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鋪,售資產,賣吊牌!中國版Zara跌落神壇!

2020-12-26 騰訊網

雙十一如火如荼,商家和消費者都在感受購物的狂歡。

快樂都是別人的,自己什麼也沒有。

這句話形容曾經的國民第一女裝品牌,再合適不過了!

國民第一女裝品牌無力支付債務

11月11日,購物狂歡節。

這本該是服裝企業大展身手的絕佳機會。

曾經的國民第一女裝品牌在雙十一這天,沒有收到靚麗的捷報銷售數據,而是收到了法院裁定書。

執行程序終結。

也就是說,無需支付此前法院判決的這筆債務。

不用還錢,不是好事嗎?

程序終結的原因令人唏噓,因為名下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

11月11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2020)滬0104執1977號)顯示,女裝品牌拉夏貝爾名下無可供執行的財產,本次執行程序終結。

10月28日,公司及法人代表段學鋒因拉夏貝爾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再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並被採取了限制高消費措施。

今年以來,拉夏貝爾先後63次成為被執行人,僅在10月份成為被執行人的次數就高達18次。整體來看,這18次執行標的總額達6926.36萬元。

早在七月,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7月先後被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常熟市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超1340萬元。

月2日,拉夏貝爾被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266520元;7月7日,拉夏貝爾三次被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分別為6229850元、2085853元、4586827元;同日,拉夏貝爾還被常熟市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30000元。

現在可好,直接不用執行了,因為名下沒有資產可以執行。

除此之外,拉夏貝爾的業績也是慘不忍睹。

拉夏貝爾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7.41億元,同比下滑69.75%,淨虧損7.83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業績虧損,最近幾年,拉夏貝爾業績都是虧損累累。

2018年財報顯示,拉夏貝爾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17.59萬元,同比增長13.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5.58萬元,同比下降131.24%。

2019年業績報告兩度推遲,在今年6月29日最後的期限,拉夏貝爾公布了2019年年報,繼續虧損。

年報顯示,拉夏貝爾2019年全年實現營收76.66億元,同比減少24.6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21.66億元,同比減少1258.07%。

由於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業績虧損,拉夏貝爾早已被披星戴帽。

如果今年業績繼續虧損,不是如果,從三季度業績來看,似乎很難避免繼續虧損,公司存在退市風險。

業績虧損,公司的股價表現也不盡如人意。股價從最高的30.62元每股,跌至當前不到2元每股。

中國版Zara也曾無限風光

拉夏貝爾,又稱為La Chapelle,聽上去好像是國外品牌,特別像法國品牌。很多消費者也是這麼認為的。

不過,拉夏貝爾並不是國外洋品牌,而是正宗的國產品牌。

拉夏貝爾品牌始創於1998年,是來自上海的經典之作。拉夏貝爾一直追求強調個性化的設計, 是將設計滲透人文文化的時尚品牌。

拉夏貝爾設計和銷售適合都市女性的流行時裝和飾品,將法國浪漫、時尚、優雅的服飾文化引入到中國人的生活中。

目標客戶是25到35歲的都市女性,服裝品牌特點是線條簡潔,優雅精緻。

價格屬於中檔水平。

只所以取名拉夏貝爾,也確實是考慮到法國的浪漫風情。意欲通過法式浪漫,展現女性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其鼎盛時期,購物中心和商場,幾乎隨處可見拉夏貝爾的店面身影。

2017年,可能是拉夏貝爾最風光的一年。其門店達到9448家,單年營收達到104億元,毫無懸念地成為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品牌。

同年9月,拉夏貝爾在上海證券交易稅敲鐘上市,由於2014年拉夏貝爾已登陸港交所,拉夏貝爾也成為唯一一家實現「A+H」兩地上市的服裝企業。

和Zara一樣,拉夏貝爾屬於快消服裝品牌,簡約,時尚,價格適中,也被稱為中國版Zara。

拉夏貝爾還定下了一個在當時看起來有望實現的目標,就是2020年線下門店數量突破一萬家。

2020年,拉夏貝爾沒有等到線下門店數突破1萬家的好消息,而是連續業績虧損,多次被列為執行人,股價大跌,面臨退市風險。

現在,甚至沒有資產來抵債。

與此同時,拉夏貝爾的門店數也急劇減少,截至去年年底,其門店數量降至4878個,較2018年年底淨減少4391個,下降比例為47.37%。

中國版Zara迎來了至暗時刻。

拉夏貝爾做錯了什麼?

