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保險金信託首選香港,而不是大陸?

2021-02-25 港險手冊

近日,又一則明星使用家族信託(信託+保險)來規避婚後財產分配及家族財富傳承引起關注。

在節目中郭碧婷與向佐就婚後經濟與財產分配問題起了爭執,郭碧婷閨蜜也接連替其發問「婚後的錢歸誰管?」「郭碧婷與向佐父母起爭議,該如何處理?」「婚後郭碧婷是否繼續上班」

郭碧婷坦言,自己看過身邊很多朋友的例子。女性如果一直在家專職帶孩子,只靠男人賺錢養家,長期如此女性的自我要求就會降低,然後潛在的風險就會加大。比如:有一天如果有什麼變故,自己在家當了很久的黃臉婆,而這個時候再出社會,又沒有了生活的能力,這是很可怕的。因此,郭碧婷堅持婚後不放棄自己的工作,哪怕家裡的主要開銷不需要自己出!

向太直接發言:「夫妻雙方一定是要共同進步的,如果有一方進步了,另一方跟不上,結果一定完蛋。」最後向佐也認同了郭碧婷的想法,在生活經濟方面,向佐郭碧婷選擇「共同承擔」。

如果說,對於普通的情侶,或許財產問題討論到這,就該結束了。可是,向佐身為向家的「大公子」,以後要繼承向家的家業是毫無疑問的。也就是說,對於郭碧婷嫁入向家,其實家族財產的安排才是真正的「重頭戲」。對此,向太給出表示:

她已經給向佐買了信託基金,這筆錢既不屬於向佐,與郭碧婷的關係也不大,就算他們離婚,郭碧婷也分不走這筆錢。


而且向太的發言中能明確,她留給向佐的錢只能保障他們餓不死,但也不至於大手大腳將多年積累的財產敗光。宗旨就是希望向佐、郭碧婷能夠靠自己,不喜歡他們完全依靠家庭。

不得不說,向太不愧是商界女強人,用這樣的方式處理向佐的婚前財產可以說是非常精明了!一來,向佐因為多年碎心練武,幾乎沒掌管過家族企業,如果一下把所有父輩的財產交給向佐,顯然他還不具備管理這麼多資金的能力,搞不好還生出新的岔子來;二來,以郭碧婷和向佐的收入,養個小家庭真的是綽綽有餘了。所以,「信託基金」平時是「錦上添花」,關鍵時候就成了「雪中送炭」。「餓不死,也敗不了」!

在香港甚至全球,很多富豪都會用此方法來管理自己留下的財產或遺產問題。

1.船王許世勳遺產安排

香港第一船王許愛周的兒子、中建企業董事長許世勳在18年進入尾聲時因病去逝,享年97歲。

不過他名下的420億財產早已做好安排,一半財產用作慈善,剩下的一半作為家族的信託基金和巨額保單,並沒有直接把天價遺產轉交給小兒子許晉亨、兒媳李嘉欣。

值得注意的是,許家每位家族成員每月可領取一筆生活費,許晉亨和李嘉欣每月可領200萬元。網友直呼: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原來富豪是這樣規劃保險的。

把家族財富變成信託基金和巨額保單,既不用擔心財富會被後代敗光,也能保證他們固定領取一筆生活費,生活無憂,甚至可以用這筆錢自己創業。

2.梅豔芳遺產安排

梅豔芳早就在用了信託基金來贍養自己的母親,因為梅豔芳因病英年早逝,留下了梅豔芳母親和哥哥兩人。由於擔心兩人會好逸惡勞迅速花光自己留下的遺產,梅豔芳當年就將全部的錢都交給了信託公司,每月定時定量給覃美金(梅母)打錢。

只不過梅豔芳的母親始終惦記梅豔芳留下的財產,這幾年不停地狀告信託基金表示要追回梅豔芳的遺產,鬧得是沸沸揚揚。

不過,雖然鬧得很大,但也應證了向太說的那句:「餓不死也敗不完」,如今梅豔芳的遺產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增加了不少,通過信託打理升值後也將會給梅母的生活費都增加了許多。

3.李嘉誠信託安排

2018年下半年,長和(00001.HK)和長實(01113.HK)同時披露,李嘉誠又將其個人名下所持合計133億股份,轉到了家族信託裡,轉讓後,李氏帝國幾乎所有資產全部搭乘上了家族信託這個母艦。

