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 |關於工匠精神,這是價值過億的七堂課

2021-02-13 中國寶武

身處製造業大國

工匠精神尤為可貴

關於何謂工匠精神

我們了解外界的已經夠多了

控制誤差不超毫秒的鐘表匠

捏壽司都要捏成極致藝術品的手藝人

十年如一日的打造「匠心褚橙」八十八歲褚時健


.

其實我們鋼鐵人完全不必捨近求遠

因為鋼鐵製造中的工匠精神

就在我們身邊




今天我們用濃縮精華的七堂課

解密工匠精神

為何說這七堂課價值過億?

看了就知道——


周 輝(寶鋼股份運輸部高級操作)

周輝很倔,認準的事不容易改變。堅持做一件事,對他而言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習慣。

在運輸部鐵路站從事火車司機操作30多年,他用累計400多萬次「指唱確認」標準化作業、「零違章、無事故」的驕人業績,避免了無數次意外情況和事故的發生,保障了寶鋼鐵鋼生產的順行和鐵路行車的安全。周輝用標準化作業不懈的堅持與執著成就了一個崗位傳奇。

鮑 平(寶日汽車板銷售部首席工程師)

有過一年125次飛行記錄的鮑平,除了專注於「飛行」,更專注於寶鋼汽車板的技術和服務。

他牽頭完成的《汽車板技術詢單系統》,使詢單平均應答時間從原來的3個工作日降低至1.15個工作日。2014年分別實現外板精整分流25.64萬噸和50萬噸,縮短寶鋼汽車板交貨期5天以上,提高產品成材率,實現效益超過2億元以上。同事們說:鮑平要麼在用戶現場,要麼在去用戶現場的路上。

龔張耀(寶鋼特鋼鋼管廠首席工程師)

每天堅持晨跑40分鐘,十年如一日。

龔張耀始終將國家完全依賴進口的核電用管、油氣田開採用管的國產化工藝實現以及具備穩定、批量製造能力作為自己的使命,先後帶領團隊確立了「熱擠壓工藝參數設計基礎研究」等科研項目進行攻關;成功實現了核電管、油井管的試產到量產,兩項產品的綜合成材率分別提高了近30%和16%,累計創效達3000餘萬元。擁有專利1項、技術秘密2項。

儲 濱(寶鋼不鏽煉鐵廠技能專家)

雙休日,他大部分時間在圖書館度過,鑽研國內有關高爐的理論專著、文獻,不為外界所擾。

儲濱長期從事高爐冶煉工作,2011年儲濱負責「基於料面綜合判斷方法的高爐節能技術」的科研項目,達到了國內領先、世界先進水平,填補了高爐料面融合成像與控制技術的空白。2010年至2015年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國冶金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3項、銀獎4項,個人取得44項專利(其中35項專利授權,12項發明專利)、27項技術秘密、1項先進操作法等等。

第五課:痴迷 

在工匠眼裡,只有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完美。


俞樟勇(寶鋼股份煉鐵廠主任工程師)

提到他,同事就搖頭:「哎,這個人,生活太單調,他的愛好就是工作!」

俞樟勇是寶鋼股份高爐設備領域的技術領軍人物。2014年寶鋼四號高爐大修,他作為技術骨幹日夜忙碌。這次高爐大修只用了73天,創國內特大型高爐快速大修新紀錄。他對設計製圖痴迷。在幾次大型工程圖紙審核中,他用業餘時間把設計院的圖紙畫成三維立體圖,進行驗算,直觀精確,多次避免工程返工。現在他電腦中已有上千個設備圖紙的三維模型。

第六課:精進 

熱愛自己所做的事,勝過愛這些事給自己帶來的收益。


陳 傑(寶鋼股份冷軋廠高級點檢)

與各類大小設備打了19年交道的陳杰,一直紮根現場,用熱愛和精進的態度「服侍」著設備。

他負責開展「1420雷射焊機提高焊縫質量」等6項設備攻關,解決了雷射焊機焊縫咬邊等設備難題,負責區域設備故障發生率下降35%;5年中獲12項發明專利、26項實用新型專利,33項技術秘密,現場改善降本增效3600多萬元。2014年獲第五屆華沙國際發明展金獎和第八屆中國國際發明展金獎。


