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有「古琴可以養人」的說法。古琴養人之前,人怎麼養琴呢?
古琴是由上下兩塊面板合成,一般上杉(桐、松)下梓,木頭表面裹以灰胎(大漆調和鹿角霜),灰胎之上再刷大漆。傳統工藝所制古琴屬於工藝複雜的手工樂器,由於其特殊的構造和漆胎工藝,相比很多樂器而言要更結實耐用。古代傳世實物證明,一張嚴格按傳統工藝製作的古琴,如保養得當,可使用達千年以上,其使用壽命令國內外很多木質弦樂器望塵莫及。
一:琴弦的保養
古琴琴弦主要分為尼龍包金屬弦和絲弦兩種。古琴的尼龍包金屬弦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由老一輩琴家研製成功的,已廣泛使用於古琴的習彈演奏,其特點是餘韻長、音色乾淨、價格便宜、易於保養、結實耐用、壽命長、不易磨手,是初學者的首選。還有一種是傳統的絲弦,蠶絲所制,優點是音色古樸、靜美,缺點是價格昂貴、不易維護、易斷弦、易跑弦、摩擦力大易損傷手指與指甲。絲弦更適合於有一定水平之後、能自如控制指法力度,達到「用力不覺」的琴友。
這裡主要說尼龍包金屬弦的保養,這種弦內部是金屬、外皮纏繞包裹尼龍,可以承受指甲的摩擦,注意不要讓硬物、尖銳、粗糙物體刮到琴弦,尼龍皮一旦刮破就可能脫絲,整根弦很可能就廢了。家裡有孩子、寵物的,要特別注意不要讓他(它)們碰抓到琴弦。孩子喜歡把琴當玩具、用手提著琴弦往上拽,這樣很可能用力過大將弦拽斷。
初學者在未學習到正確指法前,如果想自己試彈,要注意琴弦的振動方向,最佳方向是使琴弦向前斜下45度或後斜下45度振動,不要使琴弦上下振動,那樣會使琴弦直接拍到琴面產生雜音,也會使琴弦變松音高弄亂。
琴弦的日常保養:我只想說塗凡士林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本人養琴弦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彈」,彈的出包漿那就成功了。也就五個月,彈用功的琴友三個月就搞定。
二:琴面的保養
琴不包裹就會落灰,落灰會磨損琴面,會有細小的劃痕。所以在彈琴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琴面擦拭乾淨。愛琴的我則是每次彈琴之前,用手指輕輕擦拭琴面,擦去琴面灰塵。然後洗淨雙手,( 注意:彈奏古琴前要將手擦乾淨,以防手指上的水、汗、油等粘在弦上,使弦被弄髒或生鏽而縮短使用期) 經常這樣做,漆會更光滑,千萬不好用水擦拭琴面,注意琴面琴弦都怕水!
您也可以用質量好的柔軟的眼鏡布或者是不掉毛的纖維毛巾擦拭琴面,龍齦那個地方則需要反覆輕輕擦拭幾次才能幹淨。千萬不要用質量粗糙的布來擦拭琴面,會對琴面的漆造成傷害。您想想,人的皮膚都受不了粗糙的擦拭,更何況能通於心靈的古琴呢?琴要像自己的家人一樣去愛護。
愛琴的人都知道,琴和彈琴人是一體的。真的不忍心讓琴看起來暗淡乾燥。北方冬季乾燥,白凡士林的塗抹變成一件頻率極大的事情。之前的一個月變成半個月,半個月變成一星期,近來卻發現兩三天就要抹一次了。抹凡士林可以藉助毛巾,將凡士林塗到毛巾上。本人是塗在手心裡,將古琴所有的接縫處,嶽山兩邊,承露,冠角,護軫都要輕輕抹好白凡士林,琴面也要抹,抹好之後過幾分鐘,用另一塊毛巾擦去,使琴看起來有一層油膜就可以了,防止空氣中的乾燥分子浸入。冬天溫度低,您可以將白凡士林抹到手心裡,利用手掌的溫度將其融化,再抹到琴面上。最後將滋潤著凡士林的雙手輕輕擦拭琴弦就好啦!不過,您沒事可別在弦上亂抹凡是林呦!愛琴的您絕不會認為這樣的抹白凡士林是一件費力的事情。
北方冬季使用暖氣,空調等,室內外溫差很大,而且空氣比較乾燥。這時候就要對古琴存放多加注意:
1.遠離暖氣空調等加熱設備;
古琴不要放在空調風口,尤其不能空調直吹,否則很容易開裂;
古琴不要放在太陽能夠直射的地方,否則很容易出現煞音;
古琴很怕暖氣,這和生漆的特性有關。生漆喜歡又溼又熱的環境,溼度不夠古琴就會出現裂紋。(別說古琴,皮膚都會裂。)所以大家儘可能的避免暖氣。由於太過乾燥,除了平時室內的常規保溼外,最好每半個月再對古琴保溼一次,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取大小相同的兩隻碗,注1/3滿的水,把古琴龍池鳳沼分別放在兩隻碗上方,使緩慢揮發的水汽能夠進入古琴內膛。放置時間3-4小時即可。
