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紛紛敗走2020?又一品牌轉行「賣吊牌」,「國潮」卻逆風而上

2020-12-25 曄財經

什麼是品牌效應?當一種產品有了品牌,它的價格就會上升,但它的銷量會越來越好。現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品牌,品牌就等於質量。以「鞋奴」為例,即使一雙耐克的鞋子和一雙特步的鞋子有著同樣的風格和舒適,仍然會有更多的人選擇耐克,即使它的價格更高。因此,越來越多的商家也開始關注品牌的問題。

「賣吊牌」的南極人

人人都聽說過的「南極人」品牌,以高品質、高性價比的保暖內衣溫暖了數百萬冬季消費者,並迅速席捲全國市場。但近年來,關於南極品牌的負面宣傳越來越多。

由於這種「賣吊牌」的商業模式,南極人在業內的聲譽急劇下降。一個知名品牌如今成了滿大街的「地攤貨」,質量也在下降。2007年,南極人發現其競爭對手恆源祥在玩品牌授權模式,年收入為13億元,其中2.66億元來自商標使用費。所以在2008年,南極人賣掉了他們所有的工廠,減少了生產和銷售流程,開始銷售「商標」。

根據南極人公開的2019年財報中顯示,2019年年收入達到39.07億元,商標使用費收入超過13億元,佔公司總收入的三分之一。截至2019年底,該公司共有4513家合作經銷商和5800家授權店鋪,每個授權店鋪平均需要支付20萬元的商標使用費。

現在品牌等於質量等於信任,不僅可以促進銷量的增長,還可以提高產品的溢價。某電商服裝供應商的一條褲子的售價是79元,但是如果貼有南極人標籤,同一產品的價格可以漲到129元,平均每條褲子漲25元。以拼多多平臺上的一些三件套為例,它們被貼上「南極人」的標籤,銷量很高。

現在南極人不再生產商品,「改」賣吊牌的商人。只要你購買了他品牌的使用權,你就可以在你的產品上印上「南極人」的字樣。從很多電商平臺上我們可以看到,南極人不僅賣保暖內衣,還有襪子、內衣和床上用品。

事實上,南極人的模式是非常有利可圖的。只要前期把品牌給做出來,後期則只收屈品牌使用費用。但是這種模式對於企業的長遠發展有很多弊端。產品質量無法控制,人們就會失去對其品牌的信任。在國家質檢部門近年來發布的產品中,有許多南極產品被列入名錄,包括絲綢被、內衣、棉衣等。

「拉夏貝爾」的效仿

而就是這種一本萬利的商業模式,也吸引了知名女裝品牌「拉夏貝爾」的效仿。拉夏貝爾在瘋狂的擴張下,也迎來了極大的挑戰。隨著營收的不斷下跌,以及利潤的虧損,今年9月9日,拉夏貝爾對外公開了新的戰略計劃,提到了「賣吊牌」的相關事宜。

艱苦奮鬥近一年後,掙扎求生的拉夏貝爾依舊難逃困境。股價在11月初觸達1.68元谷底後,總算是開始爬升,卻不料僅一個月後便被接二連三的「壞消息」再次滑落。12月9日至10日,拉夏貝爾在兩天內先後被報導「累計訴訟涉案439起,涉案金額約15.23億元」、「旗下85個銀行帳戶被凍結,12.97億元不動產被查封」、「一年五換總裁,新總裁上任一個月即『光速辭職』」等消息。

拉夏貝爾在2017年a股上市後進入了業務低迷期。2018年拉夏貝爾淨利潤- 1.6億元;2019年,其淨虧損高達21.66億元,而營業收入下降了24.66%。因為連續兩年虧損,自7月1日開始,拉夏貝爾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據悉,2020年6月,為了保殼,拉夏貝爾曾提出以7.25億元價格出售子公司太倉夏微100%股權,藉此,其將可以獲得約3.37億元的資產處置收益。不過,因出售的主要資產已被抵押,該筆交易至今沒有最終落定。但即使這筆交易能在年內順利完成,拉夏貝爾要想在2020年剩下的20天裡完成保殼重任,也是難於登天。

今年7月8日,拉夏貝爾宣布其註冊地址已改為新疆。可以為公司提供融資渠道和政策實施支持,緩解公司的流動性壓力。7月14日,拉夏貝爾與新疆多家銀行籤訂合同,獲得總計50億元的銀行綜合信貸。

巨頭紛紛敗走2020

拉夏貝爾成為第二代南極人。只是相對於南極人全部暫停銷售終端以及生產線,拉夏貝爾只在原有的產線基礎上,增加了「賣吊牌」的新業務。其實,除拉夏貝爾外,2020倒下的服裝巨頭並不在少數:

2020年1月,曾被譽為「牛仔褲之王」的真維斯宣布進入破產清算管理程序。數據顯示,在2013年至2018年的五年間,真維斯裁員6000多人,關閉1300多家門店,業績下降約65%。緊接著Gap集團的服裝品牌old navy、曾因林青霞大火而被譽為「時尚之王」的ESPRIT,以及日本女裝品牌Earth Music & Ecology等相繼退出了中國市場。

7月,擁有202年歷史、為40多位美國總統設計服裝的美國男裝品牌布魯克斯兄弟(Brooks brothers)申請破產,隨後被一家合資企業以3.25億美元收購。

8月,被譽為「一代鞋王」的達芙妮宣布,將退出中高端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

11月,艾格女裝成衣線破產,相關資產將在「雙11」當天以「全場一折」的特價進行處置。

到了12月,有報導稱,「貴人鳥」及其創始人林天福再收限制消費令。同月,香港潮牌鼻祖邱淑珍的I.T宣布將私有化退市……在「巨頭們」紛紛陷入困境的同時,也有一些品牌依然堅挺。事實上,由於國內消費的升級和以95後為代表的Z世代的迅速崛起,「老牌國貨們」又迎來了新機遇。

「國潮」逆風而上

曾與「牌子貨」班尼路、佐丹奴一起被稱為時尚服裝「三巨頭」的堡獅龍,於2020年5月以4662萬港元的價格,將其所有權轉讓給了李寧公司。

2018年初,處於低谷多年的李寧以黑馬之姿在紐約時裝周上強勢亮相。隨著系列的中國風+時尚,李寧已經成為年輕化和時尚的象徵。李寧在「國潮」中的努力成功地扭轉了局面。不僅股價和業績飆升,還打破了其「高性價比、土low」的傳統標籤,逐漸走向高端時尚品牌。一度有人喊,「以前沒錢買李寧,現在沒錢買李寧」。