第七課:極致 

以嚴謹的職業態度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吉志勇 (寶鋼工程寶鋼工業技術資深作業師)

在家是女兒心目中的「諸葛亮」爸爸,在公司是技能專家、上海市十大工人發明家。

吉志勇行業獨創的主要技術成果有《同步軋機集電滑環的在線車削技術》等,創效數千萬元,獲得專利35項,技術秘密32項,其中「同步軋機集電滑環在線車削技術和裝備」獲2011年度全國發明展金獎、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銅獎銅獎、波蘭發明展金獎,並獲得「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其它國際發明展獎項等不勝枚舉。

工匠精神的精髓:專注與堅持,具有堅定的目標,並且願意為目標不斷地精進。

我們可以自豪地說:

我們不僅製造鋼鐵,還輸出工匠精神。

產品有價,而精神無價。

在職場中能擁有這樣一種精神,

那就是成就我們自身的無價之寶!

編輯:令狐不衝

製圖:木婉不輕

攝影:王俊、邊華駿、劉傑、陳志勇、姜為強、戴軍、張志昕、姜華、劉繼鳴、龔傑

出品:寶鋼新聞中心

相關焦點

  • 《寫作七堂課》,不只是套路
    圖片來自《寫作七堂課》《寫作7堂課》從寫作的底層邏輯破題,不僅有效地解決了以上問題,還告訴我們寫作不僅僅是簡單的套路問題,更應該多了解寫作本身,從掌握寫作的"元知識""第一性原理"圖片來自《寫作七堂課》3.框架式寫作特別適用某一領域專業知識的學習。
  • 讓勞模工匠精神在杭州蔚然成風
    讓勞模工匠精神在杭州蔚然成風發布時間:2020-12-15 15:41:35提煉新時代工匠文化倡導全社會崇尚勞模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需要不斷完善激勵制度,也需要持續營造全社會崇尚勞模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圍。
  • 一堂有溫度的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
    (作者周亞輝,系重慶市流行音樂協會主席、重慶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把這堂紅巖精神思政課辦得更精彩首先對紅巖聯線這堂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的成功表示祝賀。紅巖聯線致力於在高校推廣和傳播紅巖精神而打造的這堂思政課具有重要意義。
  • 阜陽師範大學:「同備一堂課」助推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阜陽師範大學:「同備一堂課」助推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2020-06-04 11:17:17   來源:安青網
  • 關注| 七堂大師課、七場科普營,愛爾共成長&未來練習生養成記!
    2020-09-10 17:03:43 來源: 重慶教育頭條 舉報   七堂大師課
  • 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解密「第一堂課」:15首曲目有精心考慮
    今年的「新學期第一堂音樂課」也更加突出了抗疫背景。其中,《那段時光》《一個老師的牽掛》《我們》都是由中央音樂學院教師創作的抗疫音樂作品。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趙旻認為,音樂是心靈的語言,經過重大疫情後,用音樂來表達,用音樂來抒懷,使我們各種感情融合成積極向上的意志。這堂音樂課是一場有講解的盛大音樂會。
  • 教師教育:重拾「工匠精神」
    其實,不僅是經濟改革需要培養工匠精神,教師教育改革也要重拾工匠精神。  輕視工匠精神將導致「教學荒蕪」  幾千年來,工匠生活在社會底層,他們賴以生存的技藝經驗與「知識」「真理」無緣,他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輕視。中國傳統思想中,孔子對「學稼、學圃」不以為然。孟子更將它稱為「勞力」,斷言其被「勞心」者統治。這並非「中國特色」。
  • 盆景人的工匠精神
    盆景能作為藝術品和收藏品, 不可或缺的一點是創作人的匠心精神,幾十年如一日的耕耘,為我們呈現精美的盆景。然而現在市場上的大部分盆景都缺乏匠心的,有的追求速成、有的模仿精品造型、有的過於「新穎」人工氣息重。「工匠精神」的主要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這四方面的內容。
  • 統戰「兩堂課」:一堂課教我文化自信 一堂課教我奉獻愛心
    統戰「兩堂課」:一堂課教我文化自信 一堂課教我奉獻愛心 2020-12-27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後一堂課 | 這輩子最珍貴的記憶
    在何氏這片土地上,你們笑過、哭過、感動過、質疑過,感受過成功的喜悅,經受過失敗的挫折,體驗過感恩的情懷,獲得過志願服務的滿足……你們就像一顆顆來自五湖四海的種子,在何氏這所沒有圍牆的大學裡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你們在這裡揮灑過青春,保留過記憶。        我剛才浮想聯翩,就是覺得我們過去的付出值得。我記得當時我和向東發現了這個美麗的風水寶地。
  • 徐州的這兩堂直播課,火了!
