落。清代乾嘉之後,舞臺演出以折子戲(片段)為主。
  • 傳世經典,青春演繹,全本青春版《牡丹亭》即將上演!
    青春版《牡丹亭》與以往的版本不太相同,是由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帶著對湯顯祖之作深刻雋永的愛,年近古稀殫精竭慮打造,他將原本五十五折的戲縮其精華刪減為二十七折。《青春版牡丹亭》自首演以來場場爆滿,在豆瓣收穫了9.1分超高好評,並讓崑曲觀眾平均年齡下降三十歲!被很多人譽為「此生必看的崑曲典範」,「崑曲入坑之作」,更有觀眾稱其為傳世經典。
  • 白先勇青春版崑劇《牡丹亭》全本首次來甬
    「崑曲義工」白先勇打造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崑曲義工」白先勇攜手兩岸三地藝術家打造青春版《牡丹亭》,浙江崑劇院有「巾生魁首」之譽的藝術家汪世瑜擔綱導演,蘇州崑劇院的青年演員出演,俞玖林及沈豐英分飾柳夢梅及杜麗娘,並請汪世瑜及崑曲藝術家張繼青指導傳授。
  • 開票 |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全本即將赴津,蘇州崑劇院沈豐英俞玖林原版再聚首
    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牡丹亭》,作為中國戲曲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與《西廂記》《竇娥冤》《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牡丹亭》最終得以崑曲的形式,榮耀的佔領舞臺長達數百年之久。,舞美設計由臺灣著名舞臺設計大師林克擔當,利用「空舞臺」的設置,最大限度拓展了載歌載舞的虛擬空間,舞臺地板打破了傳統地毯,利用灰色調地膠作舞臺,還將現代書法家的優美書法運用其中,舞臺景片上書寫了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的散文。
  • 傳世經典 青春演繹 |全本青春版《牡丹亭》華麗來襲!
    2001年,崑曲成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很多人開始去關注和探究中國古老的崑曲藝術。可不得不承認,此時崑曲也是寂寞和凋零的。直到2004年,一部青春版《牡丹亭》「橫空出世」,一掃崑曲界的寂寥,為崑曲走進現代人的生活打開新局面。
  • 崑曲青春版牡丹亭
    杜寶硬說麗娘、老夫人都是鬼魂所變的,後經皇上裁決讓他們父女、夫妻相認。麗娘又勸柳生拜認了嶽父杜寶,全家人大團圓。現有《古本戲曲叢刊初集》影印明泰昌朱墨本。青春版《牡丹亭》選中了俞玖林及沉豐英分飾柳夢梅及杜麗娘,兩位青年演員屬於蘇州崑劇院的「小蘭花」班,形貌唱作俱佳,是極具潛力的兩塊璞玉,但玉不琢不成器,於是我們大力敦請汪世瑜及江蘇省崑劇院飲譽中國崑曲界的「旦角祭酒」張繼青跨省跨團進駐蘇州,親自指導並傳授。這也是製作青春版《牡丹亭》的宗旨之一,借著一齣戲的排演,完成世代傳承的重要工作。
  • 雲賞·蘇崑雅韻丨青春版《牡丹亭》全本(一)
    青春版《牡丹亭》全本第一集領銜主演沈豐英 飾 杜麗娘俞玖林 飾 柳夢梅(視頻往下滑)《牡丹亭》是湯顯祖的扛鼎之作,也是最為大眾熟悉的崑曲經典。蘇崑的青春版《牡丹亭》由兩岸三地文化戲曲精英合作打造,著名華語作家白先勇先生擔任總製作人和藝術總監,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汪世瑜、張繼青擔任藝術指導,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俞玖林、沈豐英領銜主演,還雲集了我院呂福海、陶紅珍、沈國芳、呂佳、唐榮等多位國家一級演員同臺演出。
  • 青春版《牡丹亭》全本亮相第二屆吳中·保利運河戲劇節
    青春版《牡丹亭》全本,由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俞玖林、沈豐英領銜主演,分飾柳夢梅和杜麗娘。此外,青春版《牡丹亭》還雲集了我院呂福海、陶紅珍、沈國芳、呂佳、唐榮、屈斌斌等在內的國家一級演員同臺演出。這樣「美醉」了觀眾的演出陣容,讓戲迷們流連忘返,沉醉在崑曲大美的世界裡。
  •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全本今秋登臺杭州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扛鼎之作,也是最為大眾熟悉的崑曲經典。9月4日-6日,蘇州崑劇院的青春版《牡丹亭》全本將登陸杭州大劇院,並於明天正式開票。著名華語作家白先勇先生擔任總製作人和藝術總監,杜麗娘和柳夢梅由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沈豐英、俞玖林飾演。
  • 驚豔 · 崑曲《牡丹亭·皂羅袍》節選!
