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尷尬一幕:16歲女生向四個男人宣布來例假……

2021-01-18 網易

  01

  這兩天刷微博,被最新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裡的一個片段所吸引,看了不過也就四五遍吧??????

  高中第一天放學回家的16歲女生李尖尖,衝著飯桌前的爸爸和哥哥們隆重宣布了一件「大事」——

  「我,李尖尖,今天來例假了!」

  

  啥?!一桌的男士瞬間當場石化。可我們的尖尖同學全然不顧大家尷尬凝固的表情,繼續興高採烈地曝著自己的「猛料」:

  「別人初中就來例假了,我還以為自己有病呢!」

  「聽說來例假肚子要疼的啊,我怎麼不疼呢?」

  ……

  親爹哭笑不得地示意她適可而止,尖尖始終沒有「收斂」。

  

  看著這個可愛率真的丫頭,我簡直要笑翻了。 當然,來例假這種事,能夠喜大普奔,也實在是很難得呀。

  很多人表示,看這段的感受是「尷尬到腳趾原地扣出兩室一廳」。

  如果這是一種尷尬,那麼我希望,這樣的「尷尬」越多越好。

  02

  回想一下你我的青春時期,誰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

  那時候,如果哪個女生一直坐在位置上不動,誰叫都不出去的時候,她大概率就是來例假了;

  那時候,在課間問另一個女生借衛生巾,通常會說:「你有那個沒有啊?」沒有人會問,那個是哪個啊,因為大家心知肚明;

  那時候,不小心染到褲子上,會在全班開始借外套,然後系在腰上…

  那時候,上體育課因為月經來了而請假,明面上的理由只能是感冒、胃疼等等;

  那時候,沒有女生當著男生的面談論這個,也沒有人告訴我們身體正在發生著的變化......

  那時候的我們,是沒有受過性教育的一代。

  

  這段劇情引發了網友的一波回憶殺,以及如何對孩子進行青春期教育的熱議,很多評論看得人心頭一暖。

  「我第一次來例假的時候,媽媽燒了一大碗面臥了個荷包蛋給我吃,恭喜我長大了。」

  

  「初潮那天,我爸我媽張羅了一桌子菜,我家一起慶祝過的,所以時間過去10年了,我還記得清清楚楚的主食是紅豆飯!」

  

  「我女兒五年級來例假,不慌不忙,自己知道怎麼處理,因為我提前都跟她說過......她爸爸下班後知道了這件事,還拉著我去買了一大束花,送給女兒,恭喜她長大了……」

  

  ……

  大部分留言挺讓我意外。不得不說,這些做法真的超暖心啊。

  看來時代真是進步了。作為一個中年老母親,想想自己當年少女那會兒,相比之下可就拘謹太多了。

  

  猶記自己的「那位親戚」第一次造訪是在深夜,懵懂驚慌的我躊躇半天,終於怯怯地敲開了父母的房門。

  當時,母親無聲地遞給我一張姨媽巾,叮囑道:「墊上。」便再無半點表示。

  我的成長,是在一片默默中悄悄進行的。在當時自己生活的環境裡,孩子的性成熟似乎總是一個難以啟齒的話題,就連女生掉一包衛生巾在地上都會羞恥半天。

  

  因此,這個視頻帶給我的觸動不止一點點。而其中一位網友的感慨,更是讓我心有戚戚:

  「挺羨慕這種家庭氛圍的,在座的男士也許並不真的了解『月經』這回事,卻樂於分享她的快樂、尊重她的表達。也許是有這樣的氛圍,女孩子才能坦然的說出她的發育,不然換個家庭,在她剛開口就呵斥『吃飯別說這種事』、『要不要臉女孩子拿這種事出來說!』她恐怕也沒有這樣的坦然。」

  的確如此。

  李尖尖敢那麼「肆無忌憚」地跟異性家人討論來例假這樣的話題,大大方方毫不矯揉造作,可見這個家庭的氛圍不一般。

  唯有在被愛充分滋養的家裡,孩子才會對家人坦蕩不設防,才可能這麼無所顧忌地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呀。