    疫情當前, 為了培養學生們的 法治意識和自律擔當的精神, 也為了促進全市中小學生 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從小養成, 徐州廣電聯合多部門
  • 秋葉大叔《寫作七堂課》:寫作變現逆襲的3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而百萬暢銷書作者、秋葉PPT創始人秋葉在他的新書《寫作七堂課》中,為我們系統地總結了寫作常用的7種方法,建立寫作思維,拓寬寫作視角,提升你的寫作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圖片來源於《寫作七堂課》當你的知識框架樹建成之後,你最憂心的問題應該是,寫作靈感和寫作素材。而聯機式寫作就是幫你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法寶。
  • 秋山利輝的工匠精神
    27歲創立秋山木工的時候他就確信這一點,但他所秉持的理念,當時卻引起了輿論譁然,「都覺得我是個怪人」。他和我想像中的「布道」者大不一樣。幾年前「匠人」概念剛剛開始流行,我曾看過秋山利輝的《匠人精神》。在一系列涉及美學、禪宗和哲學的日本文化書籍中,匠人精神30條守則加起來不過百來字,說明書文字一樣的「木匠守則書」顯得很另類。
  • 《華華「七人普」漫記》| 中小學生一堂課 小宣傳員責任大 家喻...
    《華華「七人普」漫記》| 中小學生一堂課 小宣傳員責任大 家喻戶曉人皆知 人普關係你我他 2020-10-1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 全國兩會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北京高校思政教師同備一堂課
    今天上午,本市千餘名思政課教師及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研究生同上一堂課——「推動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北京市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知名專家和思政課青年教師共同圍繞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進行闡釋解讀,指導全市高校思政課教師及時將全國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
  • 高性價比 | 關於七工匠鏡頭的評測
    七工匠35mm f1.2 II採用6片5組的光學結構,9片光圈葉片,最大光圈F1.2,同時體積非常小巧輕便。七工匠35mm f1.2 II與索尼a6400和富士xt30等微單相機搭配十分協調,既保證了小巧的體積和輕便的重量,又能享受f1.2的大光圈帶來的進光量與虛化能力。35mm等效全畫幅約50mm,50mm是最常用的焦段之一,人文、風光、掃街、人像等什麼題材都可以拍,又接近人眼的透視效果,非常適合新手入門使用,不管是新手還是大師,50mm都是最受歡迎的焦段。
  • 「蘇作」中的工匠精神
    他們一代又一代,用自己精湛的技藝、敬業的精神,將心血和智慧投入所從事的行業中,打造了「蘇作」品牌,創造了人間天堂。今天,工業4.0又重新展現了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的前景,為了在更高層次上回歸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們應該重視挖掘傳統「蘇作」這一文化富礦。
  • 推進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
    2016年,全國「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活動在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活動在師生中產生熱烈的反響。學校以此為契機,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養全過程,確立了培育具有工匠精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目標。學校挖掘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將工匠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形成一種職業敬畏和職業自豪的「匠心價值」。
  • 直播國寶,彈幕答題,《如果國寶會說話》送給青少年一堂課
    ……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近日開展了「送給青少年的一堂課」活動,以「雲課堂」直播的形式,讓文物與孩子親密互動。直播只有90分鐘,卻生動有趣,乾貨滿滿。主持人化身「國寶提問官」,不斷拋出一個又一個有趣的問題:「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犀牛的造型漸漸為什麼不再被工匠使用?」「人頭壺為什麼會哭?」「孔子見老子畫像石——孔子和老子見面在聊什麼?」……這些問題腦洞大開,吸引廣大青少年刷屏「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