值得一提的是,除李寧外如安踏、波司登、太平鳥、森馬等品牌,都經歷了從低谷再崛起的過程。

相關焦點

  • 繼南極人後,這一品牌「轉行」賣吊牌,以後買衣服也要小心了
    而在我們購買其他產品的時候,若是也有這般感受,那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可能就是所購買的產品不再是之前的工廠製作的,而是換其他工廠製作,或者是「轉行」賣吊牌了。其實,在服裝行業中,從原先自己製作生產衣服,到後來的售賣吊牌行為已經不算什麼稀奇事了。就好比我國最早的內衣企業品牌——南極人。
  • 獨家起底吊牌之王南極電商:賣吊牌的生意究竟有多屌
    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國內紡織業陷入寒冬,市場上充斥著同質化嚴重且滯銷的產品,南極人老闆張玉祥當機立斷,放棄了生產和銷售這兩個重資產環節,幹起了「賣吊牌」這份有前途的事業,南極人也轉型成為南極電商。從此以後,只要願意支付10萬元保證金,以及每個吊牌8元左右的費用,上到價值近萬的按摩椅,下到小學生的鉛筆盒,都可以打上南極人的品牌標籤,光榮地成為國貨之光。
  • 快時尚品牌紛紛敗走
    原標題:快時尚品牌紛紛敗走   Esprit和GAP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斷尾求生,Topshop,Forever 21,Newlook黯然退出中國
  • 它年入13億隻靠賣吊牌,早已沒真貨?
    ,並非本企業生產,說白了就是一個專門賣吊牌的企業。在淘寶、京東等購物平臺上隨便搜索一下,就會發現大量店鋪都在銷售與「南極人」品牌相關的內衣、母嬰用品、床上用品、鞋子、戶外用品、家電。
  • 南極人張玉祥:靠「賣吊牌」年賺13億,劉天王代言牌子成為經典
    「南極人」是張玉祥在1998年創立的內衣品牌,2015年升級為「南極電商」,這位「隱形富豪」低調到,在百度百科上只有「南極電商、從事零售行業」的簡介,2020年他和夫人以100億人民幣榮登胡潤全球富豪榜。
  • 0.5折大甩賣...又一服裝巨頭敗走中國?
    在Forever 21、 Zara等服飾巨頭先後敗走中國後,又一家知名的快消服飾巨頭公司也傳來了壞消息。
  • 南極電商,「吊牌」之路已到盡頭?
    2020年,南極電商的市值從年初的200億元飆升至7月份的500多億。「毛利率高達91.58%堪比茅臺」、「電商巨頭」、「股價漲幅1.5倍」等標籤,讓南極電商一時炙手可熱。 但在股價暴漲的同時,質疑聲也出現了。
  • 從借鑑美潮日潮到自成一派,國潮是怎麼讓各大明星紛紛帶貨的?
    最近兩年國潮興起,李寧等品牌登上國外時裝秀大T臺,不同於過去人們過分追逐外國潮流大牌而忽略國貨,近幾年大家開始發掘出一系列有態度又有想法的國潮品牌,明星也紛紛上身為其帶貨,在這背後,「文化自信」的建立功不可沒。人們的認可和追捧,也使國潮的品質和影響力都更上一層樓。
  • 快餐巨頭吉野家開賣肉夾饃,也來搶佔「家庭廚房」市場?
    疫情催生下, 頭部餐企紛紛盯上了餐飲新零售的生意:  海底撈開起了「火鍋食材超市」、肯德基賣起了螺螄粉、西貝打算投入20億做「賈國龍功夫菜」……  這不,連快餐巨頭吉野家也出了個大招,新創了一品牌「吉食匯」,準備搶佔「家庭廚房」市場!
  • 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
    來源:中新經緯作者: 趙佳然 曾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快時尚服飾品牌拉夏貝爾,近年業績卻連連下滑,不僅大批關店、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最近還連續兩次更改公司名稱,並新增品牌線上授權業務,即俗稱的「賣吊牌」。
  • 關店鋪,售資產,賣吊牌!中國版Zara跌落神壇!
    拉夏貝爾還定下了一個在當時看起來有望實現的目標,就是2020年線下門店數量突破一萬家。2020年,拉夏貝爾沒有等到線下門店數突破1萬家的好消息,而是連續業績虧損,多次被列為執行人,股價大跌,面臨退市風險。現在,甚至沒有資產來抵債。
  • 拉夏貝爾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
    9月18日電,曾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快時尚服飾品牌拉夏貝爾,近年業績卻連連下滑,不僅大批關店、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最近還連續兩次更改公司名稱,並新增品牌線上授權業務,即俗稱的「賣吊牌」。拉夏貝爾方面回應中新經緯客戶端稱,若該線上業務模式順利推進,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 瑪格、好萊客等紛紛加入「國潮大戰」 誰能玩轉營銷?
    國潮已成為年輕群體追求的新時尚,各大商家紛紛搶佔國潮新賽道。2018年被稱為「國潮元年」。2018年,李寧品牌攜2019春夏系列產品亮相巴黎時裝周,自此,全國便開始掀起「國潮風」,並迅速席捲服裝、食品、美妝等各大行業。這股洶湧澎湃的「國潮風」也吹進了家居圈,2019年,如火如荼的「國潮運動」在全國展開。
  • 只有「吊牌」是正品!這個服裝品牌,靠賣吊牌賺5個億!
    從賣商品,到賣品牌+服務,這是南極人至今發展的兩個階段,也證明了它的經營能力確實很強。然而,大部分人依然還停留在南極人專門生產銷售保暖內衣的階段。但實際上,所有人都被騙了,南極人現在沒有內衣。(數據摘自南方周末《南極人、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不負責生產,只負責賣牌》)在2017年,南極人主營的電商品牌綜合服務收入毛利約為96.46%,成為A股電商的毛利之王。>>> 沒有「正品」,南極人只賣「吊牌」南極人的合作客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合作經銷商,另一種是授權經銷商。
  • 多個快時尚品牌敗走市場 快時尚為何紛紛走麥城
    Esprit和GAP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斷尾求生,Topshop,Forever 21,Newlook黯然退出中國市場,艾格破產……曾經,快時尚品牌以「快節奏」,緊隨時尚潮流而俘獲了無數消費者,但沒想到的是,如今這些快時尚品牌卻紛紛敗走。
  • 賣豬比賣房掙錢?2020年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
    最近一則「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登頂熱搜,賣豬比賣房掙錢? 房子自從2019年到2020年期間那真的是不太好賣,不僅僅銷量上大打折扣,而且很多地方的樓盤也是以降價來換取更多的銷量。 可是豬肉的價格自從2019年中旬上漲之後,不管是豬肉的價格還是豬肉企業的股票幾乎都是一飛沖天。
  •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品牌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立一個品牌容易,但塑造一個品牌價值很難。有價值的品牌會讓消費者主動選擇,能提高售價,還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 又一服裝巨頭敗走中國?
    敗走中國? 實際上,這一猜想並非空穴來風。據南方都市報,思捷環球在4月27日發布的業績展望公告中就指出,其為了降成本及開支減至最少,終止在中國大陸的業務。其還計劃關閉中國大陸以外在亞洲的所有56間零售店鋪。 但這並非意味著Esprit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 一巨頭曾壟斷國內市場,卻還是敗走中國,網友:歧視國人的下場!
    資料庫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了,所以現在各大科技巨頭才不遺餘力的發展這個方面,之前雙十一大家也是看到了,那麼多人同時在線的情況下,依舊是能夠扛得住,足以說明咱們國內的資料庫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但是實際上在國內的資料庫發展起來之前,有一個公司甚至是在國內市場形成了一個
  • 「賣吊牌」年掙13億,南極人「神話」危險?
    來源:易簡財經易簡財經在授權費、授權品類均大幅縮減情況下,拿到授權的南極人經銷商,也沒法上京東、淘寶開店,南極人」賣吊牌「生意還能火多久?「萬物皆可『南極人』,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屢遭網友調侃,但南極人創出了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