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製造業大國
工匠精神尤為可貴
關於何謂工匠精神
我們了解外界的已經夠多了
控制誤差不超毫秒的鐘表匠
捏壽司都要捏成極致藝術品的手藝人
十年如一日的打造「匠心褚橙」八十八歲褚時健
.
其實我們鋼鐵人完全不必捨近求遠
因為鋼鐵製造中的工匠精神
就在我們身邊
▼
▼
今天我們用濃縮精華的七堂課
解密工匠精神
為何說這七堂課價值過億?
看了就知道——
▼
周 輝(寶鋼股份運輸部高級操作)
周輝很倔,認準的事不容易改變。堅持做一件事,對他而言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習慣。
在運輸部鐵路站從事火車司機操作30多年,他用累計400多萬次「指唱確認」標準化作業、「零違章、無事故」的驕人業績,避免了無數次意外情況和事故的發生,保障了寶鋼鐵鋼生產的順行和鐵路行車的安全。周輝用標準化作業不懈的堅持與執著成就了一個崗位傳奇。
鮑 平(寶日汽車板銷售部首席工程師)
有過一年125次飛行記錄的鮑平,除了專注於「飛行」,更專注於寶鋼汽車板的技術和服務。
他牽頭完成的《汽車板技術詢單系統》,使詢單平均應答時間從原來的3個工作日降低至1.15個工作日。2014年分別實現外板精整分流25.64萬噸和50萬噸,縮短寶鋼汽車板交貨期5天以上,提高產品成材率,實現效益超過2億元以上。同事們說:鮑平要麼在用戶現場,要麼在去用戶現場的路上。
龔張耀(寶鋼特鋼鋼管廠首席工程師)
每天堅持晨跑40分鐘,十年如一日。
龔張耀始終將國家完全依賴進口的核電用管、油氣田開採用管的國產化工藝實現以及具備穩定、批量製造能力作為自己的使命,先後帶領團隊確立了「熱擠壓工藝參數設計基礎研究」等科研項目進行攻關;成功實現了核電管、油井管的試產到量產,兩項產品的綜合成材率分別提高了近30%和16%,累計創效達3000餘萬元。擁有專利1項、技術秘密2項。
儲 濱(寶鋼不鏽煉鐵廠技能專家)
雙休日,他大部分時間在圖書館度過,鑽研國內有關高爐的理論專著、文獻,不為外界所擾。
儲濱長期從事高爐冶煉工作,2011年儲濱負責「基於料面綜合判斷方法的高爐節能技術」的科研項目,達到了國內領先、世界先進水平,填補了高爐料面融合成像與控制技術的空白。2010年至2015年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國冶金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3項、銀獎4項,個人取得44項專利(其中35項專利授權,12項發明專利)、27項技術秘密、1項先進操作法等等。
第五課:痴迷
在工匠眼裡,只有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完美。
俞樟勇(寶鋼股份煉鐵廠主任工程師)
提到他,同事就搖頭:「哎,這個人,生活太單調,他的愛好就是工作!」
俞樟勇是寶鋼股份高爐設備領域的技術領軍人物。2014年寶鋼四號高爐大修,他作為技術骨幹日夜忙碌。這次高爐大修只用了73天,創國內特大型高爐快速大修新紀錄。他對設計製圖痴迷。在幾次大型工程圖紙審核中,他用業餘時間把設計院的圖紙畫成三維立體圖,進行驗算,直觀精確,多次避免工程返工。現在他電腦中已有上千個設備圖紙的三維模型。
第六課:精進
熱愛自己所做的事,勝過愛這些事給自己帶來的收益。
陳 傑(寶鋼股份冷軋廠高級點檢)
與各類大小設備打了19年交道的陳杰,一直紮根現場,用熱愛和精進的態度「服侍」著設備。
他負責開展「1420雷射焊機提高焊縫質量」等6項設備攻關,解決了雷射焊機焊縫咬邊等設備難題,負責區域設備故障發生率下降35%;5年中獲12項發明專利、26項實用新型專利,33項技術秘密,現場改善降本增效3600多萬元。2014年獲第五屆華沙國際發明展金獎和第八屆中國國際發明展金獎。
第七課:極致
以嚴謹的職業態度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吉志勇 (寶鋼工程寶鋼工業技術資深作業師)
在家是女兒心目中的「諸葛亮」爸爸,在公司是技能專家、上海市十大工人發明家。
吉志勇行業獨創的主要技術成果有《同步軋機集電滑環的在線車削技術》等,創效數千萬元,獲得專利35項,技術秘密32項,其中「同步軋機集電滑環在線車削技術和裝備」獲2011年度全國發明展金獎、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銅獎銅獎、波蘭發明展金獎,並獲得「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其它國際發明展獎項等不勝枚舉。
工匠精神的精髓:專注與堅持,具有堅定的目標,並且願意為目標不斷地精進。
我們可以自豪地說:
我們不僅製造鋼鐵,還輸出工匠精神。
產品有價,而精神無價。
在職場中能擁有這樣一種精神,
那就是成就我們自身的無價之寶!
編輯:令狐不衝
製圖:木婉不輕
攝影:王俊、邊華駿、劉傑、陳志勇、姜為強、戴軍、張志昕、姜華、劉繼鳴、龔傑
出品:寶鋼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