4.四位中國頂級富豪將資產轉至香港信託基金

自2018年年底,有4位中國富豪將超過170億美元(約1,333億港元)財富轉移到家族信託中。

4位富豪包括融創中國(1918)董事長孫宏斌。他在1月12日披露,已在2018年12月31日將手中大部分融創股權轉讓給South Dakota Trust Co.;而中國女首富之一、龍湖集團(960)主席吳亞軍,以及達利食品(3799)和周黑鴨國際(1458)的控制人近期也有類似舉動。

除融創中國外,上述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均表示轉讓目的與接班人計劃有關。

如今,信託在富商圈內已經流行許久的事物了,內地的諸如劉強東等人也都有留下不同程度的信託資金。所以說向太在節目中將財產交給信託,並不能證明向太精明,只能說是一種選擇的方式。簡而言之,家族信託的主要功能總結為三點:

一:隔離,通過合理安排,讓財產和家人得到良性保護;

二:傳承,讓家庭財產在隔離的基礎上實現安全傳承;

三:成本,儘可能讓隔離和傳承的稅負成本降低。

家族信託起源於西方,中國內地也有部分框架,但很不成熟,關鍵一點在於內地是大陸法國家,設立的信託即不具備雙重所有權,無法受到衡平法的保護。所以很多富豪的家族信託都是在香港設立框架,所有權結構均在一些CRS之外的島國。

這裡三哥簡單講下,為什麼香港可以?這要追溯到信託的起源。信託起源於英國,是英美普通法系的衡平法原則而產生的一種財產轉移和管理設計,因此深入理解信託即需要深刻理解衡平法。

1873年英國將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法院合併,並確立了「同等權能」和「衡平法優先」原則,而且判案還需要遵循先例。從此英國式的普通法即有法律的鋼性,又能體現正義和良心,還需要遵循過往判案先例。

以信託為例,信託是將財產轉移至信託機構名下進行管理,因此財產所有權已轉移至信託機構,信託財產已不屬於信託當事人,政府無法藉此向信託當事人徵稅,信託名下的資產亦可按照信託當事人的意願進行有序分配和傳承,這即是信託的好處。

不過若信託機構不具備信託責任,違背承諾而侵害信託當事人權益,在大陸法地區或國家法律則無法有效保護信託當事人權益,因為您無法主張財產所有權不在您名下的任何權利。

而在普通法地區或國家就不同,因為普通法地區的信託具有雙重所有權,一項財產既有普通法下的所有權,又具有衡平法下的所有權,而且衡平法下的所有權優先於普通法下的所有權。若信託機構不具信託責任,侵害信託當事人利益,則普通法地區的法院則會依據衡平法原則來保護信託當事人的權益不受信託機構的侵犯。

而且普通法判案需要遵循過往判案先例,因為信託機構不具信託責任的案例過往早有失敗的判例,一旦訴諸法律,信託當事人一定勝訴,這就無形中讓信託機構不得不具有信託責任。

而在大陸法國家或地區(例如中國內地),設立的信託即不具備雙重所有權,即無法受到衡平法的保護。這就是回答了為什麼只有普通法才能保護好您的信託?

香港傳承了完整的英國式普通法,因此在香港設立信託是內地富豪的最佳選擇之一,而且香港保險結合信託可以更有效增值和傳承財富。

富豪在選擇財富傳承的時候,不約而同的會選擇信託的方式,那麼信託是怎麼獲益,保障子孫後代不會把財富花光的呢?

方法有很多,三哥給大家一個最常見,也是最簡單,管理成本最小的信託資產增值方式——保險金信託。

舉個例子!

5000萬的本金就可以陪伴孩子富足的一生,更不要說富豪家族數百億的投入了,每個月幾百萬的「生活費」可以保證財富源源不斷的傳承,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相關焦點