曾經營收最高的國民女裝品牌,中國版ZARA,近年來為何跌入神壇?

拉夏貝爾到底做錯了什麼?

1,過分追求時尚,缺乏自身特色

現在全球最大的快時尚品牌優衣庫,就依然活躍在各大購物中心。

他們不僅追求快,時尚,簡潔,同時他們也非常重視布料材質的研究,幾乎每年都會推出新的布料。日本的中學生,幾乎用的都是優衣庫的布料和服裝。

拉夏貝爾雖然也有自己的品牌策略和特點,就是想打造法蘭西式的浪漫風情。

不過,作為中檔品牌,這種浪漫風情可能吸引不了高端消費者。

一句話,有錢的不想買,沒錢的買不起。

太平鳥、森馬服飾等服裝品牌每年將投資幾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用於產品研發,而拉夏貝爾的研發費用常年為零。

一味追求時尚,忽略了自身品牌特點和更新換代,被消費者拋棄,並不偶然。

2、競爭對手眾多

前些年,國際快時尚品牌紛紛殺入中國市場。

優衣庫,Zara,Gap,H&M,實力異常強勁。

國產品牌方面,有韓都衣舍,熱風,西遇等等。

除了同類型品牌競爭,還要面對來自運動品牌的分流。

全民健身已成熱潮,運動品牌不斷崛起,耐克,阿迪達斯一直有著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國產運動品牌安踏、李寧、特步表現也十分亮眼。

3,激進發展策略

拉夏貝爾不停通過擴充線下門店來尋求規模發展。

前面也提到,其最終目標是突破1萬家。

門店的急速擴張,在營收方面確實會增加,但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擴充的門店不能快速產生利潤。

不僅如此,運營成本增加,毛利率還會下降,存貨也越積越多。

運行不暢,會導致利潤越來越少,甚至虧損,陷入一種不可自拔的惡性循環。

4、網際網路衝擊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線上購物成為眾多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的首選。

拉夏貝爾一直專注線下,雖然也有嘗試線上,但效果並不明顯。

拉夏貝爾能否起死回生?

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虧損,拉夏貝爾已經戴上了ST的帽子。

2020年,如果再不能扭虧為贏,將難逃退市的命運。

為了避免退市,拉夏貝爾也嘗試了一系列自救動作。

此前,拉夏貝爾已經大幅減少門店數量,開源節流,降低運營成本。

今年9月,拉夏貝爾再出奇招,以作殊死一搏。

9月1日,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調整線上經營模式的議案,同意將線上業務調整為「品牌授權+運營服務」模式。

簡單點說,就是賣吊牌。

也就是說,未來,消費者在網上不僅可以買到拉夏貝爾的服裝,還可能買到家居用品。而這些,都不是拉夏貝爾自己組織設計、生產銷售的。

賣吊牌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譬如南極電商的南極人,卡帝樂等商品,沒有一件是他們自己生產的。

除了賣吊牌,拉夏貝爾打算出售資產來保殼。

10月9日,女裝品牌拉夏貝爾發布公告稱,出售子公司太倉夏微倉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倉夏微)100%股權一事因抵押、質押手續仍未解除導致未完成交易。

從法院最新的判決來看,拉夏貝爾是真的沒錢了,前三季度業績也是巨幅虧損。

誰能出手拯救曾經的國民第一女裝品牌?

還剩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奇蹟會發生嗎?

