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人張玉祥:靠「賣吊牌」年賺13億,劉天王代言牌子成為經典

2020-09-03 一起網羅資訊

「南極人」是張玉祥在1998年創立的內衣品牌,2015年升級為「南極電商」,這位「隱形富豪」低調到,在百度百科上只有「南極電商、從事零售行業」的簡介,2020年他和夫人以100億人民幣榮登胡潤全球富豪榜。年過半百的張玉祥鮮少出現在公眾視線中,如自家的內衣一樣神秘。他是怎樣靠「賣吊牌」一年賺取13億?

「南極人」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企業,這家成立於1998年的企業,在經歷22年的成長後,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企業。很多人認為」南極人「在70後、80後知名度較高,不想在95後心中也有同樣的影響力,這種「老少通殺的國貨品牌」,南極人「應該是為數不多的,「南極人」也為國貨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品牌形象,成為消費者喜愛的新晉「網紅」。

「南極人「的創始人張玉祥,是位低調的商業才子,一路開掛式的操作,帶領」南極人「走過了22個春秋,依靠」吊牌經濟「讓國貨產品重煥生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們不生產商品,我們只是品牌的搬運工。」

張玉祥1964年生人,畢業於華東政法學院,當時的張玉祥和很多讀書的學習一樣,期望畢業後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最好是「金飯碗「的工作。1997年,上海兆林實業有限公司推出「保暖內衣」,當年銷量高達28萬套。這讓張玉祥很受觸動,他決定放棄了國企的工作,下海做服裝生意。開公司可不是開玩笑,是需要一大筆資金的,張玉祥為此各處招商求錢,宣講募資,最後籌集人民幣300萬元,1998年創辦了「南極人」品牌,生產內衣。

張玉祥借勢了保暖內衣的熱度,創辦了「南極人」,開始生產保暖內衣,率先在上海打開了市場,冬天穿保暖內衣也成為那個時期的新風尚。這一操作果然讓張玉祥嘗到了甜頭,創辦品牌4個月後,總營業額就達到了1個億,這讓張玉祥倍添信心,從此一路高歌,開掛式奮進。有了產品,如何讓消費者購買你的產品?張玉祥想到要藉助電視媒介的力量。在央視黃金廣告時間點植入15秒廣告,「南極人不怕冷」這句廣告詞也讓人記憶猶新

後來,「南極人」繼續利用明星的影響力,又籤下許多知名的明星作代言,像劉德華、葛優、袁詠儀、黃海波等,明星代言增加了「南極人」的品牌影響力,同時也為「南極人」帶來了豐厚的利潤。2000年,有媒體爆料,內衣品牌巨頭「俞兆林」售賣的保暖內衣中有塑料薄膜,這雖然是當時行業內公開的秘密,但是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是很難理解的。這使得一大批剛剛擠進生產保暖內衣的小廠商,還未得到行業的紅利就面臨破產停業。

但是張玉祥早就有此預料,他聯合美國杜邦公司,利用美國公司先進的技術,生產出了「棉+萊卡」型保暖內衣,這種保暖內衣很快通過了國家環境認證標準,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也成為消費者信賴的產品。這三個字的未雨綢繆,不僅沒讓他遭受打擊,反而卻又讓他賺了10個億。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對於企業來講,如何生存下去?是大家共同面對的難題。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紡織業也因此受到很大的衝擊,許多企業面臨關閉的風險

張玉祥是個「好學」的商人,早年學習上海兆林實業有限公司開始賣保暖內衣,賺的自己盆滿缽滿。後來又向波司登學習,開始賣羽絨服,並且成為行業老二。但這次困境跟誰學呢?張玉祥瞄準了當時服裝巨頭「恆源祥」。「南極人」借鑑它們這種模式,自己也開發出一套「NGTT共同體模式」,打造一個真正的消費品王國。2012年,網際網路產業不斷發展,他這次瞄準了電子商務,「南極人」又迎來一次大轉型,成為一家電商服務型企業。

目前和「南極人」長期合作的大型工廠就有1000多家,實力雄厚的經銷商就有5000多家。並且現在的「南極人」涉獵的領域非常廣,涵蓋了內衣、服裝、母嬰、家紡、鞋包、小家電等家庭生活所需品。「不賣產品、只賣品牌」這種發展戰略,使得張玉祥每年坐收十餘個億。這個「隱形富豪」的極致銷售理念和超前的發展眼光,不是一般人能夠琢磨透的。