  • 壹基金承接首個保險金信託+定向慈善捐贈,探索自閉症孩子終身照護
    而傳統家族信託的高門檻,是大部門特殊家庭無法接受的。2016年,當看到中信信託的保險金信託推出後,盧瑩大膽地做出了嘗試,選擇成為他們的第一位來自特殊家庭的客戶。「保險金信託其實是保險+信託,我需要在保險公司先以自己為投保人購置一份高額保費的壽險,受益人不是我自己或者我的孩子,而是信託公司。」
  • 你還在猶豫買保險或信託嗎?快來看看保險金信託吧
    來源:經濟日報據悉,「保險+信託」的組合,不僅具備風險轉移功能,還能做到財富傳承。那麼,究竟什麼是保險金信託呢?所謂保險金信託,是集保險與信託雙重優勢於一身,將人壽保險和家族信託相結合的財富管理工具,是以保險金或者保險金受益權作為信託財產,由委託人(投保人)和信託機構籤訂信託合同,當達到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金賠償或者給付條件時,保險公司將保險金交付於受託人,由受託人依照信託合同管理、運用信託財產(保險金)並向信託受益人支付信託財產。
  • 最後的禮物——一位保險金信託經理感受的愛與守護
    來源:中信信託作者: 資管四部 我叫思宇,是中信信託的一名普通的信託經理,工作重點之一就是保險金信託。這種情況下,很多業務人員,甚至很多公司恐怕都在再三評估保險金信託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究竟是什麼?我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直到2019年五月份。這是一件讓人很痛心的事情,我們的一位保險金信託客戶罹患乳腺癌,去世時年僅43歲,身後是一個剛滿10歲的孩子。
  • 平安私人銀行助力中產家庭財富傳承,全面升級保險金信託服務
    在傳承靈活度方面,平安保險金信託2.0根據客戶的長期傳承需求變化,對客戶後續增加受益人、增加信託財產、調整方案等方面均給予更靈活權利,客戶可以隨著家庭關係、家庭成員情況以及財富的增長不斷優化和完善財富傳承安排。同時,根據當前和未來社會、經濟形勢變化快的情況,平安保險金信託2.0提高了分配條款的靈活度。
  • 2021「家族信託」展望:需求持續井噴,規模或突破10萬億元
    與此同時,有觀點認為,海外(離岸)信託成為頂級富豪財富管理的利器。其理由是,離岸信託有很強的保護作用,能夠在個人資產和信託資產中間樹立起一道屏障。不過,離岸家族信託並非萬能保險箱,更不是避稅、逃稅的利器。俄羅斯頂級富豪「普加喬夫虛假信託案」表明,家族信託特別是離岸家族信託的保險性依然來自於社會所公認的合法、公平與正義。
  • 香港富豪許世勳去世,再現教科書式財富傳承方式
    最近,97歲的香港富豪許世勳逝世。許世勳被評為香港十大富豪之一,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他那靚絕香江的兒媳婦李嘉欣,大家一定不陌生。許世勳(中)與兒媳李嘉欣(左)兒子許晉亨(右)早在晚清時期,許家已家世殷厚,輾轉至香港後也不墜榮光,成為香港「四大船王」之一。
  • 香港企業信託是什麼?企業信託包含哪些業務?
    企業信託企業信託供應商提供核心的信託服務以及重要的相關業務,如:設立信託、管理信託和擔任託管人。這些服務供應商對香港的基金管理行業至關重要。企業信託供應商在香港的金融服務業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提供核心的信託服務以及重要的相關業務(如:擔任託管人)。這個類別當中最值得注意的產品包括單位信託、ETF和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當中大部份均以零售投資者為基礎。這些產品讓個人投資者有機會投資於公開市場通常無法獲得的股票或資產,並可分散風險。
  • 中英人壽與中糧信託強強聯手 讓您的財富加上槓桿,精準傳承
    作為中糧集團金融板塊旗下兩家兄弟公司,中英人壽與中糧信託首次強強聯手,重磅推出開門紅傳家服務,首單保險金信託於2020年12月16日成功落地籤約!保險金信託為本案高淨值客戶實現子女、孫子女等多代有序的資產傳承,提供了以保險保障為核心的綜合家族傳承解決方案,以及全生命周期現金流和風險防範安排。
  • 阿拉丁家族辦公室與北京信託正式籤約,合力提供家族信託服務
    5月20日,阿拉丁家族辦公室總裁柏瑞敏、阿拉丁控股集團機構事業部總經理張莽會見了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信託)家族信託與慈善信託業務部總經理周劍平一行並籤署協議,雙方成為戰略合作夥伴,開展家族信託等方面合作。雙方圍繞如何更好為家族客戶提供家族信託、保險金信託和慈善信託服務進行了深入交流。
  • 信託不是萬靈丹~長期照護就是現在