相關焦點

  • 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
    來源:中新經緯作者: 趙佳然 曾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快時尚服飾品牌拉夏貝爾,近年業績卻連連下滑,不僅大批關店、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最近還連續兩次更改公司名稱,並新增品牌線上授權業務,即俗稱的「賣吊牌」。
  • 拉夏貝爾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
    9月18日電,曾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快時尚服飾品牌拉夏貝爾,近年業績卻連連下滑,不僅大批關店、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最近還連續兩次更改公司名稱,並新增品牌線上授權業務,即俗稱的「賣吊牌」。拉夏貝爾方面回應中新經緯客戶端稱,若該線上業務模式順利推進,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 中國版Zara跌落神壇:巨虧21億關店4000多家,上市三年就披星戴帽
    沒錯,就是有中國版Zara之稱的拉夏貝爾。拉夏貝爾的至暗時刻A股漲聲一片。不過,持有拉夏貝爾的投資者卻開心不起來。*ST拉夏股價盤中最低下探至2.44元每股,連續4天創下歷史新低。設計時尚,價格適中,加上快消服飾在國內流行,拉夏貝爾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女裝品牌,並有著中國版Zara的名頭。2017年,拉夏貝爾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巔峰時刻。門店達到9448家,全國各大商場都有拉夏貝爾的身影,單年營收達到104億元,成為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品牌。
  • 武漢Zara門店集體關閉 還有這些大牌也關店了
    武漢集體關店,更多大牌也關店!網友:網購太方便了)近日,武漢所有的ZARA門店突然全數閉店,引起大家的關注。雖然隨後Zara表示後期還會再開的,但卻引發大家對實體店「關店潮」的關注。數據統計,2019年在美國零售商關閉9300多個店鋪,創歷史新高。而在中國,拉夏貝爾、達芙妮等關店潮,更是讓人深刻地體驗到實體店的難。
  • 獨家起底吊牌之王南極電商:賣吊牌的生意究竟有多屌
    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國內紡織業陷入寒冬,市場上充斥著同質化嚴重且滯銷的產品,南極人老闆張玉祥當機立斷,放棄了生產和銷售這兩個重資產環節,幹起了「賣吊牌」這份有前途的事業,南極人也轉型成為南極電商。從此以後,只要願意支付10萬元保證金,以及每個吊牌8元左右的費用,上到價值近萬的按摩椅,下到小學生的鉛筆盒,都可以打上南極人的品牌標籤,光榮地成為國貨之光。
  • 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國潮」卻逆風而上
    「賣吊牌」的南極人人人都聽說過的「南極人」品牌,以高品質、高性價比的保暖內衣溫暖了數百萬冬季消費者,並迅速席捲全國市場。但近年來,關於南極品牌的負面宣傳越來越多。由於這種「賣吊牌」的商業模式,南極人在業內的聲譽急劇下降。
  • 多元化失速,深陷虧損泥潭: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迷魂記」
    一代鞋王富貴鳥黯然退市,昔日國民牙膏田七、兩面針出售資產絕處求生,70後、80後宅男神器暴風音影趕在2019年末轟然宕機……時代在發生巨變,一切在悄然改變,時光的潮水起落,一時多少時節。眼下,有中國版ZARA之稱的「中國女裝第一品牌」拉夏貝爾負債纍纍虧損連連,過去一年裡,不斷關店與出售旗下資產,祭奠與銘刻著在網際網路新經濟思潮下,一個時代的品牌老去。
  • 只有「吊牌」是正品!這個服裝品牌,靠賣吊牌賺5個億!
    其實,南極人已經不賣秋衣秋褲了,全憑「刷臉」。01「保暖內衣行業開創者」的自宮南極人成立於1997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內衣企業之一,首創保暖內衣產品,當年300萬元起家,4個月就創下了1個億的銷售額。02拿貨就送天貓店如今只有「吊牌」是正品 南極人是怎麼幹的?今年的天貓雙11,中國保暖服裝四大品牌恆源祥、南極人、北極絨、俞兆林銷量都很不錯,而南極人又拿了個第一。
  •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品牌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立一個品牌容易,但塑造一個品牌價值很難。有價值的品牌會讓消費者主動選擇,能提高售價,還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 zara品牌混合店稱「衣服屬於同一集團」
