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麗的臺灣

2021-02-17 慢樂山房

我曾兩次到過臺灣,一次是2009年春節,一次是2011年聖誕前夕,前次是正趕上審陳水扁,這次是馬英九和蔡英文正在白熱化地競選。

上中學的時候,正值15首流行歌曲(那會兒叫群眾喜愛的歌曲)聲聞街巷,其中有李光羲、李谷一、關牧村、關貴敏、遠徵、鄭緒嵐等等唱的歌,我特別喜歡《大海一樣的深情》,是靳玉竹唱的,很甜,唱的是盼望祖國統一,「海鷗,展開潔白的翅膀,飛吧,向著那東方飛翔,飛到祖國的寶島,去把臺灣同胞探望……待到祖國統一的時候,我們再把團圓的歌兒高唱。」詞曲都單純直白,但款款有深情。

其實,我們早都知道了臺灣同胞並沒有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臺灣究竟什麼狀況,如無親炙,並不知其味。待這兩次親身體驗後,略有所感。

臺灣的景。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野柳地質公園等等,都是臺灣的佳處。阿里山大樹參天,陳丹青形容託爾斯泰故居的大樹每一株都像「一部長篇小說」,阿里山的樹也高聳入雲,頂天立地。臺灣的東海岸頗似青島,海天一色,海風強勁,海潮湧動,海岸遼闊,面對太平洋,亦讓人豪情滿懷,特別在蘇花公路的清水斷崖處,登臺眺望,心氣高遠。這次去日月潭天公作美,上船時風平浪靜,豔陽高照,上船後清風徐來,及至遊完潭心小島和邵族部落返程之時,突起大霧,「伸手不見五指」(哈哈),船老大是個臺灣小夥還很幽默,他找不到回去的路徑和方向了,在潭上多轉悠了一個小時,他問:「你猜過去日月潭是淡水現在為什麼是鹹水的?」大家未答,他說:「因為遊泳的人自帶的尿素!」


臺灣的物。臺灣的慄子燒、晶沙酥以及各類麻糬都極好吃,兩次赴臺,我們都打包帶回好幾箱分贈給親朋。臺灣的許多物什做的很精心,很有創意,這次我們去看了彰化的臺灣玻璃城和臺北附近鶯歌陶瓷城。玻璃城真是琳琅滿目,其中許多玻璃小件分外引人注目,比如玻璃糖果可以亂真,還有玻璃鑽石,大的不得了,有800克拉,我 和劉牧先生各買了一個。鶯歌的陶瓷亦有特色,有許多陶藝人的作品雖不及大陸釉質清爽,但極有想法。臺灣的寶貝更在臺北故宮,除了散氏盤、毛公鼎、崔玉白菜、東坡肉,這次還特別的看到了久已心儀的顏真卿《祭侄文稿》,越千餘年依然熠熠生輝,真是中華文化的內在力量在不絕如縷。臺灣的郵票很特別,有古風。


臺灣的書。我是愛買書的人,已經形成了近乎癖疾的依賴症。臺灣的書店最有名的當屬誠品書店,還有金石堂和一葉堂,我分別去過誠品書店的敦南店、大劇院店、高雄店和信義店,其中一次帶妻子和兩個女兒深夜至敦南店,發現人頭攢動,人們或坐在地上和臺階上看書,或在書店中的咖啡吧裡說話,但靜寂有序,沒有嘔啞嘈雜之聲,人人有和悅靜穆之色女兒特別羨慕地說臺灣的小孩子太幸福了,可以專門有親子屋,小王子的系列書有專區。這次再去敦南店依然如是,同行的蔣頻兄納悶:買書交款還要排這麼大時間的隊。如今,誠品的信義店已成為和生活方式相聯繫的綜合文化中心,其中有衣食娛樂的種種配套機構,但書店依然是主體。其中頗多好書,我曾經在誠品買過多本董橋和舒國治的書,還有多種繪本,裝幀多精美雋永。