平時琴不彈的時候,冬季可掛在牆上(夏季可平方於琴桌上),或裝在琴囊內,注意要避開風口;
2.購買加溼器或灑水
實在避免不了暖氣怎麼辦?那就只有買加溼器,保證室內的水分。要求溼度不低於50,如果加溼器也沒有的,那麼一個很土的方法就是定時在琴房地上和琴周圍撒點水。然後在暖氣前面放幾盆水。道理一樣,保證溼度。你蒸發多少溼度我都給補回來。在這個溼度範圍內,人也比較舒服。
房間最好備一個溫度溼度計。化驗室用品店有賣的,30塊錢左右一個。
3.切勿倒水進琴內
古琴大家都知道杉木面梓木底而漆則是包裹著它們。您倒水進去看上去就像人喝水一樣但是其實一點作用沒有,該裂還是會裂,反而對木頭會更糟糕。木頭本身的特性就會吸水,吸水當然會膨脹。這樣再老的木頭都會變形。琴一變形神也修不了。所以倒水輕則影響音色重則使自己心愛的琴完全離開自己。且倒且珍惜。
4.巧妙的使用「小抹布」
這裡「小抹布」指吸水的布。海綿什麼的就算了,這東西吸的猛但水分難蒸發。毛巾即可。二個地方用它:第一琴桌上,「龍池」「鳳沼」各方一塊,然後再放一塊在冠角下面。第二,古琴包入琴囊,放入琴箱。在頭,中,尾放入三塊溼抹布即可。但是千萬記得勤換哦。別放一塊就不管了。
5.買一些綠色植物
植物不僅能淨化空氣也能增加水分還能抗擊霧霾。而且打扮自己的琴室在練完琴之餘修修花草是不是很愜意啊。這種環境練琴的時間都能延長好多。
6.調整對「琴裂」這件事的心態
由於木質和灰胎類屬不同,杉木、梓木、灰胎和大漆的收縮比例是不一致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灰胎輕微的收縮會產生各種斷紋,使古琴更加古樸蒼勁。但如果短時間內收縮劇烈,木質部分會變形、翹起,灰胎就會裂開。
所以,在古琴日常保養中,我們要避免強烈的溫度變化等外部因素,以免引起古琴劇烈收縮。
如果您的琴不幸裂了。您也別緊張。古人講琴越修越好。您別裂了一點就呼天喊地的。古琴是通靈的,要時刻提起正念,只要不影響彈奏您接著用,等過完了冬天該裂的地方都裂了您再修。這樣一次修好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就沒有後患了。
7.選購斷紋琴
就一個道理,您聽過有人說「我家老琴裂了」嗎?。什麼那是斷紋琴。就是琴裂了,裂的很多,裂的漂亮,裂出了藝術,就是斷紋琴。但是一般需要300-500年。
8.最有用且最實用的保養方法
「彈」就是每天都花時間彈,這樣琴弦、琴面、琴音都會越來越好。古琴和您的愛人一樣需要花時間陪伴。
9.室內室外溫差較大的時候,攜琴外出時用琴囊或琴盒保護琴,進入室內注意不要立即打開,可先放置一段時間,使溫度有一個緩衝期。
10.古琴的攜帶
古琴一般都配有琴囊,有的琴還配有硬質琴盒,短途攜帶裝入琴囊即可,抱琴時應大頭朝上,琴尾朝下,注意保護琴軫、琴弦不要受到磕碰。長途旅行應將琴先裝入軟質琴囊,再裝入硬質有緩衝層的專用琴盒(一般中高檔琴購買時會配置,普通練習琴一般沒有,網上有賣的,100左右一個,建議琴友都配一個吧)。如果坐飛機,一般只套個軟囊可以直接帶上客艙,空乘人員會幫忙將琴放於衣帽間內代為保管。如果走飛機底艙託運,應將琴弦適當放鬆,配套琴盒琴是正好卡在盒內的,非配套琴盒要將空隙全部用軟布塞緊。
古琴不要放在受日曬的汽車內,秋冬季節更不能放在汽車裡過夜。
感恩您關注#禪琴堂新鄉分部#微信公眾帳號,期待與您共享平凡生活中因琴遇到的小小美好。
1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與更多朋友分享。
2 歡迎微信互動、交流,探討您和琴遇見的一切。歡迎有營養的聊天,溝通。
3 禪琴堂新鄉分部免費結緣身心共修。結緣聯繫方式QQ群99845132,微信18238768695
4 更多禪琴堂公益課程,請點擊文章題目下方「禪琴堂新鄉分部」,點擊關注,期待與您共享平凡生活中因琴遇到的小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