  03

  順著這個兩分鐘的視頻,我追了一下《以家人之名》,就截至目前的劇情來看,算是一股清流。

  不同於青春偶像劇的傳統套路,這部劇的主人公是毫無血緣關係的三個家庭的組合:兩個爸爸,三個孩子。他們的家庭都不是完整的,但這種不完整,反倒讓生活充滿了更多可能。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奇葩的家庭組合,讓青春期的「尷尬」事件一再上演。

  宣布來例假之後,李尖尖又從房間裡拿出了大哥送的內衣,衝著四名男性家屬喊:「我哥送了我一件衣服,還是蕾絲邊的呢!」

  哥哥和爸爸們更是面面相覷,不知道說啥好,紛紛找理由離開了飯桌......

  

  在劇情設置裡,尖尖的媽媽生二胎時因為肺動脈高壓意外去世,爸爸李海潮承擔起了既當爹又當媽的重任。

  生活上,李爸變著花樣給尖尖做三餐,菜品頓頓不重樣,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把她照顧到了最好;而在教育方面,李爸也絕對是一個「別人家的爸爸」。

  他溫和、開明,懂得尊重孩子,始終能看到孩子的需求,並給予及時的反饋,也難怪這個角色收穫好評如潮。

  

  劇中有這樣一幕,小尖尖無意中發現樓上鄰居小哥哥失去了妹妹,便問爸爸:「她是不是和我媽媽一樣,死了?」

  這種跟死亡有關的問題,很多家長遇到都會迴避,但李爸的反應卻堪稱教科書級別,他含笑望著女兒,認真地告訴她:

  「她是去海上當仙女啦,她就一直在那邊。不過沒關係,很多年以後,咱們也會去那邊,到時候就團聚了。」

  「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尖尖追問。

  「等到小尖尖變成羅鍋老奶奶的時候。」說這話的時候,李爸就仿佛在說一個美好的童話故事,沒有絲毫的沉重與悲傷。

  

  類似細節在劇中還有很多。對於尖尖的所有疑問,李海潮無一例外都會積極反應。這種正向坦誠的親子關係,為女兒撐起了一個滿是安全感的港灣。

  正因為如此,尖尖健康快樂地長大,成為一個性格陽光的明朗少女——難怪來例假這樣的事,她都敢一股腦地全盤託出了......

  04

  當然,神仙老爸李海潮最高光的時刻,還是對待女兒成長發育期的開明和理性。

  尖尖來例假以後,李爸爸意識到女兒已經進入了青春期,因為家裡沒有女人,沒人來跟尖尖講這些,他只能一邊告訴尖尖不要將這些事到外面亂說,讓她有任何不懂的要問家長,一邊找居委會阿姨幫忙,補上女孩子青春期的必修課。

  

  其實,像女孩來例假、胸部發育之類的事,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生長現象。孩子對這一切感到可恥、坦然還是自豪,完全取決於父母的反應。 聰明的家長會以此為契機,幫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從而獲得成長。

  小說作家尼羅曾遇到過一件類似的事情: 兒子有一次在家亂翻,把柜子裡成盒子的衛生棉衛生巾全翻出來了,還好奇地問她這些是什麼。

  尼羅很耐心地給娃進行了科普:「這個是衛生棉,那個是衛生巾,它們都是一類的東西,小女生長成大女生之後,就要用它。」

  小傢伙好奇地繼續問道:「我長大也用嗎?」

  她實事求是地回答道:「你不用,你是男的,我是女的,咱倆身體長得不一樣,比如你長大之後會長鬍子,像爸爸一樣得天天刮,我就不用。」

  當時,孩子並沒有深問,又繼續玩去了。尼羅卻由此髮長文感慨:

  「兒子要是深問,我就深講。因為所有身體健康的育齡女性都是要來月經的,這不是什麼罕有的秘事,試想你媽從來不來月經,怎麼有功能生的你?這麼多人身上發生的這麼常見的事,有啥必要非得忽略不提? 」

  

  我只想說,懟得漂亮!