臺灣的藝術。幾十年來,在這個島上,常常走出來許多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例如雕塑家朱銘,雲門舞集的創始人林懷民,話劇導演賴聲川,渡海的畫家張大千、傅心畲、黃君璧、江兆申等也都在華人藝界影響很大,流行歌曲界更是人才輩出,前有鄧麗君、中有羅大佑、今有周杰倫,各開創了一個時代,搞文字工作的人也不可勝數,而且牛人很多,李敖、白先勇、余光中、張曉風、林清玄、朱天心朱天文、張大春乃至寫詞的方文山。臺灣的藝文人身上有一種總能撥動人心弦的獨特的東西。這次訪臺特地去拜訪了嘉義的老藝術家柯耀東,以及他的夫人和兒子柯乃中,他們全家住在半山自己設計的房子裡,很是安閒舒適,有陶淵明的田園之境。在臺北,又與江兆申先生的大弟子周澄先生見面,周先生是恂恂儒者,大有古風。


臺灣的人。十數年來,我有幾位臺灣藝術界和出版界的朋友,均言必信行必果,中正平和。這次去臺灣,又感受一次同胞的熱情和周密,臺灣把傳統禮儀保持的甚好,陌生人之間也謙恭禮讓,心平氣和。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觀,服務小姐手拿一圓牌,一面寫「請勿攝影」,另一面則是「請輕聲細語」,很給面子,不是「嚴禁大聲喧譁」。臺灣處處有這樣的關懷和尊重。這次「神州情翰墨緣」書畫展主要是臺灣世新大學邀請並主辦的,世新大學是臺灣著名的傳媒大學,相當於大陸的中國傳媒大學,漫畫家朱德庸等畢業於該校,董事長成嘉玲女士、校長賴鼎銘先生均是學者作風,熊杰副校長周到體貼,執行長文念萱先生全程陪同,性情中人,爽俠詼諧,讓人記憶深刻,楊嘉彥先生一路照顧,特別是兩個林小姐,林慧萍和林致婷,事無巨細,服務可人,臺島的女生有一種久違的閨秀禮儀,清新端莊,你說「謝謝」(大約是大陸「不客氣」之意),她答「不會」,而且一直微笑滿面,十分難能可貴。


臺北、臺中、臺南、臺東,人在臺灣,總感到很自在,很安全,臺島的宗教氣息很是濃重,法鼓山、佛光山、中臺禪寺、慈濟會深入人心,十分禪和,民風民俗是否於此也有關,我也一直在思考。

