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我國各地的影院,都逐漸開放了。前幾天我還看到,四川第一個走進影廳觀影的影迷,還獲得了「終身免費觀影」的權利。
害,把我酸的呀。
Anyway,隨著電影院的逐步開放,我們關於電影院的記憶,也逐步喚醒:比如說…你還記得電影院的爆米花嗎?
我們都知道啊,看電影跟爆米花更配;但我們也知道,電影院爆米花的價格,那真是一言難盡。
一桶爆米花的成本也就幾塊錢,一罐可樂在外面也就賣3.5元。但一旦在電影院,你就得花幾倍,或者十幾倍的價錢去購買。
那麼,為什麼電影院的食物就這麼貴呢?這其中是否隱藏著資本家的秘密?
不可忽視的「爆米花經濟」
一個冷知識。很多人以為,一個電影院是靠賣電影票賺錢的。這個說法對,但也不完全對。
以16年的萬達影城為例。2016年,萬達院線的電影放映收入,達到75.25億,同比增長17.8%。但在總營收裡的比重,卻從79.8%降至67.1%。這是因為商品銷售和廣告這兩項業務的急速增長。
而在萬達院線三大主營業務中,毛利潤率最高的是商品銷售。2016年,放映電影與「賣爆米花」的利潤率分別為21%和61%。顯然,賣電影票還沒賣爆米花賺錢。
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變成了「61%」和「14%」。可以看出啊,電影票是越來越不賺錢了,但爆米花還很能打。
●事實上,早在上個世紀,美國人就意識到「在電影院賣爆米花」的好處。上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發明,影院迎來了第一個繁榮時期。那時候去電影院看電影,還是相當高大上的消費,電影院也基本都不容許自帶食物進場。
但是,在電影最繁榮的美國市場,隨著經濟的飛速增長,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開始進入影院。這些人非常熱衷於,邊看電影邊吃點爆米花。由此吸引了相當多的爆米花小販,自發地來到電影院門口做生意。
有的電影院老闆靈機一動:「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幹嘛不自己賣爆米花嘛!」由此,在市場上形成了兩種電影院,一種是自己賣爆米花的,另外一種是不賣爆米花的。
上世紀30年代末,伴隨著華爾街股市的崩盤,美國進入到大蕭條時代。電影院的生意也開始一落千丈,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那些自營爆米花的電影院倖存了下來。
而那些不賣爆米花的電影院,要麼倒閉,要麼紛紛效仿。從那以後,電影院和爆米花開始了,將近百年如膠似漆的關係。
美國的經濟學家甚至還創造了「爆米花經濟」這個名詞,來比喻爆米花在電影院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爆米花對影院很重要,但這依然不能解釋,為什麼電影院的爆米花比外面貴的問題。
●為什麼電影院敢頂高價,讓顧客購買呢?
●為什麼有的客人來到了電影院,又像著了魔一樣花好幾倍價錢買爆米花呢?
原因有很多,讓我們一個一個說。
高價爆米花背後的原因
從電影院的角度來說
●成本原因
還是以萬達影城為例,從2011年起,每家萬達影城的成本都在提高。房租、人工、設備維護,每一筆都要花錢。
另一方面,我們要知道,電影院每賣出一張票,製片方、發行方是要分成的,同時你還要繳稅。對電影院來說,放映的收入雖然佔大頭,但其實這個數字,是不斷被各方壓縮的。最靠譜的賺錢方法,還得是賣爆米花,還是高價的爆米花。
●價格歧視
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假如一張電影票40元,那麼無論是有錢人,還是普通人,都得花40元去購買。那麼,電影院該如何分辨「不差錢」的客人呢?或者說,電影院該如何讓有錢人花錢呢:沒錯,就是用爆米花。
這就是所謂的「價格歧視」。它並非真的歧視,而是通過價格,把有錢人和普通人篩選出來。普通人只購買電影票就OK,但有錢人會更加「不虧待」自己,從而購買爆米花等商品。電影院就這樣,讓顧客「不知不覺」間花了更多的錢。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M記和K記。普通人會點它們的套餐,雖然套餐限制了品類,但勝在比單點便宜:
而有錢人會更願意,在套餐的基礎上單點。因為他們不差錢,所以他們既能享受套餐的優惠;又能通過單點,吃到他們額外想吃的美食。
這就是電影院為何設置高價爆米花的第二個原因:引導消費。
從顧客的角度來說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去電影院消費爆米花的人主要有兩類:一是談戀愛的戀人;二是孩子。這兩類人群在商家看來,幾乎是最好的顧客,他們對價格不敏感,錢也最容易賺。
對於談戀愛的戀人來講,爆米花焦香的味道,加上影院昏暗的燈光:很容易營造出一種若隱若現的幸福感,讓人墜入浪漫的氛圍當中。
萬一你們同時從桶裡拿爆米花,兩隻手一碰,那種心動的感覺,只有經歷過的才懂!
而孩子去電影院看電影,吃點平時已經難得一見的爆米花,也是再正常不過的家庭消費。一桶芳香四溢的爆米花,就這樣,將最願意花錢的戀人和帶娃家長,挑選了出來。
同時,也把爆米花以更高的價格賣了出去。上述三個原因,就是電影院爆米花為何高價的主要原因。
電影院不讓帶食物進場,合理嗎?
當然了,電影院之所以肆無忌憚地賣高價爆米花,最重要的一點是:很多電影院禁止觀眾外帶食物。這就意味著,你要想吃東西,就得找他們買。
長期以來,這個規定都一直被人所詬病,認為是「霸王條款」。當然了,這個規定在我看來,還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如果放開了,有觀眾帶韭菜盒子去電影院吃,怎麼辦?那影響的,可就是一群人的觀影體驗嘍。
Anyway,對我們普通人而言,如果不想買爆米花,那就只買電影票就行。
只要我們夠窮,消費主義就不能傷我們一根汗毛!
大不了在包包裡偷偷塞點小零食,工作人員也發現不了嘛~不過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影院吃味道較大的零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