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司一切如來之智慧,無相之智德不染著法,故胎藏界之文殊,左持青蓮以表之。能斷煩惱,故金剛界之文殊,右持利劍以表之。文殊的一般造像是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梵篋,右手執金剛劍。文殊菩薩手中的智慧神劍,為你斬去心中的煩惱,左手中的梵篋代表無窮的智慧。大日經疏五曰:「青蓮華是不染著諸法三昧,以心無所住故即見實相。」真實經曰:「我今右手執大利劍能斷一切眾生煩惱。」理趣經曰:「文殊以自劍揮斫一切如來。」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
獅子是百獸之王,一切野獸都怕獅子,而它無所畏。以此來形容諸佛菩薩說法無畏,能降伏一切邪魔外道。也用獅子吼喻佛教威神,發大音聲,震動世界。所以,騎獅子告訴我們,文殊菩薩的智慧是真正的大勇猛智,能斷諸無常。
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
文殊菩薩形象多變,依照其形象,可分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見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頭頂綁了五個髻而得名,這五髻代表的是五種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劍」,象徵以智慧劍斬煩惱結。左手持的蓮花上放置「般若經」,代表智慧的思維。智慧之利劍表示能斬斷種種蠢痴,智慧犀利如劍;青蓮花則代表純潔無染,花上放有般若經,作為智慧與慈悲的象徵。菩薩亦常乘坐獅子座騎,表示智慧威猛無比、所向披靡、無堅不摧、戰無不勝;或以蓮花為臺座,代表清淨無染;或駕乘金色孔雀,比喻飛揚自在。
白文殊師利是文殊大士五種主要化相之一,白文殊菩薩是一切如來之智慧,又稱智慧佛。佛經中講:修持文殊法,可增一切福德、智慧、堅固記憶,令得聰辯,口演八方妙法,了知諸法真實意,消除愚痴、音啞及語業諸障,可令眾生團結,遣除違緣障礙。
(圖片來源)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在那深廣知識天空中,
圓滿智慧金輪所放光,
消除一切眾生愚昧暗,
語自在佛妙音我頂禮。
嗡(ong)阿惹(ra)巴札那諦
從現在起直至證菩提,
除您之外我無救護主,
因業力故無論生何道,
世難之中救我文殊師。
嗡(ong)阿惹(ra)巴札那諦
我從今世捨身離去時,
一切親人好友均別離,
落入兇狠死神手中時,
拯救死亡恐怖文殊師。
嗡(ong)阿惹(ra)巴札那諦
無始時來多造惡業故,
在中陰界煩惱狂風勁,
會被吹到兇險惡趣中,
擋住煩惱風口文殊師。
嗡(ong)阿惹(ra)巴札那諦
中陰意識轉生投胎時,
遠離八類修法無暇地。
生為手持佛法勝法幢,
有福種姓之家文殊師。
嗡(ong)阿惹(ra)巴札那諦
來世獲得人天高貴相,
七德莊嚴暇滿人類身。
幸逢持正法脈善知識,
助緣獲善教誨文殊師。
嗡(ong)阿惹(ra)巴札那諦
具慈悲與方便善法師,
教我精通海量諸經論,
並能如法教授諸眾生,
賜與抉擇智慧文殊師。
嗡(ong)阿惹(ra)巴札那諦
生生世世我為利眾生,
所有財富無吝作施捨。
無散亂心修習禪定等,
圓滿六度大行文殊師。
嗡(ong)阿惹(ra)巴札那諦
消除世苦熱惱清涼劑,
經論冰山之峪願遊覽,
掉入散逸泥海難成行,
慈悲救我出泥文殊師。
嗡(ong)阿惹(ra)巴札那諦
舉步進入甚深智見道,
一心想去解脫安樂島,
緣淺世心如繩作羈絆,
斬斷戀世牽繩文殊師。
嗡(ong)阿惹(ra)巴札那諦
放棄入寂自利夜荷林,
觀看廣大佛道千頃蓮,
智眼蒙受無明黑暗障,
消出無明煙霧文殊師。
嗡(ong)阿惹(ra)巴札那諦
我對文殊誠心祈求力,
啟動福智資糧大航船,
運送一切眾生出世海,
助我神力如您文殊師。
嗡(ong)阿惹(ra)巴札那諦
佛告大眾諸大菩薩摩訶薩。若有初發意菩薩。及一切四部眾。善男子善女人等。若發菩提心者。文殊師利菩薩當有誓言。我有十種諸佛無盡甚深大願。所有一切菩薩及一切有情眾生。入我願者。則是世尊諸佛之子。亦是我父母。於意云何。我有先誓大願。依我十種大願者。先為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屬。得令富貴。果報圓滿。兄友弟恭。慈心不殺。聽學大乘。讀誦尊經。轉教群品。願至菩提。我亦作師僧子弟。和尚阿闍梨同學伴侶。受我法教。學我威儀。取我禮節。令發勝願。回向大乘。學習菩提漸成佛道。於是。我作他作。大臣官長理務世俗。一一清正。於國忠孝。悉共有緣。歸向菩提。得值三寶。令發菩提之心。云何名為無盡十種甚深大願。