相關焦點

  • 「賣吊牌」年掙13億 南極人「神話」危險?
    來源:無冕財經作者:胡慧茵「萬物皆可『南極人』,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屢遭網友調侃,但南極人創出了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南極電商(002127.SZ,前身為南極人)此前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為39.07億元,淨利潤12.06億元,其中,與品牌授權相關的營收為13.05億。
  • 「賣吊牌」年掙13億,南極人「神話」危險?
    來源:易簡財經易簡財經在授權費、授權品類均大幅縮減情況下,拿到授權的南極人經銷商,也沒法上京東、淘寶開店,南極人」賣吊牌「生意還能火多久?「萬物皆可『南極人』,可能只有吊牌是真的。」屢遭網友調侃,但南極人創出了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
  •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品牌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立一個品牌容易,但塑造一個品牌價值很難。有價值的品牌會讓消費者主動選擇,能提高售價,還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 南極人的貼牌帝國:不生產,只掛牌,年賺13億
    「秘籍」賺的盆滿缽滿。不生產商品,只做吊牌的搬運工提及南極人,80後們大都印象頗深。南極人創立於1997年,以「更薄、更暖、更舒適」為噱頭,從保暖內衣市場出道。隨後幾年,它憑藉葛優的廣告詞「南極人,不怕冷」火遍全國,靠在各大衛視砸下巨額廣告而家喻戶曉,與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並稱國民四大保暖內衣品牌。
  • 它年入13億隻靠賣吊牌,早已沒真貨?
    ,並非本企業生產,說白了就是一個專門賣吊牌的企業。但可以肯定的是,你買到的商品吊牌是真,但是物料卻可能是假…… 這是啥意思?幾年前,「南極人只賣吊牌」的消息就傳到了國內市場。曾經的南極人,真的是產品質量好,廣告宣傳力度大,所以它成為了中國的知名品牌。但自2008年以來,南極人出現了轉機,減少了工廠和經銷商,開始了「品牌授權」業務。由此可見,國內的消費者已經被蒙在鼓裡多年了。
  • 關廠十幾年倒賺了二百億!被吐槽差點毀了整個行業……
    在去年的營業收入構成中,31.76%為品牌綜合服務業務,金額約為12.4億元;1.68%為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金額約0.65億元,啥概念呢?光靠「貼牌」,人家一年就賺了13個億,簡直不要太輕鬆。比如砸下重金在央視打廣告,先後請來了葛優、劉德華、袁詠儀、黃海波、海清等多位明星代言,再配上「南極人不怕冷」的魔性廣告詞,這個一聽起來就暖和的牌子著實拉攏了不少粉絲。
  • 只有「吊牌」是正品!這個服裝品牌,靠賣吊牌賺5個億!
    其實,南極人已經不賣秋衣秋褲了,全憑「刷臉」。01「保暖內衣行業開創者」的自宮南極人成立於1997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內衣企業之一,首創保暖內衣產品,當年300萬元起家,4個月就創下了1個億的銷售額。轉做電商的南極人,更加風生水起,如魚得水,從2014年開始,已經連續多年在天貓雙11成為品類第一、銷量第一。到2017年,「南極人」的銷售額突破120億元。這個階段,南極人做的是平臺化運營了。從賣商品,到賣品牌+服務,這是南極人至今發展的兩個階段,也證明了它的經營能力確實很強。
  • 關廠10多年,卻賺了200億:這個品牌被吐槽差點毀了整個行業
    1998年,從國企下海經商多年的張玉祥籌夠了300多萬啟動資金,火速成立了「南極人」品牌,逐漸開始介入保暖內衣這片尚未充分開發的市場中來。為了把牌子做大,沒搶到先機的他也下了不少血本。比如砸下重金在央視打廣告,先後請來了葛優、劉德華、袁詠儀、黃海波、海清等多位明星代言,再配上「南極人不怕冷」的魔性廣告詞,這個一聽起來就暖和的牌子著實拉攏了不少粉絲。
  • 「躺著賺錢」遭質疑,南極人開年「難難難」?
    受兩則公告影響,1月13日,南極電商在繼2021年開年以來連續出現3個跌停板之後,盤中漲超7%,漲幅隨後回落維持在3%左右,最終以2.28%漲幅、9.44元/股收盤。短期來看,公告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信心,但隨後網友便提出質疑「南極電商存在自相矛盾和澄而不清的情形」。遲遲突破不了10元的股價,能否恢復輝煌時期的23.81元/股,希望仍然渺茫。
  • 萬物皆可「南極人」!竭澤而漁 能挺多久?