    「我是看到青島城中城購物廣場的微信號才知道這裡有zara的衣服賣,結果來了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雖然這家店的折扣力度不小,但我連這衣服究竟是什麼牌子都確定不了,怎麼敢放心地買回家?信網在城中城購物廣場的一樓找到了市民提到的這家店鋪,單從門頭看,這家店跟zara直營門店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在下面多了一行mix store的小字。原來,這是一家品牌混合店,銷售包括zara、H&M、MANGO在內的服裝,不同品牌的衣服分掛在不同的架子上。
  • 曾是冰淇淋中的「勞斯萊斯」如今跌落神壇,網友看後不同情:活該
    到了夏天之後天氣是非常炎熱的,每個人都喜歡吃一些冰冰涼涼的食物,尤其是冰淇淋也是大家都比較喜歡吃的,大家在現在買冰淇淋的時候,也會發現冰淇淋的口味真的是越來越多,有一些冰淇淋都是現場製作的,有一些冰淇淋也是已經做好放在冰箱裡面賣的,但是有一種冰淇淋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出名的,而且賣的價格也比較昂貴
  • 它年入13億隻靠賣吊牌,早已沒真貨?
    ,並非本企業生產,說白了就是一個專門賣吊牌的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南極在中國已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察覺,如果你想在網上購買南極人的商品,其實很方便。在淘寶、京東等購物平臺上隨便搜索一下,就會發現大量店鋪都在銷售與「南極人」品牌相關的內衣、母嬰用品、床上用品、鞋子、戶外用品、家電。
  • 繼南極人後,這一品牌「轉行」賣吊牌,以後買衣服也要小心了
    有相關的數據顯示,已有將近800家廠家獲得南極人授權生產,而授權經銷商的商戶則高達3000家之多,授權的店鋪更是達到了4422家。在嘗到了通過賣吊牌就能有很多收益之後,這樣的生產廠家以及經銷商也是不斷增長,此種情況下,大量的消費者對於南極人質量問題的投訴與吐槽也是接踵而至,有些貼上了南極人吊牌的產品甚至被貼上了不合格的標籤,小到內衣、童裝,大到棉被棉服等,因而以後買衣服時要小心了,一定要擦亮我們的雙眼,並非只要標註了品牌,質量就一定不會有問題。
  • 浙江前女首富,3年敗光800億資產,女版賈躍亭跌落神壇!
    第一份事業是「跑碼頭」,白天擺地攤做生意,主要賣得是針繡花樣,晚上披星戴月坐車趕路,可謂異常辛苦,成年男子都很難長久堅持,她一個17歲的花季姑娘,愣是幹了6年之久。 付出總有回報,2190個日夜的走南闖北,為她積累了2萬塊的第一桶金,要知道,彼時在中國,萬元戶都是極稀罕的稱呼。
  • 看膩了HM、Zara、優衣庫嗎?種草這些快時尚品牌!
    像hm,zara等這些眾所周知的快時尚品牌或許已經不能滿足愛時尚的你,那麼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些價格合理的快時尚品牌。一 、BershakBershka是zara的姐妹品牌,其服飾與zara相比,價格要親民很多,而且也更適合學生黨等的年輕人。充滿著滿滿的街頭感。目前在我國很多大城市已經有其實體店,並且在某寶也能找到其官方旗艦店。
  • 奢侈品牌紛紛入駐國內電商 中國市場成「香餑餑」
    曾指控阿里巴巴賣假貨 如今Gucci卻「真香」了?! Gucci宣布入駐天貓 一雙襪子賣550元上周五(12月18日),知名奢侈品巨頭Gucci宣布與天貓達成戰略合作,陸續在天貓開設兩家旗艦店,分別提供包包等時尚產品與美妝線產品。
  • 從擺地攤到浙江女首富,今負債469億跌落神壇
    曾經的「地攤女王」跌落神壇。從16歲沿街叫賣起家,到身家330億浙江女首富,再到負債469億跌落神壇,周曉光的潮起潮落,這或許是她晚年商戰中難免的一道灰暗。擺地攤,一個看似充滿江湖氣的地方,機動靈活堪稱創業者的演練場。殊不知,馬雲、柳傳志、宗慶後等許多大佬在成名之前,也都沉浮於千萬擺攤大軍中,有過一段地攤創業的經歷。
  • 「賣吊牌」年掙13億,南極人「神話」危險?
    來源:易簡財經易簡財經在授權費、授權品類均大幅縮減情況下,拿到授權的南極人經銷商,也沒法上京東、淘寶開店,南極人」賣吊牌「生意還能火多久?「萬物皆可『南極人』,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屢遭網友調侃,但南極人創出了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
  • 「賣吊牌」年掙13億 南極人「神話」危險?
    但賣吊牌也給南極人帶來「後遺症」,不僅多次被質監部門點名、登上產品不合格黑名單,還屢遭消費者投訴。南極人的業績繁榮,還能持續多久?「南極人」品牌價值下滑?2013年之後,由於天貓店鋪採用邀請制,申請渠道收窄,沒有品牌資源的電商只能求助於品牌方的授權。也因為如此,南極人迎來蓬勃發展期。相比起還保留了大量線下經銷商的「前輩」恆源祥,南極人的做法更加激進。它一口氣賣掉了所有工廠,放棄了實體零售渠道,將全副精力投入到品牌授權上。
  • 半年虧損15億的zara是什麼牌子?逆境下的zara還有沒可能翻身?
    越來越多的門店關閉,zara未來會不會退出中國市場也很難說,而且大多數人很熟悉優衣庫、H&M,對zara卻很陌生,因此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下zara是什麼牌子?逆境下的zara還有沒可能翻身?zara是什麼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