  這些看似尷尬的事,本質上就和吃喝拉撒睡一樣,每個人都會經歷。不光如此,它們還意味著孩子身體健全健康,從兒童長成了大人。

  無論是青春期教育還是性教育,都不應該是難以啟齒的羞恥話題,這是每個人青春成長的必經之路。 要想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就要先學會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與其藏著掖著,讓孩子自己去摸索,不如放在明面上大家大大方方的討論學習。

  05

  近兩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逐漸開始講此類話題搬到明面上來討論,這是讓人欣喜的。
前段時間的大熱劇《三十而已》,顧佳在養老院給爸爸收拾床鋪時,談到媽媽去世後,自己來了例假都不知道怎麼說,因為尷尬只好寄宿在學校,常年不回家。顧佳的爸爸說,自己其實也知道這些事,但實在不知該如何開口。 這樣的隔閡她消化了好多年,直到結婚有孩子以後才能當面跟爸爸說出來。 黃磊和海清主演的《小歡喜》中也討論過性教育的問題。

  

  之所以公開談論這些話題是一種進步,是因為性教育從來都不是羞恥的問題,真正應該感到羞恥的是覺得性教育羞恥的人。

  同理,月經不是病,月經羞恥才是

  有網友一針見血的指出: 「除了生育本身是被提倡的,所有跟生育有關的事兒和周邊都是可恥的,這邏輯就離譜。」

  月經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在大眾文化中看見它、談論它是有必要的。當我們能夠平常視之,不再將月經視為一種禁忌或羞恥,或許將不再感到「尷尬」。

  無論如何,在小銀幕上呈現女性現實生活中平常的一部分,是一個好的開始,畢竟無論女孩還是男孩的家長,早晚要過「青春期教育」這一關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家長會了麼」】

