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劇7月全網上新29部「圈層劇」全面開花頭部劇開啟聯播模式

2020-09-03 網視互聯


作者 | 趙天成


7月份正值暑期檔,網劇市場也顯得特別熱鬧紛呈。


新上線的網劇中,不僅有南派三叔親自監製和編劇的《重啟之極海聽雷》,還有根據天下霸唱小說改編的《河神2》。南派三叔和天下霸唱新劇對打,讓7月份新劇看點滿滿。


此外,《錦繡未央》原班製作團隊打造的《錦繡南歌》,以及專為內地用戶定製的新港劇《戰毒》,也都戰果不俗。


不管是上線數量還是劇集質量,包括播出模式、互動等方面呈現出的創新嘗試,都令人充滿驚喜。


全網上新29部,頭部劇集開啟聯播模式


據云合數據,在剔除電視劇及10分鐘以下的短劇之後,7月份全網上線的網絡劇共29部,其中24部為獨播,5部為多平臺聯播。


在24部獨播劇中,愛奇藝佔了11部,芒果TV5部,優酷4部,搜狐視頻和騰訊視頻各2部。數量上愛奇藝優勢依然明顯。


7月份頭部劇呈現出了聯播趨勢。此前《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慶餘年》《想見你》《從前有座靈劍山》等熱門網劇均選擇了愛奇藝和騰訊視頻聯播。


此次《重啟之極海聽雷》由愛奇藝和優酷聯播,這是版權劇中愛奇藝和優酷為數不多的一次合作。雖然是聯播,但在雙方宣傳上卻並未形成聯動效應,而是有一種互相爭搶用戶的感覺。不過隨著愛奇藝和優酷的破冰,聯播模式或許迎來新的時代。



騰訊視頻出品的《戰毒》也選擇了愛優騰三家平臺聯播。在聯播模式上,騰訊視頻明顯更加開放,跟愛奇藝和優酷均有緊密合作。


6月份市場上曾傳出騰訊計劃將成為愛奇藝最大股東的消息,雖然對此消息雙方均未回應。但七月份愛奇藝破天荒地宣布將聯手騰訊視頻推出雙平臺S+級重點創新節目《哈哈哈哈哈》,該節目將由《嚮往的生活》團隊製作,鄧超、鹿晗、陳赫等明星嘉賓加盟,必然是雙平臺聯播模式的年度重磅綜藝。



接下來,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在網綜、網劇和網絡電影上的這種聯播,或許將更加廣泛。


圈層劇全面開花,類型化更加豐富


根據云合數據提供的有效播放數據,網視互聯(ID:wxs360)整理出了7月份網劇有效播放排行榜TOP10。



雖然《錦繡未央》原著小說因抄襲16部作品鬧得沸沸揚揚,但這並不影響原班製作團隊打造的《錦繡南歌》的熱度。


或許是因為《隱秘的角落》中秦昊熱度的延續,也或許《慶餘年》裡李沁的熱度不減,抑或是受《錦繡未央》的影響,《錦繡南歌》雖然劇情拖沓,口碑不佳,但卻斬獲了30億+的播放量。


此外,南派三叔親自操刀的《重啟之極海聽雷》作為《盜墓筆記》收回版權後的一次「重啟」,亦是鐵三角十年之約後「重啟」,某種程度上改變了《盜墓筆記》影視化改編不理想的現狀。(點此回顧:盜墓「重啟」,三叔「迷失」)


《重啟》在製作方面沒有任何的敷衍,實現了《盜墓筆記》改編以來的最大突破,但劇情上依然沒有逃脫以往盜墓劇的窠臼。而且南派三叔喜歡挖坑,這樣的毛病也成功地延續到了影視劇。從「尋找三叔」衍生出了太多的人物、場景、故事,故事越來越長,但最後難免給人故弄玄虛、離題萬裡的感覺。