    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南極人」,會發現內衣早已不是它的全部。南極人的經營範圍開拓到了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等等。這些「南極人」,是真的嗎? 沒有南極人賣不出去的吊牌 「我媽買了個燒水壺,看了一下還是南極人牌的,南極人怎麼什麼玩意兒都出啊?」
  • 南極電商,「吊牌」之路已到盡頭?
    提起南極人,你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保暖內衣。 南極人成立於1997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內衣企業之一,保暖內衣就是由它首創。當初,南極人拿下諸多國家級殊榮,請天王劉德華代言,品牌知名度飆升。
  • 獨家起底吊牌之王南極電商:賣吊牌的生意究竟有多屌
    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國內紡織業陷入寒冬,市場上充斥著同質化嚴重且滯銷的產品,南極人老闆張玉祥當機立斷,放棄了生產和銷售這兩個重資產環節,幹起了「賣吊牌」這份有前途的事業,南極人也轉型成為南極電商。從此以後,只要願意支付10萬元保證金,以及每個吊牌8元左右的費用,上到價值近萬的按摩椅,下到小學生的鉛筆盒,都可以打上南極人的品牌標籤,光榮地成為國貨之光。
  • 他靠賣商標一年白掙13億元!但是開年股市卻連跌26%
    南極人倒了~~2021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從6號開始寒潮,又席捲全國。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將普遍下降6~8℃,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0℃以上!我國大部地區將冷上加冷。地區雖冷,但是股市卻是熱火朝天。
  • 響徹國內各地的名牌,原工廠早已停產,靠商標一年「淨賺」12億!
    導讀:響徹國內各地的名牌,原工廠早已停產,靠商標一年「淨賺」12億!實際上,在國內市場上也有一大品牌一直都有著自己的高溢價,而這一品牌雖然響徹國內大江南北,但是原工廠卻早已經停產了,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但現在市場上這一品牌的產品卻依然受到了不少人的歡迎,而這一品牌靠著賣商標一年就「淨賺」12億,它就是鼎鼎有名的南極人!
  • 宇宙最牛中間商南極人的貼牌帝國
    但在《南方周末》2018年的報導中曾提到,一家天貓店想要獲得南極人的授權只要10萬,而當時恆源祥的授權費是100萬。原本一個只能賣79的褲子,在獲得南極人這個頭銜之後,售價能達到129。這一單,商家只需要給南極人8塊錢。剩餘的42塊錢,就是南極人的品牌溢價,這錢歸商家。就這樣,南極人躺著就把錢賺了,一樣的商品多付8塊錢吊牌費商家也能多賺42。
  • 「吊牌王」南極電商開年無故吃倆跌停 卻意外帶火了一份2019年的研...
    南極人創立於1998年,2008年推出「品牌授權」的商業模式,通過關閉自營工廠,籤約並授權供應商合作工廠生產「南極人」品牌的產品,整合過剩的供應鏈,同時籤約合作經銷商,授權其銷售「南極人」品牌產品,市場給南極電商(002127,股吧)商業模式的一個形象比喻是「賣吊牌」,2015年其借殼江蘇新民科技上市。  「賣吊牌」讓南極人業績步入快車道。
  • 改名字賣吊牌 「中國版ZARA」要做下一個南極人?
    來源:中新經緯作者: 趙佳然 曾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快時尚服飾品牌拉夏貝爾,近年業績卻連連下滑,不僅大批關店、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最近還連續兩次更改公司名稱,並新增品牌線上授權業務,即俗稱的「賣吊牌」。
  • 10元一大把的南極人襪子背後,隱藏著幾百億的財富之路
    憑藉僅推出4個月就賣出1億銷售額的好成績,成立於1997年的南極人在業內站穩了腳跟,和恆源祥、俞兆林、北極絨一起,被稱為保暖內衣界的「開山祖」。保暖內衣市場越做越大,加上政策紅利加持,保暖內衣企業從幾家飛速增長至上百家,價格也劃分出幾十元、幾百元,甚至幾千元等各種檔次,但行業同質化問題也愈發嚴重。激烈競爭之下,價格戰爆發了。
  • 繼南極人後,這一品牌「轉行」賣吊牌,以後買衣服也要小心了
    南極人成立於1997年,在國內市場中已然擁有很多的粉絲,也是不少70、80後的記憶中的一個國民大品牌,其品牌影響力還是頗大的。不過,南極人在有了一定的受眾之後,卻開始轉型賣吊牌,很多沒有多大知名度的產品,在貼上了南極人的吊牌之後,銷量也是迅速增長,就好比有些電商平臺上的床上四件套,在搜索時,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有很多南極人字樣的商品,而這些商品的銷量也都比較可觀,可是,不少消費者卻不知道他們頗為信任的「大品牌」其實只是一個貼牌,很多產品早就不是南極人生產的了。