  作者:筱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以家之名》李尖尖向四個男人宣布「來例假」,「尷尬」到你了嗎
    在最新的劇集中,譚松韻扮演的李尖尖特別高興且鄭重地向大家表示要宣布一件事。在其他人滿懷期待的眼神下,李尖尖說道:「我,李尖尖,今天來例假啦!」話音剛落,四個男人仿佛凝固住了一樣,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李尖尖看了一圈四個呆若木雞的男人,疑惑地反問道:「你們愣著幹什麼呀?不恭喜我?」
  • 《以家人之名》播出,譚松韻向四個男人說來例假了,引網友不適
    女主譚松韻當時的熱播劇是《錦衣之下》,她在劇中飾演了一位俏皮可愛又聰明的捕快。男主宋威龍在當時的熱播劇《下一站幸福》裡的演技也是受到了很大的認可。但是在新播的劇情裡面有一個片段遭到了網友的質疑,那就是女主李尖尖高中有一天放學回家在和他的兩個爸爸兩個哥哥吃飯的時候宣布了一件事情,正在當他們舉杯慶祝的時候,她說了一句我今天來例假了,讓四個大男人尷尬到恨不得找一條地縫鑽進去。而女主卻不覺得尷尬,還一直說到她的同學們在小學,初中的時候就來了例假,唯獨她沒有,搞得她還以為是自己有病。我們也可以看到四個大男人的表情逐漸凝固。
  • 李尖尖來例假的劇情,我覺得一點都不尷尬!
    >剛剛進入青春期的「李尖尖」,坐在飯桌上,大大咧咧地向爸爸和哥哥們宣布自己來例假了,而四名男性家屬當即尷尬到直接石化。哥哥和爸爸們更是面面相覷,不知道說啥好,紛紛找理由離開了飯桌…正哥在看這個的時候,仿佛已經和劇中的四個男人一樣感同身受,尷尬到腳趾都能在地上摳出一套別墅,不由得想起來自己青春期的時候…正哥上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班裡就有一些比較早熟的女同學來了例假,然而大多數同學並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也沒人告訴過我進入青春期以後,身體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仍然記得六年級的某一天
  • 《以家人之名》高中生李尖尖宣布來例假,女生這麼晚才來正常嗎?
    不過在最新播出的劇集裡,有一個場景倒是笑掉牙:譚松韻飾演的李尖尖,高中的第一天回家便在飯桌上興高採烈地宣布自己終於來「大姨媽」了!還滔滔不絕講述自己來例假的心理歷程,搞得同桌的4個男人一臉無語沉默尷尬,眼神瘋狂請求她快閉嘴吧……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宣布來例假,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還記得當時小尖非常隆重地向四個男人宣布:「我,李尖尖今天來例假了!」當飯桌上兩個爸爸和兩個哥哥聽到李尖尖所說的驚喜是什麼的時候,本來準備是為小尖慶祝的,結果驚喜瞬間都被雷成了驚嚇,四個男人瞬間石化仿佛都被按下了暫停鍵,氣氛更是尷尬不已。
  • 「爸爸,我來例假了」,譚松韻的一句話,揭開多少家庭的單一教育
    尤其是初高中的女孩子,她們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來例假,這是她們身體特徵的出現。而有些女生面對這樣的事情卻總是在遮遮掩掩的。甚至有的同學發現之後,還會嘲笑,其實這都是人的正常現象,小編個人覺得應該正視這些問題。一,最近熱播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這部劇深受大眾的喜愛,劇情中的這段「爸爸,我來例假了……」而在網上成為了熱搜。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高調宣布來例假秀內衣尬飛全家,網友又吵翻了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昨晚(10日)剛剛開播,劇中這個特殊組成的大家庭就惹出了第一個「么蛾子」:小女兒「李尖尖」進入青春期,大咧咧向爸爸和哥哥們宣布自己來了例假,四名男性家屬當即尷尬到直接石化。
  • 《以家人之名》譚松韻在男人跟前宣布來例假:月經羞愧,該終結了
    然而,這個假小子終於迎來了她的花季時期,她來例假對於,這個讓女孩變女人的「神聖時刻」,一直以來,無論是影視劇,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遮遮掩掩,或者以一種近乎尷尬的方式來傳達,《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卻一副昭告天下的架勢,在四個男人跟前宣布:「我來例假!」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宣布來例假,觀眾笑完淚奔
    這個開朗的小姑娘對著哥哥爸爸們宣布:我來例假啦!結果,可想而知,四個大男人瞬間尷尬到靜止這還不算完,粗枝大葉的李尖尖還要一本正經和他們討論起來,為什么女生例假會肚子疼整段戲幾個人表情是超級尷尬中夾雜著超級好笑。