臺灣之美,不惟美麗的自然風光,更在傳統未曾斷裂的人文。


相關焦點

  • 我愛你美麗的臺灣島——背後感人淚下的故事
    我愛你美麗的臺灣島56年後,2020年5月17日中午,全國金獎多次獲得者,福建小歌手賴馨儀深情演唱,原創兒歌終於成功問世。1964年6月的一天,南京市鼓樓區(延安區)一中心小學一年級(4)班。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女教師顧乃常(浙江紹興人)在語文課堂上,給同學們講起:祖國的寶島臺灣。顧老師動情地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 珠珠美麗——臺灣紫珠
    臺灣紫珠另外幾株,生長明顯更旺盛,在當下的氣溫下,並沒有落葉,依然還有萌發新梢的意思,另外,枝梢掛滿了一串串亮晶晶的藍紫色果子,還有些是剛剛長大,還未成熟的綠色嫩果,這是臺灣紫珠Callicarpa formosana。
  • 《看見臺灣》—從音樂中感受臺灣的美麗與哀愁
    在世合理想大地,進行了內地第首次公播,吸引不少關注臺灣、熱愛音樂的觀眾前來。 公播前的媒體採訪 作為內地首秀,本次《看見臺灣》的導演齊柏林及音樂總指導Ricky老師也親臨嘉興世合,在接受媒體訪問,齊導表示:「我放下了臺灣公務部門的工作以及只差三年就可領取的巨額退休金,大膽說服家人同意抵押房產,並不是我有多清高,而是我熱愛臺灣,熱愛這片美麗的地方。」
  • 看見臺灣的美麗與哀愁 / 吳念真
    如果你正想去臺灣,看一下這部電影,或許你會有更深的認識。如果你已經去過臺灣,看一下這部電影,或許你就會開始準備下一次的臺灣之行。先來看一下,預告片。美到哭! 《看見臺灣》,吳念真說,在這裡看見了臺灣的美麗與哀愁。美得讓人屏息的畫面、憂傷的原創配樂,當布儂族的部落歌曲響起,讓人忍不住淚水盈目。劇終,卻第一次遇見如此情形,沒有一個觀眾離開,直至所有字幕放完,燈光大亮。
  • 《看見臺灣》——俯瞰臺灣的美麗與哀愁
  • 臺灣,中國的美麗與哀愁
    臺灣歸來,感動於小清新、濃濃人情味,也同時吐槽:臺灣沒啥看頭嘛!日月潭、阿里山景色平平,臺北、高雄一點不像大都會……而那些小島的複雜往事,美麗與哀愁,旅行者步履匆匆,難再追問。Photo©vcg人類的重重虐待下,大地反撲,臺灣的洪災從歷史上的每20年一次,逐漸演變為10年、5年、2年、1年一次…臺灣人逐漸醒悟,建立起了95座自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如今,一個鬱鬱蔥蔥的美麗小島又復活了。
  •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看見臺灣》的美麗與哀愁
    《看見臺灣》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獎作品,這部紀錄片其實並不是關於臺灣美麗的風光紀錄片,英文名已經明顯地說明了片子的主旨:Beyond
  • 臺灣的美麗與哀愁:除了心痛還是心痛
    祖國的美麗寶島——臺灣然而緊接而來的,是高山的瘡疤、水庫的龜裂、大地的創痛、大海的哀鳴;是煙囪林立、黑霧繚繞的工業叢林,如鬼域般在眼前揮之不去……隨著導演的鏡頭和旁白的敘述,我們看到了臺灣之痛如何形成,我們看到工業社會和人類文明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衝突對抗。
  • 看見臺灣,我們的美麗與哀愁
    《看見臺灣》宣傳片6月10日,臺灣紀錄片導演齊柏林在拍攝《看見臺灣2》時不幸墜機逝世,《看見臺灣2》相比前作此次拍攝更是深入日本
  • 晚安曲 臺灣,美麗之島
    今晚分享一首他的一首臺灣經典民謠歌曲《美麗島》。歌聲簡單、樸素,嗓音磁性深沉。藉由臺灣作家、廣播人馬世芳老師《耳朵借我》裡的這篇文章,你或許會跟我一樣愛上胡德夫,愛上美麗島。巨龍之眼,美麗之島馬世芳|文「三十多年過去,臺灣是老早告別《龍的傳人》的意識形態了,而我深深覺得彼岸亦未必需要這條身姿曖昧、體腔空虛的巨龍。見到侯德健終於得以公開登臺演出,我衷心為他歡喜。然而老實說,同樣關於歷史和家園,我更願意再唱一次《美麗島》。」
  • 看見臺灣,看見她的美麗與哀愁
    能歌善舞的阿里山姑娘魂牽夢縈的日月潭風光臺北101大樓上的璀璨夜景有一部影片則更為深刻地向我們展示了那個美麗的島嶼2013年,由侯孝賢擔任監製、「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吳念真旁白《賽德克巴萊》的音樂製作何國傑這部臺灣史上耗資最大的紀錄片