最令人欣喜的是根據霸唱改編的《河神2》。《河神2》不僅在製作上延續了《河神》的精緻感和高級感,而且在播出模式上開發出了更高級更深度的網劇運營玩法。在沒有降低傳統追劇觀感的基礎上,完成了一次用戶體驗的革新,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劇集交互模式,將形式、功能和內容相結合,既增加了劇集的趣味性,又提升了用戶的參與感,為觀眾帶來了從「看著主角探案」到「跟著主角一起破案」的獨特的追劇體驗。(點此回顧:一鍵打call、互動探案……一篇文章告訴你《河神2》有多重視用戶體驗)



此外,《戰毒》雖為港劇,但出品方卻是企鵝影視和樂道互娛,純正的內地背景,基本上專為內地觀眾量身打造。不可否認,港劇仍然有一批黏性極高的圈層用戶,《戰毒》的播放成績不輸大多數內地劇,但港劇沒落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熱度跟內地頭部劇還有一定的差距。


整體來說,7月份「圈層劇」呈現出了全面爆發之勢,類型化也更加多元。TOP10裡古裝言情、盜墓冒險、民國探案、軍事動作、武俠玄幻、都市青春、古裝校園均有涉及,且在各自的圈層裡收穫了一定的熱度和口碑。


從5分到6分,豆瓣評分普遍在及格線以上


在7月份上新的29部網劇,有16部豆瓣開分,佔比55%。其中13部網劇豆瓣評分在6.0以上。


有效播放TOP1的《錦繡南歌》豆瓣評分6.0,4.1萬人評價,剛剛達到及格線。


《重啟之極海聽雷》豆瓣評分7.7分,超22萬人評價,這樣的評價人數也符合其播放熱度和高話題性。



令人詫異的是,有效播放排名第三的《戰毒》,豆瓣評分僅4.8,可見在內地劇崛起的網劇市場裡,港劇沒落的不僅僅是熱度,還有口碑。



7分是國產劇高品質的分水嶺,7月份豆瓣評分超過7.0的網劇有8部,評分人數超過1萬的網劇高達7部,口碑普遍在線,熱度也都可圈可點。


豆瓣7分和評價人數破萬,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部劇集口碑和熱度。不僅僅是7月,從近三個月的豆瓣數據來看,網劇整體質量有了明顯增高,整體評分從以往的5分甚至提到了6分。


現下網絡劇受眾群體的整體素質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普通觀眾皆具備良好的欣賞能力,真正好的作品不愁得不到市場的認可。