一者大願。若有一切眾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隨緣受化。四空五淨之主。八定四禪之主。梵王六欲之主。帝釋諸天之主。四天四輪之主。諸神龍王之主。八部鬼神之主。守護佛法之主。伽藍宮殿之主。四大持世之主。金剛堅牢之主。護國善神之主。大國小國之主。粟散世王之主。統領諸軍主。都攝所守主。所有水陸四生。胎卵溼化。九類蠢動。一切含靈。同生三世。願佛知見。或未聞我名。令願得聞。及聞我名。於我法中。令一切有情。盡發菩提。回向大乘修無上道。若有眾生。以法藥世醫。救療諸疾。歷數算計。工巧博弈。世典文筆。歌詠讚嘆。講論戲處。導以度人。隨類同事。接引世俗。令發菩提。正見正授。共我有緣。得入佛道。
二者大願,若有眾生。毀謗於我。嗔恚於我。刑害殺我。是人於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三者大願,若有眾生愛念我身。欲心見我求得於我。於我身上於他身上。盛行諂曲邪見顛倒。及生淨行不淨行諸惡不善。願共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四者大願,若有眾生。輕慢於我疑慮於我。枉壓於我誑妄於我。毀謗三寶憎嫉賢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五者大願。若有眾生。賤我薄我慚我愧我。敬重於我。不敬於我。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要我不要我。從我不從我。見我不見我。悉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六者大願,若有眾生。常生殺命。作屠兒魁膾畋獵漁捕。怨命現前更相殺害。無有斷絕世世相報。殺心熾盛不生悔過。賣肉取財自養性命。如此之心者永失人身。不相舍離報對。如是令發菩提之心。若有他人取我財物。我與財物。或施我財物我施財物。所得財物及不得者。於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七者大願,若有眾生。供養我者我供養他者。或我造他造寺舍僧房。伽藍佛塔禪房蘭若獨靜之處。或我造他造一切功德。及造菩薩諸佛形像。令他布施修立福祐。遍於法界回向一切諸佛菩提。令一切有情同沾此福。及有他人自己朋友同伴師長弟子。修行苦行節身斷食。持戒破戒有行無行。和尚阿闍梨教導稱說。聽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業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八者大願,若有眾生廣造諸罪。墮於地獄無有出期。經無量劫受諸苦惱。從地獄出生於五趣。先作畜生將命還於前生。負物作駝驢豬狗牛羊象馬奴婢僕從。償他宿債累劫倍命。還他倫盜無有休息。我於五道隨形受化。常生同世教化於人。或作貧窮困苦盲聾喑啞最下乞人。於一切眾生眾中。同類同緣同事同行。同業導引得入佛道。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九者大願,若有眾生。縱恣身心我慢貢高。故於我法中汙埿佛法。師長弟子無慚無愧。用僧佛錢菩薩財物。殺生偷盜邪行。妄語綺語惡口兩舌。鬥亂縱恣貪嗔。不揀良善劫奪他財。拒諱謾人不識善惡。廣造十惡一切諸罪。死墮阿鼻入諸地獄。從地獄出輪還六處。入生死海諸趣惡道。願共有緣同業同道。隨緣化變當以救之令得出離。共我有緣發菩提心求無上道。
十者大願,若有眾生當於我法。若我有緣若我無緣。同我大願則是我身共我無別。行四無量心心等虛空。廣度有情無有休歇。願達菩提登正覺路。大聖曼殊以聖性願力。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心如虛空常在如來清淨性海真如藏中安住法界。遍在眾生心識體性。曼殊室利言。我有大願以聖性力。加持有情令罪垢消滅。得入菩提諸佛聖果。則是名菩薩十種大願。
北京藝術博物館藏清•銅鍍金•六臂文殊菩薩像(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太原崇善寺千缽文殊菩薩像(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臺北善導寺北宋•文殊菩薩臥像(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安嶽華嚴洞石窟文殊菩薩像(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0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誰之智慧
所有諸義
諸有於此
眾生海中
如大雷震
無明暗除
從本清淨
百一十二
(動動手指,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受益!)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裡,讓更多人知道
感謝您的分享和轉載,因為您的愛心點亮了更多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