  • 清新美麗的臺灣尖叫妹
    辜莞允是臺灣知名的一位模特和網紅,雖然她的名字非常怪異,但是她本人卻是一位出色的美女。廣告引發很多觀眾的不滿,抱怨為「虐待耳朵的廣告」,據調查當時有80%的臺灣人強烈要求撤掉這則廣告。如今走紅後的她已經拍過不少性感照,好身材也在臺灣網絡引起宅男討論。她對性感很有見解,「太露不行,唯美就好!
  • 邱毅:我再也無法厚著臉皮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中國國民黨前「立委」、臺灣知名人士邱毅昨晚在網上發文,摘編如下:我再也無法厚著臉皮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經過這場疫病危機,我看兩岸關係是回不去了,現在大陸民間最熱門的一句話是「疫情結束後,該解決臺灣問題了」,想想真的是「事出有因」。臺灣最醜陋的風景正是一群弱智的人渣,而且還不分藍綠!
  • 新周刊: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石齊平:我看這個確實是個大手筆,全員出動71個人搞了一周,然後得到最後一個結論,就是在這個封面標題上寫的那句話,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竹幼婷:就是我們。石齊平:前一陣子你知道有一個80後的作家叫韓寒,很有名的,也去了一趟臺灣,回來以後也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太平洋的風》,也引起大家熱烈的討論。竹幼婷:是,韓寒的文章和這次《新周刊》的一個報導,似乎對臺灣、臺灣人都有非常正面的評價,石先生您有什麼樣的看法跟評論?
  • 美麗的臺灣島,海峽兩岸夢團圓
    臺灣是我沉睡已久的青春夢想,曾幾何時激蕩著我的壯志凌雲,越著太平洋的光榮之旅,即將踏上寶島熱土時的一瞬間, 我在雲霄上鳥瞰波瀾浩瀚的太平洋,就震撼了心裡的驚濤駭浪,是那樣驚心動魄的感動,當我踏上了這片魂牽夢繞的土地時,一種久違了的親切清爽的感覺撲面而來,我聞到了一股海洋性氣候的溼潤氣息,空氣中流動著點點甜潤的味道,點點雨滴都帶著絲絲盈盈的情愫,花瓣雨舞曳著春之夢的美麗柔情
  • 「美麗臺灣—臺灣近現代名家經典作品展」在京開幕
    「美麗臺灣—臺灣近現代名家經典作品展」在京開幕 2013年04月02日 18:2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活動 臺灣,越慢越美麗——微信群分享會
    新浪旅行達人、臺灣經濟部商業司美食達人、味全品味講堂特約講師。出生於湖南,興趣是吃辣。對色彩很敏感。巨蟹座。小事情上常常倒黴,大事上倒很幸運。已出版作品,《火車環島•臺灣自由行》(2011)、《臺灣,越慢越美麗》(2013)、《牆後面的人:小柚,遊學去》(2014)、《大興安嶺森林小旅行》(2014)。
  • 讓人難忘、美麗的臺灣花蓮「民宿」
    臺灣旅遊新特色之「民宿」大放異彩民國80年原臺灣省政府原住民行政局在其部落產業發展計劃中自定規則,進行輔導原住民利用空屋與當地特有環境經營民宿,增加原住民收入。而除了原住民地區在非原住民地區,風景特定區、國家公園內及各觀光景點亦有不少人將空置之房舍改建或以新建樓房出租旅客住宿。
  • 福建永泰:臺灣設計師深耕大陸「美麗鄉村」
    (臺海觀瀾)福建永泰:臺灣設計師深耕大陸「美麗鄉村」中新社福州5月9日電 (記者 林春茵)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是一個遍種梅樹和李樹的林業縣,也是泉脈豐富的溫泉之鄉。縣裡255個村落,疫情影響減緩,「美麗鄉村」建設方興未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設計師「登陸」作為。臺商、福州市雲嵐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章近日與永泰縣同安鎮嵐口村籤訂協議,將參與該村的鄉村振興,第一步,就是將嵐口村村委一棟土牆烏瓦的老房子改建、活化為臺式民宿。
  • 臺灣最美麗的外拍模特
    胡筱涵是臺灣著名的外拍模特,她清新的氣質甜美的笑容為她贏得了很多讚譽。胡筱涵生活在臺灣新竹,她曾經做過很多職業。小巧玲瓏的她雖然美麗,但是因為身高的原因不能參加選美。人生,就是為了遇見美好,我一直堅信,您一定會來!簡介:男人看了能養眼醒神,女人看了懂時尚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