·END·

相關焦點

  • 網絡劇7月:全網上新29部,「圈層劇」全面開花,頭部劇開啟聯播模式
    全網上新29部,頭部劇集開啟聯播模式據云合數據,在剔除電視劇及10分鐘以下的短劇之後,7月份全網上線的網絡劇共29部,其中24部為獨播,5部為多平臺聯播。在24部獨播劇中,愛奇藝佔了11部,芒果TV5部,優酷4部,搜狐視頻和騰訊視頻各2部。數量上愛奇藝優勢依然明顯。
  • 網絡劇6月:全網上新23部,TOP10均為平臺主控,懸疑短劇崛起
    全網上新23部,TOP10均為平臺主控據云合數據,在剔除電視劇及10分鐘以下的短劇之後,6月份全網上線的網絡劇共23部,其中21部為獨播,2部為雙平臺聯播。獨播模式依然是市場主流。23部,雖然數量相比5月份有所下降,但流量卻不降反升,而且一掃前兩個月流量不斷下降的陰霾,市場表現令人驚喜。
  • 2017年Q1-Q3網絡劇市場分析:網臺聯動密集湧現,類型題材全面開花
    第一部分:2017年Q1-Q3網絡劇整體市場分析優愛騰主導市場,類型全面開花,口碑佳作頻出1.各平臺獨播網絡劇類型豐富多樣、全面開花據骨朵數據統計,2017年Q1-Q3,全網的網絡劇數量為251部,若按類型進行歸類,如圖1所示,共涉及21個大類型,包括青春校園、懸疑推理、警匪、罪案、喜劇、愛情、歷史、武俠、玄幻、軟科幻、娛樂圈劇等等,可謂精彩紛呈、全面開花。
  • 【行業】2017年Q1-Q3網絡劇市場分析:網臺聯動密集湧現,類型題材全面開花
    ,比往年要多很多部;類型化,隨著網絡劇行業的不斷發展和成熟,網絡劇的類型和題材也在不斷細化,今年出現了比較多的新類型和新題材,包括罪案、職業、行業等類型,律政等題材,娛樂圈劇也在今年集中湧現;網臺聯動密集化,截至2017年9月30日,已有12部網絡劇實現了網臺聯動,其中頗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網臺聯動劇有
  • 2020年上半年網絡劇收視市場分析
    頭部衛視採取聯播策略,將劇集傳播效應最大程度釋放出來;行業劇在搶佔收視高峰的同時,凸顯現實關懷;優秀演技加持下的實力派中生代演員迎來高光時刻。視頻網站在商業模式上做出更多探索,如完善網絡劇分帳體系,啟動「超前點播」模式。同時,為了滿足用戶碎片化的觀劇模式,以及受眾對優質、精品劇集的需求,視頻網站在內容布局上力推短劇,並通過頭部大劇、IP劇、劇N代,為網絡劇市場注入活力。
  • 夏日劇綜風暴:頭部綜藝競爭態勢升級,網劇迎來懸疑季
    多部懸疑網劇開播,懸疑短劇季即將全面開啟,不過甜寵風仍然領銜。頭部劇綜熱度、收視持續上揚,內容市場的夏天也要來了?《快樂大本營》《媽媽咪呀7》則報收0.7+。周日,《極限挑戰6》系當日唯一一檔破2節目,全周共四檔節目破2。《新相親大會》收穫1.3+。與《非誠勿擾》一道,上周末的相親類節目收視率反彈走高,對比更前一周上揚幅度明顯。《風味人間2》收視率0.457,也有一定上漲。《出手吧兄弟芒果扶貧雲超市大直播》報收0.371,節目探索電視直播帶貨新形式,當晚活動帶貨1.02億元。
  • 12月新劇|總臺進軍頭部劇,愛優騰排播繁忙,劇王會在年尾誕生嗎?
    無論是張嘉譯、閆妮的再度合作,還是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領銜的古裝歷史劇,一古一今,雙向開花,看起來都十分壓場。傳統的都市劇背靠職業特性,又在年底的臺網兩端上演,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都有新劇上線。據悉,2018-2019年的跨年劇王《大江大河》的第二部,將在12月下旬接檔東方衛視、浙江衛視聯播的《只為那一刻與你相見》,並在愛優騰同期上線。
  • 2020報告丨網絡劇綜節目觀察
    大盤表現:全網劇集有效播放同比下滑18%,網絡劇有效播放維穩,累計1518億,上新量增至292部。 平臺:愛奇藝以近50%有效播放市佔率領跑網絡劇市場,愛奇藝、騰訊視頻的獨播、自製劇有效播放佔比高達7成。
  • 網絡劇11月:新劇不敵老劇,《狼殿下》差了一口氣
    全網上線36部,創2020最高紀錄 據云合數據,在剔除電視劇及10分鐘以下的短劇之後,11月份全網上線的網絡劇共36部,其中33部為獨播,3部為多平臺聯播,創下了2020年網絡劇單月上線數量的最高紀錄。
  • 總臺進軍頭部劇,愛優騰排播繁忙,劇王會在年尾誕生嗎?
    多部重量級劇集如約而至,古裝歷史劇,硬核現實題材劇以及頂流古偶劇的亮相都不再遙遠。總臺(中央電視臺)整合後,正式向頭部電視劇進軍。繼《隱秘而偉大》收官後,11月底12月初,中央1套和中央8套分別播出陣容強勁的《裝臺》和《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東出》)。無論是張嘉譯、閆妮的再度合作,還是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領銜的古裝歷史劇,一古一今,雙向開花,看起來都十分壓場。