    和各位分享我在臺灣推動設立團體信託的經驗,提供大家參考,期待各位家長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做本末倒置的事。臺灣於1996年立法通過信託法,2009年再度修法,讓信託法更符合現代需要,趨於完善,其發展與現況、信託精神與內容請上網查詢,在此不多詳細論述。臺灣信託法通過後,政府與民間、團體各機構紛紛辦理信託說明會,同時也催促提醒家長趕快設立信託基金帳戶。
  • 為什麼外國人更喜歡中國大陸而不是香港、臺灣?
    為什麼外國人愛大陸更勝香港、臺灣?我可以給出一個非常簡單而直接的答案:因為那裡不同。這和很多中國人想去美國或是歐洲是一個道理。我去過所有漢字文化圈(新加坡、中國香港、馬來西亞、中國臺灣、中國大陸),而至今我最喜歡的還是中國大陸。
  • 香港富豪許世勳的四百億信託,財富傳承永不落幕
    當然,也有一些將其分配給了自己親人,就比如將自己的財產中的一部分讓信託基金會管理,自己的兒子,也就是許晉亨,李嘉欣的丈夫每個月可以領取200萬作為生活費。02許家的歷史許家是香港第一個「富三代」。在香港四大家族(李嘉誠、鄭裕彤、李兆基、郭得勝)崛起前,許愛周就成為船王,躋身老四大家族。香港逐漸封閉,成為地租之城,許家也成最大受益人之一。1899年,法國強租廣州灣,建成無稅自由港。許愛周看準機會,代理古德士汽油賣給往來航船。
  • 高小琴在香港設立的兩億信託真的無效嗎?
    其實香港的信託法律環境非常完善,在香港設立信託要遵循嚴格的程序,將一個已經設立六年之久的信託撤銷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們借電視劇中高小琴在香港設立的兩億港幣信託的虛擬案例,對在香港設立信託的可行性、操作程序、不同法域的法律保護、已設信託的挑戰與撤銷等問題進行全面的解讀。
  • 160億黃金造假案後續,信託向保險公司索賠被拒:你沒資格索賠
    第二個是信託公司是否有權利向保險公司進行索賠,在發現金凰珠寶質押的80萬噸黃金是偽造的後,信託公司第一時間向保險公司報案理賠,然而保險公司卻以信託公司無權所謂為由,拒賠履行合同。 信託公司是否有權利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呢?
  • 香港實施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監管新規
    新華社香港12月4日電(記者張歡)香港證監會4日宣布,修訂後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即日生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明確要推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髮展,隨後香港證監會表示將落實為此類基金提供更強投資靈活性的監管措施。
  • 離開香港時,為什麼Beyond選擇了日本而不是大陸?
    本文來自果醬第三方投稿作者:中散後來,這片大陸天南地北的人都聽過他們的歌,但在討論「中國搖滾」的時候,總是會跳過他們的名字。
  • 說說被廣泛誤解的「遺囑信託」,以及財富傳承中信託真的萬能嗎?
    讓我們說說家業傳承中和信託有關的內容吧。這幾年,家族信託在大陸財富管理和傳承圈子裡漸漸熱了起來,有人一知半解、將信將疑,有人恨不得把信託的功能吹上天,盲目跟風的有之,信口開河的亦有之。今年早些時候,當陳小魯先生在三亞突發疾病去世,「遺囑信託」那時候就有很多文章發出。
  • 許世勳遺囑揭曉,420億遺產全部變成家族信託基金和巨額保單!
    老爺子不給兒子留遺產,竟然是為了讓兒子以後不至於「餓死」……這是為什麼呢?和香港其他地產起家的豪門不同,許氏家族總被冠以「書香門第」的名聲。在晚清時期,許氏家族就家世殷厚,後來輾轉至香港,家族也不墜榮光。到了許世勳父親許愛周這一輩,已經是香港「四大船王」之一。作為香港船王許愛周的幼子,許世勳從小便吃穿不愁。
  • 香港富豪許世勳420億遺產一半是慈善,一半竟是信託和「巨額保單」!
    把家族財富變成信託基金和巨額保單,既不用擔心財富會被後代敗光,也能保證他們固定領取一筆生活費,生活無憂,甚至可以用這筆錢自己創業。 1 同為香港的富豪家族,許世勳的資產安排和李嘉誠家族一模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說,遺產信託彌補了許多財產制度的不足,亦解除了富人們對「富不過三代」的擔憂。 香港信託2013年修改後,信託存續期限廢除,信託可以永遠存續,可以實現信託財產多層代際傳承。 由於財產本金多,每月200萬元的零用錢,是最低的投資收益,並不是本金。
  • 看視頻學理財|什麼是信託?投資信託有風險嗎?
    近期啊,經常有一些剛剛接觸信託的投資人過來問我,小杜老師,聽說信託挺好的,收益又高,產品又安全,還是富人專享的理財方式。信託究竟是什麼,真有傳說中那麼好嗎?本期視頻,小杜老師就來給大家講講,什麼是信託,以及信託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