    出品:自得琴社【微博@自得琴社@古琴診所】古琴:白無瑕 崑曲:錢瑜婷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的崑曲,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底蘊深厚遺產豐富,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 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曲文秉承了唐詩、宋詞、元曲的文學傳統,曲牌則有許多與宋詞元曲相同,這賦予崑曲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可以說在戲曲表演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最高境界。
  • 崑曲丨青春版《牡丹亭》觀後感
    收穫真是不小,如:《穆桂英掛帥》、《竇娥冤》、《霸王別姬》…………《西廂記》、《牡丹亭》等,我本來想看《西廂記》的,但後來我選了《牡丹亭》,因朋友跟我說這是崑曲青春版《牡丹亭》。我雖然沒看過中國傳統戲曲,但還是知道一些鳳毛麟角的,不至於孤弱寡聞。《牡丹亭》我是知道的,但青春版就沒聽說過了,這讓我有了很大興趣,所以就決定看它了。
  • 舞臺「最美CP」單雯施夏明跨界主演,崑曲電影《牡丹亭》官宣即將開拍
    一個是扮相甜美,唱念清麗,曾被譽為「最美杜麗娘」;另一個是溫文儒雅、文質彬彬,無數人心中的男神;單雯和施夏明這對多年來舞臺上的老搭檔如今將攜手跨入影視圈,由他們主演的崑曲《牡丹亭》即將拍攝成為戲曲電影。昨天下午劇組成員在江蘇省崑劇院進行了試妝試鏡,崑曲電影《牡丹亭》,大家期待嗎?
  • 大美崑曲白先勇的崑曲夢:青春版牡丹亭誕生記
    青春版《牡丹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2004年4月29日至2013年6月,青春版《牡丹亭》已經在國內外演出二百三十多場,觀眾達六十多萬人次,其中,年輕人佔到60%,而第一次看崑曲的佔30%以上。在四川大學的一次演出,觀眾多達七千人。在近代崑曲演出史上,這無疑是一個空前的奇蹟。
  • 崑曲 | 賞析《牡丹亭之遊園驚夢》
    《浣紗記》無疑是崑曲史上的一座裡程碑。在這其間,足以傳世的傳奇作品不少,最為膾炙人口的當屬湯顯祖的「臨川四夢」或稱「玉茗堂四夢」。而《牡丹亭》更是湯顯祖的抗鼎之作,數百年來一直被尊奉為傳奇的圭臬。他的「玉茗堂四夢」:《牡丹亭》、《紫釵記》、《邯鄲夢》、《南柯記》,各自貫穿的思想精髓分別是:情、俠、仙、佛。
  • 早鳥8折最後一天 | 當年輕人遇見青春版《牡丹亭》:崑曲,真香!
    「《滄海一聲笑》三分逍遙三分豪邁,兩分不羈兩分俠氣;《牡丹亭》三分婉約三分孤情,兩分柔美兩分豔麗。」(圖源:新浪微博@崑曲劉煜)十幾分鐘的短片不足以窺見崑曲魅力的全貌,但如果你因為那句「原來奼紫嫣紅開遍」產生了好奇和興趣,那不妨再往前走一步。相信我,愛上崑曲,只需要一部青春版《牡丹亭》的時間!
  • 名家名劇,崑曲精華版《牡丹亭》3月廣州上演!
    南昆經典,口碑之作豆瓣9.2高分好評,此生不可錯過的崑曲演出《牡丹亭》誕生至今,已逾四百多年。自問世以來,《牡丹亭》以其至情至性和至誠至美,風靡世界。曾有這樣的傳說:《牡丹亭》試演時,當時有玉蘭樹久不開花,絲竹管弦起時,滿樹齊開花。
  • 戲劇文學巨匠——湯顯祖丨周育德說牡丹亭·壹
    《牡丹亭》的問世,在當時產生了令天下人驚心動魄的巨大震撼力。從明代萬曆年間直到清朝末年,《牡丹亭》行世的版本在30種以上。這些版本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全本,即保持湯氏原作55出的規模,出目齊全;一類是改竄本,或刪、或並、或改,已經改變了湯氏劇作的原貌。但是,在崑曲舞臺上真正能夠流傳不朽的,依然是湯顯祖的原作。經過四百多年來時間的淘汰,崑曲舞臺上《牡丹亭》依然有近二十個摺子在傳唱。
  •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領銜 杭州演藝集團重磅大戲全面回歸
    9月4日-6日,蘇州崑劇院的青春版《牡丹亭》全本回來了,登陸杭州大劇院。著名華語作家白先勇先生擔任總製作人和藝術總監,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汪世瑜、張繼青擔任藝術指導,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俞玖林、沈豐英領銜主演。 原班人馬三天連演,共同見證三生情緣。帶著觀眾對舞臺的深深眷戀,杭州演藝集團再度引進青春版《牡丹亭》。
  • 崑曲《牡丹亭》點亮北美生活
    2015年11月14日晚7:30,加拿大國家電視臺(CNTV)演播廳,四百多座位無一虛席,生活在加拿大的海外華人定睛品嘗著來自遠方祖國的一大名曲,崑曲《牡丹亭》。適逢中加文化交流年,應加拿大蘇州總商會邀請,江蘇省蘇州崑劇院於2015年11月14日在加拿大國家電視臺演播廳上演百年好戲《牡丹亭》。
  • 杜麗娘因愛情還魂,重獲新生;《牡丹亭》則因崑曲還魂,延續經典
    我不是個懂崑曲的人,甚至在看《青春牡丹亭》之前我都不是一個喜歡喜劇的人,總覺得戲劇中的人物不僅不真實而且有點假。學生時代,在家看電視也是看到戲劇頻道便直接跳過去。第一次接觸《青春牡丹亭》是在大一下學期,古代文學作品課上,老師給我們放了《閨塾》和《遊園》兩段。感覺整個喜劇布景簡單但是卻帶給觀眾一種震驚。其中最深刻的是《青春牡丹亭》帶給觀眾的視覺衝擊和審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