  • 「爸,我來例假了……」譚松韻一句話,扯下了中國性教育的遮羞布
    但是,在最近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高中生李尖尖在飯桌上歡欣雀躍地向爸爸和哥哥們隆重宣布來例假的好消息。「我,李尖尖今天來例假了!」此話一出,四個男人瞬間石化……在李尖尖眼裡,女孩來例假表示她的健康的(沒有遺傳病),正常的(有人初中就來了),是值得恭喜和祝賀的事情。但是,爸爸怒目懟道:這方面的事,你以後別再外面說去啊!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高調宣布來例假, 暴露家庭教育弊端
    譚松韻都已經30歲了,沒想到她演起初中生來竟然是毫無違和感,真的是好佩服啊,相信有看過這個電視劇的,是三家人合在一起過一家了,一共有5口人,但是只有李尖尖一共女生,其他的四個都是大老爺們,而李尖尖從小就是一個比較虎的女孩子,性格完全沒有都沒有一點女生該有溫柔和嬌羞,竟然會從她的口中出來虎狼之詞。
  • 以家人為名:例假來了該不該說出來,譚松韻做法直接
    ,李尖尖的性格也逐漸向女漢子的方向發展,而且因為李海潮在女性的身體方面並沒有慶祝太多的心血,所以李海尖對於自己來例假這件事情,並沒有覺得很難以啟齒,而是當眾在家裡的飯桌上,向所有人宣布自己來例假了。雖然全家人的表情都是像被雷劈了一樣的尷尬,仿佛時間靜止了,但是為了讓自己顯得不那麼尷尬,他們還是很不情願的說了一聲恭喜。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高調慶祝來例假,女性經期,3件事要留意
    最近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以暖心、親情等標籤順利收割了一波忠實劇迷,而這部劇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妹妹李尖尖生活在2個爸爸2個哥哥的特殊家庭,因此養成了大大咧咧的性格。尖尖在第一次來例假時,秉持著「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的信念,在餐桌上興奮地向全家宣布自己終於來例假了,並且沿著這個話題嘰嘰喳喳地聊了起來,惹得父兄尷尬遁地,紛紛逃離了餐桌。
  • 當初中女生第一次來「例假」,請媽媽務必告訴她這3件事
    例假是每個女孩都要經歷的事情,當初中女生第一次來"例假",請媽媽務必告訴她這3件事。女孩第一次來例假,心中必然是慌亂的,因為沒經歷過,這是對未知的恐懼感。媽媽一定告訴女兒,讓她們做好心理建設,不要認為來例假丟人,這是生理現象,每個女孩都會來,也不要因為來得晚或者早而自卑。2、學會自我護理來例假的這幾天中,女生的身體免疫力下降,很容易被病毒入侵。所以媽媽要告訴女兒,例假期間一定要學會自我護理,注意個人的衛生問題,同時也應該給她科普一些護理知識。
  • 《以家人之名》譚松韻:在男人堆裡長大的女孩,太虎了
    但是,在男人堆中成長的她,似乎對有關女孩子的一切,半懂非懂。 比如,例假這種事情。 李尖尖知道,別的女孩子初中就來例假了,她也挺著急的,不過家裡都是男人,她也無從問起。 表面上看,是她覺得,爸爸和哥哥們又不懂例假,問了也沒啥用。
  • 新劇開播丨《以家人之名》譚松韻:在男人堆裡長大的女孩,太虎了
    但是,在男人堆中成長的她,似乎對有關女孩子的一切,半懂非懂。 比如,例假這種事情。 李尖尖知道,別的女孩子初中就來例假了,她也挺著急的,不過家裡都是男人,她也無從問起。 表面上看,是她覺得,爸爸和哥哥們又不懂例假,問了也沒啥用。
  • 熱劇《以家人之名》:女孩子應該要懂的事,千萬別學李尖尖!
    ,咳咳,這其實正常來說沒什麼的,但李尖尖對的可是四個男人說的啊——包括她的兩個哥哥,她爸和凌爸,都是男人。幾個男人尷尬得支支吾吾,不知作何反應,尤其是李尖尖爸爸。但李尖尖就是那種「我不尷尬你就尷尬」還笑呵呵的,仿佛真是件「大喜事」,這孩子「傻乎乎的」。
  • 女生來例假男生送什麼?還不知道,看袁帥親身示範
    比如,女生來例假男生送什麼?你如果不知道,就可以來劇中找標準答案。不知道「女生來例假男生送什麼」的男同胞們,來取經了。第一:送溫暖袁帥和江君畢竟是青梅竹馬,彼此對對方的了解還是很深的,畢竟小時候的袁帥因為江君爸爸十塊錢的僱傭費開始,一直在扮演著「圓圓哥哥」這個角色,照顧江君仿佛成為了理所當然。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宣布來例假,觀眾笑完淚奔,愛讓這個家完整
    兩個哥哥的童年都有自己的坎坷,在李尖尖的照顧和扶持下,漸漸的都打開心扉,成功的加入了由兩個父親組成的大家庭,三個小孩子也逐漸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劇中最搞笑的劇情,基本上都是由神經大條的李尖尖推進。從小就不按套路出牌的李尖尖,終於上了高一,也到了一個叛逆的年齡。自以為上高中可以不穿校服,可以穿自己喜歡的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