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丹說:「很多人都能打敗李小龍」,成龍竟與甄子丹看法相同。成龍做客《鏘鏘三人行》,主持人問他:「如果你和李小龍狀態一樣的話,打起來誰會贏?」成龍一笑說:「他贏吧。」緊接著他話鋒一轉說:「李小龍被過度神話了。我比李小龍塊(塊頭大),比他高,李小龍肌肉很熟,我的肌肉也不賴,他是單骨,我是雙骨。他做了個截拳道,我也可以做龍拳道。"
從這番話裡可以看出,成龍對李小龍的實戰能力,頗不服氣。甄子丹是後輩,說話可能顯得有點輕狂,而成龍跟李小龍拍過電影,有過密切的接觸,按理說,他的話應該有一定的可信度。
李小龍的骨骼和肌肉
但奇怪的是,自稱「靠打架打入行」的陳慧敏,對李小龍卻甘拜下風:「他的力氣太大了」,自己根本不是對手。與李小龍合作過的洪金寶,也對李小龍的速度吃驚不已:「我的腳剛抬起,他的腳已經已經到我臉上了。」
陳慧敏是通過李小龍的好友小麒麟介紹,專門去拜會李小龍的。從這張照片裡看,陳慧敏的姿態非常謙恭,喝酒時大概酒杯壓得很低。洪金寶參演過《龍爭虎鬥》,也給李小龍當過助手,他爆料在西班牙拍片間隙,李小龍把巴塞隆納的武館踢了個遍,對李小龍的敬佩溢於言表。
陳慧敏和洪金寶不論在生活中還是電影裡,都是絕對的老大,據說他們倆還因為林正英結過梁子,老死不相往來。但是談到李小龍的實戰能力,兩個人卻都交口稱讚,足以證明其所言非虛。
陳慧敏和洪金寶之所以對李小龍的武功推崇備至,是因為他們分別與李小龍有過接觸,領教過他的厲害。那麼成龍對李小龍的實戰能力不以為然,難道他也和李小龍交過手嗎?
對李小龍的評價
據成龍回憶,他和李小龍有過兩次「交手」,一次是拍《精武門》結尾一場戲,虹口道場的館長被李小龍一腳踢出窗外,成龍做替身,吊著威亞破窗而出,重重地摔在院子裡。另一次是拍《龍爭虎鬥》,扮演一擁而上的打手,被李小龍一棍打在額頭上,"好痛好痛。"
後來他多次在節目中談到,拍《龍爭虎鬥》那次,李小龍因為沒有掌握好距離,一棍打在他的額頭上,感到非常抱歉,收工後關切地詢問他傷情,還問了他的名字,學過什麼功夫,讓他感到非常幸福。這大概就是他和李小龍「切磋」的全部過程。
對成龍的評價
陳慧敏和洪金寶當時已有一定地位,可以和李小龍切磋拳腳,坐而論道,而成龍還是一個普通武行,在片場當龍套,做替身,連近距離接觸李小龍的機會都有限,更別說比試功夫了。所以他對李小龍的功夫如何,根本沒有切身的體會。他以身高肌肉,單骨雙骨來判斷勝負,也就純屬臆測。
和洪金寶在《龍爭虎鬥》中展示無限制格鬥
對於通過電影認識他的普通觀眾而言,人們樂於把李小龍的功夫無限放大,看成電影裡主人公那樣所向披靡的武神。但是對西方武術界來說,李小龍絕對是裡程碑式的人物。
1972年,美國《黑帶》雜誌把李小龍列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首,不是因為他的電影,而是因為他革命性的武學思想——截拳道。李小龍說。「學習遊泳最好的方式就是跳進水中遊泳。截拳道最好的練習就是實戰。」
這種完全擺脫了東西方傳統拳道束縛,破除規則的限制,全接觸,無套路,運用各種可能的方法,力求在徒手搏鬥中擊敗對手的搏擊術,對現代搏擊理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和跆拳道大師李俊九一起訓練
事實上《黑帶》雜誌在1967年,就在李小龍的武館對他進行了首次專訪,那時候他還沒有參演電影,他的身份是一位武術家,而非功夫明星,開武館才是他的老本行。從大學時代西雅圖的振藩國術館開始,到奧克蘭、洛杉磯,他的收費從每月十五美元,一直漲到每小時五十美元。
李小龍雖然沒有參加過正式比賽,但是這些比賽的冠軍卻都來向他學習。他在示範的時候,還會故意挑這些冠軍,或者身高體壯的人做對手,讓他們心服口服。所謂"功夫之王","武之聖者","MMA綜合格鬥之父",統統都是外國人對給李小龍的稱謂,神話李小龍的,恰恰是曾經把黃種人視為劣等民族的西方人。
李小龍的在教學
一向傲慢自負的西方人,之所以會給一個小個子中國人這麼高的稱謂,不是他們犯賤,而是被打服的。在他們看來,李小龍不是被神話,而是對他客觀的評價。
為什麼被西方綜合格鬥界「封神」的李小龍,在中國卻總有人貶低他,要將他拉下神壇呢?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中國的綜合格鬥起步太晚,絕大多數人都是從電影上認識的李小龍,所以想當然地把他和成龍李連杰一樣,只當做一個功夫電影明星。第二個原因,就是由於長久以來的自卑、不自信,以及對西洋人體格的盲目崇拜。
身形瘦小的李小龍,為什麼能打敗身高體重都佔優勢的西方人,因為他從來不會和對手去拼身體條件,拼抗擊打能力,靠肌肉、靠單骨雙骨硬抗。而是用頭腦和智慧格鬥,講科學,求效率,制敵先機,簡單直接,直奔要害,往往格鬥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牛的體格壯不壯?力氣大不大?但良皰執新發之刃,避其骨節筋肉,以無厚入於有間,只攻其薄弱環節,即使龐然大物,也必轟然而倒,如土委地。所以高手攻敵,就如同庖丁解牛,只有傻子才和它頂牛。武術二字,功夫是武,頭腦和技巧才是術。
李小龍在大學的專業是哲學。哲學研究的是世界的本質和發展規律,放之四海而皆準,截拳道就是李小龍的哲學實踐。「龍拳道」,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