  • 網絡影視6周年紀:哪些大劇拯救了視頻平臺的「會員KPI」?
    三家平臺會員付費總人數破7000萬大關;2017年,劇集爆款頻出,會員數突破8900萬;2019年,先後7部大劇帶動兩家視頻平臺邁入億級會員行列。但劇集中的頭部內容依然是支撐視頻會員付費的核心,面向圈層用戶的內容價值也愈發凸顯。同時,平臺劇集拼播互換、付費會員價格調整的探索,也可看出,視頻行業並不是一個以短期利潤為估值導向的產業。這種內容與模式的共進來之不易,會員模式不斷縮短內容與用戶的距離,讓內容製作方的產品直面用戶,給優質內容更好口碑,更合理付費。
  • 網絡劇10月:全網上線27部,沒話題沒熱度沒爆款
    出現這樣的情況,一來是因為10月份網絡劇多為中小體量,缺乏能夠撬動市場的大劇;二來網絡視聽領域整體流量出現了下滑,網劇自然也受到一定影響。不過也不必太過悲觀,市場的低迷固然有其外部因素,但主要還是源於優質內容供給不足,這正是觀眾趨於成熟和理性的表現。一旦內容跟上了,市場反彈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年度綜藝收視紀錄又破,爆款劇數據全面領先,暑期檔高潮來了!
    《三十而已》成為電視劇市場的佼佼者,奪下電視劇收視率冠軍後數據表現已全面領先,成就了暑期檔又一話題熱劇。 與電視綜藝市場相似的,市面上近期同樣湧現著各類頭部網絡綜藝節目,四大平臺均有頭部內容榜上留名。幾部網劇熱度爬升速度較快,但與其他板塊相比,網劇市場的整體勢頭還不算很足。
  • ​2021年國產劇趨勢前瞻:深耕現實題材 開啟品質時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無疑是對影視行業的一記重擊,上半年影視公司註銷數量同比大幅上升,國產劇面臨新一輪寒潮。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顯示, 1至11月份電視劇備案630部,較2019年減少181部,前三季度電視劇獲準發行許可119部,較上年同期減少42部。
  • 【媒體傳真】「高光」京產劇的養成模式
    頗具規模的京產劇生產首先離不開紮實的產業基礎,據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提供的數字,截至2020年7月30日,北京市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持證機構共12471家,佔全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持證機構總數(37678家)的33.10%,數量上在全國名列前茅。在市場製作力量上,京產劇也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人才優勢。
  • 榜單被平臺自製劇壟斷,90%來自於IP改編 | 網絡劇1月市場
    剛剛過去的1月,電視螢屏熱鬧非凡,《山海情》《大江大河2》《江山如此多嬌》《巡迴檢察組》等獻禮劇高分「出圈」,網絡劇市場雖然稍遜風騷,但同樣種類繁多、明星匯集、可圈可點,承載起了能否贏得開門紅的重擔。雖然很多劇都打著「開年大劇」的旗號,但從話題度和影響力來看,章子怡主演的古裝權謀劇《上陽賦》在開年大劇的混戰中表現最為亮眼。
  • 網絡劇5月:全網上線30部創紀錄,流量不升反降
    網劇數量大增,但流量整體下降,是5月份網絡劇市場最大的特點。且不說1-3月,單跟4月份相比,5月份網劇流量就出現了大面積的下滑。
  • 《石頭開花》三臺聯播,郭濤韓雪馬天宇主演,扶貧攻堅正能量劇
    石頭開花》也終於有了響動。從網上的消息來看,該劇即將於11月17號播出,同時在江蘇、上海、浙江三大衛視播出,也是繼抗疫劇《在一起》之後,又一部三臺聯播的劇集,可謂是讓人備受期待。》是時代報告劇模式,別看只有短短20集,卻包含了10個故事,2集一個故事,內容還是非常豐富的。
  • 網絡劇播出數量較2017年實現了23%以上的增長
    臺網聯動劇佔比高,在2018年播放量前10的劇集中,臺網聯動劇播出的達7部,佔據了主流。 2018年電視渠道並未出現爆款劇,而網絡劇儘管有《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等話題劇,但播放量級總體都出現了較大下滑。且電視渠道和網絡渠道分眾現象再次凸顯,收視率前十的電視劇中僅有兩部進入到網播量前10榜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